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专题11 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课件 (109张)人教版(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 :专题11 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课件 (109张)人教版(全国通用)

第 一 部分 PART 1 专题十一 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专题体系构建 考点归纳总结 · · 专题体系构建 知识构建 瞄准考向 明晰考频 ①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6 年 1 次 ②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6 年 3 次 ③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6 年 2 次 ④ 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6 年 2 次 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例 1 [2018· 天津卷 ]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 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在下列经济活动中 , 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        A           B       典例探究 考点归纳总结 C D 图 T11-1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B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对比四个选项 , 可以得出 B 不属于循环经济 , 所以 B 项符合题意。 例 2 [2017· 江苏卷 ] 图 T11-2 为 2012 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 (1)~(2) 题。 ( 双选 ) (1) 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 (    ) A. 日照市 B. 潍坊市 C. 青岛市 D. 威海市 图 T11-2 考点归纳总结 (2) 与 N 类城市相比 ,M 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    ) A.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消耗大 B. 城市调控能力好 C.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污染小 D. 城市发展水平低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1)CD   (2)BC 【 解析 】 第 (1) 题 , 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要与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相一致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青岛市和威海市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最高 , 同时资源 — 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和环境污染程度指数最低 , 因此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 , 所以 C 、 D 正确。第 (2) 题 ,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 ,M 、 N 类城市的资源 — 能源状态恶化指数相当 ,M 类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 N 类城市的低 , 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 N 类城市的高 , 说明 M 类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污染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消耗少、城市调控能力好、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 所以 B 、 C 正确。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图 T11-3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透析 考点归纳总结 2.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图 T11-4 考向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灰水足迹是以自然本底浓度和现有水质标准为基准 , 将一定的污染物负荷吸收同化所需的淡水体积。图 T11-5 为 1998—2013 年全国灰水足迹各类结构变化图。 图 T11-5 考点归纳总结 新题预测 1. 由图可知 ,1998 年到 2006 年 , 全国灰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为 (    ) A. 持续下降 B. 持续上升 C. 先下降 , 后上升 D. 先上升 , 后下降 2. 农业灰水足迹在 2006 年到 2007 年的变化可能是由于 (    ) A. 农业结构的调整 B. 国家政策的实施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考点归纳总结 3. 针对我国灰水足迹现状 , 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 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 ②推广畜禽养殖 — 沼气生产 — 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 ③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 改进灌溉技术 ④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 对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进行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1.C   2.B   3.D 【 解析 】 第 1 题 , 根据图示信息 ,1998 年到 2006 年 , 农业灰水足迹持续上升 , 工业灰水足迹前期下降快 , 后期相对稳定 , 生活灰水足迹比较稳定。据此可知 ,1998 年到 2006 年 , 全国灰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为先下降 , 后上升 ,C 项正确。第 2 题 , 农业灰水足迹在 2006 年到 2007 年的变化是明显减小 , 说明农业污染减小。据图可知 , 在此之前农业灰水足迹都呈上升趋势 ,2008—2013 年比较稳定 , 这种情况一般是强有力的外部因素干预造成的 , 最可能是政策导向所致 ,B 项正确。第 3 题 , 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会导致东部污染加重 ,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D 项符合题干要求。 1.2017 年 11 月 23 日 ,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 ( 蚕粪 ) 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全生态无污染 , 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 B11-1 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景观图。完成 (1)~(2) 题。 图 B11-1 教师备用习题 (1)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 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 发展的观念 B. 公平的观念 C. 环境的观念 D. 权利的观念 (2) 湖州桑基鱼塘作为一种人工湿地森林资源 , 目前其最大的经济功能是 (    ) A. 提供农副产品 B. 航运 C. 提供水资源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1)C   (2)A   【 解析 】 第 (1) 题 , 环境的观念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 , 互为因果。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 利用当地的环境 , 因地制宜进行改造 , 发展经济 , 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 ,C 项正确。