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昭通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昭通市 2021 届新高考地理二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储存,以色列雨水收集利用率超过了 75%。这一举措主要 会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产生影响 A.径流 B.蒸发 C.降水 D.水汽输送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 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详解】 材料中将雨水储存起来, 是收集了雨水, 拦截了雨水, 影响径流. 故这主要是影响水循环的径流这个环节。 A 正确。 【点睛】 紧抓材料解题是关键,难度不大。 2.我国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分部最广的地区,该地貌发育区的地表岩石主要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答案】 C 【解析】 【详解】 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地表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这类岩石属于沉积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3. 川西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 地势起伏和缓, 高原面海拔 4000 米左右, 多季节性冻土。 高原面上河谷浅切,谷底宽阔平坦,河谷内阶地组成为基本无分选的砂砾层,而高原面以下河谷深切,谷 底狭窄,谷坡陡峻。如下图,川西北高原的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 请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图中甲、乙、丙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冻融侵蚀 D.冻融侵蚀、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2.川西北高原面上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针叶林 D.灌丛草甸 3.岩石性质对川西北高原地貌的形成演化带来的影响是 A.花岗岩强度高,抗寒冻风化能力强,形成冰斗角峰 B.砂板岩风化岩土含土量较高,易富水,强度高,形成冻融土流 C.砂板岩构造破碎较强烈,抗寒冻风化能力强 D.花岗岩风化岩土含土量低,透水性差,易被侵蚀 【答案】 1.B 2.D 3.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和地貌变化的影响。 1.甲乙丙分别位于流水地貌带、冰缘地貌带和冰川地貌带,且甲处海拔较高,坡度较大,以流水侵蚀为 主,乙处相对较平缓,应为冻融侵蚀,丙海拔较高,冰川侵蚀明显。 B 正确。 2.川西北高原面海拔 4000 米左右,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川 西北高原面夏季最高温在 10℃以内,不适合高大的乔木生长,应为灌丛草甸, D正确。 3.由图可知,海拔较高处为冰川地貌带,是因花岗岩强度高,抗寒冻风化能力强,形成冰斗角峰, A正 确, D错误。砂板岩构造破碎较强烈,强度低,抗寒冻风化能力弱, B、 C错误。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洱海地处滇西高原,周围高山环抱,环湖地区风力强劲。下图示意洱海周边地区地形及风频。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为适应自然环境,当地传统民居房屋大门的最佳朝向为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 1.C 2.A 【解析】 【分析】 1.根据风频图判断,该地西南风风频较大,丙地西侧为峡谷,受峡管效应的影响,丙处风力最大, C正 确, ABD错误。故选 C。 2.该地西南风风频较大,洱海地处滇西高原,气温较低,为减轻风力的影响,当地传统民居房屋大门应 朝向偏东方向,该地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为获得更多光照,应朝向东南,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5. 液化天然气 (LNG)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至其沸点温度 (-1.5℃)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下图表 示为亚马尔半岛位置图, 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合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工程, 该工程建成后每年 将至少有 400 万吨液化天然气产品运往中国市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有 ①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开拓销售市场 ②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③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④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北极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有关其最适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宜选用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B.宜选用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 C.宜选用内河航运——沿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输送至我国新疆境内 D.宜选用海洋运输——可利用北冰洋航线,但运费会随季节发生波动 4.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 ①夏至日的白昼更长 ②极昼期的时间更长 ③自转的线速度更小 ④冬至日的日出更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2.C 3.D 4.B 【解析】 【分析】 2.从材料可知,萨别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合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工程,这可以促进俄罗斯能源开 发,开拓销售市场,①对;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将至少有 400 万吨液化天然气产品运往中国市场,可以缓解 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④对。