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③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无刻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选自《新华日报》) 1. 下列现象,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 A.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为生计忙碌着。 B. 一人遭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 C. 大络,终至退学;校园里充斥着“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争论。 D. 各种压力之下许多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以致于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追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精神亚健康”弥漫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 B. 本文论证严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C. 第五段从宏观上指出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增加了论证的深度。 D. 本文以“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为论题展开论证,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膨胀的消费思潮使我们的精神加剧萎缩,我们被裹挟在这种“内忧外患”中,身心交瘁。 B. 只要我们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就一定可以帮我们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 C. 创造文化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是当下“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的一种必要手段。 D. 无论是从心灵层面,还是生存状态来看,理想和激情的缺失都会导致我们的生活出现问题。 【答案】1. A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A项,没有表现出“精神亚健康”状态。选项中介绍的内容没有表现出“为生计忙碌着的人”是“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亚健康”状态。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A项,“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和自我的迷失”错误,对导致“精神亚健康”的原因性质表述不当。第三段相关表达为“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据此可知,“全球化浪潮”只是原因之一,而非根本原因。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B项,“只要就”表述绝对,原文最后一段为“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 ,“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只是帮我们寻找到归宿感的一部分条件。选项以偏概全,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B。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与3G到4G的渐进变化截然不同,5G是一种“量子跃迁”。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业界人士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 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5G的技术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5G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此外,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有业界人士指出,过去30年将人连接起来,接下来30年可能会将物连接起来。 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5G时代将会颠覆什么?》,《深圳商报》2019年01月13日) 材料二: 在3GPP主办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全球通讯企业对于未来5G使用美国高通主导的LDPC技术还是中国华为主导的Polar技术进行了投票,胜利的一方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会议最终达成的决定是: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 图一:各公司在LDPC码上的专利数 图二:各公司在Polar码上的专利数 (摘编自《透视5G投票风波》,《人民邮电报》2018年5月14日) 材料三: 过去几十年,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但在5G时代,美国的这种巨大优势正在丧失,告别一家独大的局面,甚至在无线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美国已经捉襟见肘。在5G领域,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中国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中国之所以在1G、2G通信时代发展较慢,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如今,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4亿,比美国和欧盟的人口总和还要多30%左右,并且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前景良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当然,技术和政策上的优势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一大批行业企业快速成长,都从客观上促进了5G产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5G时代,中国领先了吗?》,《北京科技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四: 虽然5G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难。