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12语言表达选择题--语段综合运用一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12语言表达选择题--语段综合运用一含解析

练习12 语言表达选择题——语段综合运用(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9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证书。“以智慧筑牢地下长城、以心血铸就和平之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矢志不渝的心愿。”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岁月中,钱七虎如一名过关斩将的斗士,以偏向虎山行的________,为祖国的防护工程事业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2年,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越江的水下隧道。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肩负起这一新的挑战。“不能完全依赖外国,要靠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创新,才能进步,才能超越。”对钱七虎来说,(    )。他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来________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刻都不能放松。2008年8月,当盾构机掘进第659环时,突然停止工作。钱七虎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后来,我们改进了刀具,我们中国人自己改进了刀具。刀具________后性能大幅增加,由之前每把刀具平均掘进20米的极限提升为200米。”钱七虎至今回忆起来仍踌躇满志。2010年5月28日,作为长江上隧道长度最长、盾构直径最大、工程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南京长江隧道在历经5年之久的建设后,全线通车运营。钱七虎被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的称号。‎ 从城市地下空间到军事工程,钱七虎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引领和推动我国防护工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为多项大型工程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魄力 对待 改良 出谋划策 B.毅力 对待 改变 群策群力 C.毅力 应付 改变 出谋划策 D.魄力 应付 改良 群策群力 解析:魄力:临事的胆识和果断作风。毅力: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原文此处前有“偏向虎山行”,体现的是胆识,故应选用“魄力”。“对待”与“应付”都有“应对”的意思,但后者有敷衍的意味,态度不端正,不积极。故此处不选“应付”。“改良”和“改变”都有变化的意思,但“改良”的结果是变好,“改变”的结果不确定。此处后面有“性能大幅增加”的表述,故这里选择“改良”。“出谋划策”与“群策群力”之间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强调团体的力量。此处没有提到别人,只能用表示一己之力的“出谋划策”。故选A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承担起这一新的重担。‎ B.两年多后,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他肩负起这一新的重担。‎ C.两年多后,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的他,发起这一新的挑战。‎ D.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遭遇了这一新的挑战。‎ 解析:‎ 5‎ 原文中“肩负”“挑战”不搭配,而错误选项中的“承担”“重担”不搭配,“发起”“挑战”和“遭遇”“挑战”也不恰当。故选B项。‎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在刀尖上行走也不过如此 B.这个攻关项目犹如在刀尖上行走 C.这个攻关项目和在刀尖上行走有相似之处 D.攻下这个项目犹如在刀尖上行走 解析:A项中的“如此”没有着落,不可选;B项,“犹如”前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其后却是一个动词性短语,不恰当;C项,落脚到“相似之处”,与下文连接不严密,不如D项与下文连接得严密自然,因为D项主语“攻下这个项目”是一个动词性短语,而下文正是“攻下这个项目”的具体体现。故选D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庄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的荒诞不经很厌烦。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惠子是一个老实人,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作为依据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 惠子说:有棵大树,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长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你大言炎炎,大而无用,也没有人看你一眼吧。‎ 庄子说:这么大一棵树,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乌有之乡、荒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谁规定了那在荒茫之野上摇曳生姿的树,其生命的意义,就是作栋作梁,作门作框?即便是为人所用,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庄子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岂不也是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凌空蹈虚”!人生若只是一味填踏为实,不懂得腾空成虚,不仅自暴自弃,也往往暴殄天物,荼毒生灵。‎ 庄子不仅懂得“有”之用,还能懂得“无”之用,这样才能全面理解“用”,否则即便是大智慧者恐怕也会如犀牛望月。天地广大,人行走之时,所用的只是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罢了。(    )?‎ 脚踩着的地方是“实用”,脚没踩到的地方为“虚用”。只知实用,不知虚用,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人之蒙昧,莫过于此。‎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作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 B.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作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C.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 D.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解析: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以……为……”和“把……作为……”杂糅,可保留其一;二是“得出”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将“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改为“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或“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综合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因而,倘若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5‎ B.然而,即使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C.而且,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D.但是,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解析:联系上文“天地广大……那一小块罢了”与下文“脚踩着的地方……为‘虚用’”,可知括号里讲的是与“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相关的内容,而根据“只知实用,不知虚用……莫过于此”,可知不能只留下“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故括号里的内容应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根据下文“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先说“你”再说“大地”与下文衔接更紧密。据此分析,D项补写最恰当,故选D项。‎ ‎6.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中“实用”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 A.