俄罗斯作为能源输出地,不会影响其能源消费结构,会 对输入地中国能源结构有一定的影响,②错;天然气的大量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清洁能源比重, 但不会消除大气环境污染,③错。故选 C。 3.“北极气”是超低温液化之后储存在低温罐内的天然气,不能采用管道运输,运输距离远,可以采用 轮船运输, B 错。公路运输运量小, A 错。鄂毕河额尔齐斯河通航价值低,且冬季有结冰期,不能直接运 输至我国新疆境内, C错。北极海冰面积在冬夏季节有很大差异,所以轮船在不同季节要选择不同航线, 导致运费波动, D 对。故选 D。 4.读图可知,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纬度较高,位于 70°N 附近。两地都高于北极圈的 纬度,夏至日两地都出现极昼,昼长相同,①错;纬度较高,极昼期的时间更长,②对;纬度较高,自转 的线速度更小,③对;冬至日两地都出现极夜,都没有日出,④错。故选 B。 6.读某共享单车多日平均借车与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间,该租赁点自行车数量最少的是 ( ) A. 8 时 B.12 时 C.16 时 D.24 时 2.分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最可能的位置及自行车投放数量是否合理主要借助的技术手段分别是 ( ) A.地铁站附近全球定位系统 B.中央商务区遥感技术 C.居民区附近地理信息系统 D.工业区附近数字地球 【答案】 1.C 2.C 【解析】 1.借车数量大于还车数量时 ,该租赁点自行车数量减少,反之数量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 5:00-16:00 该 租赁点借车数量大于还车数量,说明共享单车数量一直减少, 16:00 过后,还车数量大于借车数量,该租 赁点自行车数量开始增加,故 16 时该租赁点自行车数量最小,故 C 正确。故选 C。 2.住宅区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应该是早上和晚上数量最大,白天最少。读图可知, 16:00 之后该租赁点还车 数量大于借车数量,公共自行车数量增多,可能是因为该时段为下班时间,用户回到住宅区休息。一天中 8:00-16:00 通常为上班时间,该租赁点借车数量大于还车数量,公共自行车数量减少,推测该租赁点有可 能位于居民区附近。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分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置及自行车投放 数量是否合理 ,主要借助的是地理信息系统 ,而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没有分析、处理信息的 功能。故选 C。 7. 地下生物量是指地下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 ( 干重 ) 总量。下表为某地区三个观测点 的基本概况 , 下图为这三类植被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草地类型 海拔 (m) 年平均降水量 (mm) 年平均气温 ( ℃) 高寒草原 3 445 252 -3.1 山地草甸 3 134 300~500 -5.4 ~0 山地荒漠草原 2 861 254 ≥3.6 1.该地最有可能是 ( ) A.武夷山 B.大兴安岭 C.喜马拉雅山 D.祁连山 2.Ⅰ、Ⅱ、Ⅲ分别表示 ( ) A. I 为山地草甸 B.Ⅱ为山地荒漠草原 C.Ⅲ为高寒草原 D.以上皆不是 3.山地草甸地下生物量最大的季节为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1.D 2.A 3.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图为栽体, 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知识,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 ,该地在海拔 3445m 的高度有高寒草原的分布 ,说明该地海拔超过 3000 米,大兴安岭海拔在 2000 米以下 ,故 B 项错误 ;武夷山脉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 ,降水丰沛 ,主要分布森林植被 ,不会存在山地荒漠草 原自然带 ,故 A 项错误 ;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在海拔 2000~3000 米高度 ,降水较多 ,主要为森 林植被 ,因此 C项错误。祁连山位于西北地区 ,降水较少 ,山麓地带由于降水少多荒漠 ,受地形抬升 ,降水随海 拔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 ,植被呈山地荒漠草原 —山地草甸 —高寒草原的变化规律 ,故 D 项正确。 2.据图示 Ⅰ ,表层生物量大量集中 ,向下生物量急剧减少 ,符合山地草甸的分布特点 ,故 A 项正确 ;图 Ⅱ ,地下生 物量相对较多 ,且多数集中于表层 ,因此该图示符合高寒草原的特点 ,故 B 项错误 ;图示 Ⅲ,植被密度较小 ,地下 生物量较小 ,而且根系向下延伸幅度较大 ,表层地下生物量较少 ,因此符合山地荒漠草原分布特点 ,故 C 项、 D 项错误。故选 A 项。 3.根据生物的生长分析 ,春季植被开始生长 ,根系开始延伸 ,不是生物量最大季节 ,故 A 项错误 ;夏季是生长旺 季,根系延伸生长快 ,生长量大 ,生物量还在积累 ,并非最大 ,故 B 项错误 ;秋季生物停止生长 ,根系发达 ,生物量 达最大 ,故 C项正确 ;冬季植被开始枯萎 ,地下生物开始减小 ,故 D 项错误。故选 C项。 8.港珠澳大桥全长近 50 千米, 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 2017 年 7 月 7 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段的连接工作顺利完,跨海大桥主体工程全面实现贯通。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 7 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 D.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2.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B.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D.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1.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A、C错;隧道为钢筋混凝土整体浇 筑的沉管,不透明,不能欣赏水下风景, D错误;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 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 B 正确。