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兰州一中2019-2020-1学期高一年级9月月考试题 语 文 ‎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试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诗派 翟长兴 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 ‎《现代》杂志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汇聚了沪、京、津等许多大城市的诗人,也集中刊发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1932年诗坛刮起“戴望舒旋风”,其诗论被现代诗派奉为金科玉律。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现代派诗歌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 在上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现代派诗人是都市的漂泊者,又是一代寻梦者。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这点深受法国象征诗人魏尔伦的影响,魏尔伦的《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与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很好地实践着戴望舒所主张的“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 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现代派诗歌的发展演变都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 ‎ ‎ (选自《理论观察》,有改动)‎ ‎1.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现代诗派是指在上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的统称。‎ B. 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为阵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中国新诗的成熟。‎ C. 现代诗派的诗人多无政治派别,是来自乡村,在城市生活而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人。‎ D. 现代诗派诗人追求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的现代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杂志汇集了许多大城市的诗人,并刊发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B. 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表现了当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 C. 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 D. 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许多现代诗派的诗人都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形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 B. 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使得他们的视野投放到中国更广阔的疆域。‎ C. 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 D. 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 ‎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 ‎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 ‎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 ‎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4.阅读第一节的四行诗,选出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 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 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 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 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5.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9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①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②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 ——李翱《杨烈妇传》(节选)‎ ‎【注】①爨:烧饭。②蜚:通“飞”,蜚箭,即飞箭,流矢。‎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既又将盗陈州 盗:偷盗。‎ B. 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济:成功。‎ C. 侃率之以乘城 乘:巡视。‎ D.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 集:聚集、集中。‎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力不足,死焉,职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C. 得吾城不足以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刺史上侃之功 夫晋,何厌之有 ‎8.下面几句话,全都表现杨氏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3分) ‎ ‎①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②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③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⑥杨氏至兹犹存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①②④‎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当叛军攻城,大敌当前时,项城县令李侃和妻子杨氏当机立断,率领百姓共同抗敌,最终保全了项城。‎ B. 当李侃不知所为时,杨氏头脑冷静,劝丈夫带头守城。‎ C. 杨氏为发动百姓,晓之以理,许之以利,并且亲自为军士做饭,激励了大家的斗志。‎ D. 叛军败走的原因除了项城人民的英勇抵抗外,还因为损失了主帅,军中无主,失势而逃。‎ ‎10.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20分)‎ ‎(1)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2)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⑤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 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2.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每空1题,共8分)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 ‎(1)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深切回忆与同学们到湘冮中游泳,不畏艰险一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在《再别康桥》第一节中,用人们习惯性的告别的动作,对康桥说“再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高歌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荆轲又唱出慷慨激愤的羽声,引发宾客的强烈共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的就是这时宾客受音乐感染同仇敌忾的画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 共23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长篙 笙萧 百舸争流 博闻强记 B. 扭怩 恶梦 张灯结采 绿草如荫 C. 青苔 漫溯 浪遏飞舟 肆无忌惮 D. 嗔目 菲薄 峥嵘岁月 沧茫大地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寥廓(kuò) 漫江(màn) 挥斥方遒(yóu) 激扬文字(yáng)‎ B. 彳亍(zhù) 颓圮 (pǐ) 凄婉迷茫(máng) 哀怨彷徨(páng)‎ C. 青荇(xìng) 浮藻(zǎo) 星辉斑斓(lán) 冰屑悉索(xiào)‎ D. 变徵(zhǐ) 淬火(cuì) 拊胸顿足(fǔ) 按剑而跽(jì)‎ ‎1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 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C.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 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晋文公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晋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明,整顿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终于成为了北方一大强国。