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产业链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频段需要我们在全球去推动,将其从非主流变成主流。同时还要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问题。目前新的商务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怎样能够让5G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通信行业仍然在摸索。此外,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为了满足复杂场景和垂直行业的需求,5G对于网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给网络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依靠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已是难以为继。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我们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该专家表示,想要跨越这“三座大山”,构建开放、智慧和融创的5G产业环境是必须的。 (摘编自《5G商用: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图一上看,在高通主导的LDPC码上,各公司在LDPC码上的专利数比较,在绝对数量上,三星拥有的专利最多,其它各方也都有不少的专利。 B. 从图二上看,各公司在华为主导的Polar码上的专利数比较,华为几百件的专利虽然不算很多,但其它公司的专利更低,可见华为在这一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C. 5G标准投票会议最终达成的决定是: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 D. 综合两项专利数量和投票结果,华为虽然在数字通道上败北,但在控制通道上遥遥领先。从长远看,华为必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B. 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一定会将所有的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技术理想。 C. 5G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他们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 D. 虽然5G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难。 6. 请结合材料四简要分析:为应对5G商用化的挑战,我国通信行业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 【答案】4. D 5. B 6. ①在全球推动非主流频段,提高产业链成熟度;②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③探索形成新的商务模式;④改变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⑤需要与各行各业共同投入、联合创新;⑥变革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D项,“华为必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不合文意,根据材料二“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可知,华为在控制通道上占优势,但原文并没有“华为必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这样的相关表述,该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本题B项,“人类一定会将所有的物连接起来”错误。材料一中相关表达为“接下来30年可能会将物连接起来”;“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选项把可能性表述为必然性,不合文意。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从材料四“产业链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频段需要我们在全球去推动,将其从非主流变成主流”看出,要在全球推动非主流频段,提高产业链成熟度;从材料四“同时还要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问题”中看出,要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协同发展;从材料四“目前新的商务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怎样能够让5G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通信行业仍然在摸索”中看出,要探索新的商务模式,提高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从材料四“为了满足复杂场景和垂直行业的需求,5G对于网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给网络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依靠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已是难以为继。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中可看出,要改变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提高网络灵活性;要做好行业融通,了解行业需求,与各行各业共同投入、联合创新;要变革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与技术体系适配。