据此选 B。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大大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促进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A正确; 但不会因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C错误;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 定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 B 错误;仅因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会使澳门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D错误。 据此选 A。 【点睛】 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隧道为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沉管,不透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会 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有利于促进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大桥建设会对生态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但不会太大,建设桥梁会推动区域发展,但影响区域及作用是有限的。 9. 国内常见的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首位城市 GDP占全省城市 GDP的占比视为城 市首位度 ; 二是将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视为城市首位度。 在 2018 年中国城市发展年度报 告中,黑龙江的哈尔滨、山东的济南和青岛、江苏的南京、福建的厦门、辽宁的沈阳和大连等城市被中央 点名首位度不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七城市被中央点名首位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低 B.城市 GDP数值小 C.城市人口规模小 D.城市带动作用小 2.下列四个省会城市中,首位度最高的是 A.西安 B.济南 C.西宁 D.郑州 3.据被点名城市的地理位置推测 A.济南对青岛发展影响大 B.南京对苏南城市影响力小 C.哈尔滨周边二级城市数量多 D.厦门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差 【答案】 1.D 2.C 3.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我国部分城市的城市首位度为材料, 设置三道试题, 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 能力。 1.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这种集中程度越高, 最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越强,因此材料中七城市首位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带动作用小, D对。图中 信息表明, 城市首位度是按城市 GDP占本省 GDP的比重计算的, 与“城市化水平低”和“城市人口规模小” 关系不大,因此 A、C错。城市首位度是指城市 GDP的比重,不是城市 GDP数值大小,因此 B 错。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青海省城市数目少, 除省会西宁外, 其他城市规模较小, 经济较落后, 全省的 GDP 规模不大,因此西宁的城市首位度高, C 对。西安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但全省的 GDP 规模较大,因此与 西宁相比城市首位度较低, A 错。题中信息表明,济南城市首位度低,被中央点名首位度不够, B 错。郑 州经济水平较高,但全省的 GDP 规模大,与西宁相比,郑州城市首位度较低, D 错。 3.济南与青岛相隔较远,且青岛城市首位度比济南高,因此济南对青岛发展影响不大, A错。题中信息 表明,南京的城市首位度较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因此南京对苏南城市影响力小, B 对。 根据地理位置不能推测“哈尔滨周边二级城市数量多”、“厦门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差”,因此 C、D不符 合题意。 10. 江西婺源油菜花极具美誉和盛名,每年都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留念。 2019 年 3 月初进入花期,花期 30 天左右, 3 月中旬是到婺源赏花的最佳时间。婺源油菜花为人工梯田种植,主要 分布在江岭、 篁岭一带。 篁岭是一处原生态的古村落, 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晾晒作物。 每当日上山头, 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 “篁岭晒秋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 年婺源油菜花进入花期 4 个月后,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伏尔加河流量最大 B.索马里附近海域渔场渔获量大 C.长芦盐场晒盐忙碌 D.非洲野生动物向南迁徙 2.“篁岭晒秋”曾入选中国最美乡村符号,“晒秋”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利于提高知名度 B.利于传承民俗习惯 C.利于农作物存储 D.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1.依题意可知:花期 4 个月后为 7 月,正值夏季,伏尔加河主要以冬季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最大出 现在春季, A 错。索马里沿岸受季风影响为上升补偿流,附近海域渔场渔获量大, B 对。华北平原春季气 温回升快,降水少,因此长芦盐场晒盐忙碌的季节为春季, C错。 7 月为北半球夏季,非洲野生动物向北 迁徙, D 错。故选 B。 2.篁岭的先民因自然环境限制, 为了充分利用利用光照, 祖祖辈辈就在屋顶上用竹匾晾晒作物, 因此“晒 秋”并不是为了提高知名度,传承民俗习惯,提高农民收入。晒秋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的“专属”。 晒秋指的是晾晒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利于农作物存储,故选 C。 