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能力测试试题(八)(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能力测试试题(八)(解析版)

实验中学高三年级2020年第二学期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试题(八)‎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A. 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 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C. 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 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研读材料,排除错误的选项:东周时期全国性的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封建礼教更未出现,排除B、D。结合所学,经过西周的长期统治,黄河流域已经形成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共同体。统一的华夏民族正逐渐形成。再根据题干“(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可以得出,周天子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精神上的天下共主。这种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并不需要周王,但是他们也不得不表面上承认周天子的地位,这也是他们能把周天子的名号维持到前256年的原因。故A正确,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统一民族的形成 ‎2. 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A. 生产力水平低下 B.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 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 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答案】D ‎【解析】‎ ‎“这”指上一句话即男子23岁才服兵役,“生产力水平低下”呼应第一句即“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故A项错误;汉代兵役制度与加强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边疆的战事,故C项错误;男子23岁才服兵役,考虑的是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期限一年”,是对农民的同情和保护,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3.“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后代儒益尊,儒者颜益厚。洋洋朝野间,流亦不止九。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或言儒先亡,此语又如何?”这是清代学者龚自珍表达对儒学地位看法的诗。下列观点与他相近的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 “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 C. “孔子为教化之主,而一切道德之源也”‎ D.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答案】D ‎【解析】‎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在这首诗中,龚自珍首先置疑了儒术独尊的特殊地位,接着嘲笑了后儒的厚颜无耻,继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后代的儒学已经面目全非,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儒学了。D项与之观点相近,此为李贽的观点,他否定孔子和儒学的权威性。A、B、C三项都强调儒学的崇高地位。‎ ‎4.“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说明 A. 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B. 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 清朝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 ‎【答案】A ‎【解析】‎ 密折制度表面上看是皇帝对少数官员的信任而采用的告密制度,实际上皇帝通过此举可以进一步了解地方官的情况,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央政治权力加强的表现,故A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出皇帝先接受各级官吏的建议再作出决策,不能表明决策的开放性,排除B;据所学可知,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故C错误;皇帝通过“密折”是对地方官员管理的了解,是对地方官员控制加强的表现,其目的不能说是对人民控制镇压的表现,故D错误。‎ ‎5.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俱,自然专心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这位官员意在强调 A. 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 B. 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 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 D. 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企业的兴起。从材料“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机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可知,洋务派想依托民办企业,解决其发展中的困难,故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 ‎6.“必须想到,那个‘鲍罗廷(苏联人,1923年,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这段论述可用于解释 A. 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必要性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C.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源 D.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可知时间是1927年,由“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可知鲍罗廷不了解中国国情,难以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正确判断,故此段论述可用于解释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的兴起是在192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源在于“左”倾错误,且时间也与材料不符,排除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对中国革命的正确的探索,与材料不符,排除D。‎ ‎7. 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 C. 台儿庄战役 D. 平型关战役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四次战役特征认识,符合“引敌深入”、“予敌主力以打击”等特征的是台儿庄战役,故C正确。排除ABD。‎ ‎8.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A. 1949~1951年 B. 1953~1955年 C. 1958~1960年 D. 1979~1981年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较薄弱,故A项与表格中重工业所占比重高于农业的信息不符;自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起,我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故B项与表格中重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的信息不符;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影响,1958——1960年间,我国农业生产逐年下降,故与表格中农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的信息不符,排除C项;1978——1981年间,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农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本题应选D项。‎ ‎9. 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结合材料,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A. 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奠基时期 B. 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 C. 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神的报复 D. 他的思想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答案】D ‎【解析】‎ ‎“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可知A项错误,伯利克里把雅典民主制推向“黄金时代”;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格拉之后出现,排除B;“受到神的报复”说法不妥,沉船失事属于意外事故,排除C;普罗泰格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泰格拉 ‎10.《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工厂的出现 C. 圈地运动的工展 D. 海外市场的扩大 ‎【答案】B ‎【解析】‎ 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可知,所述为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而工厂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不是原因,故B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制度保障,排除;C项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资金和自由劳动力,排除;D项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市场条件,排除。‎ 点睛:基于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工业革命历来是高考常考点,要求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对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应该熟练掌握。‎ ‎11.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 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 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重点理解“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这是从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角度强调“双元革命”的世界意义。