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出租房里的阳光 於全军 刘庆是个职业写手,孤身一人在北京漂着。这天他接了一部悬疑小说的活儿,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写出来,他就想去郊区合租个小房子开工。 他通过网络找到了一处正在招租的房子,房子是由旧式办公大楼改的,中间一条过道,两边是三间卧室,需要找三户合租。这三间卧室里,最好的一间带落地窗、大阳台,阳光充足;差点的有个向阳小窗户;最差的那间也有窗,却是通向过道的暗窗,一点阳光也见不着。 刘庆最深恶痛绝的就是这种暗窗房,屋子里就像闷罐子,于是他就对着来合租的另两个人——一个彪形大汉和一个柔弱的姑娘说:“我想住那间有阳台的,价钱高点也没关系。阳光对我太重要了,因为我养了一盆女友送的花,这是我的爱情花,也是励志花,她要求我任何时候都不要丢弃花,不要忘了自己。” 刘庆说这话的目的有二,一是争取到有阳台大房间,二是说明自己很穷,让那大汉别打自己主意。难怪他这么想,那大汉外表太吓人了,头剃得精光瓦亮,腮下还留个大胡子,配上一米八几的个子,俨然就是《水浒》里的鲁智深。“鲁智深”听了刘庆的话,一捋袖子,露出一条青龙文身来:“都别跟我争,阳台房归我了,不过你们有了麻烦可以找我,喊我鲁哥就行。” 刘庆一听就蔫了,这人明显就是混社会的,自己哪还敢多话啊。反倒是那位柔弱的女孩说话了:“可是我有病,医生说要多晒太阳……”这话说得断断续续,时不时还咳嗽一声,让刘庆的心都不由得跟着揪了一下。刘庆正想着替女孩说话,想不到那个鲁哥先开口了:“你身体有病啊,小妹?那、那阳台房归你了,我住小窗户的。” 刘庆搬进了暗窗房里,谁让他既斗不过鲁哥,又同情小妹呢?他把那盆宝贝花放在暗窗的窗台上,打开窗户通风。这个暗窗非常小,位置又高,踩着凳子才能够着,倒是不怕有窃贼进来。 接下来刘庆就是昏天黑地地写作了,几乎不出门,不过有件事他必须每天做,就是搬着花下楼去晒两小时太阳,不然这花死定了。这天,他捧着花盆出门,正遇上那个姑娘,姑娘一看就明白了,问:“又出去晒花?”刘庆点点头:“是啊,没办法。”姑娘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中午,刘庆正要端着花出去,忽然看见一道亮亮的阳光照在暗窗的窗台上,把花叶照得闪闪发亮,屋子里也照进一大块光斑。可这是暗窗啊,不可能有阳光的,他就踩着凳子,通过暗窗寻找阳光的来源。这一看就明白了,原来姑娘卧室也有个通向走廊的暗窗,光线就是从这个暗窗过来,照在自己暗窗上的。但这两个暗窗和阳台可不在一条线上,阳光不可能从这个角度射进来,这是怎么回事?刘庆忽然想起姑娘搬来住时抬着一面大镜子,她说自己是学跳舞的,用镜子来纠正动作。不用说,姑娘一定是看自己每天搬花太辛苦,就用镜子反射阳光到自己屋里!刘庆这个感动啊,原先自己一直防着人家,现在看来,这个邻居还不错。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这天中午,刘庆忽然发现反射在花上的阳光直晃,好像是镜子放不稳,这是怎么了?忽然刘庆想到,姑娘身体有病,该不是摔到地上起不来,又喊不出声,在用这个方式向自己求救吧?想到这里,他急急忙忙到了姑娘房间前就敲门:“妹子,你是不是病了?我能不能进去?” 里面没应声,只发出一种沉闷的响动。不好,姑娘一定病发了!刘庆一膀子撞在门上,一下就开了,紧跟着被一把匕首紧紧抵住! 拿匕首的是个陌生男人。刘庆很快被这个男人绑上,还堵上了嘴。这时他才看见,姑娘也被绑在一面大镜子前。阳光摇动,就是姑娘趁歹徒不注意,摇晃镜子的结果。 歹徒说:“兄弟,我是从监狱里逃出来的,外面风声紧,想在这里躲几天。放心,我不想杀人,等外面查得不严了我就走。” 歹徒是昨天夜里来的,姑娘昨晚回家,刚打开防盗门,就被歹徒捂住了嘴,推进了房里。只是绑上了手脚。到了第二天,姑娘想自救,就用身体摇晃反射阳光的镜子,果然引起了刘庆的注意,却没想到刘庆没头没脑地撞了进来,也被绑上了!这样又过了一天,歹徒还没走的意思。刘庆和姑娘心里都清楚,得赶紧想办法,再拖下去可没个好。 这天中午,歹徒给他们吃饭,姑娘先被解开手,她刚端上碗,忽然就往窗户那里一滚,大声呼救起来。歹徒一见,立马上前抓住姑娘,堵住了她的嘴。这回饭也不让她吃了,把姑娘绑在了床腿上。 刘庆把这一幕都看在眼里,他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姑娘呼救是假,真正目的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口红,借挣扎之际在镜子上写了三个字母“SOS”,也就是说,刘庆房间墙上的光斑,会出现“SOS”的阴影,这是国际通用求救信号!刘庆偷眼一看歹徒,还好,这家伙根本不知道这三个字母的意思,无动于衷。 可刘庆又一想,这阴影只能打在自己房间的墙上,但是第三个租客——鲁哥,经常是天擦黑出去,第二天天不亮回来,一回来就睡大觉。就算他偶尔出房到卫生间方便,也未必能注意到,而且,看他一副夜生活丰富的样子,指不定是干什么勾当的呢,他能管这闲事? 到第四天中午,房门忽然被警察撞开了,歹徒束手就擒,姑娘和刘庆被及时解救了。而报案的,正是刘庆认为万万不可能的鲁哥! 面对鲁哥,刘庆和女孩感激不尽,鲁哥说:“我这两天看见你的花没浇水,都快干死了,我以为你不在家,就踩了个凳子,推开暗窗想帮你浇水,结果就看见求救信号了。我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了。不过我没敢敲妹子的门,而是报告了小区保安,正好警察正到处搜索逃犯,这么一说就对上了——” 刘庆很感慨,要不是姑娘给自己反射阳光,自己就不会进去救她;要不是鲁哥好心给自己浇花,也就看不到求救信号了。想到这里他就说:“其实吧,我瞒了两位一件事,我那盆花根本不是女友送的,是我从市场上淘来的名贵花卉,养开花了很值钱——” 这话一说,鲁哥也笑了:“那我也说实话吧,其实我不是混社会的,这副打扮是为了防坏人,因为我上的是夜班——” 那姑娘一听也笑了:“其实我一点病都没有,也是怕受人欺负。” 得,原来三个人都说了假话,直到现在才掏心窝子沟通上了。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女孩的“大镜子”在小说中是不可或缺的道具,更是文中起着贯穿全文的线索,所有情节的发展都和镜子有关。 B. 刘庆、鲁哥和女孩三位租客为了获得大阳台房,各自耍弄心机,最后在鲁哥的蛮横干预下,以刘庆住最差的暗窗房而告终。 C. 鲁哥外形彪悍,三大五粗,貌似《水浒》中的鲁智深,但在解救人质这一事件上,却展现出他的精明与细心。 D. 小说在描写三位租客时,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最后三位租客各自展开心扉,掏心窝子的沟通体现互相关爱有了结果,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8. “出租房里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就全文进行简要分析。 9. 请从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三方面,谈谈小说结尾画线句子的作用。 