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景县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河北景县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计60分) 1.曾小华在《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中强调:“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理解准确的是 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C.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2.在殷商时代,把能支配自然变化和人类祸福的超自然能力称为“帝”,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盛行。而周代以来,对天的认识开始强调道德意识,“敬德保民”的思想和礼乐制度使西周从殷商时代的“神本”文化转为“人本”文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宗教观念趋于淡化 B. 民本思想得到推广 C. 理性意识有所增强 D.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记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4.有学者指出: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的混乱 C. 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 抨击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5.在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已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普遍被人认同。而到了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分封制宗法制的崩溃 B. 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 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D. 官僚政治的逐渐形成 6.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魯国,魯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魯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7.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组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 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 B. 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 C. 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 D. 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 A. 华夏正统的意识 B. 家国同构的理念 C. 王权独尊的观念 D. 国家统一的趋势 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10.2018年2月16日为正月初一,正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11.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 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谭其骧《秦郡新考》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A. 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 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 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 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1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其直接因素是当时 A. 世官制转为察举制 B. 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C. 神权转为王权 D. 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13.据《汉官六种·汉官旧仪》记载:“其帅意尽心,以补朕缺,使九卿、群大夫,百官慎哉!有郡国茂才不显者言上,残民贪污烦扰之吏,百姓所苦,务勿任用。方察不称者也。”当时,承担材料所述职责的官员应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廷尉 14.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性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 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 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15.《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A. 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 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 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16.“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周朝革命”和“汉朝革命”分别是指 A. 宗法制、中外朝制度 B.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C. 宗法制、推恩令 D. 分封制、察举制 17.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权臣、武将相继把持朝政。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源是 A. 地方势力群雄并起 B. 刘氏家族大权旁落 C. 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8.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 B.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19.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唐太宗 A. 调动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 B. 注重君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C. 将中央的决策权转移给宰相 D. 从纷繁的事物中解放了出来 20.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进行了近四十年的政治斗争,最终这场斗争以牛党胜利结束。唐文宗曾说:“去河北贼(指播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唐代朋党之争 A. 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B. 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 C. 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 D. 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 21.《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中的“给事中”应属 A. 门下省 B. 中书省 C. 尚书省 D. 六部 22.宋朝有两条规矩,其一是:“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轻则纪律处分,重则罢官免职。其二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23.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24.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25.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官中。能在府中。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官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 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 B. 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C. 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 D. 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 26.“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A. 汉武帝 B. 唐玄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27.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巡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没有仇隙,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向”,明英宗时“一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这些做法 A. 消除了吏治的腐败 B. 客观上有利社会公平公正 C.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 推进了国家监察制度发展 28.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29.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 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B. 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D.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中央官署 30.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 A. 满洲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 B. 清初依然存在文化冲突 C. 儒家仁政思想惠及大江南北 D. 民族认同成为朝野共识 31.1838年6月,黄爵滋在《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中称:“鸦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由此可推知,他主张禁烟应该首先 A. 厉行闭关禁海政策 B. 重治吸食人员 C. 防控白银大量外流 D. 严惩鸦片贩子 32.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 A. 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造成的 B. 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C. 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D. 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 33.“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这次“战败”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4.1895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 A. 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 B. 极力维护晚清的朝贡体系 C. 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 D. 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 35.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士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 B. 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 C. 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 D. 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36.法国传教士樊国梁、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人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但19世纪晚期,他们都竭力鼓吹瓜分中国,要求本国政府着手建立自己的侵略基地。这反映了 A. 传教士是西方侵华的主导力量 B. 列强侵华以维护宗教利益为本 C. 传教士在中国的作用功过相当 D.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具有必然性 37.据《革命逸史》中记载,维新派的激进分子秦力山曾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只身赴天津求见义和团掌拳大师兄,痛陈变法之利害,结果被义和团斥为“二毛子”(清末称为洋人办事的中国人)。这反映出 A. 义和团对清政府革新失去信心 B. 普通群众缺乏国家意识 C. 西学东渐遭到底层民众的抵制 D. 维新派注重发动民众 38.台湾彰化县绅民在县署门口张贴檄文,指出:“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此檄文的历史背景是: A. 《南京条约》五口通商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39.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40.清政府对外宣战的上谕:“昨日公然有杜士兰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与这一宣战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英国军队侵占香港 B. 台湾军民抗击日军登陆 C. 八国联军进犯天津 D. 北洋舰队遭到日舰偷袭 41.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A. 清政府认可东南互保运动 B. 东南督抚支持义和团运动 C. 清末中央集权遭严重削弱 D. 义和团运动缺乏社会基础 42.“此次(占领北京与上次)大为不同,为时长达十三个月,采取报复性的、有系统的枪杀。”日本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街市毁失十分之二三,妇女任人凌辱。