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顶尖名校2019-- 2020学年高三10联考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商鞅到李斯,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这些相虽然权倾一时,对秦国有莫大的功劳,但却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材料反映了当时秦国 A. 贵族势力的反攻 B. 官僚集团的相互倾轧 C. 统治机制的变化 D. 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国大量任用才智之士为相”且“无一老死于相位,并且都未世袭于子孙”,这表明秦国比较合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逐渐推行官僚政治,这说明其统治机制的变化,故C项正确。秦国的“相”等官职不再“世袭于子孙”主要是由于官僚制的建立,而非受到贵族势力的排挤反对,也不是官员之间争权夺利的倾轧所致,故A、B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汉武帝派董仲舒弟子吕步舒办理淮南狱案,吕步舒根据《春秋》断狱,无须奏请朝廷。“既还奏事,上皆是之。”这表明 A. 儒学统治地位已确立 B. 汉代政治深受儒学影响 C. 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 D. 儒家伦理成为日常规范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吕步舒的行为是以儒家经义断案决狱的表现,故B项正确。A项虽符合汉代的史实,但与题意不符;C、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 ‎3.唐代,在官营手工业中,以官奴婢配作坊重役。到宋代,官营手工业中官奴婢、刑徒等劳动者则完全被从民间雇佣的募匠、番匠所代替。此变化反映出 A. 官府对官营手工业部门管理放松 B. 当时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C. 手工业生产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 D. 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唐代官营手工业中从事作坊重役的工匠是官奴,官奴完全依附官府,没有独立的人身关系,到宋代,来自民间人身相对独立的募匠、番匠取代了官奴匠,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府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问题,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C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4.宋代,宰相向皇帝“进呈”并商议与政务相关的各类文书,然后向皇帝请示处置意见,即“取旨”。就此,宰相吕蒙说:“今陛下躬决万机,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这反映了宋代 A. 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B. 宰相职权形同虚设 C. 决策机制日益完善 D. 宰相职权受到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宰相向皇帝进呈文书,并可参与对文书商议,然后从皇帝处领旨,这体现了在处理朝政上宰相的独立性受到限制,故选D项。相权被分割和决策机制日益完善无从体现,形同虚设说法错误,A、B、C排除。‎ ‎5.明朝中后期,民间对白银的需求增加。西班牙属美洲白银大约白16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输入中国。由此推断,白银数量的增加 A.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 反映了欧洲手工业生产停滞不前 C. 证明明朝商人沿着新航路发展贸易 D. 是明朝积极对外开放政策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朝中后期“民间对白银的需求增加““白银大约白16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输入”说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西班牙大量白银输入中国,不能说明整个欧洲的情况,故B项错误;明代中后期推行海禁政策,C、D两项与史实不符合。‎ ‎6.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这表明 A. 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 造纸的原料来源丰富 C. 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展 D. 书写材料出现了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中国生产的用纸品种繁多,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故选C项。A、B两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单从材料得不出书写材料革命的结论,故D项错误。‎ ‎7.下表可以用来说明 A. 晚清实业家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B.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 C.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产生与发展 D.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于京津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来一直在曲折中不断发展、萎缩,但是题干中是1878年到1908年这一段时期内,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处于产生与发展的状态,故C项正确。A项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B项中的“洋务运动”结束于19世纪90年代,均无法完全涵盖图表中的时间段“1878-1908年”,排除;D项中“京津地区”的说法与图表中的“唐山”不符,且并未与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就得出此结论不正确,故排除。‎ ‎8.下面是1894年英国《笨拙》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漫画,画面右边为一位文明女神注视着左边大海两条巨龙之间的战斗。此漫画 A. 表现出该战斗的复杂性 B. 谴责了日本的侵华行为 C. 暴露了殖民者的优越感 D. 展示了西方文明的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文信息“1894年”“大海两条巨龙之间的战斗”可知,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再综合漫画的出处、名称“《文明的胜利》”及图中文明女神的形象可知,漫画表现了西方殖民者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持观望态度,并认为日本的胜利是西方文明的胜利。故漫画暴露了西方殖民者的优越心态,故选C项。其他三项由图片难以得出,排除ABD项。‎ ‎9.1930年,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38年,他又指出:没有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当前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这些论述体现了毛泽东 A. 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忧虑 B. 