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江苏版一轮复习:专题17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江苏版一轮复习:专题17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学案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鉴赏艺术特色。能力层级为D级。‎ 考点阐释 具体而言就是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鉴赏艺术特色。归纳是提炼精华、梳理脉络的过程,主要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分析重在延伸,即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定向分析,包括文本材料的内涵、意义,问题的前因后果和解决办法;鉴赏主要考查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和对表现手法的判断与赏析的能力。‎ 考情观察 在选材上仍应重点关注文艺评论类文本。对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和分析仍是考查的重点。各考点的赋分会相对稳定,而且题量也会保持稳定。‎ 分析解读  考点(归纳、分析与鉴赏)呈现轮考和组合特征,可以是“归纳+分析”“归纳+鉴赏”模式,也可以是“分析+鉴赏”模式。命题可能会要求考生归纳出文本具体段落和相关事物的要点,并根据要求对文本材料的艺术性进行鉴赏,也可能会要求考生在归纳出文本要点后,针对文本所论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的观点联系实际,分析有关现象。‎ 从近年高考的实际命题看,一般是“归纳+分析”模式;从文本的选材看,以论述类文艺评论和时事评论为主;从设题的内容看,主要包括:总结文本论述的观点,归纳事物的鲜明特征,理解特殊句子的含意,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试题难度不是太大,要求考生答题思维严谨细致。‎ 命题探究 ‎  阅读材料,完成1—3题。(15分)‎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 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答案 滞销的奢侈品: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畅销的牙膏: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解析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将词语或句子放到语境中整体考虑。“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告诉我们,这里的“奢侈品”“牙膏”就是指“作品”。“奢侈品”是高档难求的商品,“牙膏”则是平常易得的商品。“滞销”,或因买不起,或是不受欢迎,从“宁愿”一词可以看出是指后者;而“畅销”则相反。将这些意思连缀成句即可形成答案。‎ 核心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短语的含义。‎ 审题关键 ①“文中”说明需要结合文本理解;②明确短语的类型(指代型、概念型等),这两个短语属于概念型,其含义要扣住所指代的不同作品进行解说;③关注两个短语的修饰语以及喻体背后的本体。‎ 解题方法 ①本体还原法,两个短语均是比喻性的说法,首先需要还原出本体,并分析作者这样比喻的用意;②修饰语分析法,要能分析出两个短语的修饰语所隐含的意义;③语境分析法,在“文中”的“含义”要求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不可脱离文本。‎ 易错警示 ①不会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导致缺乏针对性;②忽视修饰性词语,导致分析不到位;③不会还原本体,导致解释方向出错。‎ 命题规律 江苏近几年高考在加考题中有对词语内涵(或含义)的考查,交错出现,且分值为5分或6分。‎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艺评论类文本理解能力;②能够理解文字的深层意思或比喻义,并结合文章内容表述出来;③具有一定的语言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针对文本有关论题的关键性短语直接命题考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②所选短语为比喻性短语,需要学生认真揣摩其本义,有利于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 答案 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不应掺杂文言。‎ 解析 “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从反面推断“纯净主义”,即“纯净主义”者认为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不应掺杂文言。‎ 答案 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 解析 材料第一句即“纯净主义”者的观点,所以“然而”“其次”“反之”等都引领了作者的观点;再加上“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 核心考点 定向概括。‎ 审题关键 ①“‘纯净主义’的信条”即纯净主义者信守的准则;②“概括”要求回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解题方法 ①反向推断法,即从作者倡导的做法反向推断出“‘纯净主义’的信条”;②结合材料法,概括需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由材料可知作者在谈“新诗是否可以使用文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正确答案。‎ 易错警示 ①看不懂材料,不明白材料核心话题;②不懂得反向推断;③看不出作者对“纯净主义”的态度。‎ 命题规律 ①概括题是江苏高考加考题必考内容;②概括的方向可能着眼于整体,也可能着眼于某一具体内容。‎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理解能力;②具有针对文本某一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命题材料依然为文艺评论类文本,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②直接针对作者所批驳的对象进行命题,需要反推对方的观点,具有较高的技巧和难度,能够有效检测学生真实的理解水平。‎ 核心考点 筛选有效信息,并定向分析、归纳、概括。‎ 审题关键 ①“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需结合全文进行筛选;②“有哪些”要求答案分条概括。‎ 解题方法 ①定向筛选法,即根据“理由”,从文中筛选出有效信息;②归纳概括法,根据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如根据“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可概括出“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 易错警示 ①没有细读文本,导致看不懂材料,不会答题;②筛选信息不够全面,导致要点遗漏;③概括不够准确、简练。‎ 命题规律 ①筛选概括题是江苏高考加考题必考内容;②命题针对全文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理解能力;②具备较高的文本信息筛选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命题针对全文内容,需要考生整体把握文本,难度较大;②直接从作者的角度进行命题,有利于学生筛选答案;③‎ 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一句从反面评判“纯净主义”。综合以上信息就能概括出答案要点。‎ 本题和上一题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只有理解了“‘纯净主义’的信条”,才能更好地解答本题,体现了命题的梯度和连贯性。‎ 五年高考 模块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一、(2016江苏,26—28)阅读材料,完成1—3题。(15分)‎ ‎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分)‎ 答: ‎ ‎ ‎ ‎ ‎ ‎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5分)‎ 答: ‎ ‎ ‎ ‎ ‎ ‎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分)‎ 答: ‎ ‎ ‎ ‎ ‎ 一、‎ ‎1.答案 《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答案 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 ‎3.答案 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二、(2015江苏,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1.“声”“气”分别指什么?“因声求气”的内涵是什么?(5分)‎ 答: ‎ ‎ ‎ ‎ ‎ ‎2.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4分)‎ 答: ‎ ‎ ‎ ‎3.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6分)‎ 答: ‎ ‎ ‎ 二、‎ ‎1.