‎ ‎12.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A. 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 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C. 是在美国制定了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后提出 D. 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答案】D ‎【解析】‎ 费里德曼货币理论是二战后兴起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思想,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B项是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故B项错误;美国的第三条道路经济政策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故D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赌博),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外商控制中国市场的主要手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 ‎【答案】(1)特点: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 手段:利用不平等条约享有的贸易特权、把物美价廉的商品倾销中国、利用华商转销内地,占据中国市场。‎ ‎(3)主要原因:计划经济。‎ 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1)特点:由材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等信息可归纳为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2)新现象:由材料“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等信息可知,在当时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而传统手工业品则出现滞销局面。‎ 手段:由材料“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可知,外商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华商将物美价廉的商品转销内地;结合所学可知,其手段还包括从不平等条约攫取相应的贸易特权。‎ ‎(3)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计划经济有关。‎ 过程:结合所学可知,其过程主要包括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等史实。‎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弗兰克的《白银帝国》在中国风靡一时,其主要观点认为:自古以来,这个世界便存在着一个贸易圈:非洲—亚欧贸易圈,新航路的开辟只是为这个古老存在的贸易圈带去 了白银并形成了资本,从而开拓并形成了世界市场。而中国由于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吸纳国 家,全球大概最终有1/3—1/2 的白银最终流入中国,这个数字大概是7000—10000 吨。而欧洲则因为参与了亚洲的贸易而获利,最终而兴起。就明朝前期的情形来说,无论是从生产 力水平还是人均实力,中国显然已经是“世界的中心”,带动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但最终“东方的衰落先于欧洲的兴起。” ‎ 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弗兰克关于白银观点(要求:围绕作者的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一、作者观点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由此也导致白银大量流向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但最终却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崛起。‎ 二、中国自然经济的盛行,抑制了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中国的手工业品质优价廉,因此处于国际贸易的出超地位;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需要白银。这成为中国大量吸纳白银的原因,但是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并未将白银转化为资本,所以导致最终的衰落。‎ 相比之下,欧洲通过白银的流动获取了大量资本,推动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也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相继确立;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欧洲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转入近代社会,也最终取代了东方成为新的世界的中心。 ‎ 三、因此,作者利用全球史观,从白银的流动这个角度考查 了明朝时期东西方世界的变化。我们也应在赞叹明朝时期中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背景下,充分意识到社会的危机,要不断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解析】‎ ‎(1)根据材料中“新航路的开辟只是为这个古老存在的贸易圈带去了白银并形成了资本,从而开拓并形成了世界市场。”提炼出作者的观点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结合材料中“中国由于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吸纳国家,全球大概最终有1/3—1/2‎ ‎ 的白银最终流入中国”提炼出作者认为“白银大量流向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结合材料中“而欧洲则因为参与了亚洲的贸易而获利,最终而兴起”提炼出作者“最终却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崛起”的观点。‎ ‎(2)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论证中国大量吸纳白银的原因,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需要白银。但是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并未将白银转化为资本,所以导致最终的衰落的原因。 ‎ ‎(3)结合材料中的作者观点的核心词语“世界市场”,可判断出作者利用的是全球史观, 白银的流动这个角度考查了明朝时期东西方世界的变化。 即分析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又看到了在明朝时期中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背景下,中国繁荣背后蕴藏的危机。‎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中国落后的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崛起的原因;史学评价·史观·全球化史观(整体史观)‎ ‎【名师点睛】根据时代特征理解明清时期中国由盛转衰的原因和18世纪之后西欧崛起的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由盛转衰的原因:①政治: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强化②经济:自然经济主据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③思想: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对外:海禁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18世纪之后西欧崛起的原因:①经济:新航路的开辟使市场扩大,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展开世界市场的形成。②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③思想: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思想;④科技:自然科学的发展。‎ ‎1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850年英国驻福州代理领事金执尔替两名英国传教士租赁南门内乌石山上神光寺2间房屋居住,得到候官县知县兴廉批准。当时闺浙总督规定只允许领事馆设在城内,其他外国侨民只能居住在城外。这时,退休官员林则徐联合福州地方士绅,写信质问兴廉和英国领事,要求强行驱逐传教士,而福建巡抚徐继畲则认为应劝说传教士自行搬到城外以平息此事。不久,在京的一些福建籍的官僚先后上书成丰皇帝,称福州为省会,不可让外国人居住城内,并指责徐继畲偏袒外人,丧失民心,有汉奸嫌疑。于是咸丰下旨,1851年初两名英国人被迫迁出神光寺,搬至鸟石山道山观英国翻译官住地,事件遂告平息。徐继畲因“身膺疆寄,抚驭之道,岂竞毫无主见,任令滋扰”的理由被革职。此即近代史上著名的“神先寺事件”。(注:中英双方关于“通商口岸”的范围一直有争议。)‎ ‎——改编自《清史稿·卷四百二十二》‎ 材料二徐继畲在回顾往昔岁月时说过:“在闽藩任内,偶著《瀛环志略》一书,甫经付梓,即腾谤议。……旋因夷人租屋一事坚守成见,不敢启衅边隅,遂致弹章迭上,万矢环攻。”这大约都是徐继畲始料所不及的:前者使他享誉后世,后者却令他至今仍被人称为“妥协投降”。‎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林则徐和徐继畲在“神光寺事件”中对待传教士态度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对徐继畲作一简要评价。‎ ‎【答案】(1)异:①林则徐代表的传统的士大夫,对传教士采取排斥和强硬的态度,要求强行驱逐传教士;②徐继畬对传教士采取的态度比较温和,希望通过劝说的方式让传教士离开。‎ 同:都认为传教士不能在福州城内居住,应搬至城外。‎ 原因:①以林则徐外代表的福州士绅受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对外国人采取排斥态度;②徐继畬由于熟悉外务,在处理对外事务上采取比较务实的态度。‎ ‎(2)评价:应主要结合徐继畬处理“神光寺事件”上的态度和编纂《瀛寰志略》两事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做出相关评论。论述时,应先明确表明态度,然后以“神光寺事件”和《瀛寰志略》为主要论据,史论结合;最后应加以总结。‎ ‎【解析】‎ ‎(1)比较林则徐和徐继畲在“神光寺事件”中对待传教士态度的异同,根据材料中的“退休官员林则徐联合福州地方士绅,写信质问兴廉和英国领事,要求强行驱逐传教士,而福建巡抚徐继畲则认为应劝说传教士自行搬到城外以平息此事。”,即可分析得出两人的不同态度。至于原因,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两人不同的经历来分析。林则徐是著名的抗英英雄,而徐继畲由于熟悉外国情况,所以两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存在很大不同。‎ ‎(2)对徐继畲的评价要依据史实,就本题来看,应从材料一的“神光寺事件”和材料二中编纂《瀛寰志略》这两件事情上来分析说明。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看出徐继畲的进步之处。要做到态度明确,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点睛:本题属于历史人物评价类试题。对于徐继畲的评价可以运用一分为二评价法,坚持看问题的辩证性,同时需要坚持重点论,分清主次。要注意将所评价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包括特定的时空范围,特定的时代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试题本身所限定的条件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