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C.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 D. 主张调查中国的国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调查”,提出“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说明他主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不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A、D两项对材料理解错误;C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 ‎10.据记载,到1946年8月,河南荒地达30%,湖南达40%,广东达40%,各省的荒地率都超过了20%;1946年国统区的粮食产量不足1936年的87%,1947年不足74%,1948年不足6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 战争削弱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 B. 官僚资本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C. 湖南、广东两省在抗战中损失最重 D. 粮食不足是国民政府败亡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叙述了1946年国统区的农业经济状况,并与抗战前1936年的状况进行了对比,说明经历八年抗战,国统区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再结合与1947年、1948年两年对比的数据,可知当时国民政府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其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威胁,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官僚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故排除B项;C、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依据不足。‎ ‎11.万隆会议重大的历史性成就集中体现在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经济合作的决议强调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提出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材料表明 A. 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 B. 反殖民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C. 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D. 求同存异成为与会国的共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D项。A、C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万隆会议的召开有利于反殖民斗争,但无法体现取得阶段性胜利,故B项错误。‎ ‎12.当时,文化部部署文化工作,要求人人能写会算、懂创作。而与之相应,多地出现了类似“每个县都要有鲁迅、郭沫若”的口号。这反映出 A. 义务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显现 B. 当时教育发展形势相当严峻 C. 党急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心态 D. 各校正常教育工作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要求”“口号”等信息判断,当时经济领域“大跃进”之风已影响到教育领域,“每个县都要有鲁迅、郭沫若”明显是忽视教育工作自身规律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党和人民急于改变教育现状的心态,但无法体现义务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显现和教育发展形势严峻,故选C项,排除A、B两项; D项反映的是一种结果性行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3.下表显示的是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关于“国家计划”成分在经济中的比重的数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A. 经济体制调整得以完成 B. 资源逐渐转由市场配置 C. 国有企业负担有所减轻 D. 所有制形式日益多元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1978年和1998年的数据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少了,说明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这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C、D两项从表格中不能体现。‎ ‎14.古雅典智者学派普高尔吉亚提出: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材料主要说明智者学派 A. 忽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B. 其思想带有浓厚理性色彩 C. 以怀疑的态度向传统提出挑战 D. 力图纠正自己的理论缺陷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智者对世界的感知持怀疑态度,而在当时的雅典,神在传统社会是不容被怀疑的,智者对世界所持的怀疑态度对传统构成了挑战,故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显示智者学派对道德的忽视,A项错误;智者对世界的怀疑不能表明其思想一定具有理性色彩,排除B项;对世界的怀疑态度与智者力图纠正自己的理论缺陷也构不成必然联系,排除D项。‎ ‎15.有学者指出,拿破仑的民法典“可以大致被看作罗马法规则的概要……这些规则在所有情况下都被扩大使用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罗马法 A. 确立了近代法国行为规范 B. 维护的民主制度影响深远 C. 成为近代西方法律的基础 D. 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被看作罗马法规则的概要”“这些规则在所有情况下都被扩大使用了”可知,拿破仑的《民法典》受罗马法影响很大,而《民法典》又成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故C项正确。A项混淆了“法律规范”与“行为规范”的区别,排除;材料肯定的是罗马法的影响,而非其所维护的民主制度的影响,排除B项;D项对材料理解错误。‎ ‎16.据研究,18世纪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此时工人的工资与一般国家相比要高很多。这些因素客观上 A. 有利于能源工业动力的变革 B. 延缓了英国的工业发展进程 C. 提高了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 D. 拉大了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 ‎【答案】A ‎【解析】‎ ‎【详解】煤炭资源多和工人工资高,迫使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生产以降低成本,故选A项;B项中“延缓”的说法错误;C项“生活水平”与“工资多少”不一定成正比,排除;D项不能体现题干材料主旨。