答案 (1)“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2)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2.答案 “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文章写作就显得不自然了;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3.答案 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自然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句等的用法。‎ 三、(2014江苏,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尤其是以武侠小说知名,自己是不是有点觉得未展所长,以末技得虚名,似不免略感怏怏?依我看则大可不必。阁下所透露的史学佛学见解,论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书立说也不见得能称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国际大奖。然而以史学佛学入小说,在武侠中讲“破相”,那就超人一筹了。好比不会武艺的痴公子段誉,只在无意中学了一着“凌波微步”,就到处能“逃之夭夭”;而且有个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看不见,摸不着,弹指一挥间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这道理在《金刚经》《法华经》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而移入武侠小说立刻产生“裂变、聚变”,威力无穷了。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呆头呆脑,一片天真,然而处处机缘凑巧,矛盾相成,最后以不识字超过了识字人,以不知道“我是谁”,超出了一切有“我”之人,尤其是那位大“我”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这只是“无我”的一解。这一解在佛学中算不得什么最高深的了不起理论,不过是参禅的一个“话头”法门,但在小说中就是“超凡入圣”了。阁下仿佛总想在小说中不讲而讲一点什么道理。‎ 这些见解未必“超凡”,但进入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就大大“脱俗”了。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虽有败笔,仍卓然自成一家。前有梁羽生,后有古龙,俱写侠情,各有殊胜,然抒写人情佛理尚逊一筹。‎ ‎(选自金克木《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段誉、石破天两个人物的共同特征。(4分)‎ 答: ‎ ‎2.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讲而讲”指的是什么?(5分)‎ 答: ‎ ‎ ‎ ‎ ‎ ‎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金庸有哪些评价?(6分)‎ 答: ‎ ‎ ‎ ‎ ‎ 三、‎ ‎1.答案 愚能胜智,弱能胜强。‎ ‎2.答案 “不讲”是指:正面表达见解,不是小说主要目的。“讲”是指:随着情节推进,金庸小说有意无意地表达了某些关于人生、世界的见解。‎ ‎3.答案 作者对金庸的佛学史学水平持保留态度;对他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成就,是肯定的;对他以佛学史学入小说,丰富思想文化内涵,是推许的。‎ 四、(2013江苏,24—26)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人几乎这样想: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如其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是词的不幸;要它继续发展,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丰富才行。《四库提要》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流溯源,不能不谓之别格。”又说:“(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这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识,都说得很是。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别格”“变调”,——言外若有微辞,就不免失却评衡家无所容心的鉴赏的态度。我们固然不说新生的是“常格”是“正调”,可以抹杀旧来的;‎ 但也不说旧来的因为发生在先,故是“常格”是“正调”,而新生的与此不同,便是“别格”是“变调”。“清切婉丽”为什么是正?“慷慨纵横”为什么是变?这些常别正变的议论,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要能充分地鉴赏文艺,就得丢开这些无益的观念。这样,才能真切地吟味苏、辛的词,同样也能真切地吟味《花间》派的词。‎ ‎(选自叶圣陶《<苏辛词>绪言》,有删改)‎ ‎1.文中《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加以概括。(4分)‎ 答: ‎ ‎ ‎ ‎2.“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一句如何理解?(5分)‎ 答: ‎ ‎ ‎ ‎3.你是否同意《四库提要》中称苏、辛词为“别格”“变调”的说法,试举例具体分析说明。(6分)‎ 答: ‎ ‎ ‎ ‎ ‎ ‎ ‎ ‎ ‎ 四、‎ ‎1.答案 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以《花间集》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 ‎2.答案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某些评衡家的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束缚了思想,减损了艺术鉴赏力。批评了某些评衡家缺乏客观公正的鉴赏态度。‎ ‎3.答案 同意。自《花间》以来,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题材以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风格慷慨纵横,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 不同意。只要是词,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扩大了词的范围,丰富了词的内容,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所以,没有必要认为《花间》为正宗,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每题训练时间为10分钟)‎ 一、(2018徐州调研,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阿城的处女作《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发表虽早,但文字简劲,结构精巧,气度超逸,为后出作品所不及,又有超于流派之外的内涵与趣味。《棋王》里面最突出的两个意象就是“吃”和“象棋”,这两样都是人类的需要,缺一不可,正是因为对精神需要的追求,人才超越于兽,而人也不是神,因此生而为人也必定会有俗的一面。似乎阿城有意强调棋王身上的世俗性,来对抗不近人情的意识形态教育和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英雄的宣传。“存天理,灭人欲”,将物质和精神对立割裂,让道德品性和欲望需求你死我活,这是阿城不屑的。‎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七个层次,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棋王》里面的“吃”就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阿城写的吃并不是吃本身,而是写对“吃”的需求,写饥饿感。王一生的吃相很凶,对吃近乎“虔诚”,而且“精细”,有时简直有点儿“惨无人道”。他“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这不是对吃的向往,而是对饥饿的极度恐惧。再往下想,这是对生存的焦灼与现实的焦虑。阿城写王一生的“吃”,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直接面对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才有震撼力。可是文学感动人的,毕竟是精神的力量。“吃”是为了活,而活不只是“吃”。王一生和好几人车轮大战,胜了后,他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1.作者认为《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 ‎ ‎ ‎2.为什么说阿城写王一生的“吃”具有震撼力?(6分)‎ 答: ‎ ‎ ‎ ‎ ‎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答: ‎ ‎ ‎ ‎ ‎ ‎ ‎ 一、‎ ‎1.答案 ①文字简劲,结构精巧;②气度超逸,为后出作品所不及;③有超于流派之外作品的内涵与趣味。‎ ‎2.答案 ①描写细致,生动传神;②体现了对饥饿的极度恐惧感和对生存的焦灼与现实的焦虑;③直接面对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有种返璞归真的意味。‎ ‎3.