【答案】7. A 8. (1)指大自然照进房间的阳光。(2)指女孩用镜子反射到刘庆暗窗盆花上的阳光。(3)指小说中三个租客相互关注相互帮助的爱心。 9. (1)情节上,起到了照应开头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条理更清晰。(2)形象上,各自亮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使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3)主旨上,体现出当前社会互相关爱的正能量,使主旨更深刻,给读者以深刻思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主要涉及艺术手法、内容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议论抒情的语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比对选项和原文理解。本题A项,“在文中起着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所有情节的发展都和镜子有关”错误,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作为姑娘用于纠正跳舞动作的“大镜子”,是这个故事中不可少的道具,但其真正的和情节发展相关,只是入住以后用镜子反射阳光和求救上,真正的线索是出租房里的阳光,情节发展从始至终都与阳光有关。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标题内涵的探究能力。做此类题,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要特别关注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表层义、深层义、象征意或比喻义等。从全文看,“出租房里的阳光”,一个是自然照进卧室里的阳光,一个是女孩用镜子反射过来的阳光。从情节上看,姑娘是想给花提供阳光的;刘庆是因阳光摇动,关心姑娘的身体进屋被绑的;鲁哥是因担心花干死去浇花看到反射的阳光里的“SOS”暗影才报警的,阳光具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他们彼此的爱心。分点简要作答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重要段落、重要语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认真阅读原文,把握情节发展的基本过程,再结合其在文章中的位置,做深入思考,从内容和结构和主旨等方面综合分析。从结构方面分析,三个租客的话与开头三人为自己要阳光房说理由的情形相对照,使故事内容更明朗,结构更完整。从人物形象方面来看,三位租客各自展开心扉,亮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使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从主旨方面来看,掏心窝子的沟通体现互相关爱有了结果,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深化小说主旨,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爱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具体作答时,紧扣要求分点陈述即可。 【点睛】标题意蕴答题模式及步骤 : 模式: 标题自身意﹢文中意﹢主旨义(含情感) 步骤: 第一步:析标题字词,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 第二步:析标题修辞,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引申义、象征义或比喻义。 第三步:析背景、情感,联系作者情感,文章主题,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左氏春秋》。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帝注视久之,笑而止。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永令人持一月粮,营崖表,版筑其内。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永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帝大怒,夺永官。巡按御史丘养浩言:“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祈曲赐优容,俾还镇。”永竟废不用。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 辽东兵变。中官王永战败。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网者众。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李时。时荐永,且曰:“其家众足用也。”帝曰:“将须文武兼,宁专恃勇乎?”时曰:“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至是,竟得其力。都御史王廷相言:“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蓟镇,作京师藩屏。”未及调,卒。辽人为罢市。丧过蓟州,州人亦洒泣。两镇并立祠。 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雅知人,所拔卒校,后多至大帅。尚书郑晓称永与梁震有古良将风。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 B. 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 C. 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 D. 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氏春秋》,又称为《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文献。 B. 祠,文中指祠堂,祠堂可以指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而修建的房屋。 C. 中官,指宦官。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 卒,“死”的意思。《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永文武兼备,被人称赞。因为他养了一百多个西北勇士,所以李时认为他文武兼备,有威力,应镇守辽地。 