发展的观念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 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 ; 公平的观念强调的是代际、地区之间、种群之间平等 ; 权利的观念认为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享受、利用资源的权力 , 该生产系统没有体现。 A 、 B 、 D 项错误。 教师备用习题 第 (2) 题 , 湖州桑基鱼塘作为一种人工湿地森林资源 , 产品是桑叶、鱼等农副产品 , 目前其最大的经济功能是提供农副产品 ,A 项正确 ; 利用鱼塘养殖 , 不是提供水资源 ,C 项错误 ; 是进行农业生产 , 不是航运 ,B 项错误 ; 目的是发展生产 , 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D 项错误。 教师备用习题 2. 某现代化生态农业园集下列业务于一体 : 美国早熟核桃等名优水果种植 ; 活禽屠宰、分割 , 熟食深加工 , 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 ; 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图 B11-2 是该生态农业园生态链种养循环图。读图 , 完成下列问题。 图 B11-2 教师备用习题 (1) 该生态农业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 ① 产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用珍禽的羽毛制作观赏标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该生态农业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    ) ① 延长产业链 , 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 , 降低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 , 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 , 减少植被破坏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⑥果草套种 , 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1)C   (2)D 【 解析 】 第 (1) 题 , 该生态农业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食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 用珍禽的羽毛制作观赏标本。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为生产环节 , 不属于废弃物再利用 ; 果草套种 , 提高土地利用率 , 不属于废弃物再利用。故 C 项正确。第 (2) 题 , 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分析生态效益。延长产业链 ,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 均为提高经济效益 , 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D 项正确。 教师备用习题 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二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例 3 [2018· 江苏卷 ] “ 十二五”期间 , 江苏省累计造林 31.5 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 , 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 , 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 (1)~(2) 题。 ( 双选 ) 典例探究 考点归纳总结 类型 面积比重 (%)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杨树林 25.0 18.7 18.5 15.6 13.7 杂阔林 44.7 48.4 52.6 53.6 55.8 经济林 20.6 21.5 21.9 22.7 23.4 其他 9.7 11.4 7.0 8.1 7.1 (1)“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    ) A.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 提高造林存活率 C.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 提高林地生产力 (2)“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    )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森林覆盖率降低 C. 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 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1)AC   (2)AD   【 解析 】 第 (1) 题 , 本题主要考查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 林业兴则生态兴 , 生态兴则文明兴 , 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由表可看出 , 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面积比重上升最显著。所以 A 、 C 正确。第 (2) 题 , 本题主要考查造林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植树造林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一种好方法。读表可知 , 杂阔林面积比重显著上升 , 经济林面积比重略有上升 , 杨树林面积比重显著下降。 考点归纳总结 结合三者的主要功能知 , 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和木材供需缺口加大。所以 A 、 D 正确。 例 4 [2018· 全国卷 Ⅰ] 阅读图文资料 , 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 , 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 , 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 ,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 图 T11-6)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 , 积水较浅。 图 T11-6 考点归纳总结 (1) 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 , 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 ( 蒸发能力强 ) 。 (2) 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 , 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 , 蒸发量逐渐增大 , 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 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 , 并说明原因。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变化 : 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 : 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 ( 矿物质 ); 随着湿地水分蒸发 , 盐分 ( 矿物质 ) 富集 ( 最终饱和 ) 。 (4) 有人建议 , 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 , 并说明理由。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同意。理由 : 可防止盐分 ( 矿物质 ) 富集 , 减少泥沙淤积 , 扩大鱼类种群规模 , 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理由 : 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 保持湿地水量稳定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维护食物链完整 ( 保护丹顶鹤 ), 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考点归纳总结 【 解析 】 第 (1) 题 ,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由材料可知 , 当地泥沙沉积较多 , 使河流下游排水受阻 , 故推测扎龙湿地地势平坦、开阔 ; 河流排水受阻 , 未形成堰塞湖 , 却形成沼泽湿地 , 说明当地气候比较干旱 , 蒸发能力强 , 水分损耗大。