答案 “东西”指“精神需要的追求”;既要有物质的追求,还要有精神的追求,这才是完整的生命。‎ 二、(2018宿迁、淮安期中,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批评家主张散文不得放弃“边界”。即使古代散文不存在一个稳定的散文文类,现代散文也到了建章立制的时候。然在我看来,散文的“边界”可以撤除;换言之,诗、小说、戏剧之外均可成为散文。事实上,这就是我认定散文疆域的参照坐标。诗的节奏、押韵以及铿锵语调具有严饬的形式感——这一切无不展现出摒弃世俗的美学高度;散文则是流水般的叙述话语,而且,这种叙述话语松弛、从容,直面琐碎卑微的日子,充满日常的烟火气息。因此,散文与小说时常面目相近,甚至不分伯仲。考察二者的区别,许多人聚焦于“虚构”:散文必须纪实,小说允许虚构。为什么小说拥有虚构的特权而散文不得染指?在我看来,与其说小说占有了虚构之利而将笨拙的纪实扔给了散文,不如考虑二者的分疆而治带来了什么。小说必须有偿使用虚构,它通常以传奇性、戏剧性和悬念回报虚构——即以想象打破庸常现实的平淡与乏味。相反,散文不屑于虚构,它的自信是洞悟平淡背后的玄机与妙趣,以内心的起伏取代情节的跌宕。不言而喻,以上粗糙的概括忽略了许多例外,这犹如放弃细节的精雕细琢换取基本轮廓的浮现,仅仅列举几个有限的参照标识,散文的“边界”勘察远未精确。王若虚的《文辨》曾经针对文体发表了一个睿智的观点:“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意即各种文体规范并非僵硬的教条。必要的时候,文学必须有勇气破门而出。‎ ‎(选自南帆《文无定法》,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认为散文的“边界”可以撤除?(3分)‎ 答: ‎ ‎ ‎ ‎ ‎ ‎2.作者认为散文与小说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概括。(6分)‎ 答: ‎ ‎ ‎ ‎ ‎ ‎ ‎ ‎3.简要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答: ‎ ‎ ‎ ‎ ‎ 二、‎ ‎1.答案 ①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体裁都可以成为散文;②散文的叙述语言流畅自然,具有世俗性;③各种文体的规范并不是僵硬的教条。‎ ‎2.答案 同:散文和小说都具有世俗化倾向。异:①散文必须纪实,小说允许虚构。②小说的虚构具有传奇性、戏剧性和悬念,能打破现实的庸常;散文则洞悟平淡,用内心的起伏取代情节的跌宕。‎ ‎3.答案 ①文学发展到特定的时期,文体规范必须发生改变;②鼓励创作者去打破旧的文体规范的束缚;③号召创作者在文体上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2018苏州期中调研,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究竟是神话,还是六经呢?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他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没有神话概念,这就意味着神话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所谓的上古神话,其实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 ‎“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当下文学史著作中所讲述的上古神话,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共工触山等,并不是产生在上古,而是战国以后,真正属于上古的神话很有限。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黄帝战蚩尤等,这些属于上古神话,而这些神话都有历史做内核,其实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即使神话存在,也构不成文学之源的功能。所谓“源”,一定要形成对“流”的规定性作用才行。即所谓“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它要决定其“流”之巨细清浊。只有有了“流”,“源”的意义才能成立。尽管中国上古产生过神话,但这些神话对中国文学并没有规定性,形不成“源”的功能。无论怎样抬高它,它也无法取得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学史上那样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并不像研究者所说的那般巨大。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问和思考:假如没有上古神话,中国文学是否会逊色?中国文学史是否会改变它的形态与发展方向?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巨星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是否会出现?我想结论是很清楚的。‎ 假如没有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理论与观念的输入,恐怕至今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有神话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神话,中国文学史不会重写;而没有六经,中国文学史则必须重写。因而把神话定位为中国文学之根,是不能成立的。将神话作为中国文学之源,是用西方概念规范中国学术的结果。‎ ‎(摘编自《中国文学的源头是什么?》,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述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的理由。(4分)‎ 答: ‎ ‎ ‎ ‎2.刘毓庆对上古神话有哪些看法?(5分)‎ 答: ‎ ‎ ‎ ‎ ‎ ‎3.请以东西方文学为例分析文学领域“源”与“流”的特殊关系。(6分)‎ 答: ‎ ‎ ‎ 三、‎ ‎1.答案 ①六经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②六经对中国文学有规定性,能形成“源”的功能。‎ ‎2.答案 ①上古神话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②文学史著作中的上古神话产生在战国以后;③真正的上古神话很有限,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3.答案 ①文学的源头一定要形成对后世文学的规定性作用;②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因为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③六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因为其影响并产生了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等文坛巨星。‎ 四、(2018海安年初质量监测,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旧年间的秀才、举人,都在写作技巧上受过严格的训练,可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并不懂什么叫文学,也没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作品来。诗文有了一定的格式和一定的技巧,就必然限制了创作自由;一来二去,文学就衰落下去,而文人们成为诗匠、文匠。‎ 事实上,成功的写作技巧离不开语言,语言又与生活分不开,生活丰富,语言才会丰富。脱离生活,即只能写出干巴巴的八股滥调或学生腔,不能独具风格,创造语言。写作的描写能力也如此,没有生活即无可描写。想象,甚至于幻想,都须有客观的真实做基础。没有飞鸟,人便想不起飞机。描写人物与事物不是记流水账,作者必须观察得既广且深。不去生活,不多接触人与事,而只向别人讨教怎么描写,就好像自己不肯入水,而要学会游泳。至于作品的结构,的确是因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电影剧本与话剧剧本不同,话剧又与小说不同。可是,没有内容,虽有结构也无济于事。有的作品,结构虽欠严谨,而内容极为丰富,便仍不失为好作品或伟大作品。话又说回来,生活丰富才能使作品内容丰富。“秀才不出门”,所以只会作空洞的八股。‎ ‎(选自老舍《写与读》,有删改)‎ ‎1.请简要阐释文中诗匠、文匠的特点。(6分)‎ 答: ‎ ‎ ‎ ‎2.生活对写作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3分)‎ 答: ‎ ‎ ‎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避免作空洞的八股?(6分)‎ 答: ‎ ‎ ‎ 四、‎ ‎1.答案 ①在写作技巧上受过严格训练;②不懂文学,没有有价值的作品;③创作自由受限。‎ ‎2.答案 ①使创作语言丰富,写作技巧提高;②为描写提供客观的真实,增强描写能力;③为写作提供丰富的内容。‎ ‎3.答案 ①丰富生活,要多接触人与事;②深入生活,观察要深广;③创作源于生活,既要有写作技巧,又要有创造性。‎ 五、(2017无锡一模,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日知录》是一部“资治”之书,是他学术和思想的结晶。“日知”,出自“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至于成书过程,顾炎武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日知录》初刻本完成后,他仍不断新写札记,充实内容,纠正讹误。他说著书当如“采铜于山”,而不可“废铜铸钱”,急于求成。他看到了明朝末年社会弊病丛生、风气日益衰败、民生凋敝的景象,于是将自己的“经世”见解——“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寄于书中。