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跟踪检测(原卷版)岳麓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跟踪检测(原卷版)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 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江苏卷)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B )‎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2.下图为发表于1911年12月14日《神州日报》的时事漫画《万目一的》。此漫画反映民众 ( B )‎ A.触发武昌起义 B.反对君主专制 C.欢庆民国成立 D.声讨帝制复辟 ‎3.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曾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在林老看来,辛亥革命( C )‎ A.政治意义常被低估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在反封建方面意义重大 ‎ D.因群众基础薄弱而失败 ‎4.“中华民族”概念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最初只是指代汉族。但在1913年初各蒙古王公及其代表发表声明:“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护民国。”“中华民族”内容的变化反映出( D )‎ A.辛亥革命使各民族间真正实现了平等 B.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助于现代国家认同 C.《临时约法》使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 D.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中华民族意识形成 ‎5.下图是辛亥革命期间的漫画,下列选项中符合漫画主题的是 ( B )‎ 5‎ A.武昌起义的爆发 ‎ 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清帝退位 ‎ D.清朝的强大,光芒四射 ‎6.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但是,1907年,部分会员联合会党成立共进会,宣扬反满的民族主义。1910年,部分对孙中山不满的同盟会会员在东京重建光复会。1911年7月,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其宗旨放弃了“平均地权”。20世纪初同盟会的分化( D )‎ A.迟滞了反清革命的爆发 ‎ B.放弃了暴力革命的主张 C.导致了革命队伍的瓦解 ‎ D.隐藏了革命失败的危机 ‎7.历史图片作为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让我们更形象、更贴切地感受历史。观察下图,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C )‎ A.同盟会成立 B.湖北军政府成立 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8.鲍明铃认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体结构内,如果议会强大有力,内阁将被引向对议会负责的方向,否则就要对总统负责。这主要是因为( D )‎ A.内阁总理由议会选举的多数党产生 ‎ B.约法特别规定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 5‎ C.内阁总理同时要对总统和议会负责 ‎ D.双重行政体制中权力划分含糊不清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C )‎ A.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 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 D.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10.辛亥革命“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这是指辛亥革命( B )‎ A.结束了2 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 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1.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这可以佐证( A )‎ A.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 B.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 C.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 ‎12.下表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两大政党的情况。据此推断、两党斗争的焦点应体现在( D )‎ 自称 党员来源 被对方称呼 国权党 由原同盟会下的一些团体“分化”出来,与非同盟会团体逐渐“化合”,由张謇(原立宪派)、章炳麟等人成立,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 御用党 国民党 由原同盟会“化合”改组成立、坚决反对总统 暴民党 A.是否拥护君主专制 ‎ B.是否实行政党政治 ‎ C.是否拥护民主政治 ‎ D.是否拥护袁世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5‎ 材料二 下面是新华网曾刊出的两则文章节选:‎ 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 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2011年12月15日对历史学家、满清学者萧功秦的访谈 ‎(1)材料一中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8分)‎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这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16分)‎ ‎14.“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5‎ 材料二 武昌起义的第四天,清廷启用袁世凯,督师南下剿灭革命党。不久,袁世凯集清朝军政大权于一身。面对全国如火如荼的革命起义,袁世凯提出召开国会,宽容武昌起义人士,并释放了喻培伦、汪精卫等革命党人。……袁世凯一路南下,11月1日攻占武昌,数日内又攻占汉阳。即使如此,袁世凯认为“此次鄂变,事虽仓猝,蓄谋已久……若悉索敝赋,力与一战,未尝不能收复一二省……然彼众若狂,醉心民主,兵力所能平等土地,而不能平定人心矣”。此时的革命党阵营内部,张謇等立宪派支持和谈,黄兴也于11月9日写给袁世凯的信中期待他“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非但湘鄂人民拥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方各省无不拱手听命者”。最终,南北双方经过在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等多个问题上的协商、妥协,最终达成议和。清帝颁布《清帝逊位诏书》,中华民国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的妥协与南北议和》《南北议和新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代西方和近代西方的政治中是如何体现妥协的。(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中南北妥协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北妥协的结果。(8分)‎ ‎(3)高全喜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12分)‎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