‎ B. 毛泽东32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举行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触景生情,壮怀激烈,感慨万千,写出了不朽之作《沁园春·长沙》。‎ C. 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D. 戴望舒留学法国期间,虽然衣食无着,但只要手上有钱,总会量力而行,日积月累,竟然买了不少书。‎ ‎1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戴望舒的《雨巷》在总体内涵上显示出一种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的伤感美的情韵。‎ B. ‎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述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分为书、表、本纪、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记帝王,如《项羽本纪》。‎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社会情绪能力”是继“情商”之后,目前国际上脑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是不一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去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说教就可以解决,但其实不然,这些都与脑的发展基础相关。‎ ‎①人的智商一直是可以完善、可以发展的 ‎②而智商的高低,至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不至于毁灭你的生活 ‎③只要你不断学习,知识就会长进,智商就会提高 ‎④你过得快不快乐,都取决于这五个方面 ‎⑤但社会情绪能力是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关键 ‎⑥社会情绪能力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 A. ①②③⑤④⑥ B. ①③②⑤⑥④‎ C. ⑥②③⑤④① D. ⑥④⑤①③②‎ ‎20.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5分)‎ 夜空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大地有慷慨的心肠,才能滋养草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自然向每个人敞开怀抱,我们总能在那里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 ‎ 高一语文九月月考答案 ‎【参考答案】‎ ‎1.C (C项,范围弄错。“是来自乡村”错误,第3段,现代诗派的诗人并不是都来自乡村,“许多人来自乡土”。) ‎ ‎2. D(D项,曲解文意。“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错误,原文“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的意思是多层面的审美特征,不是矛盾心理。) ‎ ‎3. B(曲解文意。由“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可知,“使他们的视野投放到……疆域”的只是“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 ‎4.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 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错误。没有使用白描手法 )‎ ‎5. 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 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6. B(A项,盗:掠夺;C项,乘:登上;D项,集:止,这里是射中。)‎ ‎7. B(A项,兼词,于此/副词,哪里;B项,介词,到;C项,连词,来/介词,因为;D项,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8. D(③句“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是李侃准备迎敌;⑤句“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是李侃手下的表现;⑥句“杨氏至兹犹存”是后来的事。)‎ ‎9.A(“项城县令李侃和妻子杨氏当机立断”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是妻子劝说之后李侃才率领百姓共同抗敌的。) ‎ ‎10.①杨氏亲自为他们烧饭来给他们吃,无论年长年轻,都给到而且分得公平。(“食”,“无”,“周而均”)‎ ‎②项城是个小县城,没有长戟和强劲的弓弩,坚固的高城墙和很深的护城河。(判断句,定语后置句,通顺。) ‎ ‎③已经在东面使郑国成为了他的疆界,又会想要扩展他西面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获得土地呢?(“封”,“阙”,“焉”,通顺)‎ ‎④秦国对待将军,可说是很刻毒呀。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被动句,“遇”,“深”,通顺。)‎ ‎11.C(C项,“喧闹和生机”不对,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睛的提示。这是因为他是从杜鹃啼叫声中醒过来的,由杜鹃之啼才首先感到这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 ‎12. 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13. ‎(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4.C(A项,笙箫;B项,忸怩,张灯结彩,绿草如茵;D项,苍茫大地。)‎ ‎15.D ‎16.D(A项,张冠李戴,“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B项,“不负众望”与句意相反,应改为“不孚众望”。C项,望文生义,“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D项,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 ‎17.D(A项,偷换主语,前面句子的主语是“晋文公”,而最后一句主语应是“晋国”,末句缺主语,句子偷换主语。B项,“举行农民运动讲习所”搭配不当,“举行”与“讲习所”不搭配;语意有重复。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把“不仅”放在“该诗”后面。)‎ ‎18.C(《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19.B(由选项可知,①⑥其中一句为首句,而由前文“人的认知”内容来看,应首选①,故排除CD;③是对①智商的发展的条件说明,故紧随其后,②与③在内容上具有顺承关系,故紧随其后,⑤“但”是对②内容的转折,⑥④在描述内容上具有顺承关系,故先⑥后④。故选B。)‎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攻克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军队几千人抵达项城。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获 拘系这里的壮丁和妇女,而后到陈州会师。‎ 县令李侃不知所措。他的妻子杨氏说: “你是县令,叛贼到犯就应当坚守;力量不足,战死在这里,这是你的职责。你如果逃跑,那么谁来守城呢?”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该怎么办?”杨氏说:“如果不坚守,县城将会被叛贼抢夺去了。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他们的粮食,府库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把可能落入叛贼手中的财物夺过来,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官府的庭院里召集差吏百姓。杨氏说:“县令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差吏百姓那样。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于是杨氏宣布号令说:“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叛贼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击中叛贼的,奖赏他万钱。”征募到了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论老小一定周到照顾、公 平对待。杨氏让李侃对城下的敌人喊话说:“我们项城的父老,坚守道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即使攻克了我们的城池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消耗军力,没有什么好处。”叛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还会固守阵地呢! 你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是胜过死在家里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个小城,没有长戟劲弩等精良武器,也没有险固的高城深沟。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而攻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正好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刺史上奏李侃的功劳,朝廷下令升任李侃为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今还健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