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12.英国“脱欧”后,英镑汇价联创1985年以来新低。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推断具有合理性的是 A.英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明显减少 B.外国学生在英国留学的实际费用增加 C.到英国旅游的外国游客骤然减少 D.外企在英国的投资并购更加活跃 ‎【答案】D ‎【考点定位】汇率变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近期汇率变动为背景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从贸易、消费、投资和外债等方面考虑。解答本题时将美元持续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理解为人民币贬值对本国的作用,是对外汇和汇率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人民币贬值,利出口,不利于进口;利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我国留学和旅游;利吸引外资;利回收外债。‎ ‎13.某无公害脐橙基地不仅用“互联网+” 建立起安全追溯体系,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还通过网上宣传、在线销售,使销售额和果农收入大大超过从前。由此可见 ‎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实现统一 ②产业融合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③产销一体化能够助推农产品价值实现 ④现代科技是农产品都以成功交换的媒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不涉及农产品的附加值,故排除题肢②不符合题意;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货币或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故排除;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强调的是社会效益,使销售额和果农收入大大超过从前强调的是经济效益,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睛】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②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③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 分置并行。实行“三权”分置 ‎①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 ②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③是推动城乡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④便于开展各种形式的分散经营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名师点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能等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为公有制经济还包括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5.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人均比2010年翻一番,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关口,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收入分配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下图是收入分配改革话题中网友聚焦观点统计情况。据此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①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强再分配调节 ②限制过高收入的同时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③制定统一的薪资指导标准实现同工同酬 ④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向弱势群体倾斜力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问题主要是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弱势群体较多,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故题肢①④符合图示问题要求;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调节过高收入,而不是限制过高收入,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制定统一的薪资指导标准不符合实际,也不现实,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税收政策 ‎【知识拓展】税收政策的选择与运用须考虑的因素。‎ ‎1.从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看:税收政策属于分配政策,所以税收政策的运用必须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2.从分配的实质看:税收实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税收政策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3.从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看:税收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4.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平的实现。‎ ‎5.从税收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发展。‎ ‎7.从税收包含的要素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 ‎16.某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处深入一线调查研究,采用公开协商、内部沟通等灵活多样的办法和“会议式、视察式、调研式、恳谈式” ‎ 等十余种协商形式,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积极参与重要事项决策,为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助力。在政协联络处,采取上述举措的意义是 ‎①拓宽了基层群众民主参与的渠道 ②减少了决策失误,保证了决策利民 ‎③发挥了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④通过组织经济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定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名师点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③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立法工作始终坚持“在本地特色上下功夫,在有效管用上做文章”, 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由此可见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③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由当地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统一行使 ‎④民族区域自治能够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相结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考点定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别说明】厘清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几点认知。‎ ‎(1)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地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设立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不是设立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更不是设立在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2)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3)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机关(人民政府),民族自治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8.2016年7月13日,韩国国防部公布了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选址结果。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 反导系统,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中国坚决反对美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表明 ‎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竞争、合作与冲突 ②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利益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我国的外交政策 ‎【名师点睛】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维护好本国利益,不一定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若只顾本国利益,而置其他国家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就不能促进,甚至是阻碍和破坏世界和平与发展。‎ ‎19.“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辨识话育天下风气,引导人心向上、向善、向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育健全人格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深远持久” 到特点,故排除题肢①;题肢②中的“人创造了文化”这一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人文”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化育天下风气,引导人心向上。说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育健全人格,故题肢③正确;人文文化御天下风气,要求我们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故题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20.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201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 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 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考点定位】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1.近期,科学家利用“单倍体干细胞”, 通过神奇的细胞“变性手术”, 仅利用两个雌性动物的卵子就实现不如动物的繁衍,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界固有“必然性” 的认识。