【点睛】 本题解题时要了解“篁岭晒秋”是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 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 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 "晒秋 " 称呼。 11. 胶州湾是位于青岛市境内的半封闭海湾,平均水深 7m。为缩小胶州湾东西两岸的距离,青 岛市政府建设了胶州湾跨海大桥。大桥全长 36. 48 km ,共有 1691 个桥墩。跨海大桥建成后对海湾内部 的水动力和水交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下图示意胶州湾轮廓及周边河流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胶州湾跨海大桥的桥墩间距并不是等距设置的,最大间距为 260 米,桥墩间距最大处可能位于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设计最大桥墩间距,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潮流流向 B.海水深度 C.海底地形 D.水运交通 3.近年,胶州湾跨海大桥以北海区冬季海冰冰情日益严重,最可能是大桥建成使该海区 A.风浪减小 B.盐度降低 C.深度减小 D.水温下降 【答案】 1.B 2.D 3.B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②③处北部沿海为港口,③处更靠近陆地,海水较浅,不可能是主航道,故桥墩间 距最大处可能位于②处,方便船只通行。故选 B。 2.据以上分析可知,设计最大桥墩间距,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水运交通, D 正确;潮流流向、海水深度、 海底地形不是主要因素。故选 D。 3.跨海大桥建成后对海湾内部的水动力和水交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外海高盐度海水交换减少, 盐度降低,易结冰, B 正确;对风浪、深度和水温的影响较小。故选 B。 12.2019 年 11 月,地中海沿岸城市威尼斯遭受 53 年来最严重的水患,全城 80%被淹,此季节该地多雨的 主要原因( ) A.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B.中纬西风带影响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所以该地此 季节多雨的原因是西风影响所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13.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北两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高山灌丛草甸带相比较,图示M带 A.生物生长量较大 B.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C.土壤冻土层较厚 D.动物种类较少 2.影响该山南坡与北坡自然带差异的最小因素是 A.海拔的差异 B.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C.坡向的差异 D.大气环流的差异 3.据观察, M处很多树种春季落叶较多,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天气变冷 B.减少蒸腾 C.新陈代谢 D.降水稀少 【答案】 1.A 2.A 3.C 【解析】 【分析】 1.根据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M 带一般为亚热带常绿林。故与高山灌丛草甸带相比较,图示M带生物 生长量较大,动植物种类较多, A 对, D 不对。高山草甸带生物有机质分解较慢,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B 不对。 M带海拔低,温度高,故土壤没有冻土层, C 不对。故答案为 A。 2.一座山的南坡与北坡的海拔一样,没有差异,对自然带影响小。山地位于我国,南坡的正午太阳高度 一般大于北坡,南坡的光照丰富,热量丰富,故影响两坡的自然带产生差异。该山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南坡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故两坡大气环流的差异造成自然带的差异。故答案为 A。 3.春季天气回暖, A 不对。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故树木不会为减少蒸腾而落叶, B 不对。该山地位于 我国南方地区,进入雨季较早,故春季不一定降水稀少, D 不对。我国南方的常绿林每年春季气温回暖, 会集中出现落老叶、出嫩芽、长新叶现象,因此在春季老叶凋落,落叶最主要的原因是新陈代谢, C 对。 故答案为 C。 【点睛】 我国南方的常绿林每年春季气温回暖,会集中出现落老叶、出嫩芽、长新叶现象,这些树种在秋冬季可不 通过落叶等凋落形式减少水热损耗。当春季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树开始新芽换树叶,老叶生长周期结束 而脱落,凋落量大。其落叶换季的时间较短,大约出现在每年的三四月。 14. 四川攀枝花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业型城市,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城市建设沿金 沙江两侧布局。下图示意攀枝花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扩展强度与 GDP、工业增加值的关系(注:工业 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用地拓展强度指数用于比较不同 时期城市用地扩展的快慢,数值越大,表示扩展越快。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攀枝花城市兴起的最有利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工业基础雄厚 D.河谷地形低平 2.据图中信息判断,攀枝花 A. 1986-1994 年城市用地结构趋于多样 B.1994-2000 年工业用地面积逐渐缩小 C.2000-2006 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D.2006-2010 年工业用地增加幅度最大 3.年,攀枝花市 GDP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 B.第三产业发展成为主导 C.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 D.城市空间结构趋向集中 【答案】 1.A 2.C 3.C 【解析】 【分析】 1.根据材料提示:四川攀枝花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业型城市,再结合所学知识,攀枝花是我 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其发展最有利的条件在于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以及附近丰富的煤炭资源。