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部分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部分解析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学科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1892年,某军事协定规定:如法国受到德国或在德国支持下的意大利进攻,俄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支援法国。该军事协定的签署 A.表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 B.说明法国正式成为了“三国协约”的中心 ‎ C.体现了英法联合对抗德国和意大利的意图 ‎ D.说明意大利与法国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答案】A ‎【解析】这是法俄协约,根据教材知识,故选A。当时“三国协约”还没有签署,故排除B。这是法俄联合,故排除C。欧洲的主要矛盾有三对,意大利与法国的矛盾并不是主要矛盾,故排除D。‎ ‎2.下图所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某条战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作战双方为塞尔维亚与奥匈军队B.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发生在该战线 C.“兴登堡防线”修筑在该战线D.同盟国集团一度将进攻重点放在该战线 ‎【答案】D ‎【解析】根据“彼得格勒、罗马尼亚”等信息,可判断这是东线,作战双方为俄军与德军、奥匈军队,故排除A。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它发生在西线,故排除B。“‎ 兴登堡防线”修筑在西线,故排除C。依据教材,1915年,德、奥匈曾将进攻重点放在东线,故D要选。‎ ‎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军事物资的供给机制。因处于非常时期,政府越过原定的职能界限能够为人所理解。当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来临时,罗斯福政府介入市场的努力并没有遭到社会太多的反对和抵触。这反映出 A.世界大战后美国一直延续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B.世界大战为战后政府职能的扩张奠定了心理基础 C.罗斯福新政的举措都可以在一战期间找到历史依据 D.经济危机的爆发与一战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 ‎【答案】B ‎【解析】材料看不出美国一直延续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排除A。根据“越过原定的职能界限能够为人所理解;没有遭到社会太多的反对和抵触”,可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为战后政府职能的扩张奠定了心理基础,故选B。材料不能得出所有的措施都可以找到历史依据,罗斯福新政很多都是创新措施,故排除C。材料并没有讨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故排除D。‎ ‎4.下表所示为《五国条约》规定的各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据此判断,其中①和②所代表的国家是 国家 主力舰 航空母舰 ‎①‎ ‎52.5万吨 ‎13.5万吨 ‎②‎ ‎52.5万吨 ‎13.5万吨 某国 ‎31.5万吨 ‎8.1万吨 某国 ‎17.5万吨 ‎6万吨 某国 ‎17.5万吨 ‎6万吨 A.美国、英国 B.英国、法国 ‎ C.英国、日本 D.美国、法国 ‎ ‎【答案】A ‎【解析】依据教材 ‎《五国条约》的内容,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英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故选A。‎ ‎5.1925年2月9日,德国向各协约国发出一个备忘录,提出了两项建议:第一,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四国,缔结一项安全保证公约,相互保证维持莱茵地区占领现状,相互保证遵守《凡尔赛条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相互保证彼此之间不得诉诸战争。第二,德国准备同一切愿意签订条约的国家缔结仲裁条约,相互约定通过和平方法解决彼此之间的一切纠纷。这一备忘录反映了德国 ‎①希望缓和法国对其重新崛起的紧张感②主动接受《凡尔赛条约》对其东部边界的规定 ‎③严格执行《洛迦诺公约》的条款④避免鲁尔危机重演的意图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时间点,法国这时不安全感非常强烈,寻求安全保障,而这时德国正走在重新崛起的路上,材料中德国维持莱茵地区占领现状的措施,有助于消除法国对其重新崛起的戒心,故①要选。这不是东部边界,莱茵地区是西部边界问题,故排除②。当时《洛迦诺公约》尚未召开,故排除③。德国在鲁尔危机中,领土被法国占领,经济崩溃,此项措施有助于让法国安心,从而避免其采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故选④。‎ ‎6.战国时期,六国地区的关东人死后一般采用仰身直肢葬,但是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劳役人员墓地内发现,关东人死后被有组织地实施秦地的屈肢葬。这最有可能是 A.为了简化丧葬仪式B.为了推动文化认同 C.为了歧视六国贵族D.为了宣传法家思想 ‎【答案】B ‎【解析】直肢葬和屈肢葬,哪一个更简化不明显,故排除A。被迫采用秦地的屈肢葬,这是一种社会习俗上的改变,是为了推动对秦文化的认同。与字体采用秦小篆一样,这是文化大一统政策的体现,故选B。这与歧视贵族无关,因为是劳役人员的墓地,故排除C。这与法家思想关系不大,这是秦地的习俗,不是法家文化,故排除D。‎ ‎7.《尼布楚条约》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这表明 ‎①中国成功收回了尼布楚地区 ‎②条约在法律上确定了中俄全部边界 ‎③中俄两国依照自然的界线来划分各自的疆域 ‎④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条约和地图册,尼布楚地区属于沙俄范围,故排除①。这是东段边界,故排除②。材料说明依据河流和山脉走向来划界的,故选③。根据地图册和材料,选④。‎ ‎8.孔子说: “为政先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材料表明“礼”‎ A.体现为宽以待人B.是处理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最高准则 C.是治国立身的基础D.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答案】C ‎【解析】材料不能体现宽以待人,故排除A。