他引古人言论,必加“立言之人”,还说“古人又述古人之言,则两引之,不可袭以为己说也”。他在《日知录》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论点。他认为改朝换代、权力更替,属于“亡国”,肉食者谋之,与百姓没有大的干系;而败义伤教、无君无父、道德沦丧,则会使整个民族陷于衰败,属于“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里提出的“天下兴亡”其实已不再是针对反清复明,而是在于捍卫社会的道德、公平与正义,事关民族的命运。他认为以天下之大,仅靠君主一人是管理不好的,而应该扩大民间百姓的权力,重视民众的力量,突出民众的地位,民心向背是治乱根本。他以“封建”和“郡县”制度为例,说封建制变为郡县制,这是历史的必然,当郡县制的弊端又到了极点,就必须顺应时势进行变革,否则,危机将一天比一天严重。“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阙矣。”这是他历史盛衰思想的又一基本观点。他还说:“国家之所以长治而不乱者,人材也。”缺乏人才,就预示着国家的衰亡。‎ ‎(节选自钟岳文《<日知录>:一部讲求经世之学 的“资治之书”》,有删改)‎ ‎1.请阐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文中的意思。(4分)‎ 答: ‎ ‎ ‎ ‎ ‎ ‎ ‎ ‎2.请简要概括顾炎武的治学态度。(5分)‎ 答: ‎ ‎ ‎ ‎ ‎ ‎ ‎ ‎3.请结合材料,分析《日知录》中“资治”的意义。(6分)‎ 答: ‎ ‎ ‎ ‎ ‎ 五、‎ ‎1.答案 “天下兴亡”不是指改朝换代、权力更替(或反清复明),而是指民族的兴盛灭亡。败义伤教、无君无父、道德沦丧,会使整个民族陷于衰败(或捍卫社会道德、公平与正义,事关民族命运),每一个平民百姓都肩负责任。‎ ‎2.答案 学而不已,注重积累,精益求精,经世致用,尊重他人学术成果。‎ ‎3.答案 ①为官者应担起让国家兴盛的责任;②民族命运也事关每一个平民百姓;③民心向背是治乱根本;④要顺应时势进行改革;⑤重视人心风俗;⑥人才对国家治乱至关重要。‎ 六、(2017南通、泰州二模,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的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见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幽默,广义上,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狭义上,幽默与讽刺、揶揄有别。这几种风调,都含有笑的成分。不过笑之立意态度,各有不同。有的是和缓,有的是酸辣;有的是片语解颐,有的是鄙薄蔑视。一般人认为幽默是俏皮讽刺,因为即使说笑话之时,亦必关心世道,讽刺时事,然后可成为文章。其实幽默与讽刺极近,却不定以讽刺为目的。讽刺每趋于酸腐,去其酸辣而达到冲淡心境的目的,便成幽默。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如麦烈蒂斯氏所说,是属于“会心的微笑”一类的。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我佛慈悲之念头,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故而世事能看穿。其文清淡自然,不似滑稽之炫奇斗胜,亦不似揶揄之出于鄙夷捉弄。幽默的文章在婉约豪放之间得其自然,不加矫饰,使你于一段之中,指不出哪一句使你发笑,只是读下去心灵启悟,胸怀舒适而已。心有所喜悦,用轻快笔调写出,无所挂碍,不作滥调,不忸怩作道学丑态,不求士大夫之喜誉,不博庸人之欢心,自然幽默。‎ ‎(选自林语堂《论幽默》,有删改)‎ ‎1.在作者看来,幽默的文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3分)‎ 答: ‎ ‎ ‎ ‎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幽默”的特点。(6分)‎ 答: ‎ ‎ ‎ ‎3.从这段文字看,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幽默的作品?(6分)‎ 答: ‎ ‎ ‎ 六、‎ ‎1.答案 ①人类智慧开启,且有余力;②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缺陷;③文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2.答案 ①文字令人发笑,立意和缓;②体现了冲淡的心境;③展现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 ‎3.答案 ①心境深远,心怀慈悲,能看穿世事;②心有喜悦,笔调轻快,不作滥调;③内心超然,不装腔作势,不求赞誉。‎ 七、(2017镇江一模,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美式医保的运作模式 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既有政府性质,又有商业性质。在美国,只要年满65周岁就有权利申请联邦政府的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根据年龄、性别、种族、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慢性病史等个人情况计算风险分值,进而计算保费的规则不同,联邦医疗保险中最基础的住院保险、门诊保险不考虑风险分值,而是根据个人当前的收入状况计算保费。‎ 在政府、参保人和医疗机构之间,活跃着数以百计的医保公司。他们在三者间权衡、博弈,力图达到共赢的局面。如果我是一家保险公司,我可能会和政府签订负责10000名参保人的联邦医保合同。我对政府的报价是每人每年3000美金,然后,我会与各种各样的医院、诊所、医生集团洽谈协商,再与他们签约,把参保人的日常医疗服务以每人每年2400美金的价格承包出去。‎ 现在,美国正大力推广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疗体系。政府为每一家医保公司评分,如果一家医保公司的评分很低,那么明年不仅会受到政府的处罚,还会失去竞争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互助计划的资格。但如果得分很高,政府还会额外给你4%甚至更多的资金作为奖励。‎ 评分后,政府会把各医保公司的得分和排名对外公开。作为普通公民,‎ 很容易就能从公开渠道查到每家医保公司的好坏,这对患者选择各家公司医保产品产生极大影响。‎ 所以总体来看,在医保问题上,美国政府选择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如此一来,政府省了很多力气,但医保体系仍然能够健康有效地运转。‎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美式医保具有什么特点?(4分)‎ 答: ‎ ‎ ‎ ‎ ‎ ‎ ‎ ‎2.医保公司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6分)‎ 答: ‎ ‎ ‎ ‎ ‎ ‎ ‎ ‎ ‎ ‎3.结合全文,如何理解“在医保问题上,美国政府选择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5分)‎ 答: ‎ ‎ ‎ ‎ ‎ ‎ ‎ ‎ ‎ 七、‎ ‎1.答案 ①美式医保既有政府性质,又有商业性质。(2分)②商业医疗保险根据年龄、性别、种族、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慢性病史等个人情况计算风险分值,进而计算保费,联邦医疗保险中最基础的住院保险、门诊保险根据个人当前的收入状况计算保费。(2分)‎ ‎2.答案 ①在政府、参保人和医疗机构三者间权衡、博弈,力图达到共赢的局面。②‎ 和政府签订参保人的联邦医保合同,只要能够中标,就与各种各样的医院、诊所、医生集团洽谈协商,再与他们签约,把参保人的日常医疗服务承包出去。③提高服务质量,争取获得政府更高的评分,政府会额外给医保公司4%甚至更多的资金作为奖励。(每点2分)‎ ‎3.答案 ①它只是制定好规则,让医保公司比拼竞争。(1分)②政府为每一家医保公司评分,分数低了,不仅会受到处罚,还会取消竞争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互助计划的资格。(2分)③评分后,政府会把各医保公司的得分和排名对外公开,让公民从公开渠道查到每家医保公司的好坏,以选择各家公司的医保产品。(2分)‎ 八、(2017苏北四市摸底,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平凡的世界》对当代中国文艺的启示价值 阎晶明 ‎①《平凡的世界》是一个历史记忆的储存器。路遥的价值在于他有着与自己时代同步的思想高度,有着同样的情感热度、同样的价值取向。《平凡的世界》在今天还能产生这么强的热度,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表现的生活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个历史起点——改革开放初期,它打动人心的力量在于它强大的现实性。‎ ‎②从改革开放到今天这30多年的巨变,我们今天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当代的视角和昨天的生活会经常发生勾连,又会发生错位;而《平凡的世界》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原初的起点式的感情和价值观的丰富材料。《平凡的世界》有个情节,孙少安赚了第一笔钱后跟他的妻子在窑洞里窃喜、激动相拥。那个时候,我们看到,那不是对金钱的崇拜,而是对劳动的一种礼赞,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观念的开放。‎ ‎③路遥的语言跟他的时代是同步的。关于这个电视剧的画外音,有很多争论,但我认为它是必要的存在,因为这些画外音恰恰是对那个时代的情感状态、表达方式的一种很自然的保存。‎ ‎④《平凡的世界》成功的另一方面是,很多年来,农民题材的创作已经跟农业生产、跟农民与土地没有关系了,已经完全是喜剧式的或者文化符号式的表达。