故选 A。 2.结合材料信息读图分析可知, 1986-1994 年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强度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说明城市 建设用地增长缓慢,城市用地结构变化不大, A 错误; 1994-2000 年工业用地面积拓展强度指数一直是正 值,说明工业用地面积逐渐扩大, B 错误;相比较 2000 年之前, 2000-2006 年 GDP的增长幅度大,城市建 设用地拓展强度指数低,因而反映出城市土地利用率提高, C正确; 1986 年 -1994 年工业用地增加幅度最 大, D错误。故选 C。 3.结合材料信息读图分析可知,年,工业用地面积拓展强度指数明显下降,说明工业用地增幅减慢, A 错误;工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最大,说明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B 错误; GDP大幅增长,工 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例降低, 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拓展强度指数下降, 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 得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C正确;随之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空间结构趋向 分散,城市功能区的布局更加合理, D错误。故选 C。 15.2018 年 1 月 31 日夜,天空上演 152 年来首次“超级蓝色月全食”,该日的月相是 A.新月 B.满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月全食是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此时正值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 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 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月全食发生时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 月全食。因此此时月相为满月, B 正确, ACD错误。故选 B。 16.下面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 GIS 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图中 ( ) 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B.乙河自南向北流,流速较快 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D.丁地比戊地更宜建高速公路 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 ( ) ①降水分布图 ②土地利用图 ③空气质量图 ④矿产分布图 ⑤人口分布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 1. D 2. C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丘陵、山区,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水稻,乙河自北向南流,流速较快,丙 地道路交通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丁位于城市边缘,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 D 正确。 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空气质量图、人口分布图。降水 分布图和矿产分布图,对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影响不大, C 正确。 17. 生育高峰波动变化对社会影响较大,下图为美国 20-64 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起图示年龄结构变化的生育高峰期发生在 A. 1930-1945 年 B.1945-1965 年 C.1965-1985 年 D.1985-2005 年 2.1985~201 年,美国 A.老龄化增速快 B.劳动力相对稳定 C.住房需求激增 D.出生率基本不变 【答案】 1.B 2.B 【解析】 1.读图可知, 图中 20-39 岁的人口在 1985 年间占比最高, 而 2010 年时此年龄段的人正好为 40-64 年龄段, 其出生年份为 1945-1965 年间,所以引起图示年龄结构变化的生育高峰期发生在 1945-1965 年,故选 B。 2.由图中可知,在 1985-201 年间, 20-39 岁及 40-64 岁人口总和占比相差不大,而此年龄段为劳动力年 龄,所以劳动力相对稳定, B 对。老龄化主要看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图中无法反映老年人口比例, A 错。 由于图中 20-39 岁人口占比下降,所以住房需求降低, C 错。年轻人占比下降,说明出生率降低, D 错。 故选 B。 18.图为 “ 2016 年 5 月 9 日 08 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 百帕)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 A.①地气压大于 10 百帕 B.②地位于低压槽 C.③地雨雪交加 D.④地风力最大 2.受暴雨影响,该日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是 A.山东东部 B.广西东北部 C.江苏北部 D.青海东部 【答案】 1.D 2.B 【解析】 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读出,①地气压为 1007.5~10 百帕,小于 10 百帕;②地位于高压脊处;③地 位于长江以南, 5 月不可能雨雪交加;④地等压线最密,风力最大。 D正确。 2.图中山东东部等压线稀疏,不可能出现暴雨;广西东北部受冷锋影响,可能会出现暴雨,且地形以低 山丘陵为主,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较高, B正确;江苏北部受冷锋影响,可能出现暴雨,但地形以平原 为主,地质灾害风险较低;青海东部受高压控制,以晴天为主。 19.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半岛地形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半岛地势的总体特征是北高南低 B.该半岛最大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C.