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故意B说法错误,故排除B。材料表明,从自上而下来看,礼是治国的原则,从自下而上来看,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立身的基础,故选C。材料并没有强调不同的人所要遵守的礼的内涵是不一样,而是强调对个人修养,对治国来说,都要重视礼,故排除D。‎ ‎9.亚里士多德在主持吕克昂学园期间,完成了其几乎全部现存著作。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著作的是 A.《政府论》B.《形而上学》‎ C.《尼各马科伦理学》D.《物理学》‎ ‎【答案】A ‎【解析】依据必修三教材洛克部分和教材后面表格,《政府论》为洛克的著作,依据选修教材,其他三项均为其著作,故选A。‎ ‎10.下表所示为英国海军新造舰船数量(单位:艘)。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处于劣势B.克伦威尔为颁布《航海条例》做准备 C.英国政府重视拓展海外商业利益D.海洋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战场 ‎【答案】C ‎【解析】材料显示在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每年都有新造的军舰,这说明英国政府重视拓展海外商业利益,选C。这是新造的数量,是增加的数量,后期新造数量下降不等于处于争霸战争的劣势,故排除A。《航海条例》颁布于1651年,故排除B。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于1649年,故排除D。‎ ‎11.有学者指出:“萨拉托加大捷是以华盛顿牵制郝将军的主力为前提的。如果当时军事形势并非如此发展,而是郝将军率英军主力北上,与柏高英协同围剿北路美军,割断美军主力与新英格兰之间的联系,然后合兵南下费城,那么盖茨、华盛顿两部就会先后被各个击破,美军就会再次陷于全军覆没的危机之中。”此处,学者想表达的是 A.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B.美军的配合作战是促成萨拉托加大捷的重要因素 C.萨拉托加大捷充分展现了华盛顿的军事指挥才能 D.华盛顿对英军的牵制使盖茨在萨拉托加不战而胜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萨拉托加大捷是以华盛顿牵制郝将军的主力为前提的;那么盖茨、华盛顿两部就会先后被各个击破”,可得出美军的协同作战是促成萨拉托加大捷的重要因素,根据材料“如果当时军事形势并非如此发展,而是郝将军率英军主力北上,与柏高英协同围剿北路美军,割断美军主力与新英格兰之间的联系”,可得出英军作战的失利在于没有协同作战,再次反证美军的配合作战是促成萨拉托加大捷的重要因素,故选B。材料并没有涉及转折点这一论断,故排除A。华盛顿并没有指挥萨拉托加大捷,故排除C。材料并没有指出“盖茨在萨拉托加不战而胜”,故排除D。‎ ‎12.孙中山指出:“帝政实施,祖国前途,顿增黑暗,以先烈手造之共和,转而为袁氏一家之私产”,为此,孙中山号召实施“三次革命”,得到全国各界相应。“三次革命”后来演变为 A.护国运动B.第一次护法运动C.第二次护法运动D.国民革命 ‎【答案】A ‎【解析】根据“帝政实施;袁氏”,可得出这是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革命斗争,故选A。‎ ‎13.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素有“圣雄”之美称。下列有关甘地的事迹,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 ②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 ‎③发动“食盐进军” ④被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甘地明确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是在二战期间。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是在阿姆利则惨案后(1919年)。甘地凭借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间的声望,被选为国大党主席(1924年),“食盐进军”(1930年)是在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间的事件,故④在③前面。‎ ‎14.“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马克思的上述论述直接阐明的是 A.辩证法思想 B.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规律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提出了两对新概念,第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二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故选B。‎ ‎15.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写道:“在这里,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雇佣的职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国家垄断经营的大公司)的职员和工人。全部问题在于要他们在正确遵守劳动标准的条件下同等地劳动,并同等地领取报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列宁主张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列宁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效果 C.列宁构想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 D.经济建设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 ‎【答案】C ‎【解析】《国家与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前夕写的,在这里列宁已经提出了取得政权后,建设国家的构想,故选C。国家的‘辛迪加’(国家垄断经营的大公司)不等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材料没有表明国家垄断经营的大公司有资本主义成分的参与,故排除A。当时尚未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故排除B。这不能反映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这只是列宁的设想,故排除D。‎ ‎16.下图所示是邓小平为中国共产党的某一文件的写作所提的指导思想。