它让我们看到农民始终是与土地有联系的,农民与土地的联系是生产和劳动的关系,整个电视剧从头到尾都有劳动的场景,这也是它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⑤此外,这个电视剧很好地体现了当代中国普通人自觉的传统文化意识。剧中的爱情最后也要变成一种善,人物最后做出的选择,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善良,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力量,也是中国人逃脱不了的宿命。我觉得这些方面都是《平凡的世界》给我们今天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创作提供的非常宝贵的启示。‎ ‎(选自《中国文化报》‎2015年4月7日,有删改)‎ ‎1.为什么说“《平凡的世界》是一个历史记忆的储存器”?(5分)‎ 答: ‎ ‎ ‎ ‎ ‎ ‎2.《平凡的世界》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 ‎ ‎ ‎ ‎3.结合文本,谈谈文艺作品应该如何表现时代精神。(5分)‎ 答: ‎ ‎ ‎ 八、‎ ‎1.答案 ①《平凡的世界》保存了那一时代的生活情况和风貌;②保存了原初的感情和价值观;③作品的语言反映那个时代的情感和表达方式。(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2.答案 ①具有强大的现实性;②语言自然,富有情感;③准确表现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生产和劳动的关系;④体现了当代中国普通人自觉的传统文化意识。(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答出三点即可)‎ ‎3.答案 ①真实反映现实生活;②表现充满正能量的情感与价值观;③把现实生活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好地勾连起来。(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九、(2016苏锡常镇四市二模,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云冈石窟 ‎①置身于云冈石窟,大大小小的佛像从四面八方冲击着人的视觉,刹那间仿佛使人处在了佛教的辉煌时代而恢复了古心——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对佛的信心。信仰总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物来表达的,鲜卑族的北魏王朝创造了文化奇迹,云冈石窟就是北魏人佛教信仰的中介物。‎ ‎②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弱小民族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典型例子莫过于犹太民族,这个弱小民族通过他们的信仰中介物《圣经》,深入而广远地影响了人类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这或许与犹太民族经历过大迁徙的苦难有关。鲜卑族也经历了类似的大迁徙,从内蒙古草原的东北迁移到阴山草原南部的匈奴故地,此后一个影响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王朝就开始了自己的辉煌历程。在这种辉煌中,我们看到了文明的融合与交流使人类所能达到的创造力的高度,云冈石窟所蕴含的中国的、希腊的、印度的三种文明元素就是明证。‎ ‎③古丝绸之路将东西方文明连接起来,希腊元素通过连接印度、中亚与西亚的枢纽犍陀罗地区的佛教艺术传播到中土。石窟中那些有着高耸鼻梁、波浪式头发、流水线条衣纹的雕像,就是希腊艺术风格的体现。代表云冈石窟最高艺术成就的是“昙曜五窟”中的“露天大佛”,释迦牟尼的说法形象地淘汰了一切原始肉欲痕迹而上升至一个纯粹的精神人。但是,这种纯粹的精神在古代印度宗教中主要是对肉欲的压制,当这种压制达到冰点状态的同时也使思维丧失了活力。相比于印度故事中苦行僧式的释迦牟尼,“露天大佛”既庄严、阳刚却又不乏现实中常人的悠闲与从容的情态,表达了精神不可能在对肉体的极端否定中获得悟彻的中国式的思想——印度精神只有结合中国精神才能到达更辉煌的境界。‎ ‎④地理决定论者不能解释何以古希腊的天才在现代的希腊不可复现了,历史机遇论者无法说明希波战争后为什么斯巴达不能达到雅典文明的高度,璀璨的文明恐怕是地理与历史机遇相互结合的产物——鲜卑人的地理与历史机遇成就了他们民族创造力的实现。‎ ‎1.文中所述的犹太民族和鲜卑族的相似之处有哪些?(5分)‎ 答: ‎ ‎ ‎ ‎ ‎ ‎ ‎ ‎ ‎ ‎2.云冈石窟佛像体现了多种文明的融合,根据第③段内容简要概括这种文明融合的具体体现。(4分)‎ 答: ‎ ‎ ‎ ‎ ‎ ‎3.结合材料,具体说明“鲜卑人的地理与历史机遇”的内涵。(6分) ‎ 答: ‎ ‎ ‎ ‎ ‎ ‎ ‎ 九、‎ ‎1.答案 ①都经历了大迁徙的民族苦难;(1分)②都通过自己的信仰中介物产生了大影响;(2分)③都曾经是弱小民族,但都建立了自己灿烂的文明。(2分)‎ ‎2.答案 ①外在造型上体现了希腊艺术风格;(2分)②内在精神上体现了中国式思想与印度精神的融合。(2分)‎ ‎3.答案 ①地理机遇:鲜卑族从内蒙古草原的东北迁移到阴山草原南部,(1分)这个地方处在古丝绸之路上。(2分)②历史机遇:鲜卑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刚好处在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1分)的高度融合期。(2分)‎ 十、(2016南通二模,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在中国,西方的“古典学”一度遭到冷落,如今则方兴未艾。众多当代青年抛弃僵化的现代学科壁垒,回归到更为广阔且意义深远的经典研读当中。在“古典学”的框架里不再有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区分。中西方历史上值得奉为典范的著作和杰出的人物,都将是热爱学术与思想的青年们关注的对象。回归古典,他们并不是想回到古代,并不是遵循效仿,而是为了更好地反思今天的生活。‎ ‎“古典”似乎与青年向往“革新”不和,但它的确能够吸引青年人。“青年”本质上是一种“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的生命召唤。无论是“打倒古典”还是“复兴古典”,其目的都是甩开当下已经丧失活力的旧传统,发明新传统。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的追溯反而开启了欧洲文化新局面一样,新一代人对“古典”的追求总是对前一辈人文化领导权的颠覆。‎ 不过,青年人对“古典”的重新研究,是否尊重古典的真实情况?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呈现历史真实并介入当下生活?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从事古典研究的青年人不但应当保持谦卑的姿态阅读经典,表现出对人类伟大传统的虔敬,将古典的教诲切切实实囊括到自己的生命体验里;还应当对现实的国家、社会、人民生存状况悉心体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实践结合起来。只要愿意抛去现代知识生活中的骄傲与偏见,就会发现,因为遭到数学化纯粹知识观排挤而在知识界褪色的古典政治伦理气质,似乎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俯拾皆是,仍然散发着生机。‎ ‎(节选自冯庆《当代青年与古典》,有删改)‎ ‎1.第一段中,当代青年回归经典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6分)‎ 答: ‎ ‎ ‎ ‎2.请简要阐释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答: ‎ ‎ ‎ ‎3.在作者看来,当代青年怎样才能更好地从事古典研究?(5分)‎ 答: ‎ ‎ ‎ ‎ ‎ 十、‎ ‎1.答案 抛弃僵化的现代学科壁垒,研读广阔深远的经典;打破原有框架,关注中西方典范著作和杰出人物;回归古典,反思现今的生活。(6分,每点2分)‎ ‎2.答案 青年被赋予颠覆丧失活力的旧世界、(2分)开创新的世界的使命。(2分)‎ ‎3.答案 研读古典,要尊重实情;阅读经典,要去除骄傲和偏见,保持谦卑态度;将古典的教诲融进生命体验;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悉心体察国家、社会、人民现实生存状况。(5分,每点1分)‎ B组 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 ‎(每题训练时间为10分钟)‎ 一、(2018苏州期初调研,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中国古典建筑从很早便开始确立理性精神的建筑艺术总体特征。西方古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中国则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俗中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亭台楼阁、轩榭廊桥,分工细致。具体到建筑内部,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而是平易的,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选材上不以阴冷的石头为主,而多用暖和的木质。另外,中国古典建筑工于整体布局,讲究严格对称,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色。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在局部组成中,则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如万里长城,虽然它的每段体制是类同的,像一条巨龙横亘于大地,但每一段又仿佛一条独立的龙在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整个长城如同无数的龙蛇在做永恒的飞舞。