第 (2) 题 ,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在嫩江西移之前 , 乌裕尔河没有成为内流河 , 因此该流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来乌裕尔河变为内流河 , 且扎龙湿地面积稳定 , 则表明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 而降水量一般变化不大 , 故蒸发量应逐渐增大。第 (3) 题 ,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不同阶段的变化。河水不断带来盐分 , 湿地水分不断蒸发 , 因此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会不断增加。 考点归纳总结 第 (4) 题 ,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 , 就其中的一种观点展开合理论述即可。若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 则主要从防止盐分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以及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回答 ; 若不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 则主要从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止湿地环境变化等方面回答。 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透析 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治理措施 我国西北 地区荒漠 化的防治  自然原因 :①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 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 降水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为原因 :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人类活动不当 , 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   ① 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 采取综合措施 ,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 控制人口增长 , 提高人口素质及进行生态移民 考点归纳总结 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 的水土流 失及其 治理  自然原因 :① 处于独特的过渡地带 ,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 破坏后恢复困难 , 生态系统脆弱 ;② 土质疏松 , 垂直节理发育 , 抗水蚀能力极弱 ;③ 温带季风气候 , 降水集中于夏季 , 多暴雨 , 冲刷作用强 ;④ 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剧了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 :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 包括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 轮荒 ) 和生产建设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② 开发历史悠久 , 人口增长 , 垦荒规模扩大 , 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 加上建造房屋、伐木烧薪、战争等的破坏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因地制宜 , 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 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 改善天然草场质量 ; 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 ( 护坡、固沟、保塬 ) 、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等 (续表) 考点归纳总结 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治理措施 亚马孙热 带雨林的 保护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焚耕开垦 ( 迁移农业 ) 、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这些开发活动的背景是当地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 建立自然保护区 ;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 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 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 加强环境教育 ,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设立国际基金 , 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续表) 考点归纳总结 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治理措施 洞庭湖湿 地资源的 开发与 保护  水土流失 , 泥沙淤积 ; 围湖造田 ; 对湿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 ,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下降 ,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 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 , 退田还湖 , 平垸行洪 ; 移民建镇 ;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 发展水产业 , 发展生态旅游业 ; 等等 (续表) 2. 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问题和治理措施 考点归纳总结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施 东北平 原的黑 土退化  黑土被开垦后 , 自然平衡受到破坏 , 土壤冲刷严重 , 黑土层变薄甚至表面沟壑纵横 , 土壤肥力下降   ① 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 , 并植树造林 ;② 增施有机肥料 ( 施有机肥、草肥 , 秸秆还田 , 等等 ), 进行土壤培肥 华北、西 北地区 的土壤 次生盐 渍化  降水量少 , 农作物生长期气温较高 , 蒸发旺盛 ; 大水漫灌 , 只灌不排 , 抬升地下水位 , 盐分在地表聚集  引淡淋盐 , 井排井灌 , 采取农田覆盖以及农业生物技术 考点归纳总结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施 南方低 山丘陵 地区的 水土流失  人多地少 , 毁林开荒 ; 乱砍滥伐 , 破坏植被。水土流失造成石块裸露或“红色荒漠” , 环境恢复困难 ; 对江河下游地区造成危害   ① 发展立体农业 ;② 植树造林 , 保持水土 ;③ 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开发小水电、推广生活用煤用气等 , 减少农村薪柴砍伐 西南地区 的“石漠化”  山高坡陡 , 雨水集中 , 冲刷力强 , 加上喀斯特地区成土速度缓慢 , 土层瘠薄 , 不易留存 ; 人口增长过快 , 乱砍滥伐和土地不合理利用。地表土层流失殆尽 , 岩石大面积裸露 , 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 , 地表无土、无水、无林 , 形成石质荒漠化  保土蓄水 , 植树造林 , 生态移民 (续表) 考向一 荒漠化 考点归纳总结 新题预测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 , 在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 , 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 , 湖泊旁有高大沙山 , 沙山与湖泊共存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同时 , 巴丹吉林沙漠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近年来 , 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图 T11-7 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 4~6 题。 图 B11-7 考点归纳总结 4. 湖泊群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    ) A. 