这一文件 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第三,对过去的事情的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A.经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 B.主要肯定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作用 C.题名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看,该文件的中心是科学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于与相关的文件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文件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故选A。材料并没有说明该文件肯定了文化大革命,故排除B。根据建国30年来,时间为1979年,故排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该文件是在1978年发表的,而且也主要不是为了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故排除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故排除D。‎ ‎17.爱因斯坦指出:“牛顿才是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在牛顿之前还没有什么实际的结果支持那种认为物理因果关系有完整链条的信念。”这表明 A.牛顿首次使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B.牛顿力学揭示了所有物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C.牛顿建立了内在统一的力学理论体系 D.牛顿以观察为主的科学方法符合生活经验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牛顿的各种论断相互协调,可以归为几个最基本的假设和公理,据此运用逻辑做出一系列推断,这些推断相互自洽,使整个理论体系在物理、数学和逻辑上形成整体有序的结构,这说明他的理论具有内在统一性,故选C。根据“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可得出这是指第一次用公式清楚表达,而非第一次用数学方法,故排除A。牛顿力学说明了宏观状态下描述的现象有因果关系,但不等于他解释全部物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如相对论、量子论中的现象就没有揭示,故排除B。牛顿的科学方法并不是与观察为主的,是以实验为主的,所以D项说法错误,排除D。‎ ‎18.加拿大的卢嫩堡旧城代表了以大西洋沿海的渔业文明为特征的殖民地住区和文化,模仿了英国本土的城市规划结构,保存了完好的原始布局和完整的外观。据此可知,卢嫩堡旧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符合标准 A.标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 ‎ B.标准(2)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提供一种独特的见证 ‎ C.标准(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 ‎ D.标准(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有直接的联系 ‎ 【答案】C ‎【解析】第五条是有关居住地和使用地的,故选C。‎ ‎19.有学者指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治理其它领域资源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B.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C.各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 D.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有全球化思维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所保护的遗产具有普世性(人类共同性、全球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运用全球其他领域的资源,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在参与全球化问题的治理,故这体现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整个过程,从理念到操作都具有全球性,故选D。需要国际合作,不等于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故排除A。这主要谈论的是保护,而不是其价值,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全球性,而不是民族性,故排除C。‎ ‎20. 结合登山线路,泰山的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对这一仪式三个阶段的保护是对泰山进行保护的重要内容。这说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应 A.确保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B.遵循真实性原则 C.使非物质文化得到优先保护 D.避免采用现代化手段 ‎【答案】A ‎【解析】这是泰山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故选A。‎ ‎21.多立克柱式是雅典本土的建筑式样,简洁稳固;爱奥尼克柱式流行于小亚细亚地区,精致纤细。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以多立克柱式为主体,后殿有四根爱奥尼克式柱子。山门和胜利神庙也是兼有两种柱式。这反映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特质是 A.发扬民主 B.包容 C.以人为本 D.理性 ‎【答案】B ‎【解析】这体现了雅典文化对小亚细亚文化的融合,折射出人文精神的包容性,故选B。其他各项均不能得出,故排除。‎ ‎22.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将下图所示两种建筑结构融合,并利用高大的鼓座,设计了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大圆顶,它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这一大圆顶 ‎①反映了建筑师对古典文化的超越 ‎②揭示了文艺复兴建筑创新的路径 ‎③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公民的诉求 ‎④初步实现了教皇建造宏大建筑的愿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它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可得出①。