再者,中国古典建筑历来重视以亲近自然山水为目标的园林建筑。皇室不必说,民间诸如“吸江楼”“面花轩”的名目比比皆是,但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实际上,它们只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罢了。‎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典建筑的理性精神》,有删改)‎ ‎1.中国古典建筑的理性精神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答: ‎ ‎ ‎ ‎ ‎ ‎2.请具体阐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3分)‎ 答: ‎ ‎ ‎ ‎ ‎ ‎3.请写出《阿房宫赋》中体现中国古典建筑的理性精神的两处语句,结合语段以及自己的体会,分别分析其体现出的理性精神。(6分)‎ 答: ‎ ‎ ‎ ‎ ‎ 一、‎ ‎1.答案 ①实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分工细致,平易和暖;②工于整体布局,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③亲近自然,园林与居室互补。‎ ‎2.答案 长城是古典建筑中时间和空间概念的完美结合,也是局部和整体和谐统一的典范,体现了长城永恒的活力。‎ ‎3.答案 ①“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两条河流流入宫墙,与建筑自然融合,自然景色与建筑相得益彰,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②“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建筑讲究整体和谐,对称工整,精工细作,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 二、(2018启东中学第二次月考,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鲁迅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曹丕认为人寿有限,而文章可流传不朽。可见曹丕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这样一来,魏晋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汉代,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都是皇帝的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存者和垄断者。他们渐渐开始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的附庸和政治的工具。自魏晋到南朝,讲求文辞的华美、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汇纂,‎ 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它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在创作题材上反映了这种自觉。文的自觉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在具体创作批评上也是如此。曹植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正是这一点,使他能作为创始代表,将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划了一条界限。它从一个极端,把追求“华丽好看”的“文的自觉”这一特征表现出来了。‎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汉代文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6分)‎ 答: ‎ ‎ ‎ ‎ ‎ ‎2.请具体阐释“譬人伦之有周孔”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 ‎ ‎ ‎ ‎ ‎3.试分析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中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如何体现“文的自觉”。(6分)‎ 答: ‎ ‎ ‎ ‎ ‎ ‎ ‎ 二、‎ ‎1.答案 ①文学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是功利的附庸和政治的工具;②文学与经学有机融合;③文学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渐渐被认识和接受。‎ ‎2.答案 周公、孔子在建立人伦方面有创始意义,曹植造词炼句在“文的自觉”方面有创始意义,钟嵘用这个比喻表达对曹植“文的自觉”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3.答案 ①创作题材上,体现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②创作手法上,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这两句描绘了明丽而富有生机的春景,形象鲜明生动。③造词炼句上,“生”“变”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春回大地的变化,使得这两句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三、(2018南京学情调研,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从达尔文开始,进化论一直强调生物界“适者生存”的观念,但是生物对于周围环境的适应仍有许多差别。有的只是一般性适应,依然保留了一些可能变化的余地;有的却发展出某种特别的器官或生理机制,而变成某一个特定生态区域里的最适者。这就是生物上所谓的“特化现象”。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某一个环境下特化产生的最适者,可能在某一个阶段非常适应那个环境;但是过分特化,也可能走入演化的死胡同。‎ 在演化的历史中,人类的演化可以说是一个很独特的例子。人类在四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特化”的现象。事实上,至今近一百万年里,人类在体质上面几乎没有任何重大的改变。在没有生理改变的情况下,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繁衍后代,并且成功地移居到世界各地的各种不同的环境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有文化。换句话说,文化使得人类不必像其他生物一样,必须凭借生理器官的改变而适应环境。因此,人类学家将文化称为人类的“体外器官”。‎ 另一方面,文化也同样必须服从生物演化的法则。如果人类一直过分依赖某些特定的文化设施或文化内容,最后也可能造成整个文化的僵化而丧失了演化上的优势。因此,和生物体一样,文化也必须讲求内容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多元性,使文化的内容不断更新而保持活力,这样整个人类的种族才有前途。在这个层次上面,生物演化与文化演进的理念是相通的。‎ ‎(节选自李亦园《人类的视野》,有删改)‎ ‎1.阐释文中“走入演化的死胡同”的具体含义。(3分)‎ 答: ‎ ‎2.人类演化的独特之处是什么?(6分)‎ 答: ‎ ‎ ‎ ‎3.作者对“文化演进”的看法有哪些?(6分)‎ 答: ‎ ‎ ‎ 三、‎ ‎1.答案 一旦周遭的环境改变,过分特化的物种反而会因为无法改变而灭绝。‎ ‎2.答案 人类借助独有的文化(或人类有文化),在演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特化”现象。‎ ‎3.答案 文化演进要适应周围环境,但文化演进也必须警惕“特化”现象,追求多元化与多样性。‎ 四、(2018泰州中学期中,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011年,一份统计报告表明,在政务机构微博中,微博信息发布数100条以下的占60%,500条以上的只占8%。在一家媒体发起的投票调查中,近半数网民认为政府网站和官方微博形式主义过重。有专家毫不客气地表示,部分政务微博患上了“痴呆症”,既“盲”又“聋”,自言自语。‎ 毋庸置疑,作为新型沟通渠道,政务微博对于促进政府政务公开、加强与公众互动、提升政府形象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行政理念的转变不够及时等各方面的原因,一些政务微博更新缓慢,难以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成为“作秀”的平台,引起公众不满。‎ 据报道,2011年12月3日,“北京发布”只发了一条有关国际残奥委会2011年全会在京召开的微博:“全会历时9天,我市主要领导,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将出席会议。”网友的8条评论都与微博发布内容无关,其中3条评论反映供暖等问题,未获回复;有3条评论对“北京发布”所发微博表示不满。有网友指出,“北京发布”微博要向“上海发布”微博学习,及时发布信息,贴近实际生活,及时有效地回应民众诉求。‎ ‎1.文中认为当前的“政务微博”具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5分)‎ 答: ‎ ‎ ‎ ‎2.结合上下文,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的含意。(5分)‎ 答: ‎ ‎ ‎ ‎ ‎ ‎3.结合材料,你认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政务微博应如何“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5分)‎ 答: ‎ ‎ ‎ 四、‎ ‎1.