B. 马永治军有方,足智多谋。他淘汰军中老弱者,扶持健壮者,所带部队称雄各军镇;他面对特殊地理位置,采取针对性防御措施,立下功劳。 C. 马永拥有威力,奋力平叛。辽东兵变被平定后,形势复杂,佟伏等人趁机作乱,军队因害怕马永而无人响应,马永率家兵平定叛乱。 D. 马永敢于进谏,善于用人。他劝谏皇帝不要出塞,被皇帝接受;他替陆完说话触怒皇帝;他善于识人,所提拔的人后来大多有出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 (2)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巩固边防,击退强敌,军民安居,依托他做国家的长城。 (2)马永担任将领,厚待间谍,知晓敌人的虚实,所以每次战斗总是取得胜利。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中“入”为动词,作谓语,与后面的地名“马兰峪”构成动宾短语,两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项;“参将陈乾被劾”与“擢永代”内容照应,并且“擢”的主语是“朝廷”,“镇守蓟州”的主语是马永而不是朝廷,因此要在“镇守”前停顿。排除B。 故选C。 这句话大意是“敌人入侵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弹劾,朝廷提拔马永代职。镇守蓟州。全部淘汰了各营里的老弱士兵,任他们务农和经商,赚取佣金供养健壮的士卒”。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本题D项,“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表述错误,应改为“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强加因果,“李时认为他文武兼备”也错,原文相关表述为“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李时。时荐永,且曰:‘其家众足用也。’帝曰:‘将须文武兼,宁专恃勇乎?’时曰:‘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至是,竟得其力”,可见,文中李时只提到他的“威力”(武力),并没有涉及“文”。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却:击退。强敌,军民安堵:军民安居。资:依靠,凭借。彼:他。(2)为:担任。抚:对待。情伪:虚实。故:因此。辄:总是。 【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做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 参考译文: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长得魁梧伟岸,骁勇果敢有谋略。学习兵法,喜欢《左氏春秋》。继承世袭职务为金吾左卫指挥使。在遵化守卫,敌人入侵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弹劾,朝廷提拔马永代职。镇守蓟州。全部淘汰了各营里的老弱士兵,任他们务农和经商,赚取佣金供养健壮的士卒,因此马永所率领的部队单独称雄于各军镇。武宗到喜峰口,想出塞,马永勒住马劝谏。皇帝注视他很久,笑着停止出塞。中路擦崖面对敌人的要道,没有城堡,耕种放牧的人常被抢劫。马永让人带着一个月的粮食,在山外扎营,在山崖上建筑城墙。城墙官署按期完成,于是调部队守卫。记功,升任署都督同知。 马永上书替陆完请求朝廷按已故官员给予典例,并且请求宽恕因议大礼而获罪的各位臣子。皇帝大怒,免去了马永的官职。巡按御史丘养浩说:“马永以仁义安抚军队,用廉洁约束自己,巩固边防,击退强敌,军民安居,依托他做国家的长城。边民听说马永离去,拦住道路请求他留下,并且携带子女想逃往别处。马永只是感念杰出人才赏识自己,想报效自己的私情。请求赐予宽待,让他回镇任职。”马永最终被罢官不用。马永闭门读书,清静简约像贫寒的读书人。很久以后,因人推荐被任用为南京前府金书。 辽东发生兵变。宦官王永战败。辽东自从兵变后,元凶虽然被杀但漏网的很多。强悍的士兵无所顾忌,纠集同党大呼小叫,动不动就心怀叛乱。广宁士兵佟伏、张鉴等人趁着发生旱灾闹饥荒,鼓动众人作乱,各营军队害怕马永,没有响应的。佟伏等人登上城的望楼,擂鼓大喊,马永率领家众向上攻击。千户张斌被杀,马永更加奋力战斗,全歼叛军。 马永养了武士一百多人,都是西北健儿,骁勇善战。辽东兵变刚刚平定,皇帝向李时询问将才。李时推荐马永,并且说:“他的家兵就够用了。”皇帝说:“将领必须文武兼备,岂有单纯依靠勇猛的?”李时说:“辽土刚刚平定,必须让有威力的人镇守。”到这时,最终是凭借他的力量才任此职。都御史王廷相说:“马永善于用兵,并且廉洁,应当仍然用他镇守蓟州,作为京城的屏障。”没有等到调动,马永就去世了。辽人为此停止做买卖。当送丧队伍路过蓟州,州里的人也哭泣。两镇都为马永建了祠堂。 马永担任将领,厚待间谍,知晓敌人的虚实,所以每次战斗总是取得胜利。一向了解别人,所提拔的士兵校官,后来大多官至大帅。尚书郑晓称马永和梁震有古代良将的风范。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 夜① 揭傒斯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注]①作者写此诗此时,他离开家乡在外做官已经七年了。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小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它以寥寥二十字的白描,传神地绘出一幅清夜客旅图,从中传达出诗人心中的孤寂之情。 B. 一、二句状写户外的景色,借景抒情,以凝冻在布满霜气的夜空中的疏星、沾湿了草木的月的流光,制造出一种清旷冷寂的氛围,抒写了人在他乡的无奈与悲凉,反映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 第三句由户外转入客舍,在“虚馆”的典型环境中,突出“人不眠”。“虚馆人不眠”,是说整个馆舍的人因寒冷都无法安睡。 D. 揭傒斯的这首《寒夜作》,最令人欣赏的是一句“时闻一叶落”,以动衬静,表明了漫漫长夜中不能入眠的状态,传达出诗人的在外做官,不得还乡的愁苦心绪。 15. 诗歌题目中的“寒”有什么含义?请简要说明。 【答案】14. C 15. ①写诗人对深秋夜晚的自然环境的真切感受;②写诗人因冷寂环境和凄凉心绪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感受。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C项,“整个馆舍的人因寒冷都无法安睡”理解错误,这里传达出诗人在长捱客栈中愁苦的心绪,“不眠”的是诗人自己,而不是“整个馆舍的人”,“不眠”不仅有叶落天寒的原因,而且更因为诗人心境的凄凉。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中重要词语、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全诗,包含背景注释。