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七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必修)(Word版)
“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必修)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刘素梅 审核人:申小军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体液 D. 细胞液 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 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 ①、②、④相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 ①的渗透压的大小由蛋白质含量决定 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C.神经递质的扩散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4.人体的胰腺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A. 血浆 B. 淋巴 C. 组织液 D. 以上都可以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反馈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6.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 刺激 B. 兴奋 C. 神经中枢 D. 反射弧 7.下列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为兴奋状态的是 A. B. C. D. 8.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细胞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A. a、b、c、d B. 只有c、d C. 只有a、c D. 只有b、c[] 9.如图表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是,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 A. 都是由左向右 B. 都是由右向左 C. 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 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10.过量饮酒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上述生理状态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 大脑、小脑和脑干 B. 小脑、大脑和脑干 C. 脑干、小脑和大脑 D. 脑干、大脑和小脑 1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某种药物可以通过与之竞争受体而阻止该种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C.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12.下列有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 B. 胰岛素具有降血糖功能 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分解 D. 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 13.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②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甲状腺激素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细胞代谢 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热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来促进排卵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14.下列各组病症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引起的病症是: A.糖尿病和色盲症 B.侏儒症和巨人症 C.呆小症和侏儒症 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15.发生矿难被埋在矿井下的人长时间没有饮水进食,其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 肝脏中储存的肝糖原减少 B.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 16.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 B. 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C. 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 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17.免疫系统组成的完整叙述是 A. 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 B. 免疫活性物质、抗原、淋巴细胞 C. 淋巴细胞、抗体、抗原 D. 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抗体 18.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 体内的天花病毒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19.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 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 —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损伤 20.在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过程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以下部位 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下面的部位 D.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 2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发现史,叙述错误的是 A. 达尔文的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B. 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引起的 22.下列几组实验中(A组右图为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BC组的右图为用锡箔纸罩住尖端或尖端下部),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A. B. C. D. 23.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 A. 抑制侧芽生长 B. 解除向光性 C. 解除顶端优势 D. 抑制细胞分裂 24.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 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 —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 —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虾数量 25.种群特征中,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 A. 性别比例 B. 种群密度 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年龄组成 2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B. 害虫的雌性个体减少 C.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 D. 雌虫的生殖能力下降 27.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2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 125只/hm2 B. 100只/hm2 C. 75只/hm2 D. 50只/hm2 28.若要调查某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量,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 A. 样方法 B. 直接计数法 C. 取样器取样法 D. 标志重捕法 29.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得一定体积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在0~T0时间段内,小球藻种群密度的变化为 A. 减小 B. 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30.如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50只,标志的10只。则下列数字最接近K值的是 A. 250只 B. 300只 C. 500只 D. 600只 31.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 32.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33.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A B.B C.C D.d 34.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B.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35. 下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大脑皮层无关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大,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 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共5题,共30分) 36.(6分)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是___________。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是_______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 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 37.(6分)如图甲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若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表示效应器的序号是 ,具有分析综合功能的结构序号是 . (2)当兴奋传至结构②处时,该兴奋部位膜内电位变为 . (3)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中传递方向的特点是 .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到结构⑥上,⑥上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 (4)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 . 38.(5分)图乙是其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示意图。 (1)图乙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__。③④⑤ 中,具有识别特异性的是__________。 (2)图乙表明,人体免疫细胞清除a-银环蛇毒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和________。(用文字描述) 39.(5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到燕麦胚芽鞘的不同 部位,甲、乙、丙、丁从左侧给予光照,戊均匀光照,培养一段时间。 (1)上述5个胚芽鞘中发生向左弯曲生长的有: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______________(激素)能促进果实成熟。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向光性实验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________。 40.(7分)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稀释10倍(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 (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某一小方格时,活菌分布如下图所示,则记录的数目是 个.若平均每个样方中的酵母菌数目就是该数目,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1mL=1 000mm3).则酵母菌细胞个数/mL= . (4)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pH值变化为 .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 “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测试 高二生物答案(必修)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C C D D D A C A C B A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A B D B C B D A D D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 A B D C 二、填空题: 36.(1)淋巴 ②③ (2)自由扩散 6 (3)②中蛋白质含量高于③ (4) 7.35-7.45 37.(1)① ③ (2)正电位 (3)单向 化学信号→电信号 (4)药物破坏了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38.(1)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 ③和④ (2)巨噬细胞吞噬毒素后溶酶体中的溶菌酶和蛋白水解酶将毒素分解 B淋巴细胞分裂增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毒素结合使其失活 39.(1)乙 (2)细胞分裂素 乙烯 顶端优势 (3)不能 40.(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取样 (2)②盖玻片 用滤纸吸去 ③不被 (3)8 3.2×108 (4)逐渐变小 (5)浸泡清水冲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