这一下就令人想起李白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云是天上的“招牌”,人们通过云的形状和变化可以判断天气的阴晴变化。‎ C.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景色雄奇壮美。‎ D.有些人只顾自己,该做的不做,该管的不管,如此作为,也算“无为而治”了。‎ 解析:引号的常见作用: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如否定和调整等);④表示突出强调。题干中“实用”的引号表示否定和调整。A项,引号表示引用。B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C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项,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由此可知,应选D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今天,改革精神更饱满,改革士气更________。40年改革开放,为亿万中国人烙下鲜明的精神印记,成为当代中国昭彰的精神标识。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们有发展的心气,有奋斗的劲头,有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必须以少年心气、青春姿态,坚定改革激情、唤起改革壮志、激发改革决心,闯难关、啃硬骨头、蹚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今天,改革价值更笃定,改革力量更________。“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40年来,(    )。过去6年多,中国的改革用一项项________的举措,回应百姓呼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让公平可及、让群众受益。新时代改革开放,让创造活力不断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交汇着历史与未来,影响着中国与世界。今天的中国,国家的现代化与民族伟大复兴________,走的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未来,中国仍然要靠“关键一招”赢得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顽强 雄伟 掷地有声 众彩纷呈 B.振奋 澎湃 掷地有声 交相辉映 C.振奋 雄伟 铿锵有力 众彩纷呈 ‎ D.顽强 澎湃 铿锵有力 交相辉映 解析:‎ 5‎ 振奋:精神振作奋发。顽强:一般指强硬或坚强、不屈服。结合前文“精神更饱满”,后文“继续推向前进”等词语,选用“振奋”更为合理。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雄伟:雄壮而伟大。结合后文“活力”“源泉”“涌流”等词语,选用“澎湃”较为合理。掷地有声:扔在地下能发出声响,多形容话语豪迈有力,现也可形容落实力度大。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此句形容“举措”宜用“掷地有声”。众彩纷呈:形容事物缤纷多彩。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原文强调“现代化”和“伟大复兴”互相促进、互相映照。‎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激发改革激情、坚定改革壮志、唤起改革决心,啃硬骨头、闯难关、蹚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B.唤起改革激情、坚定改革壮志、激发改革决心,蹚险滩、啃硬骨头、闯难关,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C.唤起改革激情、激发改革壮志、坚定改革决心,闯难关、蹚险滩、啃硬骨头,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D.坚定改革激情、激发改革壮志、唤起改革决心,闯难关、啃硬骨头、蹚险滩,在实践中求真知,推动改革航船行稳致远。‎ 解析:原句的语病主要是动宾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合理。“唤起激情、激发壮志、坚定决心”搭配最妥,且从语言严密性的角度来看,三个动词“唤起”“激发”与“坚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即由轻到重的递进。“闯难关、蹚险滩、啃硬骨头”看似三个短语并列,其顺序也不能随意,“难”与“险”有轻重之分,并且“闯难关”“蹚险滩”意思接近,应连接在一起。“啃硬骨头”不仅从意思角度应摆在最后,而且语言习惯中多重并列短语一般也是字数多的放后面。‎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无数劳动者渴望美好明天,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更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 B.无数渴望美好明天的劳动者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也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 C.无数渴望美好明天的劳动者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也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 D.无数劳动者渴望美好明天,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也用双手推动改革的进程。‎ 解析:根据段意,重点强调劳动者对改革的助推作用。即所选句子强调的重心应该是“推动改革的进程”,而不是“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而且“书写下自己精彩的人生”与“书写下自己人生的精彩”也有差别,后者重点强调的是“精彩”。故A、C、D都有不足。‎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________,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5‎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________,产生对________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________。‎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目不识丁 择善而从 高山仰止 名不副实 B.不学无术 择善而从 高山景行 盛名难副 C.不学无术 见贤思齐 高山仰止 盛名难副 D.目不识丁 见贤思齐 高山景行 名不副实 解析: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此处的语境是形容人甚至“不识字”,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所以应该用成语“目不识丁”。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才学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此处的语境是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后,看到德行高、才学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所以应该用成语“见贤思齐”。高山仰止:比喻道德崇高,令人仰望。高山景行:崇高的德行。此处的语境是产生对“崇高的德行”的向往,所以应该用成语“高山景行”。名不副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有名无实。盛名难副:名望很大,而实际情况难以和名望相称。此处的语境是指“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所以应该用成语“名不副实”。故选D。‎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B.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成,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 C.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D.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别人听着等于对牛弹琴,自己也没有做到。‎ 解析:A项,搭配不当,“目标”和“做到”不搭配;B项,偷换主语,“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与前一分句主语不一致;D项,递进关系错误,应该前后句子颠倒一下。原文中,“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应该放在“不但”之前。‎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 B.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 C.作为他规划的起点的“修身”‎ D.“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 解析:根据前文可知,此处是在说“修身”,所以“修身”做主语,根据后文“竟变成了终点”可知,此句应该是他“原来”规划的起点,所以只有A选项最符合题意。‎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