抓住诗歌主要意象,分析意境,结合诗句,揣摩情感。《寒夜》以寥寥二十字的白描,传神地绘出一幅清夜客旅图。一、二句状写户外的景色,以凝冻在布满霜气的夜空中的疏星、沾湿了草木的月的流光(“林薄”,谓草木丛生),制造出一种清旷冷寂的氛围,这里“寒”字写出了诗人对深秋夜晚清旷冷寂环境的真切感受。三句转入客舍,在“虚馆”的典型环境中,“人不眠”的主体便格外突出。 “一叶落”的声音是够细微的了,馆中人却能清晰的辨闻,足见夜间的寂静;而一个“时”(时时、时而之意)字,更将漫漫长夜中不眠人的警醒,表现得淋漓尽致,联系写作背景“作者写此诗此时,他离开家乡在外做官已经七年了”,可知,这一句也传达出诗人在长捱客栈中愁苦的心绪,因此“寒”也是诗人凄凉心绪引起的精神上的感受。 【点睛】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李密缺少亲属帮助的孤弱。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以水置平地为喻,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的《山居秋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表现幽清明净的自然美,体现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4)杜甫的《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 泻水置平地 (4). 各自东西南北流 (5). 明月松间照 (6). 清泉石上流 (7). 出师未捷身先死 (8). 长使英雄泪满襟 (9). 昔闻洞庭水 (10). 今上岳阳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情境默写,注意语境提示,本题易错词语有:(1)期功、强近、僮(2)泻(3)清(4)捷、、长、襟 (5)昔、洞庭。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______。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的无所适从________。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种种人世间的荒唐与罪恶,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_______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________,油然生爱? 17. 下列句子冒号使用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冒号的使用不一致的一项是 A.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B. 本词典主要作了如下修订:一、增加了一千多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下确切之处。 C. 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D.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种种人世间的荒唐与罪恶,他自知只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 B. 对种种人世间的荒唐与罪恶,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 C. 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自知只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 D. 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B. 眼冷,故悲慨万端;心肠热,故是非不管。 C. 心肠热,故悲慨万端;眼冷,故非不管。 D. 心肠热,故是非不管;眼冷,故悲慨万端。 【答案】17. A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根据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判断。冒号,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用在“说”“想” “宣布”“例如”等词语或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引出解释或说明;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本题要求为“冒号使用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冒号的使用不一致的一项是”,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这里的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下文解说的是具体内容。本题 A项,冒号起总结上文的作用。 B、C、D项中的冒号都起提示下文,解释说明的作用。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本题“对种种人世间的荒唐与罪恶,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成分残缺,应在“自知”前加主语“他”,排除B、C两项;“自知只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与“只好冷眼相看”语意矛盾,不合逻辑,应该排除A。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试题考生要充分的理解文段的文意,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因句式对应前文。本题小括号前“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先讲“冷”,后讲“热”,所以排除AD两项;再从“冷”“热”对应的情感看,排除B项。 故选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们学习画花卉,①________花卉画始于唐而盛于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前人遗留给我们不少优秀作品,②________。这些技法离不开对物象的写生,这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我们在学习传统技法的同时,③________从而充实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方针。 