该半岛西部的河流流速比东部缓慢 D.该半岛西部的海岸线比东部更加平直 2.图中 A 、B、C、D 均为经纬线的交点,则可以表示两点之间最短航线的是 A. AB 与 BC B.BC 与 AD C.AB 与 CD D.CD 与 AD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和地球表面最短线路。 1.根据图示信息,该岛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其最大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半岛东部的河流流 速比西部缓慢,半岛西侧海岸线比东侧曲折。选 B。 2.B 到 C 和 A 到 D,都是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两点间最短航线都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A 到 B 和 C 到 D, 都是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经线长度为最短线路,故 AB=CD 可以表示两点之间最短航线。故选 C。 20. 隧道施工过程中,穿过溶洞发育(尤其是地下暗河)的地段、厚层含水砂砾石层或与地表水 连通的较大断裂破碎带等极易发生突水事故(突然大量涌水现象) 。龙厦铁路象山隧道住于福建省龙岩市 和漳州市南靖县境内,该地段四面环山,覆盖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下图为 “隧道沿线地质剖面图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施工中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是 ( ) A.甲、戊 B.乙、戊 C.乙、丙 D.甲、丙 2.该区域 ( ) A.甲处岩石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B.乙处地层形成年代早于戊断层 C.丁地位于背斜顶部受侵蚀成谷 D.在内力作用下发生过四次褶皱 【答案】 1.B 2.B 【解析】 【分析】 1.覆盖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说明冲洪积层是含水层,是透水层。穿过溶洞发育(尤其是地下暗河)的地 段、厚层含水砂砾石层或与地表水连通的较大断裂破碎带等极易发生突水事故;甲处为花岗岩,不易发生 突水事故;乙处为石灰岩,易受水溶蚀,且距冲洪积层较近,易发生突水事故;丙处为砂岩没有含水层, 不易发生突水事故;戊处位于断层处,且地表有冲洪积层,易发生突水事故;故选 B。 2.甲处岩石为花岗岩,由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形成,排除 A;图示无法判断该地的褶皱状况,排除 CD;乙 处地层紧邻花岗岩,但没有变质岩,可能是变质岩由于断层错位造成缺失,故乙处地层形成年代早于戊断 层, B 正确。故选 B。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地理 ---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过去的 10 年,埃及首都开罗许多供水管道存在着严重的漏水现象。与此同时,很多居民为用水便 利,私自连接这些已经陈旧不堪的管道,使用后随意排放,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水资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的调查,开罗每年死于水污染的人数居世界前列。 分析此用水行为给城市水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不利影响:私自引水,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剧城市水资源的短缺;随意排放,导致城市水污 染严重等。 解决措施:加强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管和水污染治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节水意识,合理 利用水资源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埃及首都开罗供水现状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 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私自引水,由于缺乏管理,一方面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剧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污水没有 经过处理随意排放,导致城市水污染严重等。 针对这种用水行为给城市水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决措施是: 首先要对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投 资,加强供水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监管,对水污染进行治理;加强对公众环保教育宣传,提高公众 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2. 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 2000 年至 2015 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 2.64 亿吨,天然来 沙均值减少 83.6%,黄河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 46%,含沙量下降 71%。2016 年 4 月下旬至 5A 上旬,位 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壶口瀑布,水色明显变清,呈现出有别往常的 “清流飞瀑 ”景观。 分析“黄河清”现象可能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答案】有利影响:输往下游的泥沙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减弱、洪涝灾害减轻 ; 下游水库、发电站的 使用寿命延长 (任答 3 点 ) 不利影响: 改变黄河含沙量大的生态现状, 对现有的黄河鲤鱼等水生生物可能产 生不利影响,破坏生物多样性 ; 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入海泥沙里减少,三角洲面积扩展速度减缓,海岸线 后退,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地区渔业资源减少 ( 任答 2 点 )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黄河清”现象的理解, 以及该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理解“黄河 清”产生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详解】 “黄河清”现象主要与水土保持工作、大量水库投入使用,含沙量减少等多个因素有关。