大气降水 B. 冰雪融水 C. 河流水 D. 地下水 5. 图中湖泊旁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    ) A. 黑河洪积扇 B. 北大山 C. 石羊河洪积扇 D. 湖泊群枯水期湖滩 6. 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 , 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 生态移民 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③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 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4.D   5.A   6.A   【 解析 】 第 4 题 , 根据材料可知 , 湖泊群的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 , 而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河流水补给的湖泊一般季节变化大 , 不稳定。因此该湖泊群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地下水 ,D 项正确 ,A 、 B 、 C 项错误。第 5 题 , 该区域主要盛行西北风 , 受其影响沙尘向东南移动 , 因此图中湖泊旁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黑河洪积扇 ,A 项正确 ,B 、 C 项错误。湖泊群水位常年较稳定 , 没有明显枯水期 ,D 项错误。第 6 题 , 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 , 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生态移民 , 减轻环境压力 ,① 对。 考点归纳总结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 保护生态环境 ,② 对。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 减少植被破坏 ,③ 对。森林耗水量大 , 干旱区不适宜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 ,④ 错。黑河水量小且不稳定 , 不适宜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⑤ 错。 A 项正确。 考向二 水土流失    坡地等高活篱笆是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绿肥植物形成活篱笆带 , 实现农林混交 , 可以提高农业复合产出 , 改善坡地生态环境。为制定等高活篱笆技术规范 , 我国科研人员在某地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图 T11-8 示意某次人工模拟降雨实验中等高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径流含沙量过程对比情况。据此完成 7~9 题。 图 T11-8 考点归纳总结 7. 等高活篱笆试验地径流含沙量与坡耕地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活篱笆具有 (    ) A. 保持水土作用 B. 涵养水源作用 C. 调节气候作用 D. 防风固沙作用 8. 等高活篱笆技术适用于 (    ) A. 气候干燥的地区 B. 地表平坦的地区 C. 植被茂密的地区 D. 山多坡陡的地区 考点归纳总结 9. 等高活篱笆植物带 (    ) A. 沿海拔高度变化方向延伸 B. 高度越高 , 土层越厚 C. 与海拔高度变化方向垂直 D. 宽度越宽 , 坡度越大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7.A   8.D   9.C   【 解析 】 第 7 题 , 从图中可知 , 等高活篱笆试验地径流含沙量明显小于坡耕地 , 说明种植活篱笆的坡面比坡耕地的坡面水土流失轻 , 即等高活篱笆保持水土作用较强 ,A 项正确。第 8 题 , 据上题可知等高活篱笆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山区特别是多陡坡的地区最需要进行水土保持 ,D 项正确。第 9 题 , 由材料“坡地等高活篱笆是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绿肥植物形成活篱笆带”可知 , 既然是沿等高线种植 , 其延伸方向应与等高线平行 , 与海拔高度变化方向垂直。 3. 图 B11-3 甲示意青藏铁路沱沱河附近区域的地形图 , 图中的沙障主要由铺在地上的石方格、栅栏等障蔽物建成。图 B11-3 乙表示甲区域的气候要素变化图。据此完成 (1)~(2) 题。 图 B11-3 教师备用习题 (1) 图中沙障发挥主要作用的时间及原因是 (    ) A. 夏季 ; 气温高 , 冰川大量融化带来的泥沙会淹埋铁路 B. 夏季 ; 降水多 , 暴雨山洪及其带来的泥沙会冲毁铁路 C. 春季 ; 气候干燥 , 大风多 , 大风带来的泥沙会淹埋铁路 D. 春季 ; 气温回升 , 积雪大量融化带来的泥沙会淹埋铁路 (2) 图中河流 (    ) A. 水位季节变化大 , 日变化小 B. 河中沙洲数量夏季多 , 冬季少 C. 水位年变化小 , 日变化大 D.P 处河流水量小于 Q 处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1)C   (2)C 【 解析 】 第 (1) 题 , 石方格、栅栏等障蔽物能隔绝风与松散沙层的接触 , 起到减弱风沙侵蚀、防止风沙淹埋铁路的作用 , 但对暴雨山洪、融雪洪水没有多大阻碍作用 , 故 A 、 B 、 D 三项错误 ; 青藏铁路沱沱河段春季降水少 , 升温快 , 地面干燥 , 多大风 , 易出现严重的风沙灾害 ,C 项正确。第 (2) 题 , 图中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补给 , 受气温对融雪的影响 , 河流水位年变化小 , 日变化大 , 故 A 错误 ,C 正确 ; 由于夏季融雪量大 , 河流水位高 , 河中沙洲出露在外的数量少 ,B 错误 ; 河流从 P 处流往 Q 处 , 但 P 处河水流至 Q 处过程中分成了两股 , 故 Q 处河流水量小于 P 处 ,D 错误。 教师备用习题 4. 沙漠治理是我国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 ( 如草方格 ) 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 , 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 , 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 , 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 , 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 B11-4, 完成 (1)~(3) 题。 图 B11-4 教师备用习题 (1) 草方格沙障可以 (    ) A. 黏合沙粒 B. 吸取地下水 C. 拦截水分 D. 减少下渗 (2)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 , 题述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 A. 技术难度小 B. 成土时间短 C. 环境污染小 D. 资金投入少 (3) 与东部地区相比 , 我国西部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    ) A. 土层厚 B. 日温差大 C. 降水多 D. 风力大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1)C   (2)B   (3)B   【 解析 】 第 (1) 题 , 草方格沙障使地面粗糙 , 减小风力 , 截留水分 , 提高沙层含水量 , 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第 (2) 题 ,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 , 题述沙漠土壤化技术难度大 , 环境污染大 , 资金投入多 , 但成土时间短。第 (3) 题 , 与东部地区相比 , 我国西部沙漠地区土层薄 ,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降水少 , 气候干旱 , 日温差大 , 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 教师备用习题 5.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 , 黄河的二级支流 , 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 , 水土流失严重。图 B11-5 示意北洛河流域及不同时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 图 B11-5 教师备用习题 (1)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 请说明其原因。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沟壑纵横 , 地形破碎 , 多垂直节理 , 表土质地松软易崩塌 ; 位于河流上游 , 地势落差大 , 河水流速快 , 侵蚀作用强 ; 降水相对较少 , 植被覆盖率低 ; 地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 , 降水变率大。   (2) 简析北洛河流域林地在 1998—2010 年快速增长的原因。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人们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认识提高 , 造林积极性高 ; 国家政策支持 ; 经济林木比重高 , 既环保又增收。   (3) 简述图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北洛河水文的影响。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土壤侵蚀减弱 , 河流含沙量减少 ; 植被覆盖率增大 , 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4) 据监测 , 北洛河上游的输沙量呈下降态势 , 除人工植被变化外 , 推测其他人为措施的影响。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水库调水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沙分布 , 修筑水平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改变了水沙形成条件。   【 解析 】 第 (1) 题 , 主要从地形、土质、植被、水文、降水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第 (2) 题 ,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 , 耕地减少 , 林地增加 , 说明人们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认识提高 , 退耕还林 , 造林积极性高 ; 国家政策支持 ; 经济林木比重高 , 既环保又增收。第 (3) 题 , 从图中看 , 林地增加 , 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 土壤侵蚀减弱 , 河流含沙量减少 ; 植被覆盖率增大 , 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 阻挡地表径流 , 流量季节变化减小。第 (4) 题 , 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还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教师备用习题 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三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例 5 [2016· 全国卷 Ⅲ]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 , 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 年 5 月 , 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 1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 , 其中的 80% 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 T11-9 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 级 ) 日数。 典例探究 图 T11-9 考点归纳总结 (1) 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 , 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 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 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 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 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图 T11-9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1) 与煤炭相比 , 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 ; 与水能相比 , 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 有风 : 风能资源丰富 ( 有“世界风库”之称 ), 年大风日数多 ( 近 70 天 ) 。 有地 :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 ( 充足 ) 或戈壁 ( 难利用土地 ) 广布 , 地形平坦。 (3) 当地 ( 经济落后 , 人口稀少 ) 电能需求少 ; 离东部 ( 用户 ) 较远 ( 需长距离输电 ); 当地基础设施 ( 如电网等 ) 不足 ; 建设成本高 ( 投资大 ), 当地资金不足。 (4) 风电极不稳定 , 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 , 以使电网输电平稳 ( 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 , 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 。 考点归纳总结 【 解析 】 第 (1) 题 ,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资源开发。与煤炭、水能相比 , 风能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清洁、可再生 , 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方面的问题。第 (2) 题 , 本题主要考查风电场建设的区位条件。风电场的选址受风能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由图可知 , 瓜州地区年大风日数达 68.5 天 , 说明当地风能资源丰富。瓜州地区周围是沙漠、戈壁 , 有可供风电场建设的广阔土地。第 (3) 题 , 本题主要考查风电场建设的区位条件。瓜州地区建设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主要体现在当地的用电需求少 , 离东部市场较远 , 当地基础设施、资金不足 , 建设成本高。第 (4) 题 , 本题主要考查风电场配建热电站的原因。大型风电场配建热电站的主要原因是风电不稳定 , 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 , 保证电网输电平稳。 1. 评价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矿产资源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开发的条件 , 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如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 , 开采条件好 , 市场广阔 , 位置适中 , 交通比较便利 , 但水源不足。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透析 考点归纳总结 2. 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 , 如英国中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 , 大多有过衰落的经历 , 原因大体相同 , 即产业结构单一 , 传统产品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量下降 , 技术落后、设备老化 , 环境污染严重 ,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等等。 3. 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主要有两大途径 :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 , 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 二是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 方法技巧 】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问题的分析思路 考点归纳总结 考向一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青海省共和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 北靠青海湖 , 南临黄河谷地龙羊峡 , 在海拔 3000 米以上的戈壁建设了占地 54 平方千米 ( 相当 5160 个标准操场 ) 的光伏园区。据此完成 10~12 题。 10. 光伏发电只能白天工作 , 为了获取稳定的电源 , 当地最先解决的办法是 (    ) A. 建立火电厂 B. 与水电站联网 C. 开采地热资源 D. 开发风力资源 考点归纳总结 新题预测 11. 光伏电站建成后 , 戈壁植被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 , 增加了地表的太阳辐射 B. 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 , 提高了地表温度 C. 