【答案】 (1). ①要了解花卉画的演变过程(或“要了解花卉画的发展历史”) (2). ②创造出诸多精到的技法 (3). ③也要吸纳外国的进步文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做题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材料涉及的领域;其次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注意所给语句的差别,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根据连贯的要求,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有时答案在材料中一定会有所提示。文段第一句说“我们学习画花卉”,后面写“花卉画始于唐而盛于宋”是讲花卉画发展历史,语意从“画花卉”到“花卉画”,①横线上应填与“花卉画”及“发展历史”相关的语句,才能自然与下文衔接。②横线后面讲“这些技法离不开对物象的写生”,“这些技法”指什么,前面应该提及,故承接上文语句“前人遗留给……”需从技法这个角度概括。③横线承接“我们在学习传统技法的同时”,应该思考还能干什么的话题,联系下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方针看,横线上要补足与“洋为中用”有关的语意,即学习“外国的进步文化”。 21.阅读下面材料,请提取出“隐形贫困人口”的三个特征。 网络流行词“隐形贫困人口”指这类人;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为什么称他们为“新穷人”?他们并不像人们常说的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他们往往成长在吃穿不愁的家庭,毕业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脑力劳动,有较高的收入;但他们往往“手比心快”,在没有任何预算的情况下,能任性掏出壹万元买一台iphoneX,没有任何消费节制。因此,他们的开销大于收入,往往一月到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此时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他们把钱花光了,苦涩地啃着馒头、刷着手机,盼望老板早点发薪。 【答案】(1)较高收入 (2)无预算 (3)开销大于收入(没有任何消费节制、任性)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概括“隐形贫困人口”的三个特征,答题时注意先对文段简单的划分层次,然后提取关键词语作答,语段开头讲具体的表现,然后分析,“有较高的收入”,应该不至于贫困,但其行为“没有任何预算”,造成“他们的开销大于收入”,答题时要抓住“较高收入”解释“隐形”,结合“无预算”“开销大于收入”,分析原因。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2)“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 (3)“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4)“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示 尽管朝代不同,时代各异,发展阶段不一,但人们干事创业,都离不开饱满旺盛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答案】勇担重任,争做栋梁 中学生是朝气蓬勃的初升的朝阳,承载着照亮民族未来的希冀;中学生是抽芽扎根的新生乔木,寄托着支撑国家命运的期望。为促进学生发展,国家提出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其中我认为当代中学生最需要“责任担当”这一素养,当代中学生应当勇担重任,争做栋梁。 勇担责任,谱写人生价值 华丽篇章。中学生站在人生起点,漫漫长途上,有未知待探索,有格局待开拓,有奇迹待创造。一炉精彩和一生意义都需以“担当”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君不见,百年之前的离乱神舟之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万千志士,高唱“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曲,心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志,勇担报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责任,生者扬其名,死者得其所,实现了生为中国人最崇高的价值。可现今,当代中学生甚至广大青年被贴上“佛系”的标签,逃避责任,得过且过的风气潜滋暗长,长此以往,必将栋梁之木蛀蚀一空,怎能不让人担忧?怎能不强调“责任担当”?因此,当代中学生虽活在和平年代,勇担责任的素养亦不可少,唯此方可任坚实的栋梁之才。 勇担责任,注入社会风气的清露净流。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缔造者,更是未来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进取担当的思想是社会欣欣向荣的催化剂。责任感之于社会,有如灯塔之于航船,北斗之于行者,亦有如沃土之于草木,阳光之于万物,引其风潮,促其成长。“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赤诚,身为师者的担当在社会上荡起“责任”的清流;“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需要知识”,是南仁东教授忠于科技的信仰,身为学者的爱国情怀在社会上掀起“使命”的巨浪。在当下“丧文化”日渐腐蚀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学生心灵的严峻形势下,强调当代中学生“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披上心灵铠甲,也为社会拨去思想雾霭,现朗朗乾坤。 勇担责任,创造国家振兴的夺目辉煌。梁启超有言:“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学生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是背负“中国梦”的一代,中学生勇担责任,方可托举起国家以辉煌之光。从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毅然回国担起中国迈入科技强国的责任,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科技创举中,从海归高材生秦玥飞无悔扎根荒野农村担起中国脱贫攻坚的责任,带领一条又一条贫困村求富的励志故事里,我们目睹“责任担当”的灼灼光华,见证勇担责任于国家的重大意义,因此,当代中学生勇担责任,于国非凡。 