这表明 ‎①通过实践能够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通过实践能够超越有规律的限制 ‎③真理总是会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客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超越极限至,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提供人们对自然界固有“必然性” 的认识被打破,表明以前的认识并不是真理,而且真理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而不是被推翻。提前调科学家通过实践创造条件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联系的观点 ‎【解题方法】选择题解题方法之排除法:排除错误题肢,排除与材料不符的题肢,排除与题干同义反复的题肢,排除因果颠倒的题肢。‎ ‎22.习近平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这告诉我们 ‎①实事求是,探寻事物发展规律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注重道德实践 ‎③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 ④要坚定信心,勇敢地面对挫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量变和质变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题方法】选择题解题方法之直选法:直接根据设问的指向,找出与题干中的关键词、中心词意思最贴近的题肢,或者找出与教材相关知识表述最接近的题肢。‎ ‎23.某地纪检监察机关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增强执纪为民理念,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一查到底,公开曝光,切实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政风反腐的获得感。由此可见 A.正确的价值观决定正确的行为和结果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群众观点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答案】B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但不具有决定作用,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故排除;选项D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知识归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作用 ‎ 具体阐释 ‎ ‎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 人民群众的生产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 ‎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材料一 《意见》关于城镇棚户区改造提出如下目标:打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战,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红危房改造。并要求:创新棚户区改造体制机制,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地确定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 材料二 为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的要求,引起人们的热议。‎ ‎⑴联系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的意义,并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有关要求的经济学依据。(14分)‎ ‎⑵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在打开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中应如何作为。(12分)‎ ‎【答案】⑴①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每点2分,共6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②推动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必须深化改革;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好的市场依赖健康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每点2分,共8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⑵①健全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民众,尤其是封闭小区居民的参与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逐步推进;③切实履行维护好社会治安、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尊重和保护封闭小区公民的合法财产;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可简单的“拆围墙”, 要使依法行政落到实处。(每点3分,共1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2)本题要求考生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在打开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中应如何作为,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设问主体是政府,然后考生可以从政府的职能、坚持工作的原则、依法行政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考点定位】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的有关知识 ‎【名师点睛】回答意义,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由点到面的原则。①从小到大:先回答对个人,而后回答对集体(企业),最后回答对国家的意义。②从近到远:先回答目前(眼前)的意义,而后回答长远的意义。③由点到面: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角度到多个角度、由一个层次发展到多个层次。‎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村落有着很多历史,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尤其“仿古建筑,小吃一条街”的疯狂“造街”, 不仅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 用疯狂“造街” 来替代古村落发展,体现的是“急于求成”的臭执政理念。一些地方以建设新农村为借口,否定古村落文化,毫不保留地将带着历史和文化的古村落“大堵” 一夜推倒。这些做法,让农村建设走了弯路,走了回头路,从长远来看,记住爱老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也破坏和摧残的古村落文化,是一种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得不偿失的做法。‎ ‎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古村落文化园镇的必要性。(12分)‎ ‎⑵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 的知识,谈谈城市建设如何跳出同质化、重复建设的怪圈。(10分)‎ ‎⑶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 矛盾日益突显。请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提两点方法论要求。(4分)‎ ‎【答案】⑴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古村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重视传统古村落文化保护,有利于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巩固当地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有些传统古村落作为物质文化遗产,镌刻着深厚的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保护古村落,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让人们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演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③传统古村落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其保护,留住乡愁,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和“历史虚无主义”, 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每点4分,共12分)‎ ‎⑶①坚持对立统一,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2分)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在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2分)(其他合理建议酌情给分)‎ ‎【解析】‎ ‎⑴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古村落文化园镇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然后考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然后可以从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说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后可以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⑵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 的知识,谈谈城市建设如何跳出同质化、重复建设的怪圈,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价值观” 的知识,然后考生可以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名师点睛】解答措施类题目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明确主体和答题范围。答题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要注意分清。同时有的设问规定了具体知识,作答时需要全面阐述该理论知识。设问限定主体的,要寻找符合主体身份的相关知识;设问没有限定主体的,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多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第二步:做到“三联系”,确定答案范围。一是联系教材,寻找教材中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注意寻找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步:组织答案。措施类非选择题的答题思路基本包括两方面:“各尽其责”和“对症下药”。前者是指要根据主体进行分析,即分别从各个主体的角度去想措施。后者是指根据材料呈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如前所述,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提出解决措施;如果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需要运用教材理论知识对这种成功做法进行概括,形成答案。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