“两种建筑结构融合,并利用高大的鼓座,设计了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大圆顶”,体现出文艺复兴建筑创新在于吸收古典文化和中世纪文明,并加以创新,故选②。这一大圆顶体现了公民的创新精神,故选③。‎ ‎23.西斯廷小教堂的壁画《最后的审判》取材于《圣经》故事。当时罗马教会把人的肉体诅咒为“灵魂的牢狱”,而画家把所有人物无论圣贤还是魔鬼一律画成健美的裸体。这反映出文艺复兴 A.艺术由质朴走向高雅 B.倡导权利平等的理念 C.批判了宗教禁欲主义 D.解除了人思想的禁锢 ‎【答案】C ‎【解析】裸体不等于高雅,故排除A。这是画成裸体,不等于倡导权利平等,故排除B。画成裸体是对教会诅咒的否定,热情歌颂了人体美,体现了画家对美的追求,故选C。文艺复兴时期尚未解除人的思想的禁锢,故排除D。‎ ‎24.由于设防者与被防者之间文化的差异性,长城成为了文化地理界限。这说明 A.长城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B.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C.长城是综合性的军事防御工程 D.长城成为中国古代不同政权间的边境线 ‎【答案】B ‎【解析】根据“由于设防者与被访者之间文化的差异性;文化地理界限”,可得出长城内外是不同的文化地理单元,结合所学,长城以内是农耕区,以外是北部游牧区,故选B。这里的设防者和被防者主要不是指中西,而是指游牧区政权和农耕区政权,故排除A。材料并没有说明长城是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故排除C。这句话本身错误,很多朝代都有长城内外的疆域,故排除D。‎ ‎25.秦始皇陵地下的宫殿,象征着咸阳宫;外城垣东侧的兵马俑坑,象征着守卫京城的宿卫军;陵封土西侧的铜车马坑,象征着宫廷的乘舆。这从本质上体现出 A.“灵魂不灭”观念 B.“神人共治”思想 C.“天人合一”理念 D.法家“集权”思想 ‎【答案】A ‎【解析】这体现了秦始皇陵建造时顺应“事死如生”的原则,这在本质上是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故选A。材料不能体现“神”的管理,故排除B。这不是“天人合一”,在材料中看不出,故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集权,故排除D。‎ ‎26.七世达赖喇嘛之后,历代达赖都是在清廷主导下,在布达拉宫的乾隆皇帝肖像和“万岁牌位”前举行隆重的坐床典礼仪式。1799年,乾隆帝驾崩,八世达赖喇嘛即“莅临肖像前叩拜”。此后凡皇帝驾崩,达赖都要叩拜乾隆肖像,敬献哈达。这主要反映出 A.西藏在清乾隆时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B.皇权通过礼制进入布达拉宫 C.布达拉宫是藏汉两族友好团结的见证 D.西藏世俗与宗教的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根据“在清廷主导下,乾隆皇帝肖像,坐床典礼仪式,叩拜乾隆肖像”等信息,可得出皇权通过一系列礼制对布达拉宫中的达赖政权产生影响,故选B。元王朝已经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了,故排除A。这体现不出藏汉两族团结,而且清代皇帝主要是满族人,故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世俗与宗教的矛盾,故排除D。‎ ‎27.中国古代有“天子择中而居”的思想。下列故宫建筑位于其中轴线上的有 ‎①午门 ②交泰殿 ③养心殿 ④坤宁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侧,故不可能在中轴线上,排除③。‎ ‎28.颐和园是乾隆皇帝为其母六十大寿而修建的园林,因此在园内建筑命名时,有一类专取“延寿”之意。这类建筑集中于下图所示哪一区域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①为政治活动区和生活区,其中乐寿堂、仁寿殿均在此处,故选A。②和④处于万寿山,万寿山不是建筑,故排除。‎ ‎29.日昇昌票号实行密押制度,创造性地使用汉字来代表数字,比如用“‎ 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等30 个字,对应每个月的30天。如某人在6 月20 日为某票号汇银4000 两,它的密码就是“取人城宝通”。这些密押也不是一成不变。日昇昌实施密押制度主要是为了 A.提高办事效率 B.增强票号信用 C.防范金融风险 D.降低经营成本 ‎【答案】C ‎【解析】密押制度实施后,有助于防止冒领,这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故选C。这是办事效率无关,反而取钱可能会更繁琐,导致效率更低,故排除A。票号信用在于能兑付,不使用这一制度也可以兑付,只是有可能会出错,故排除B。这与成本无关,故排除D。‎ ‎30.戈雷岛、奥斯维辛集中营与因“‘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密切关联”而得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各项对其“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的共同之处概括有误的是 ‎①都是近代殖民主义的罪行 ②都与世界大战密切关联 ‎③所涉范围远超一国的界限 ④打下了种族主义的烙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戈雷岛反映是黑奴贸易,奥斯维辛集中营反映的是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大规模屠杀犹太人不属于殖民主义,故①错误,要选。黑奴贸易是殖民扩张时期的事件,故②错误,要选。黑奴贸易涉及三大洲,而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涉及整个欧洲,故③正确,不能选。无论是黑奴贸易,还是大规模屠杀犹太人,都属于对其他种族的屠杀、虐待,故④正确,不能选。‎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文化的潜在力量是巨大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遥古城礼制建筑布局图 材料二 皖南古村落在风水理论指导下,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对立统一”、“天人合一”的智慧,贯彻于村落营造中,取得了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效果。‎ ‎——摘编自周致远《皖南古村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平遥古城的布局特点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以皖南古民居宏村为例阐释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6分)‎ ‎(1)布局特点:方正端庄、中轴对称。