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生物学科 高二年级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20题,每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 ‎1.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B. 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存活 C. 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D. 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 ‎2.某生物细胞的全部核酸中碱基组成为: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0%,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0%,则该生物最可能是 A. 烟草花叶病毒 B. T4噬菌体 C. 酵母菌 D. 家兔 ‎3.下列细胞结构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①细胞核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线粒体 A. ①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 C.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D.以上叙述均对 ‎5.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 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结构单位 D. 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6.在蛋白质的合成中,常会出现“DNA中碱基数目:RNA中碱基数目:氨基酸数目=6:3:‎1”‎,当比例中的“‎1”‎为固定值时,请问“‎6”‎为 A. 平均值 B. 准确值 C. 最小值 D. 最大值 ‎7.动物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別位于 A. mRNA和tRNA上 B. DNA和tRNA 上 C. DNA 和mRNA 上 D. 染色体和核基因上 ‎8.下图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涉及碱基A与U(包括U与A)配对的过程有②③④‎ B. 图中①〜⑤过程全部涉及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图中所涉及的过程皆由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并完善的 D. 培养基中的35S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9.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某因产生 B.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 D. 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10.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果蝇的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B. 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C. 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D. 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11.由于某种原因,某生物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 A. 基因突变B.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C. 染色体数目变异D. 染色体结构变异 M N P Q R M N P R Q M N P Q R S M N P Q r M N P ‎ ‎12.下图表示某生物一条正常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P、Q、R五个基因,甲、乙、丙、丁表示发生了相应变化,其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1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论不太合理的是 A. 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B.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C.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 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4.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 望梅止渴 B. 杯弓蛇影 C. 飞蛾扑火 D. 谈虎色变 ‎1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胰岛素、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6.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C. 一个人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他就是健康的 D. 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交换 ‎17.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乳酸被NaHCO3中和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组织液中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蛋白质浓度 B. 血浆和组织液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存内环境 C.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 D. 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19.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C. 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D. 兴奋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20.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 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 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 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D. 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2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具体内环境相同B. C液中可存在纤维素分子 C. 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D. 3的有氧呼吸产物通过A液运送到肺泡排出体外 ‎2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②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③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④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 ‎⑤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⑥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组织水肿.‎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23.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及物质成分的选项,正确的是 ‎①钙离子、葡萄糖 ②血红蛋白、呼吸酶 ③血浆蛋白、尿素 ④CO2、激素 A. 甲;①②④ B. 乙;①②③ C. 丙;①③④ D. 丁;②③④‎ ‎24.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③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①和④‎ C. 若③为肺泡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⑤处 D. ①中的葡萄糖需穿过3层生物膜才能被③利用 ‎25.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问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一体液调节有关 C.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渗透压①处的下降、③处的上升 D. 剧烈运动时①中pH 剧烈下降 ‎2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它约占据体液的2/3‎ 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糖原、神经递质等 D. 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 ‎27.分别向15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下列表示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 ‎28.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负变正 B. 电表②也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 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D. 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9.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剧烈运动可增加产热量B. 和冬天相比,夏天人体更易散热、散失热量更多 C. 发高烧应多盖被子,增加出汗D. 某人发烧‎39℃‎,他体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0.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A.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除了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外,还有言语区参与 B. 某人因意外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H区 C.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D. 某同学正在跑步,下丘脑和脑干未参与调节 ‎31.如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手被针刺到会感到痛,属于反射 B. 兴奋从Ⅰ到Ⅱ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 C. 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 D.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不需要耗能 ‎32.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K+内流 B.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 ③是突触后膜,其膜内外均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D. 在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 ‎33.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使用该种蝎毒,则导致肌肉抽搐(持续收缩)的症状 B. A膜一定是轴突膜,B膜一定是树突膜 C. 图中的信号物质作用于B膜时,不一定会导致其兴奋 D. 若从A膜释放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则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B处不能兴奋 ‎34.如下图所示结构中,兴奋传导的方向不可能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① D. ④→③‎ ‎35.如图是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 D.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36.下图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轴突膜在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 B. 轴突膜只在b、c段时才发生钠离子大量内流的现象 C. a、e处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细胞 D. 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37.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B. 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 C. 神经递质在释放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D. 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 ‎38.图中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甲乙表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D.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可在d点测到电位变化 ‎39.聋哑人要理解同伴的“手语”所表达的意思,要依靠的中枢是 ‎①躯体运动中枢②躯体感觉中枢③视觉中枢④听觉中枢⑤语言中枢 A.③⑤ B.①③ C.①③⑤ D.①④‎ ‎40.甲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三个点,现将一个灵敏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两点,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则电流表读数变化为 二.非选择题(40分,每空2分)‎ ‎41(每空2分,共14分).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2)人体中约2/3体液存在于_____________(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①和④相比,④中含量明显较多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 ]_____________。‎ ‎(4)④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正常人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⑦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_____________;如果人体大量失水,④的渗透压将_____________,这些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42(每空2分,共14分).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3)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 ________传到[B] ________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每空2分,共12分)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____________点检测到电位变化。‎ ‎(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_______________内流减少,导致 ‎________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_________。‎ 生物学科 高二年级 ‎ ‎ 答案 ‎1-5 D B B B D 6‎-10 C C B C D ‎11-15 D D B C C 16-20 D A D D D ‎21-25 D C C D C 26-30 B B C A A ‎31-35 B D C D C 36‎-40 A B D A D ‎41 ①④⑥ 细胞內液 蛋白质 [⑥]组织液 血浆pH 吸水 升高 ‎42. 感受器 内正外负 d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A中,只能由A释放并作用于B ‎ ‎43. 鳃 负电位→正电位 d Ca2+ 神经递质 降低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