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导训练11及答案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导训练(11)及答案 一、选择题 (2019·江苏卷)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13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 D.缩短航运里程 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 C.张智垸所在地 D.永合垸所在地 【答案】1.AD 2.BD 【解析】 【点睛】河道裁弯取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2.不利影响 河流裁弯取直,是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从而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同时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同时导致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到达,对下游防洪造成巨大的压力;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导致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水量增多,减低河流的水质。 (一)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 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解析:1.D 2.C 第1题,地球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地球内部圈层由内及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故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本题选择D选项。 第2题,C圈层的平均深度约为33 km,该圈层为地壳,而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B圈层为水圈,热量因素和水分因素共同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A圈层是大气圈,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岩浆发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而E圈层为地核。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选项。 (二)(2019·南昌模拟)如图是位于30°N附近的N城全年中Z值变化曲线图(设昼长X小时,夜长Y小时,X-Y=Z)。读图回答1~2题。 1. 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②至③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昼渐短 B.昼长夜短,昼渐长 C.昼短夜长,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 解析:1.B 2.A 第1题,由材料可知,Z为昼长与夜长之差,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差值为0,读图可知,①③⑤点上Z值为0,故选B。 第2题,②至③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故选A。 (三)(2019·襄阳模拟)图甲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乙示意图甲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图甲所示时刻( ) 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 B.①地风力较②大 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②地的光照较④弱 解析:1.C 2.B 第1题,O到P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图甲为低压中心,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是南半球的气旋,再按从高压到低压向左偏判断图甲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 第2题,②地位于暖锋锋后,③地位于暖锋锋前,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小,A错;从图乙中看①地较②地气压变化大,①地风力较②大,B对; ④地纬度高,气温较②低,C错; ②地降水少,光照较④强,D错。 (四)(2019·威海模拟)图1为香港2019~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预测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2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1预测符合的是(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A.2019~2020年 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 D.2040~2050年 解析:1.A 2.B 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线符合。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增长情况,即可得出B项正确。 (五)(2019·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9年开始下降,至2019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9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 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 解析:1.D 2.B 第1题,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收益甚微,即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故回流至农村的乡镇企业。所以D正确。 第2题,由于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减少,我国“民工荒”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短期之内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但侧面则会加速企业的升级转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六)如图示意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鱼塘水质将转化为咸水 B.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C.因地制宜,减轻水涝 D.可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解析:1.C 2.C 第1题,根据图中的农作物类型分析,小麦、玉米是北方作物,排除B、D选项;三江平原不适宜棉花生长;华北地区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需要淋盐改造土壤。 第2题,该生产模式并不会使鱼塘的水变为咸水;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不会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该模式因地制宜,既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土地问题,又解决了土地盐碱化和低洼地洪涝问题,减轻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的整体海拔没有影响。 (七)(2019·西安质检)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2.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 A.①水文站以上河段 B.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 D.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解析:1.C 2.B 第1题,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下游地区地势较上游地区低,气温较上游地区高,故该地区年均温等值线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升高的特点,所以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第2题,理论上地势落差越大越有利于水电站建设。根据上题可知,影响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而图中等温线密集处即地势起伏较大处,所以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符合题意。其他河段等温线较稀疏,说明地势起伏较小,地势较平坦。 (八)一般来说,用人均GDP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读我国各省(区、市)(除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和生态足迹增长率图,回答1~2题。 1.观察图中数据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省区人均GDP整体低于西部省区 B.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 C.新疆处在最不利的发展状态中 D.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足迹的变动是负向的 2.下列关于山西的生态足迹增长率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山西生态足迹上升;分布在能源地 B.山西生态足迹上升;植树造林,生态改善 C.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不合理开矿,植被破坏 D.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产业调整以及节能减排 解析:1.C 2.D 第1题,我国东部省区经济发达,人均GDP高于西部省区,读图可知,内蒙古人均GDP增长速度快,同时生态足迹增长也快,污染严重;新疆GDP增长慢,环境恶化严重,处于最不利的发展状态中;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足迹的变动是正向的。 第2题,山西生态足迹下降是因为山西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以及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非选择题 (一)(2019·日照一中月考)“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结合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明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和意义。 (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部位流水的侵蚀或堆积作用分析。第(2)题,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建设成本、线路选择、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 答案:(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由于水力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无洪涝之灾,适宜居住。 (2)沿河谷分布。利于取水灌溉,河流沉积,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