‎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中除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少数几个人之外,大多数都保持着对上帝的信仰。此状况说明 A. 理性主义并没有被接受 B. 教会势力仍然非常强大 C. 启蒙运动缺乏统一领导 D. 自由平等思想内涵广泛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大多数启蒙思想家信仰上帝,说明启蒙思想家对是否信仰上帝并无意见,这是信仰自由的体现,说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其内涵是广泛的,故选D项。理性主义是指人们要善于运用白己的思维而不盲从,并不是要反对信仰上帝,排除A项;启蒙思想反对的是教会的专制统治,大多数启蒙思想家信仰上帝并不能说明教会势力强大,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是否有统一领导无关,排除C项。‎ ‎18.1871年4月10日,巴黎《公社报》在刊登的《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中提出:废除王权,取消官员的高薪,减轻人民的税负,把主要税负放在富人身上,把土地分给农民。这说明巴黎公社 A. 要求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B. 希望农民配合公社的斗争 C. 具有全国性政权的性质 D. 制定了较完善的革命纲领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提出了对农民利益的维护,这可以说明巴黎公社希望农民也起来进行斗争,这样就配合了公社的斗争,故选B项。材料信息表明巴黎公社并未提出建立工农联盟政权,排除A项;巴黎公社只是一个城市政权,并不具有全国性,排除C项;材料所反映的“书”并非革命纲领,排除D项。‎ ‎19.物理学的新现象与经典理论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在20世纪初冲破原有理论的框架,摆脱经典理论的束缚,去微观世界探索新的规律,建立新的理论。该新理论 A.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B. 代表了物理学的最高成就 C. 是物理学发展中的偶然现象 D. 是解决物理学问题的根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20世纪初冲破原有理论的框架”“去微观世界探索新的规律”可知,材料中所述的“新的理论”应是量子论,量子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故选A项。B、D两项拔高了量子论的作用;量子论是物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C项错误。‎ ‎20.1928-1929年,苏联连续发生两次粮食危机,不但城市工人缺粮,而且由于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必要的工业设备而拖延了工业化进程。这两次粮食危机都不是由于粮食减产造成的,而是由于农民不愿低价售粮造成的。材料主要表明苏联 A. 农业集体化受到严重抵制 B. 深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影响 C.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受阻 D. 迈出了超越新经济政策的步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苏联政府试图低价收购粮食,这与新经济政策的理念相背离,开始走向斯大林模式,故选D项。1928年苏联尚未开展农业集体化,故A项错误;1928年也尚未爆发经济大危机,故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 ‎21.1946年,杜鲁门大肆宣扬“公平施政”,说“我国居民的每个阶层和每个人”“都有机会从我国日益增长的繁荣中获得得们公平的一份”。这里“公平施政”的实质是 A. 为推行马歇尔计划做舆论准备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扩大 C. 拉拢美国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 D. 要使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美国政府保证每个人都会在经济发展中获得自己的那份利益,这是突出国家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再分配的支配,突出的是国家干预力度加大,故选B项。A项不是材料要体现的内容;此时社会主义阵营尚未形成,C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表面信息的复述。‎ ‎22.20世纪50年代初期,十分珍视自由和民主的美国人发生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反苏狂潮;相应地,在苏联东欧方面则是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这反映出当时美苏 A. 都注重国内秩序的稳定 B. 双方意识形态对抗激烈 C. 对抗遭到两国人民抵制 D. 积极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时间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冷战大背景之下。而当时美国的“反共反苏狂潮”与苏联“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正是受冷战作用与影响在两国国内的表现,这反映出冷战初期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和斗争,故选B项。A、C、D三项是对材料中美苏两国国内政治斗争的曲解。‎ ‎23.西方发达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巧妙地进行了全球布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据此可知 A.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B.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家间的民族对立 C.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 D.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以资本和生产力为基础的,而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和生产力方面处于劣势或被动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和经济区域化的内容,排除BC项;全球化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明显有误,排除D项。‎ ‎24.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费雯·丽饰演过《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等风靡世界的美国电影。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近代科技促进了电影发展 B. 电影是记录历史的新手段 C. 电影推动了全球文化交流 D. 美国精神标志是开拓进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是美国电影,但它风靡世界,又由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费雯·丽饰演,这说明电影推动了全球文化交流,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科技与电影之间关系的信息,排除A项;电影是否是记录历史的新手段,仅从材料信息不得而知,排除B项;《魂断蓝桥》和《乱世佳人》的主体精神是否是开拓进取,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7年5月,北美12个州(罗得岛州拒绝参加)的55名代表制定了一部新的联邦宪法草案。