对地理环境带来 的影响有: 有利: “黄河清”现象主要与河流泥沙沉淀有关, 导致下游泥沙减少, 会使下游洪涝灾害减轻, 水库、发电站的使用寿命延长。不利:“黄河清”现象改变黄河的生态现状,破坏生物多样性;输往下游 的泥沙减少, 导致三角洲地区入海泥沙量减少, 海岸线后退, 土壤肥力下降, 鱼类生存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影响渔业资源。 【点睛】 “黄河清”现象主要成因是自然原因,有一段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导致黄河水流量大幅度减小,带动泥沙 的力度降低,导致泥沙沉淀,河水变清。在这种背景下,再遇到强降水时,黄河河水还会变浑,这种现象 持续的时间也短一般持续 20 多天或者一个月左右。 23.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是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鄱阳湖流域共包括 9 个县市,农村人ロ约 2 千 6 百万, 生活污水年均排放量超过 1.2 ×10 9 立方米。 下图是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方式、 农村生活污 水排放地点以及郡阳湖流域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说明当前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主要特点。结合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的提出污水治理的思路。 【答案】污水总量大,排放分散,处理率低。 (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 ,利用丘陵地区地形高低落差, 在人口聚集区修渠汇集污水后,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污染及其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 需要紧密结合材料相关信息, 分析鄱阳湖流域农村污水的 排放特点和治理措施。 【详解】 根据材料“鄱阳湖流域共 9 个县市,农村人口约 2600 万,生活污水年均排放量超过 1.2× 109 立方米”可 知,其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大,其排放涵盖 9 个县市,排放方式以随意排放和明沟排放为主,排放的 地区多在坑塘、河流、农田等地区,仅有 0.62% 排放至处理厂,说明排放分散,处理率低。根据鄱阳湖流 域的地形面积比例图,流域山地、丘陵占比大,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丘陵地区特有的地形地势 条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处理污水系统所需的动能,在人口聚集区修建渠道汇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 年意大利人口达到 6080 万的峰值,此后开始下降, 2018 年人口下降到 5929 万,意大 利人口预期寿命已达 83.26 岁,人口死亡率为 10.60 ‰ ,而出生率只有 8.16 ‰ 。 材料二:意大利被称为 “ 中小企业王国 ” ,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传统上以出口为导 向,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家具、厨卫、瓷砖、丝绸、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机械工业 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19 年 3 月,中国和意大利签署了“一带一路 ”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并 在基础设施建设、 5G通讯、贸易等多个领域达成协议。 材料三:图甲示意意大利人口年龄结构,图乙示意意大利工业区以及港口和主要城市分布。 (1)2010 年到 2017 年,加入意大利国籍的外国移民增长了 10 万人。 2018 年意大利移民占比上升到总人 口的 8.7 %。请说出意大利大量接收外国移民的有利影响。 (2)在中意两国主要合作项目中,瓦多港、的里雅斯特港、威尼斯港、拉文纳港等港口建设成为重中之 重。试分析中意合作港口建设投资重点在北方的原因。 (3)我国某著名的综合网上购物平台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 在 2019 年引进 150 个意大 利品牌,并在未来 3 年在国内打造超过 150 家线下体验门店。从经济效益方面,评价与中国网络购物平台 合作对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 (1)有利于改善意大利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2)①北方港口接近意大利的传统工业区,制造业发达,对货运的需求量更大;②北方港口更接近欧洲 市场,货物可经过铁路、公路转运直达欧洲腹地。 (3)通过线上交易,扩大产品的销售,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线下体验,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认识意大利 产品,加强供需信息的交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意大利人口年龄结构、意意大利工业区以及港口和主要城市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工业和 贸易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 2018 年人口下降到 5929 万,意大利人口预期寿命已达 83.26 岁,人口死亡率为 10.60‰,而出生率 只有 8.16‰,老龄化严重, 外国移民以青壮年为主, 有利于改善意大利的人口年龄结构, 缓解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社会压力大,外国移民可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2)从图中可以看出,意大利的东北部为主要的传统工业区,北方港口接近意大利的传统工业区,制造 业发达,对货运的需求量更大,市场广阔;意大利南方位于地中海,北方离欧洲市场更近,货物可经过铁 路、公路转运直达欧洲腹地,服务范围更大。 (3)我国网络购物非常发达,与中国网络购物平台合,通过线上交易,扩大产品的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在未来 3 年在国内打造超过 150 家线下体验门店,通过线下体验,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认识意大利产品, 加强供需信息的交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