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第Ι卷选择题(共44分) 1.农民画是中国当代民间艺术中的一个特有术语,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大跃进”的年月,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由于它及时配合了当时的政治运动,很快就传遍全国许多乡镇。这说明 ①一定的政治会影响一定的文化的传播 ②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③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政治 ④文化是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农民画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由于它及时配合了当时的政治运动,很快就传遍全国许多乡镇。这说明一定的政治会影响一定的文化的传播,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②符合题意。 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③错误。 ④: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文化不是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对立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安静幽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对人的教化和培育需要合适的教育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文化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有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①错误。 ②④: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由此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教化和培育需要合适的教育方式,②④正确。 ③:该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③。 故本题选C。 3.2019年10月,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在重庆举行,国内外知名动漫嘉宾轮番登场。动漫文化节期间还举行了《非人哉》《天闻角川》《少年绘》的漫画作者签售专场。西部动漫文化节凭借着l1年来的累积,和国内外多家知名动漫、游戏企业以及动漫衍生品销售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展会共赢生态。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动漫文化交流能够促进动漫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动漫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中外不同的动漫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动漫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西部动漫文化节凭借着多年来的累积,和国内外多家知名动漫、游戏企业以及动漫衍生品销售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展会共赢生态,说明了动漫文化交流能够促进动漫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②正确。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错误。 ④:题目中不涉及动漫文化与国民经济的关系,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2019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①得益于其深厚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 ②丰富了文化遗产的时代内涵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 ④发挥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得益于其深厚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有利于促进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①③正确。 ②: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没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时代内涵,②错误。 ④: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排除④。 故本题选B。 5.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设计出甲骨文表情包,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他们设计的甲骨文等汉字艺术作品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这启示我们要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②承袭传统文化,不能摒弃传统 ③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扩大其影响力 ④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设计出甲骨文表情包,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说明了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他们设计的甲骨文等汉字艺术作品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启示我们要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扩大其影响力,①③正确。 ②: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承袭”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④:该选项与题意不符,题目中不涉及传统文化商业价值的问题,排除④。 故本题选B 6.中国的大熊猫、兵马俑远渡重洋,在美国家喻户晓;美国的《侏罗纪公园》等好莱坞大片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感官震撼;“飞人”乔丹、“小巨人”姚明更是成为一代中美篮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记忆。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文化在交流中逐渐趋同 ③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文化因多样而交流互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我国的大熊猫、兵马俑可以为美国人民尊重,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说明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前提,①④正确。 ②:“趋同”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③:题目中没有涉及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排除③。 故本题选B。 7.“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拉近了人民思想交流、文明互鉴的距离,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创造和享受和谐安宁的生活,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人类梦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要求我们 ①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消除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 ④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一切”的表述错误,要吸收借鉴其中的优秀成分,①错误。 ②④:要创造和享受和谐安宁的生活,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人类梦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需要我们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④正确。 ③: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不能消除,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对外来文化进行是非鉴别,而不可泥沙俱下,要以包容的态度接受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而不可采取排斥和抵制的态度;其次,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要融合、同化、吸收、改造,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使学来的东西变成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8.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①全面继承,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②全盘西化,使之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③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主义的糟粕 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①错误。 ②:“全盘西化”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③④: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采取“传统展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亚洲历史悠久、文化融合、多元共生的文明特征,彰显了亚洲文明之间对话、交流、互鉴的轨迹,反映了地缘相近、民心相通、和平相处的亚洲文化。这表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创新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唯一途径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采取“传统展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既展示了亚洲的文化风貌,又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表明了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①④正确。 ②:“唯一途径”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③:该选项过于夸大了文化创新的作用,排除③。 故本题选B。 10.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表明,必须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视发展科技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在本质上就是社会实践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题目中,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表明,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①③正确。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但不能表述“文化创新在本质上就是社会实践”,②错误。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但不能说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该选项表述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1.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这有利于 ①保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②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④凸显了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该选项表述过于夸大了题目中做法的意义,①排除。 ②③:题目中,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这有利于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③正确。 ④: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2.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 A. 源远流长 B. 具有包容性 C. 具有民族性 D. 具有地域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这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A、C、D。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根据题意,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正确。 故本题选B。 13.中国元素是指从古至今在中国本土上诞生的各类事物的总和。优秀的中国元素是指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中国元素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③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优秀的中国元素是指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④符合题意。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①错误。 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4.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国应 ①积极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渗透力 ②反对封闭主义,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③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我国不搞文化渗透,①错误。 ②:“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的表述错误,排除②。 ③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要有民族精神的激励,因此,我国应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 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15.2019年6月12日,海南省民政厅发布《关于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的公示》,共涉及14个市县84个尚未标准化处理的不规范地名,涉及到崇洋媚外、怪异难懂、刻意夸大、重名同音等问题,其中“洋地名”居多。整治不规范地名,有利于 ①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 ②剔除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③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④保护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知识,①错误。 ②③:海南省民政厅发布相关文化,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整治,这有利于剔除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②③正确。 ④:“拒绝外来文化”的表述不当,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新时代中国人精神追求的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2019年12月7日,中国传统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戏曲、曲艺行业的艺术家和文化、哲学、媒体行业的专家学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剖析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切的关系。这说明 ①要大力扶持高雅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 ③文化发展中要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地位 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新时代中国人精神追求的文化,中国传统艺术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自戏曲、曲艺行业的艺术家和文化、哲学、媒体行业的专家学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剖析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切的关系。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②④符合题意。 ①: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适当限制通俗文化是错误的,排除①。 ③:文化发展中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放的结合,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7.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纪念体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实景演出、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小镇、组织多地巡展、建设“红军街”等措施,带火了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革命文化的传承。这表明 ①红色革命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性利用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③革命文化融入现实生活能更好地得以传承 ④经济价值是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根本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红色纪念体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实景演出、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小镇、组织多地巡展、建设“红军街”等措施,带火了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革命文化的传承。这表明红色革命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融入现实生活能更好地得以传承,①③符合题意。 ②: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性利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但没有丰富其文化内涵,②不合题意。 ④: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是发挥优秀文化的促进作用,不是实现经济价值,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8.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自主招生备考季。教育部下发《关于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高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据悉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的严管和缩招,与2018年自主招生曝出的考生论文造假事件有关。从考生论文造假影响大学自主招生政策,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学生应该坚持提高学识水准与提升思想境界并重 ②国家应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强化社会规则意识 ③国家应弘扬科学精神,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 ④学生应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增强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考生论文造假影响大学自主招生政策,体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认识到学生应该坚持提高学识水准与提升思想境界并重,同时国家应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强化社会规则意识;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腐朽落后文化;④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涉及学生要增强文化自信。故选A。 19.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这有利于 ①凝聚社会共识,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③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题目中,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这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①②正确。 ③:题目中的做法有利于为“三农”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错误。 ④: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④。 故本题选A。 20.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月球探测工程,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探月工程发展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增强和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软实力 ②是探月过程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成为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 ④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月球探测工程,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探月工程的发展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和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软实力,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①④符合题意。 ②: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②错误。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1.汉代时,有人送金子给太守杨震,说夜里没人知道这事,你就收了吧。杨震严词拒绝:这件事情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是没人知道呢?杨震的“四知”论,就像是给自己立起四面镜子,置身其中,不敢不“正衣冠”,不能不有所畏忌,不能不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实现自我监督、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这启示我们 ①要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 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要把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 ④必须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为一体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杨震的“四知”论,就像是给自己立起四面镜子,置身其中,不敢不“正衣冠”,不能不有所畏忌,不能不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实现自我监督、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这启示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涉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②不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涉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①中国精神在新历史时代的集中体现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③激励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①错误。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②错误。 ③④:题目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垃圾分类,无疑是今年最热的话题之一。青岛市为贯彻落实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近日,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各区开展以“垃圾分类,青岛有你——垃圾分类科普体验日”为主题的垃圾分类集中宣传活动。各区采取社区纳凉晚会、主题党日、为居民发放《生活垃圾分类一封信》与各类垃圾分类宣传品等活动,向居民耐心讲解分类知识,促进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青岛市开展“垃圾分类,青岛有你”宣传活动的依据。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垃圾分类,青岛有你”宣传活动,打造特定的文化环境,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各种不同的宣传活动能够影响市民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付诸行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各种各样、经常性的宣传活动时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一旦形成便深远持久,有助于市民把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一直坚持下去。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帮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青岛市为贯彻落实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属于依据类主观分析试题。解答本题需要考生首先要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其次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第三,结合材料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即可。根据材料的表述,主要考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正确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和表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举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以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3)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②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③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艺作为国家形象的闪亮名片,正以“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最接地气的传播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合共生”的发展理念和“海纳百川”的国家人文气质。通过举办“一带一路”文旅发展论坛、“一带一路”国际电影节等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了解,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加强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体认;联合举行博物馆、表演艺术、非遗展示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认识和欣赏各个国家最为独特优秀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办好“文博会”的“一带一路”馆,促进国际文化贸易发展,不断拓展彼此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空间。因此我们说一带一路首先是经济输出,同时一带一路也是文化输出。 请运用文化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怎样推动“一带一路”文化输出。 【答案】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进行文化输出,要尊重和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②进行文化输出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通过举办“一带一路”文旅发展论坛、“一带一路”国际电影节等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根据材料的表述,联合举行博物馆、表演艺术、非遗展示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认识和欣赏各个国家最为独特优秀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办好“文博会”的“一带一路”馆,促进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故考虑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以及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 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 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 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 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是曲艺大省,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等曲艺项目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山东在曲艺保护传承上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曲艺艺术的发展。 筛选出优秀传统曲目,实施重点扶持。组织开展地方戏曲经典剧目“音配像”工作,通过挖掘、整理、保存各剧种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艺术经验和历史回忆,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存储。为了拯救濒危剧种,探索了“依团传承”的新模式,即依据其他剧种专业剧团,整理复排濒危剧种代表性剧目,让剧种在舞台上得到重生。此外,山东还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组织实施全省农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活动,覆盖全省基层农村。 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山东省是如何促进曲艺艺术大发展的。 【答案】①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筛选优秀传统曲目,实施重点扶持。 ②运用科学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通过对地方戏曲经典剧目“音配像”工作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存储,使其得以很好地流传。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覆盖全省基层农村的曲艺演出活动,繁荣曲艺艺术。 ④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根据群众需求,让传统剧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山东在曲艺保护传承上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曲艺艺术的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途径和主体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山东省是如何促进曲艺艺术大发展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筛选出优秀传统曲目”“数字化记录和存储”“探索新模式,组织实施全省农村免费送戏活动”,调动运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途径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知识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提到: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阅兵方阵威武雄壮,群众游行激情飞扬,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大江南北披上红色盛装,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和我的祖国》在大街小巷传唱。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 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举行庆祝70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是如何激扬大众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的。 【答案】①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阅兵仪式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国民的爱国热情,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②在阅兵仪式上充分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鲜明主题而奋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着重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及内容进行分析。从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角度,可以说明阅兵仪式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国民的爱国热情,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的角度,可以分析说明在阅兵仪式上充分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鲜明主题而奋斗即可。 【点睛】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解答此类问题,可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等方面思考。具体包括:(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利于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言论还有市场,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对此,有观点认为,传统的乡村文化和建筑已不适应现代发展,要推倒重来,建设整齐划一的新农村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该观点是否合理。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人们对乡村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会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③随着城市化推进,振兴乡村,应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保护地方特色,保持中华文化的地域特色。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的表述,有观点认为,传统的乡村文化和建筑已不适应现代发展,要推倒重来,建设整齐划一的新农村格局,考生答题时可以说明该观点具有片面性,然后再展开分析。首先,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角度,分析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人们对乡村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可以从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最后,从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保护地方特色,保持中华文化的地域特色的角度,分析说明具体的做法即可。 【点睛】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抛弃。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地说,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取其精华”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去其糟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唯有不断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