答案 优点:促进政府政务公开,加强与公众互动,提升政府形象。缺点:形式主义过重,更新缓慢(或“不能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2.答案 有些政务微博更新缓慢,难以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有些政务微博对于群众的诉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是一味地自说自话。‎ ‎3.答案 ①及时发布政务信息;②及时回应民众诉求;③内容要贴近民生实际。‎ 五、(2017苏锡常镇四市一模,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文学衰败缘于文学自身的蜕变。建立在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上的传统文学注定要走向衰败。它是新媒体时代所要摧毁的主要对象。尽管当前文坛充满垃圾,但文学本身不是垃圾,它是飘荡于人类精神空间的伟大幽灵,寻找着安身立命的寄主。历史上,文学至少两度选择了人的身体作为寄主。第一次,文学利用了人的舌头及其语音,由此诞生了“口头文学”(听觉的文学);第二次,文学握住了人手,由此展开平面书写、印刷及其阅读,催生了“书面文学”(文字的文学)。这两种文学都向我们提供了大量杰出的文本。‎ 现在,文学已离开这种二维书写的寄主,进入多媒体空间。这是文学幽灵的第三次迁居,它要从那里重获年轻的生命。这场寄主的变迁,无非就是文学对媒体的重新选择。它起源于电影,即起源于视觉和图像的叙事。《魔戒》无疑是新媒体文学的杰作,它超越文学原著的水准,成为影像史诗。越过银幕和音响系统,不难看到濒临死亡的传统文学幽灵,在多维媒体的躯壳里获得了重生。‎ 进入新媒体寄主的文学,直接触摸身体,以构筑精细的感官王国。此外还有当下流行的网络游戏,小说在那里演进成一种互动的数码艺术,成了历史上最具吸引力的符号活动。新媒体文学还化身为手机短信,以简洁幽默的字词批评现实,显示了话语反讽的意识力量。‎ 文学已经“蝶化”,进化为瑰丽的“物种”。不要为它的“旧茧”而感伤,要重新评估文学的自我转型,修正美学偏见,对文学做出全新的定义。否则,我们就只能跟旧文学一起死掉。‎ ‎(节选自朱大可《文学:寄主的变迁》,有删改)‎ ‎1.材料认为文学幽灵的第三次迁居选择了哪些寄主?(3分)‎ 答: ‎ ‎ ‎ ‎2.“文学已经‘蝶化’,进化为瑰丽的‘物种’”一句如何理解?(6分)‎ 答: ‎ ‎ ‎ ‎3.读了这则材料,你觉得有哪些关于文学的传统观念需要修正?(6分)‎ 答: ‎ ‎ ‎ 五、‎ ‎1.答案 影视、游戏、手机短信。(每点1分,共3分)‎ ‎2.答案 文学突破纸媒的局限而获得新的生命力;这种进化是积极的;作者认为这种迁居是文学的进步。(每点2分,共6分)‎ ‎3.答案 传统文学在走向衰败;文学是依靠平面书写、印刷及纸张的文字的文学;文学就是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创作主要靠作家。(每点2分,得满分为止,共6分)‎ 六、(2017苏锡常镇四市二模,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关于陆游的艺术,也有一点应该补充过去的批评。非常推重他的刘克庄说他记闻博,善于运用古典,组织成为工致的对偶,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来许多批评家的意见也不约而同。这当然说得对,不过这忽视了他那些朴质清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抹杀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发现他时常觉得寻章摘句的作诗方法是不妥的,尽管他自己改不掉那种习气。他说“组绣纷纷衒女工,诗家于此欲途穷”;又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弘大……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又针对“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议论说“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尝有一字无出处?……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但不妨共为恶诗耳!”字句有“出处”并不等于诗歌有出路。什么是诗家的生路、“诗外”的“工夫”呢?陆游最值得注意而一向被人忽视的是下面的主张。他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又说“大抵此业在道途则愈工……愿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他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换句话说,要作好诗,该跟外面的世界接触,该走出书本的字里行间,跳出蠹鱼蛀孔那种陷人坑。“妆画虚空”“扪摸虚空”原是佛经里的比喻,“法不孤生仗境生”“心不孤起,仗境方生”也是禅宗的口号。陆游借这些话来说:诗人决不可以关起门来空想,只有从游历和阅历里,在生活的体验里,跟“境”碰面,才会获得新鲜的诗思。至于他颇效法晚唐诗人而又痛骂他们,很讲究“组绣”“藻绘”而最推重素朴平淡的梅尧臣,这些都表示他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更严的要求,悬立更高的理想。‎ ‎(选自钱锺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1.从这段文字看,陆游的诗歌有哪些艺术特点?(4分)‎ 答: ‎ ‎ ‎ ‎2.请具体阐释“法不孤生仗境生”在文中的意思。(5分)‎ 答: ‎ ‎ ‎ ‎3.请分析本文对学习写作有哪些指导意义。(6分)‎ 答: ‎ ‎ ‎ ‎ ‎ ‎ ‎ 六、‎ ‎1.答案 善于运用典故,对偶工致,讲究“组绣”“藻绘”,部分作品体现出朴质清空的特点。‎ ‎2.答案 “法”指诗思,“境”指现实世界(游历和阅历、生活体验)。“法不孤生仗境生”,意思是新鲜的诗思来源于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来源于诗人的游历和阅历。‎ ‎3.答案 学习写作要善于借鉴名家名作,但不能寻章摘句;写作不能片面追求辞藻华美;要写出好文章,应该接触外面的世界,丰富自身的游历和阅历。‎ 七、(2017南京、盐城二模,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读一部小说要比看一幢建筑更为复杂。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便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亲自去尝试一下把握语词有多么艰难。当你想用语词来重现某一印象深刻的景象时,就会发现它已散乱成了千百个相互矛盾的片段。这些片段,有些需要淡化,有些需要强化,而在写的过程中,你还有可能根本就把握不住情感本身。这样的话,你不妨丢开自己的那些乱糟糟的稿纸,翻开某个伟大小说家的作品来读一读。这时你就更加体会到他们的高超技艺了。在那里,我们不仅会面对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而且还生活在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里。譬如,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们沿着一条平坦的大路行进;事物和事物的次序就是一切。然而,如果说荒野和历险对笛福来说就是一切的话,那么对简·奥斯汀来说就什么也不是了。在她那里,只有客厅和人们的闲聊,以及从他们的闲聊中像镜子一样反映出来的个性。而当我们再转向哈代时,又如置身于沼泽地里,头顶上是满天的星光。那里所显示的,则是人性的另一面,是独处孤寂时最强烈的阴暗的一面。我们与之打交道的,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自然和命运。不过尽管他们的世界各不相同,每个世界自身却是和谐一致的。每个世界的创造者都恪守自己的视角法则,所以不管他们多么使我们费神,却从来不会像二、三流作家那样,常把两种不同的现实引入同一本书,弄得我们无所适从。读小说是一门艰难而复杂的艺术,如果你想真正掌握某个小说家给你的一切,你不仅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力,还需要有非常大胆的想象力。‎ ‎(节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1.作者认为“要了解小说家创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也许最简便的办法不是读,而是写”,理由是什么?(3分)‎ 答: ‎ ‎ ‎ ‎2.在作者看来,笛福、简·奥斯汀、哈代的小说创作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6分)‎ 答: ‎ ‎ ‎ ‎ ‎ ‎3.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怎样读小说?(6分)‎ 答: ‎ ‎ ‎ 七、‎ ‎1.答案 因为小说的语词复杂而难以把握,写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情感把握的不易,读的时候才更能体会到小说家的高超技艺。(3分。每点1分)‎ ‎2.答案 笛福:情节简单明了,以荒野和历险为主。简·奥斯汀:通过绅士太太们的日常对话、交际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百态。哈代:表现人在自然与命运的困境中的孤寂、悲哀和抗争。(6分。每点2分)‎ ‎3.答案 设身处地,尝试用语词表达情感;认识到小说家都有自己的视角法则;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和大胆的想象力;选择伟大的小说家。(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八、(2017苏州期中,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文学既是“再现”,也是“表现”,但这种“再现”和“表现”的行动指向,并非理性主义的所谓“本质”,即传统观念上的“真理”。