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 , 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 D. 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 , 减少了土壤的盐度 考点归纳总结 12. 戈壁迅速恢复的草影响光伏电板的效率 , 更易引起火灾 , 适宜采取的可持续的治理办法是 (    ) A. 大范围人工割草 B. 有组织地放牧 C. 地膜覆盖 D. 科学适量喷射除草剂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10.B   11.C   12.B   【 解析 】 第 10 题 , 由材料可知 , 该地靠近龙羊峡地区 , 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 由于光伏发电只能在白天 , 为了获取稳定的电能 , 可以与水电站联网 , 而风能发电也有季节和时间差异 , 稳定性差 , 故 B 项正确。第 11 题 , 大面积光伏电池板的铺设 ,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 使得地表温度降低 , 同时 , 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 , 土壤中水分条件转好 , 戈壁植被迅速恢复 , 因此 C 项正确 ,A 、 B 项错误 ; 该地区植被与土壤的盐度关系不大 ,D 项错误。第 12 题 , 由题干可知 , 戈壁迅速恢复的草影响光伏电板的效率 , 更易引起火灾 , 因此有组织地放牧 , 既减少了荒草的危害 , 同时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 故 B 项正确。 考向二 矿业城市的转型   夕张市大致位于北海道的中部地区 , 面积 763.2 平方千米 , 四面环山 , 距都会札幌市 60 千米以上。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发掘优质煤矿 , 是日本煤矿、煤矿机械以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基地。煤炭是该市唯一的支柱产业 , 因此也以“煤都”闻名日本。自 20 世纪 60 年代能源变革起 , 夕张市经济开始衰退 , 煤矿企业相继破产。为此 , 夕张市试图通过开发观光旅游、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进行产业转型。但一直没有收到明显成效。夕张市的人口数量已由最鼎盛时期的 116 908 人 (1960 年 4 月 30 日 ) 锐减至 8316 人 (2018 年 2 月 28 日 ), 而该市年龄 65 岁及以上的老人数量已超过总人口的 50% 。图 T11-11 示意夕张市位置。据此完成 13~14 题。 考点归纳总结 13. 夕张市经济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走向衰退的根本原因是 (    ) A. 煤炭地位下降和开采成本增加 B. 矿灾事故频发和产业结构单一 C. 新能源兴起 , 传统煤炭市场萎缩 D. 纬度高 , 受低温、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 考点归纳总结 图 T11-11 14. 夕张市产业转型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形闭塞 , 交通不便 B. 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C. 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D. 产业调整方向失误 考点归纳总结 图 T11-11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13.A   14.D   【 解析 】 第 13 题 , 据材料可知 , 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发掘优质煤矿 , 是日本煤矿、煤矿机械以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基地 ; 从 20 世纪中后期开始 , 随着资源量的减少 , 开采成本逐渐提高 , 再加上石油等新的能源被逐渐使用 , 煤炭地位开始下降 , 夕张市开始走向衰退。故 A 项正确。该题要抓住关键词“根本原因”。矿灾事故频发和产业结构单一 , 材料没有提及 ,B 错 ; 新能源兴起 , 传统煤炭市场萎缩与夕张市经济衰退有一定关系 , 但不是根本原因 , 低温、寒潮等自然灾害在鼎盛时期也 考点归纳总结 存在 , 因此 C 、 D 项错误。第 14 题 , 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发掘优质煤矿 , 煤炭外运 , 交通便利 , 故 A 项错误 ; 人口数量急剧减少是产业转型失败的结果 , 不是原因 , 故 B 项错误 ; 人口老龄化现象与产业转型尝试失败无直接关系 , 故 C 项错误 ; 该市为海洋性的季风气候 , 降水多 , 不适合种植蜜瓜 , 实施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是方向性错误 ,D 项符合题干要求。 6. 安徽省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 , 长期采煤已导致 20% 左右的地面沉陷 , 积水成湖 , 平均沉陷在 7 米左右。漂浮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 , 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 2017 年 12 月 10 日 , 全球最大的 150 兆瓦漂浮光伏电站在淮南市刘龙采煤沉陷区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 (1)~(3) 题。 (1) 在淮南市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 (    ) A. 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 B. 淮南市科技力量雄厚 C. 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大 D. 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政策 教师备用习题 (2) 淮南市漂浮式光伏电站 (    ) A. 发电稳定性比传统火力发电强 B. 可根本性解决淮南市能源不足的难题 C.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水资源 D. 有利于淮南市成为中国未来“光谷” (3) 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是 (    ) A. 贵州贵阳 B. 江苏徐州 C. 四川成都 D. 内蒙古呼伦贝尔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1)B   (2)C   (3)B   【 解析 】 第 (1) 题 , 淮南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 纬度较低 , 太阳能资源丰富 , 有利于光伏电站的建设 ; 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大 ; 政府政策支持淮南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 ; 而建设光伏电站对于技术需求不太高 , 且淮南科技力量薄弱。故 B 项正确。第 (2) 题 , 光伏发电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 , 稳定性不如火力发电 ,A 错 ; 光伏发电只是对能源需求的补充 , 不能彻底解决能源不足问题 ,B 项错误 ; 由于漂浮式电站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量 , 所以可以增加水资源 ,C 项正确 ; 淮南科技水平低 , 不会成为中国的“光谷” ,D 项错误。第 (3) 题 , 由材料可知 , 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主要在矿产资源枯竭地区 , 而江苏徐州是我国传统煤 教师备用习题 炭产区 , 地面沉陷面积大 , 有利于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 , 而其他三个城市不具备此特征 , 故 B 项正确。 教师备用习题 7. 生物质燃气可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物菌渣、禽畜粪便等可燃性物质作为原料转换获得 , 是一种通过各种技术设备获得的高质量的合成气。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署发布研究报告 , 计划逐步让全法国 1100 万家庭都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气 , 取代目前依赖进口的化石天然气。如今 , 生物质燃气只占法国燃气消耗的 0.1%, 但发展迅猛 , 法国政府希望到 2030 年这一比例增长至 3%, 到 2050 年达到 10% 。据此完成 (1)~(2) 题。 教师备用习题 (1) 与化石天然气相比 , 使用生物质燃气的主要优点是 (    ) ① 增加农民收入 ②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③带动农业发展 ④促进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 现阶段制约法国生物质燃气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    ) A. 