勇担重任,争做栋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需要,响应当今时代最迫切的呼唤。“受光于天下照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中学生们,请挑起肩上的重担,开拓宏大的格局吧!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共包含四则材料。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考生应认真阅读分析每则材料,找其异同点。材料一,强调的是勇气的重要性;材料二,强调人要有精神气;材料三,强调做事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材料四,强调机遇垂青于那些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通过这四则材料,联系提示语“尽管朝代不同,时代各异,发展阶段不一,但人们干事创业,都离不开饱满旺盛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可以看出作文时要围绕青年人要有一定的精神气,要敢于挑战和探索,不犹豫、不懈怠、不畏难。这四则材料的差别:古代、革命战争年代、改革开放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共同点是都强调勇气、精神。人们干事创业,都离不开饱满旺盛的“精神”。职场,官场,商场,赛场,考场,战场……场场都需要“精神”;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工人,农民……行行都需要“精神”;商业界、企业界、学术界、文艺界、军界……界界都需要“精神”。 参考立意: 1、青春是用来奋斗(打拼)的; 2、人生需要闯劲(魄力、勇气); 3、勇敢向前,成功之因; 4、没有吃苦精神,难成大业; 5、 畏葸不前,一事无成。 素材: 1.没有一个人的青春是可以随随便便的,没有一个人的青春是能够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没有一个人的青春不是用来奋斗的。每个时代的青春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青春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让青春失去其应有的特质: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懈奋斗。 2.老一辈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他们奋斗的目标很简单:为了他们的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国家更加强大!作为晚辈,我们的青春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奋斗,一方面我们得用自己的青春奋斗来感谢老一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让我们过上安宁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的青春事实上是与老一辈一样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与生命的活力,是可以奋斗出跟老一辈完全不一样的业绩来:也许我们的青春不可能是在战争中度过,但是我们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是青年学生就以努力学习力争用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来报效国家;是青年知识分子就以自己永不放弃的求索精神开创出科学或者社会领域的一片新天地。 3.鲁迅先生说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才换来社会的进步,多少代人经过艰苦奋斗才换来今天的和平生活。 4.在十九大开幕式上,64岁的习近平全程站立做报告,三个多小时,没有喝一次水,没有中途休息。但是他讲话始终抑扬顿挫,语调沉稳,透着自信和力量。我们姑且不说报告内容如何精彩,单是他演讲的过程,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为何能做到这样? 我们还是看看他的人生经历吧。 1969年1月,还不到16岁的习近平从大城市来到偏僻的小山村,在延川县梁家河开始了七年的知青生活。他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土窑洞,干的是重体力活。但是他从不叫苦叫累,而是带领梁家河农民修梯田,打水坝,建沼气池。 就在这个贫瘠的黄土地上,就在这个偏僻的山沟沟里,习近平不仅收获了劳动体验,丰富了人生阅历,而且在知识上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习近平说:“我的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确实如此,习近平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好多书。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书滋养了他,丰富了他的思想,提升了他的境界。习近平做报告,进行演讲,能对古今中外文化典例信手拈来,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底。 我觉得,一个人经受一些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生活的逆境磨砺意志,艰苦的条件成就伟业。 行文结构: 1.先拟一个观点明确的题目,如本题“勇担重任,争做栋梁”。 2.联系时代背景和中学生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观点“当代中学生应当勇担重任,争做栋梁”。 3.主体部分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勇担责任,谱写人生价值的华丽篇章”“ 勇担责任,注入社会风气的清露净流”“ 勇担责任,创造国家振兴的夺目辉煌”。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联系现实展开论述。 4.结尾总结全文,提出号召“勇担重任,争做栋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需要,响应当今时代最迫切的呼唤。‘受光于天下照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中学生们,请挑起肩上的重担,开拓宏大的格局吧!”。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