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 1.(2019·广东惠州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C.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 解析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A不正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包括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散失等过程,B不正确;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低,C不正确。 答案 D 2.(2019·山东潍坊市统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 B.土壤微生物都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菟丝子等寄生植物不属于生产者 解析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需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故自然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A正确;土壤中的有些微生物,如与大豆共生的根瘤菌不属于分解者,B错误;消费者能将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为CO2,从而加速物质循环,C正确;菟丝子寄生在植物体上依赖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生存,不属于生产者,D正确。 答案 B 3.如图是毛白杨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毛白杨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D B.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从毛白杨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 解析 据图分析:A表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A正确;D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正确;B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包括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错误;毛白杨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B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故从毛白杨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D正确。 答案 C 4.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X的存在是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原因之一 B.肉食性动物②中的能量不会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流入草中 C.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 D.肉食性动物①和②之间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解析 图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是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原因之一,A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B正确;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的同化量,不属于其自身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C正确;肉食性动物①和②之间存在捕食关系,相互制约,肉食性动物①数量增加,会引起肉食性动物②数量增加,而肉食性动物②数量增加,会引起肉食性动物①数量减少,D错误。 答案 D 5.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除虫除草可以让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意义的部分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 C.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从而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 D.“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答案 D 6.如图所示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除了绿色植物外,生产者还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生物)。 (2)若图中①、②分别表示动、植物部分同化能量的流向,则动物(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填“①”或“②”)。 (3)图中③、④分别表示两种重要的生理反应,即________和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________和信息传递,前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不仅会导致温室效应,还会导致雾霾,而雾霾可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散去,这反映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缓解温室效应和雾霾的重要措施,除该措施之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蓝藻、硝化细菌(答不全不给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② (3)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4)能量流动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或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5)一定的自我调节 大力植树造林、开发并使用洁净能源等(一条即可) 7.(2019·广东模拟)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四个营养级可以构成食物网 B.四个营养级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 C.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解析 镉应属于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C不正确。 答案 C 8.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解析 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A正确;图中甲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B正确;该图不够完善是因为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C正确;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因为呼吸散失了能量,D错误。 答案 D 9.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进行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组和3组 D.预期结论是1组、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组、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解析 该实验中1组、2组是湿润土壤,3组、4组是较干燥土壤,2组与4组对照,可以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A正确;该实验中对土壤采取了灭菌和不灭菌的处理,这是对自变量的处理,落叶上存在的微生物属于无关变量,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应将各组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B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进行灭菌处理及土壤的湿度,实验中的对照组是2组和4组,C错误;由于1组、3组的土壤进行了灭菌处理,土壤中没有微生物,则1组、3组中的落叶不被分解,而2组、4组中有微生物,但由于土壤湿度不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一定差异,因此,2组、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D正确。 答案 C 10.(2019·甘肃重点中学联考)低碳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共同选择,如图甲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为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乙中过程③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B.图甲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图甲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乙中的过程①⑤ 解析 图乙中过程③表示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A正确;图甲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正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要减少温室效应,主要增加植物对CO2的吸收,并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即应调整图乙中的过程①和⑤,D正确。 答案 C 11.(2019·河南名校二次联考)图甲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形式的能量;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丙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丁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图甲中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________,图乙体现了生态系统________的功能。 (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对该生态统来说,y越大,x________(填“相对越大”, “相对越小”)。 (3)若草同化的能量不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猫头鹰的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由1∶1变为3∶1,则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4)图丁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 解析 (1)图甲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图中只是显示了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中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功能。 (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因此y越大,x相对越小。 (3)当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为1∶1时,设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为x,则需要草的能量为(x/2÷10%÷10%)+(x/2÷10%÷10%÷10%)=550x,当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为3∶1时,设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为Y,则需要草的能量为(y×3/4÷10%÷10%+y×1/4÷10%÷10%÷10%)=325y,由于草同化的能量不变,即550X=325Y,因此y/x≈1.69。即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1.69倍。 (4)图丁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可表示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其不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而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答案 (1)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x相对越小 (3)1.69 (4)一 12.(科学探究)研究表明,蚯蚓体表分泌液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为了验证蚯蚓体表分泌液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实验过程如下: ①制备土壤稀释液,提取蚯蚓体表分泌液; ②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若干,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 ③在A组培养基上涂布蚯蚓体表分泌液,B组培养基上涂布等量的X液体; ④进行相关操作; ⑤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⑥观察统计各组的菌落种类和数目,并求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B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液体为________。 (2)步骤④的相关操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A组的不同菌落接种到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15分钟后,大部分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照 无菌水 (2)将等量的土壤稀释液分别涂布接种到两组培养基上 (3)A组菌落种类和数目比B组少,说明蚯蚓体表分泌液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4)蚯蚓体表分泌液对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无抑制作用 蚯蚓常以土壤中的秸秆为食,依靠纤维素分解菌帮助分解纤维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