市场 B. 技术 C. 交通 D. 成本 教师备用习题 【 答案 】 (1)A   (2)D   【 解析 】 第 (1) 题 , 生物质燃气可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物菌渣、禽畜粪便等可燃性物质作为原料转换获得 , 是一种通过各种技术设备获得的高质量的合成气。与化石天然气相比 , 使用生物质燃气的主要优点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 , 所以 A 正确。第 (2) 题 , 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署发布研究报告 , 计划逐步让全法国 1100 万家庭都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气。现阶段制约法国生物质燃气推广的主要因素是成本 , 所以 D 正确。 教师备用习题 8.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问题。   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是国际化、科技化的现代矿山城市典范。基律纳铁矿蕴藏量约 18 亿吨 , 是世界最大的铁矿中心之一 , 以出产高品位铁矿石 ( 含铁率超过 70%) 而著名。该地采矿设备先进 , 且矿产运输、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协作公司众多 , 采出的矿石 90% 出口国外。基律纳铁矿开采模式领先全球 , 目前已由早期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受地下开采影响 , 基律纳城址于 2014 年开始迁移至东部约 3 千米外新城。与老城区相比 , 新城规划建设为高密度、紧凑型城区。图 B11-6 为基律纳位置示意图 , 图 B11-7 为基律纳铁矿地下开采过程示意图。 教师备用习题 教师备用习题 图 B11-6 图 B11-7 (1) 分析基律纳成为现代矿山城市典范的主要原因。 (2) 说明铁矿地下开采导致基律纳城区被迫迁移的原因。 (3) 结合基律纳地理环境 , 说明其建设高密度、紧凑型新城的意义。 【 答案 】 (1) 铁矿石储量大、品质优良 ; 重视科技投入 , 开采模式和采矿设备先进 , 生产效率高 ; 国际市场广阔 ; 铁路线直达港口 , 便于铁矿石运输 ; 纳尔维克港终年不冻 , 为铁矿石出口提供海运保障 ; 矿业集团形成良性协作机制 , 实现互利共赢。 ( 任答五点即可 ) (2) 地下矿床倾斜延伸至基律纳城区下部 , 地下开采导致地表变形、断裂和塌陷 ; 随着地下开采深度的增加 , 塌陷区向城区延伸 , 威胁城区居民生产生活安全。这些都迫使基律纳城区迁移。 (3) 基律纳冬季寒冷 , 紧凑型城区可降低风速 , 减少热量散失 ; 紧凑型城区 , 人类活 教师备用习题 动密度大 , 通过热岛效应提升城区温度 ; 高密度城区可以缩小城区面积 , 为地下采矿预留更大拓展空间 ; 高密度城区出行距离短 , 利于公共交通的普及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解析 】 第 (1) 题 , 结合材料从资源、科技、交通、协作等方面回答。第 (2) 题 , 注意图中铁矿与城市的相对位置 , 从地下开采对城市的影响分析。第 (3) 题 , 从高密度、紧密型新城解决城市问题的角度回答。 教师备用习题 考点归纳总结 命题点四 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例 6 [2016· 全国卷 Ⅱ]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 , 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94%, 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 , 经常洪水泛滥。 19 世纪以来 , 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 , 并于 1931 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 , 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 T11-12 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典例探究 (1) 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 ( 瑞士境内 ) 、北部支流 ( 索恩河 ) 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图 T11-12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1) 上游 ( 瑞士境内 ): 有春汛 , 夏季径流量大 , 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 ( 索恩河 ): 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 , 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 : 夏季为枯水期 , 冬季为丰水期。 (2) 表格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 , 完成表格。 整治和开发目标 : 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 阶段   19 世纪 40 年代至 20 世纪 20 年代  整治河道 , 裁弯取直 , 消除河道分汊   ①          、         第二 阶段   20 世纪 20 — 80 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 , 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      、        、         第三 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改善航运条 件 防洪 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 ( 防洪 ) (3) 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 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3) 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 , 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 , 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 , 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 , 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 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 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 ), 扩展河道宽度 , 延长河流长度 , 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 ; 恢复河流生态系统 , 增加生物多样性 ; 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考点归纳总结 【 解析 】 第 (1) 题 , 主要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河流的补给类型、流域内的水利工程、植被覆盖率、湖泊数量、湿地分布等因素有关。第 (2) 题 , 主要考查河流的治理措施。流域的综合开发可以从防洪、改善水质、发电、改善航运等方面回答。第 (3) 题 , 主要考查流域开发的原因。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 可以从资源开发、加强管理等方面思考。第 (4) 题 , 主要考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的作用。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 可以从延长河流长度、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对污染的净化能力等方面回答。 1. 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1)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考点归纳总结 考点透析 治理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 , 调蓄径流 , 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 , 减轻洪灾  修固河堤 , 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 , 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少河流含沙量  调整产业结构 , 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 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 , 提高水质 考点归纳总结 2. 