文学的指向在于人本身,在于人的存在。如果文学注定要与真理结缘,那么,它所揭示的也并非传统哲学与科学的真理,而是“存在之澄明”。文学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把握存在之真理。‎ 人无法抛弃固有的存在,也就无法逃避存在的冲突。文学艺术既然是人类迄今所找到的最能切入存在的方式,它以此而宣示人本身,表现人的本质选择,则必然表现为存在的冲突。这种“表现”是存在所必需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文学艺术正是以这种不可替代的方式把握着存在之真理,调节着存在的冲突,从而消解唯理性主义文化倾向的弊端,同时也消解人在存在的行动中所不可避免的烦恼、焦虑、虚无感乃至痛苦等。‎ 如果科学是人类借以生存的需要,那么文学艺术则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因为从根本上讲,自然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是诗意的,但日常生活却被非诗意遮蔽着,而文学艺术从产生之日起,便以其无限多样的艺术品格,执着地甚至不无悲壮地在寻求“诗意的栖居”。因此,我们总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引领以“去蔽”,从而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 走向人类本真的生活状态。‎ 唯理性主义的文化不可能独自构建一个完美的世界,如果没有文学艺术与之并存,那么,对于人本身而言,这个世界将显得毫无生趣而最终失去它的意义。文学艺术,尤其是居于中心地位的文学,它作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正是以此显示了另一种文化——人文主义文化的伟大存在价值。‎ ‎“文学当然不会死亡”,不仅不会死亡,而且其前景将更加辉煌。我们毫无理由以悲观的眼光去看待当今世界的文艺现实。事实上,当存在主义在上世纪中叶将“存在”凸现出来以后,随着本质主义的日渐消解,文学也以其自然的律动而日益趋向大众化和社会化,进而将真正成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不管我们对文学所持观念如何,这都是事实,而且是人类文明又一大进步的事实。‎ ‎(节选自梁中杰《存在的冲突与文学的价值》,有删改)‎ ‎1.材料中,作者提到了哪两种文化?请结合材料推断并简要说明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6分)‎ 答: ‎ ‎ ‎ ‎2.请阐释“诗意的栖居”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分)‎ 答: ‎ ‎ ‎ ‎3.作者认为文学“不仅不会死亡,而且其前景将更加辉煌”。请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这样判断的理由。(6分)‎ 答: ‎ ‎ ‎ ‎ ‎ ‎ ‎ ‎ ‎ ‎ ‎ 八、‎ ‎1.答案 唯理性主义文化和人文主义文化。(2分)‎ 唯理性主义文化以追寻“本质”取代生存的意义,不真正过问人的内心世界,偏重物质;(2分)人文主义文化指向人的存在,强调以人为本,追寻人生存的根本意义,偏重精神。(2分)‎ ‎2.答案 文学艺术能使人透过日常生活找到自然所赋予生命的意义,(2分)引领人感受无限,领悟神圣,走向人类本真的生活状态。(1分)‎ ‎3.答案 文学把握了人的“存在之真理”,它在调节人“存在的冲突”方面是不可替代的;(2分)文学消解了人不可避免的种种消极精神状态,它在使人到达诗意、走向本真、获得生存意义和构建完美世界方面是不可或缺的;(2分)随着文学日益趋向大众化和社会化,文学将真正成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这显示出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进步。(2分)‎ 九、(2016苏锡常镇四市一模,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 文学与乡愁 陈少聪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以乡愁为主题的作品俯拾即是。拿起一本唐诗宋词汉赋来,每三两页必有一篇是写乡愁的。有写流放离愁的,有写出塞征人的悲怆的,更有无数写闺中怨妇的凄怆和游子的羁旅思归的。凡是中国人,不论男女老少,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背诵出几篇来。“乡愁”恐怕早已成了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了吧。‎ 古人出门是大事,往往一别经年,山川阻隔,千里迢迢,那种乡愁摧肠揪心。几千年前,《诗经》里就充塞着书写乡愁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唐诗里高适的《燕歌行》写征人的苦辛、少妇的悲怆,又是多么动人心魄。杜甫写昭君出塞的千古名句,读了更是令人心碎神销。随手拈来,便有如此之多沉重的乡愁之作。‎ ‎“乡愁”在英文里译为nostalgia,指对过去的眷念之情。纯粹古典的乡愁因地理的隔离而引起,是种痛苦;而nostalgia则属于一种甜蜜的忧伤。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所表述的几乎全是这种对过往的眷念之情。记忆往往于人们最不经意之际猝然来袭,常通过某种音符、某个旋律或某种气味等感官上的刺激而骤然之间勾起人们浓烈鲜明的回忆。‎ 还有一种乡愁,境界更加抽象,它除了追念既往,也遥想无穷的未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正是这样一首诗。崔颢的《黄鹤楼》所写的也是类似的境界,诗中的“乡关”未必指家乡,更像泛指人生的归宿。诗人对生命世事兴起无限感怀:人何其渺小,人生当何去何从?这种乡愁,不限于诗人,是人类自古以来共有的感怀。人生短暂,似白驹过隙;在宇宙间,人永远只是一个过客。苏东坡在《赤壁赋》中不也正有同一种感慨吗?诗人在接触到这旷古的大寂寞之时,也是接触到终极的乡愁的时刻,而这刹那的悲情与颖悟,往往造就了伟大文学作品的诞生。‎ ‎1.以乡愁为主题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 ‎ ‎ ‎ ‎ ‎ ‎ ‎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如何表现乡愁的?(4分)‎ 答: ‎ ‎ ‎ ‎ ‎ ‎3.材料中写到了哪几类乡愁?它们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 答: ‎ ‎ ‎ ‎ ‎ 九、‎ ‎1.答案 体裁多样;数量众多;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广(表现了许多阶层/人群的生活);流传广泛(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人集体意识里的生命基调);感人至深;形成传统。(每点1分,答五点给满分)‎ ‎2.答案 今昔对比,借景抒情。(4分,每点2分)‎ ‎3.答案 “纯粹古典的乡愁”,因长期远离故土;(2分)“对过去的眷念之情”,因感官刺激而骤然勾起浓烈鲜明的回忆;(2分)“终极的乡愁”,因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人生归宿的不确定。(2分)‎ 十、(2016南京、盐城二模,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论者往往指责新诗,说它孤芳自赏,不够大众化。其实,六十年来的新诗固然不够大众化,但是黄遵宪、苏曼殊以来的旧诗又何曾大众化呢?政治进入民主,教育兼重文理,传播工具商业化之后,儒家的诗教已经不能维持——真正大众化的诗,既非李杜,也非徐志摩,而是流行歌。‎ 大诗人也不见得就能大众化。以李白而言,“床前明月光”固然人人会背,但是《襄阳歌》《梁甫吟》之类又有多少解人?杜甫的《春望》《登岳阳楼》等固然脍炙人口,但是《壮游》《遣怀》一类较长较深的作品,也不见得怎么大众化。《诗经》的句子很多已成后世的成语,《楚辞》则绝少此种现象。‎ 一般人口中的大众化,往往只指空间的普及,而不包括时间的持久。其实真正的大众化应该兼顾两者,不但普及,还要持久。畅销书往往一时普及,但十年百年之后,便已湮没无闻,那样的大众化是靠不住的。诗之大众化,有时隔世始显:杜甫号称“诗圣”,但今传唐人所选唐诗九种,只有一种载录杜诗。直要等到北宋中叶,杜诗才“大众化”起来。‎ 在古代,诗的创作受科举的鼓励,有音乐的推广,又是读书人之间交际唱酬的雅事,因此诗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现在的知识分子日渐专业化,各行的专家学者各有所长,不再像儒家那么强调通才,更无须在吟风弄月上附庸风雅,唱酬之事已成绝响。教育制度也不再要求考生写诗:连文章都写不通了,还写什么诗呢?至于诗与歌之相结合,民国以来也未见复苏,但近五年来台湾有所谓“现代民歌”兴起,其歌曲往往取自名家的新诗,比起流行曲的词来,境界自高。这种“现代民歌”颇受知识青年欢迎,唱片的销数也可观,可谓大众化的一个途径。‎ 不少诗的读者,终身俯仰于古典诗的天地,吟咏之乐无须他求;新诗人无力与古典诗人去争读者,也是理所当然,谁能要求六十年之变去颉颃三千年之常呢?对文学要求漫无止境的大众化,似乎不切实际。不如低调一点,要求“小众化”吧。‎ ‎1980年4月 ‎(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三个问题》,有删改)‎ ‎1.针对新诗不够大众化的指责,作者做了哪几点辩解?(6分)‎ 答: ‎ ‎ ‎ ‎2.试分析“六十年之变去颉颃三千年之常”的意思。(3分)‎ 答: ‎ ‎ ‎ ‎3.实现新诗的大众化,有哪些可能的途径?依据文意概括。(6分)‎ 答: ‎ ‎ ‎ 十、‎ ‎1.答案 晚清以来的旧诗也不曾大众化;大诗人也不见得就能大众化;诗歌的大众化,有时隔世始显。(6分,每点2分)‎ ‎2.答案 以六十年新诗的发展变化去抗衡三千年之久的古诗的创作成就。(3分)‎ ‎3.答案 提升文化修养,倡导诗文唱酬;教育制度鼓励学生写诗;诗与歌相结合,借音乐推广。(6分,每点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