联军将校率军士,公然大肆抢夺。金银珠玉自不必言,此外书画、古董……所获均属不少。……城中各处朝衣朝冠之男尸,凤冠霞帔、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此处描述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3.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与图中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4.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A.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 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 中国人民斗志丧失 45.“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明确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它殖民地的侵略行为,提出只有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才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号召东北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这一《宣言》 A.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抵抗日寇侵略 B. 准确地揭露了日本侵华的本质是全面侵略 C. 全面提出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军事斗争策略 D. 表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46.下表是中日历史教科书对一些历史事件的不同描述,我们从表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摘编自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 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日军以为如果攻陷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蒋介石就会投降,遂于12月占领南京(这时,由于日军占领,有许多民众死伤,即南京事件)。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A. 史学研究方法影响历史解释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模糊 C. 国家立场直接影响历史结论 D. 二手资料难以还原历史真相 47. 抗战打响后,国民政府提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湖南人喊出“中国如果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的口号,四川人提出“只要四川不亡,中国就不会亡”。这反映出 A. 中国抗战的艰巨性 B. 西南地区是抗战主战场 C. 全民抗战成为共识 D. 川、湘地方军战斗力最强 4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与李宗仁、汤恩伯等前线将领不同的是,他在具体战役上既要考虑“战略”,更要考虑“政略”。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这说明蒋介石实行该“政略”的主要意图是( ) A.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 确保上海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C. 为中国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权和树立国际形象 D. 希望美国出兵以迅速打败日本 49.1942年5月,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中美被迫共同开辟“驼峰航线”,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继续为中国提供战略物资。材料说明 A. 美国充分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B. 中国抗战得到了同盟国的支援 C. “驼峰航线”适宜做中外联络通道 D. 中国抗战主要是依靠外国援助 50.“二战”时,当时驻华美国空军和活动于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航空队战机受损或发生故障需要弃机时,跳伞的飞行员降落到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共领导下的抗日军队控制区都能迅速获得他们的营救。这种情况的主要影响是 A. 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B. “中共”可得到盟国的支持 C. 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溃败 D. 宣传了中共抗战的决心 51.抗战时期,蒋介石发出“抗战到底”的誓言,但他的“底”是逐渐变化的,从“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发展为收复包括东北、台湾在内的所有失地,解放朝鲜等东亚被侵略民族,再发展为与盟国共同作战,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无条件之胜利”。这种“变化” A. 完全源自蒋介石个人抗战思想的发展 B. 与中国抗战时期国内外形势发展相关 C. 导致抗战前期正面战场上的损师失地 D. 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52.自1943年1月起,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了列强享有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在华特权,收回了过去所丧失的诸多国家主权……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中国代表顾维钧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位由此获得体制性确认。上述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C. 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 D. 中国以自己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赢得国际声誉 53.何晓明教授在《学术的张力》中提出“曾国藩、洪秀全在政治、军事方面是拼死相争的对手,但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又同为中西文化大交汇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下列史实能反映洪秀全“中西文化大交汇”的是 A. 创立拜上帝教 B. 定都天京 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天京变乱诛杀北王 54. 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中央出版机关刷书衙。除了印刷一般的书诏、文告、营规、田凭等文件外,还发行宣传小册子,如《天命诏旨书》、《天朝田亩制度》、《三字经》等,这些册子篇幅不长,文字通俗易懂,便于群众阅读。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 ) A. 领导人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果 B. 中国完全实现近代化 C. 领导人跳出了阶级局限性 D. 农民文化素质得到普及 5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56.洪仁玕所著《资政新篇》的目的是“条陈款列,善辅国政,以新民德”。下列最能体现出这一目的的内容是 A. 定都天京,建立革命政权 B.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C.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 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 57.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 两者都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 两者都反映了农民运动的要求 D. 两者都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58.1862年5月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他们占领了生丝主要产区浙江湖州,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 B. 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作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 C. 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 D. 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9.“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 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 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 C. 没有充分依靠广大人民 D. 缺乏自由民主的革命精神 60.有学者评论太平天国运动时说道:“太平天国的失败并不是社会革命的结束,而是新的社会革命的开始。”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 是推动中国开启近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B. 使清政府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性 C. 激发了先进中国人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积极性 D. 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环境和思想基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61题20分,62题20分,共40分) 6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法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重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并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二 历朝历代,虽然监察立法越来越多,监察程序也日益严密,但是权力失控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统治集团昏庸无道的情况下,监察制度往往成为具文,丧失了监察作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的作用,最终往往导致政权灭亡。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治权之权,一方面却是周而复始的权力失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悖论。而这一悖论却深深根植于监察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力结构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三 官俸,历代更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为最甚。……古代官俸,多用谷物,货币盛行以后,则钱谷并给。又有实物之给,又有给以公田的。明初尚有此制,不知何时废坠,专以银为官俸。而银价折合甚高,清朝又沿袭其制,于是官吏多苦贫穷。内官如部曹等,靠印结等费以自活,外官则靠火耗及陋归。上级官不亲民的,则诛求于下属。京官又靠外官的馈赠。总而言之,都是非法。……·现代的官俸,较之清代,已稍觉其厚。然究尚失之于薄。而下级的公务员尤甚。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8分) (2)据材料二,请说明“悖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悖论”出现的政治根源。(4分) (3)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官员体禄制度的变化趋势,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8分) 6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材料四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不公正”的含义。(8分) (3)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三图示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又带有新的时代特点”,请结合材四说明“带有新时代特点”指的是什么?(2分) 2017级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DCC 6-10 DBACD 11-15 DBBAD 16-20 DDBAA 21-25 ADDDC 26-30 DBAAB 31-35 BBCAD 36-40 DCBCC 41-45 CDCCA 46-50 CCCBC 51-55 BCAAB 56-60 DAAAC 二、非选择题 61. (1)特点:监察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具有纠察与言谏双重职能;监察官地位不高但权力很大(位卑而权重);监察官选任注重素质全面;行使权力具有相对独立性。(8分) (2)悖论:依靠权力集中来制约权力,却却导致权力的失控。(2分) 政治根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 (3)趋势;厚薄不同,逐渐走低;经历了从实物到货币的变化;官员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收入。(4分)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封建机构庞大臃肿;最高统治集团生活侈);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僚制度的弊端(监察制度不健全)。(4分) 62. (1)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生回答”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大门被打开“等均可给分)(4分) (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4分) 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及一系列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4分) (3)联系:鸦片战争后,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延续与扩大;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刺激了官僚士大夫阶层,兴起了洋务运动。(6分) (4)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