新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并建立起一套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费城制宪会议后的一年,各州就是否批准新宪法展开了激烈的公共辩论,赞同新宪法的通常被称为“联邦党人”,反对新宪法的通常被称为“反联邦党人”。严格说来,双方并不是组织严密的“党”,而是组织松散、政见接近的“派”。经过辩论,宪法最终被13个州批准。对美国宪法,孙中山评价很高。他指出:“兄弟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无文宪法是英国最好……”五权宪法也非孙中山所独创,其中借鉴了不少美国元素。正如他自己所言:美国并不是三权分立,因为它还有一个议会弹劾权,所以美国的政治是四权并立。‎ 一据《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等整理 材料二 ‎1933年3月,即罗斯福总统刚刚上台执政的前几个月,由于大萧条带来的贫困,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到了5月,就有大约3 000人住进一座“帐篷城”,这是罗斯福总统命令军队在华盛顿郊区一处废弃的要塞专门为他们搭建的。在白宫的安排下,国家新的第一夫人艾莲娜·罗斯福冒着风雨、踏着泥泞来到这些退伍军人之间,参加他们的歌咏会。一位退伍兵这样说:“胡佛派来军队,罗斯福派来他的妻子。”到1933年6月,约2 600名退伍兵接受了罗斯福总统“新政”提供的工作。‎ 一摘编自《向华盛顿进军事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联邦制建立的特点及对孙中山思想及实践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美国民主制度遇到的危机,并简析罗斯福是如何应对这次危机的。‎ ‎【答案】(1)特点:联邦体制的诞生充分体现了美国立法程序的民主;宪法赋予联邦政府拥有比以前更广泛的权力;中央政治体制实现了三权分立;经过民主辩论后宪法被各州批准。(答出三点即可)影响:在思想方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考察欧美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之后,受西方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实践方面,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提出了五权宪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2)危机: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广泛的贫困现象,政府面临极大的社会压力,这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应对:安抚贫困人民;提供基本救济;举办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新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并建立起一套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经过辩论,宪法最终被13个州批准”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即可。影响:根据“兄弟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无文宪法是英国最好……”、“五权宪法也非孙中山所独创,其中借鉴了不少美国元素”等内容并结合孙中山的革命历程可得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孙思想和实践方面的影响。言之成理即可。‎ ‎(2)危机:根据“由于大萧条带来的贫困,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可知经济大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危机,从而危及美国的民主制度。应对:根据“国家新的第一夫人艾莲娜·罗斯福冒着风雨、踏着泥泞来到这些退伍军人之间,参加他们的歌咏会”并结合所学可从抚贫困人民;提供基本救济;举办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提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 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摘编自吴楠《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精神”白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阐述: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共同抗日。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摈弃前嫌,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下,亲密合作,特别是在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为配合国民党友军阻挡日军攻势,伤亡近千人,但这一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逐渐形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使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到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去,给予中国民族解放斗争以深刻的影响。这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抗日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精神的表现。‎ ‎【解析】‎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提取相应论点,在引用相关史实对该论点进行论证。如根据“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可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近代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重要动力,特别在抗日战争中为夺取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和意义进行论证即可。做到史实引用准确,论证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材料 咸丰三年(1853年),军旅数起,粮饷紧缺。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形势危急,三月十八日,‎ 咸丰帝下旨准奏铸当十、当五十大钱。从咸丰三年末起,钱局开始铸行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此时,当十大钱减重为四钱四分,当五十大钱减重为一两,当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四钱,当五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六钱,当千大钱铸重为二两。大钱的铸造在短期内使清廷有所获利。‎ 每一枚当千铜大钱表面可以增值九百六十二文。铸造这种大钱,除去工本,最起码也就能获利七八倍。然而好景不长,从咸丰四年开始,由于当五百、当千大钱的面额过大,导致大钱迅速贬值。咸丰四年七月时,有奏报称当百大钱由于奸商的作梗,大幅贬值,尽管清廷严厉打击不法商贩,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接着,当五十、当百等大钱也由于受到民众的抵制流通不畅而减少了铸造的数量。到咸丰五年时,当十铜大钱也遭到了市场的排斥,经过清廷的强制推行才得以勉强维持,但仍然不能阻止其贬值。