评价水利工程影响的基本方法 首先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 , 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 ; 其次要运用全面的观点 , 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评价水利工程的利多从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防洪等方面进行 , 评价水利工程的弊多从工程本身缺陷和对库区的影响、对上游的影响、对下游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 方法技巧 】 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 考点归纳总结 考向 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考点归纳总结 新题预测 15.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河床的冲淤与河流含沙量有密切关系 , 当河流的含沙量小于其输沙能力时 , 河床就会被冲刷 ; 当河流的含沙量大于其输沙能力时 , 河床就会淤积。三峡大坝蓄水后对其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含沙量产生了明显影响 , 也影响到下游河床的冲淤过程。宜昌站和螺山站是荆江河段的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 , 图 T11-13 为两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 考点归纳总结 (1) 与三峡大坝蓄水前的螺山站相比 , 描述蓄水后螺山站的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2) 判断三峡大坝蓄水前、后荆江河段冲淤状况 , 并说明判断依据。  (3) 推测三峡大坝蓄水后对荆江河段的影响。 图 T11-13 考点归纳总结 【 答案 】 (1) 蓄水后 , 螺山站河水含沙量减少 ; 含沙量的季节差异减小 ; 丰水期 ( 夏季 ) 含沙量减少幅度大 ; 枯水期含沙量减少幅度小。 (2) 蓄水前 , 荆江河段丰水期以淤积为主 , 枯水期以冲刷为主 ; 蓄水后 , 荆江河段以冲刷为主。依据 : 蓄水前 , 丰水期上游站 ( 宜昌站 ) 比下游站 ( 螺山站 ) 含沙量大 , 枯水期上游站 ( 宜昌站 ) 比下游站 ( 螺山站 ) 含沙量小 ; 蓄水后 , 全年上游站 ( 宜昌站 ) 比下游站 ( 螺山站 ) 含沙量小。 (3) 三峡大坝可以调节荆江河段的水位 , 使其水位季节差异减小 ; 河床冲刷作用增 考点归纳总结 强 , 使河道加深加宽 , 泄洪能力增强 ( 降低洪水位 ); 河道变深使航道条件改善 ; 河床的冲刷可能会威胁到堤岸安全 ; 由于河床冲刷 , 水位下降 , 导致下游取水口和港口设施功能失效。 【 解析 】 第 (1) 题 , 螺山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可从图中直接看出。第 (2) 题 , 三峡大坝蓄水前、后荆江河段冲淤状况主要结合图中含沙量的变化来分析。第 (3) 题 , 结合材料可知 , 荆江河段河流含沙量和季节变化减小 , 进而推测三峡大坝蓄水后对荆江河段的影响。 9. 图 B11-8 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流域示意图。读图 , 完成 (1)~(3) 题。 教师备用习题 图 B11-8 (1) 与布朗库河相比 , 内格罗河 (    ) A. 流速慢 B. 含沙量大 C. 汛期长 D. 流域面积小 教师备用习题 图 B11-8 (2) 在内格罗河 M 处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 A. 水量巨大 , 风大浪高 B. 人口稀少 , 劳动力少 C. 沼泽广布 , 河面宽阔 D. 雨林地区 , 环境恶劣 教师备用习题 图 B11-8 (3) 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 , 其主要原因是 (    ) A. 流域内经济发达 , 环保措施完善 B. 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 水循环活跃 C. 流域内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D. 该河流水量丰沛 , 水体和沼泽自净能力强 【 答案 】 (1)A   (2)C   (3)D   【 解析 】 第 (1) 题 , 与布朗库河相比 , 内格罗河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小 , 且流经沼泽地带 , 因而流速较慢 ; 含沙量较小 ; 两地汛期相差不大 ; 但是内格罗河流域地势低于 200 米的范围更大 , 积水区域更广 , 流域面积更大。 A 项正确。第 (2) 题 , 由图可知 , 内格罗河 M 处位于河流干流流经沼泽的部位 , 因此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沼泽广布 , 河面宽阔 , 故 C 项正确。第 (3) 题 , 河流的“健康”是指河流的水质好。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 , 是因为该河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 降水多 , 河流水量丰沛 , 水体更新快 , 另外河流流经沼泽湿地 , 受到净化 , 水质好 , 故 D 项正确 ,B 项不全面 ; 该河流域内经济不发达 ,A 项错误 ; 流域内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太绝对化 ,C 项错误。 教师备用习题 10. 阅读图文资料 , 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 , 在澜沧江干流已建成 13 级首尾相连的水电站 , 罗梭江成为澜沧江下游鱼类的唯一洄游通道。在建的回龙山水电站 ( 位置见图 B11-9) 设计的最高水位为 640 米 , 蓄水后将淹没上游 35 千米长的河谷 , 河谷两岸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水库里直接通过泄洪设施下泄而未发电的水 , 称为弃水。“十二五”期间 , 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率在 30% 以上 , 相反云南全社会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 2017 年 , 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 550 亿度 , 损失约 165 亿元。 教师备用习题 (1) 说明罗梭江河谷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 (2) 在建的回龙山水电站建成后将对罗梭江流域带来哪些影响 ? (3) 分析云南水电弃水现象严重的原因。 (4) 有人建议云南引入高耗能企业 , 打造工业走廊。但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 , 请提出质疑理由。 教师备用习题 图 B11-9 【 答案 】 (1) 纬度低 , 热量充足 ; 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的水汽 , 降水多 ; 位于云贵高原 , 北部有山脉阻挡 , 受冬季风影响小 ; 位于河谷地区 , 热量条件好。 (2) 有利 : 提供水电 , 发展旅游业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促进经济发展 , 扩大就业。不利 : 热带雨林面积减少 , 生物多样性降低 , 鱼类无法洄游 , 破坏自然保护区。 (3) 原因 : 水电开发过度 , 超过用电需求量。 (4) 高耗能企业可能造成新的环境风险 ( 破坏植被 , 污染环境 , 破坏生态 , 等等 ); 地形崎岖 , 交通不便 ; 基础设施不完善 ; 工业基础薄弱。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第 (1) 题 , 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应从该区域气温高和降水丰富两方面分析。气温高主要是纬度低 , 地势低洼 , 冬季受地形阻挡 , 受冬季风影响小 ; 降水多主要受夏季风影响。第 (2) 题 , 水库大坝对流域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 , 又有不利影响 , 可从防洪、灌溉、航运、旅游、养殖、等方面着手分析。第 (3) 题 , 材料中提到 , 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率在 30% 以上 , 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 , 以及 2017 年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 550 亿度 , 由此可推断云南水电弃水现象严重的原因是水电过度开发 , 超过用电需求量。第 (4) 题 ,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 , 地形崎岖、交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 , 对工业发展不利 , 发展高耗能企业会造成环境污染。 教师备用习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