文化内涵:“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4分)‎ ‎(2)整个村落仿牛形而建,层楼叠院,动静相宜,体现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对立统一”的智慧;宏村的人工水系,形成九曲十弯的水圳,澄碧如镜的湖沼,体现了风水观念的指导;人工水系和如黛的群山、粉墙青瓦马头墙组成了一幅如幻如梦的中国画,与自然协调一致。(6分)‎ ‎32.(10分)留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期,鸿胪寺是管理外国留学生的机构。留学生同中国学生一样享受较优厚的待遇,可以与中国同学、亲戚、朋友、师长有广泛、自由、公开的交往,甚至做官。各国留学生除了在国子监学习经学、史学、文学、法律、书法、算术等学科外,还可以选择专门学校,学习专门的学问。留学生当中数日本和新罗的最多。‎ ‎——据赵克尧《唐太宗传》等 材料二 清廷留学章程规定留美幼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以及国朝律例等书”。其中的西学主要是指:机械、枪炮、造船、铁路和电报。詹天佑来美国的几年,正是美国大规模修筑铁路和电器等工业有重大突破的时期。他认识到,只有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修筑铁路,建设工厂,开发矿藏,才能使祖国富强起来。1878年,詹天佑考入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学习。‎ ‎——周远廉,龚书铎《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时期留学生制度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留学生制度实施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詹天佑选择“铁路工程”专业的主要原因,试举出19世纪末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所做的贡献。(5分)‎ ‎(1)特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待遇一致;政策宽松,留学生活有较大的自由度;留学生中日本和新罗最多。(3分)影响:留学生带来自身国家的文化,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朝鲜、日本等国大量吸收汉文化,促进本国的社会进步。(2分)‎ ‎(2)主要原因:洋务运动时期,清廷学习西方的重点在技术领域;铁路成为19世纪70年代美国先进的工业技术领域;詹天佑志在报国,认识到铁路对中国的重要价值。(3分)贡献: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2分)‎ ‎33.(10分)世界稳定与大国政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开始后,两个交战集团内部进行着频繁外交活动,通过谈判协调彼此利益冲突,谋划制订出一个符合各自掠夺利益的战后分赃计划。但是,军事上的失败导致同盟国一方的掠夺计划破产。‎ ‎——陈文艺《近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关于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欧洲领土划分问题是导致凡尔赛体系脆弱的重要原因。②英国实行的“扶德抑法”政策,加剧了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 ‎——王明芳《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简明教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6分)‎ ‎(2)阅读材料二,您更侧重于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说明英国实行“扶德抑法”政策的意图,并指出该政策在巴黎和会期间的表现。(4分)‎ ‎(1)性质: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性。(2分)原因:经济实力上,德奥集团处于劣势;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表现得十分明显;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4分)‎ ‎(2)侧重解读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的处置十分苛刻,而德国是一个巨大潜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旦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就必然要求摆脱和约的束缚;战胜国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们自己的利益需要来实行所谓“民族自决”原则的,随着新国家的诞生出现了新的民族矛盾,这为以后德国等国挑起国际争端,创造了条件。侧重解读②意图:英国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法国独霸的局面(或答“维持欧洲大陆均势”,如笼统回答争霸世界不给分。总分2分)表现:巴黎和会期间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肢解德国的计划。(2分)‎ ‎34.(10分)纪念性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城的某纪念性建筑 材料二 巴黎凯旋门的样式参考了罗马帝国时期的提图斯凯旋门。它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的战争胜利而修建的。下图是其中主题分别为“胜利”、“抵抗”、“和平”的三幅浮雕作品,它们折射出拿破仑帝国的兴衰。‎ ‎(1)请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圆圈处建筑物的名称和历史价值。(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梳理三幅浮雕所反映的拿破仑帝国兴衰历史。(6分)‎ ‎(1)名称:图拉真纪功柱。(2分)历史价值:描绘了图拉真远征的场景,具有历史价值;反映了古罗马的皇权观念。(2分)‎ ‎(2)历史:1810年,拿破仑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登上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1813年,拿破仑同第六次反法联盟在莱比锡会战失利,次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结束“百日”政权,法国迎来和平局面。(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