‎ ‎——摘编自王业《试论咸丰朝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丰朝币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咸丰朝币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在战事紧急、财政赤字巨大的情况下实施;面额逐步增大;钱币呈减重趋势;前期获利,后期遭抵制;政府强制推行;以政府获利为出发点。(答出三点即可)‎ ‎(2)影响:短期内使清廷有所获利;长期内大钱迅速贬值;造成了清朝币制混乱,加重了财政危机;损害了民众的利益。(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军旅数起,粮饷紧缺。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形势危急”、“大钱的铸造在短期内使清廷有所获利”、“大钱迅速贬值。……尽管清廷严厉打击不法商贩,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大钱也由于受到民众的抵制流通不畅而减少了铸造的数量。到咸丰五年时,当十铜大钱也遭到了市场的排斥,经过清廷的强制推行才得以勉强维持,但仍然不能阻止其贬值”等内容可总结概括咸丰朝币制改革 特点。即在战事紧急、财政赤字巨大的情况下实施;面额逐步增大;钱币呈减重趋势;前期获利,后期遭抵制;政府强制推行;以政府获利为出发点。‎ ‎(2)影响可从多方面进行总结,既要看到短期内使清政府获利,也要看到长期内大钱贬值,导致币制混乱、加重财政危机和损害民众利益。‎ ‎28.材料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是战胜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需要,在吸收了欧洲协调机制及其他国际组织运作机制的基础上,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建立国际联盟的讨论主要在英美之间进行,最终建立的国际联盟以<国际联盟盟约》为国际法的主要依据,从组织机构和组织职能两大方面,构建了战后国际秩序。但是《国际联盟盟约》在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制止战争等决策机制方面存在巨大漏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彻底破产。‎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立国际联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联盟走向破产原因。‎ ‎【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战胜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欧洲具有大国协调机制的传统;和平运动的推动。(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国际联盟在制度上存在缺陷,本身是帝国主义的工具,在协调机制上出现漏洞;各帝国主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英法与德之间矛盾尖锐,且无力制约德国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是战胜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需要,在吸收了欧洲协调机制及其他国际组织运作机制的基础上,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从一战教训、维护战胜国利益、欧洲传统和和平运动的推动等方面进行作答。‎ ‎(2)根据“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制止战争等决策机制方面存在巨大漏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彻底破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联破产的原因主要是国际联盟在制度上存在缺陷,本身是帝国主义的工具,在协调机制上出现漏洞;各帝国主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英法与德之间矛盾尖锐,且无力制约德国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9.材料 彭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对促进和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彭真的著作中集中体现了一些民主和法制思想:从革命战争时期主要依靠政策办事,到人民掌握政权以后,不仅依靠政策,而且依法办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管理国家,一定要靠社会主义法制,人人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同时吸取古今中外有益的东西;在我们国家,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法律监督,党组织和各级国家机关都要严格按照职权进行监督,同时也要接受监督;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政法队伍的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彭真的民主和法制思想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假设出发的,也很少罗列法学的定义、概念,更不是按照纯理论发展的逻辑来进行推导、演绎和归纳的。彭真的民主和法制思想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民主和法制实践的产物。而且,彭真历来主张法学理论要为实际工作服务,理论要联系实际。‎ ‎——朱力宇《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述彭真的民主和法制思想。‎ ‎(2)根据材料,分析彭真的民主和法制思想的特点。‎ ‎【答案】(1)思想:反对人治,主张法治;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走群众路线。‎ ‎(2)特点: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具有丰富和深邃的理论思想内涵;是在解决重大民主和法制问题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解析】‎ ‎【详解】(1)根据“从革命战争时期主要依靠政策办事,到人民掌握政权以后,不仅依靠政策,而且依法办事”、“管理国家,一定要靠社会主义法制,人人都必须依法办事”得出反对人治,主张法治;根据“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同时吸取古今中外有益的东西”得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根据“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政法队伍的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得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走群众路线。‎ ‎(2)根据“彭真的民主和法制思想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假设出发的,也很少罗列法学的定义、概念,更不是按照纯理论发展的逻辑来进行推导、演绎和归纳的。彭真的民主和法制思想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民主和法制实践的产物。而且,彭真历来主张法学理论要为实际工作服务,理论要联系实际”可知彭真的民主和法治思想的特点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邃的理论思想内涵,是是在解决重大民主和法制问题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