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考点49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学案
考点49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一、四大发明 1.纸的发明 (1)概述 ①__________发明书写用纸。 ②东汉__________改进造纸术,独创“蔡侯纸”。 (2)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 (3)意义 ①在四大发明中,__________影响最为久远。 ②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③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过程 ①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__________”。 ②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__。 (2)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__________,然后再传入欧洲。 (3)意义 ①为明代航海家________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________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条件 ①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 ②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 (2)发明:东晋葛洪《______________》中已提到“火药”。 (3)使用 ①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武器。 ②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4)外传:在12、13世纪,首先传入____________,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5)影响: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__________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4.印刷术的进步 (1)过程 ①唐代《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宋代毕升发明____________,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③元代王祯创制________,又发明转轮排字盘。 ④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 (3)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二、古代中国的艺术 1.书法艺术 (1)主要特点 ①以汉字的________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②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________,具有特殊的__________。 (2)发展演变 字体 时间 特点 甲骨文、金文 殷商时代。 比较成熟的文字。 小篆 创始于________。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________。 隶书 始于______,成熟通行于________时代。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 形成于汉末。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 兼________和________之长,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草书 — 把中国书法的________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3)代表人物及成就 ①秦代:________是著名的篆书家。 ②东晋:王羲之,擅草书、行书,被尊为“________”。 ③唐代:欧阳询、颜真卿、________,创立了欧体、颜体、柳体,________、________的狂草别具魅力。 ④北宋:________、黄庭坚、米芾、蔡襄,以行书名世。 ⑤元代:赵孟创赵体。 ⑥明代: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2.绘画艺术 (1)类型 ①按题材分:________、山水画、花鸟画。 ②按表现技法分:工笔与________。 (2)代表 山水画 文人画 特点 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________是山水画的灵魂。 追求__________,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地位 中国画的精粹。 “__________”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音乐 (1)先秦时期,中国的音乐艺术已较为发达。 (2)秦汉时期的乐府机构在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的基础上,融合成了新的音乐形式。 (3)隋唐时期民间音乐进入宫廷,总称________。 (4)明清时期不仅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也发达。 4.舞蹈艺术 (1)宫廷舞蹈多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2)民间舞蹈大多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情感。 5.戏曲艺术 (1)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杂剧、南戏出现。 (2)元朝时元杂剧形成。 (3)明代________兴盛起来。 6.清代京剧 (1)乾隆年间徽戏进京。 (2)形成:________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3)成熟:____________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4)走向世界: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1.《诗经》 (1)内容 ①收录了西周初年至__________的三百多首诗歌。 ②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 ①句式以________为主,或间以杂言。 ②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3)地位 ①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②奠定了中国文学______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特点 ①__________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②具有________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句式较灵活。 (2)代表:屈原的《________》《九歌》《天问》等。 (3)影响:楚辞体称为“________”,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 3.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美,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精神。 (2)成就:贾谊的《__________》《鹏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__________》。 4.唐诗 (1)李白(盛唐):以____________著称;被后人称为“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__________诗人。 (2)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____________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__________色彩。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 5.宋词 (1)特点:由民间流行的____________发展而来,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 (2)发展 时间 词人 特点 北宋 柳永 以切身的感受,__________的语言,白描的笔法,叙写都市的繁华和悲欢离合。 苏轼 打破诗与词的界限,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南宋 ______ 作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辛弃疾 __________的集大成者——作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 6.元曲 (1)构成 ①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________和套曲。 ②元杂剧: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2)名家名剧:________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3)兴盛原因 ①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7.明清小说 时期 成就 明朝 长篇小说 罗贯中的《__________》、施耐庵的《________》。 冯梦龙的《______________》、神魔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短篇小说 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___________》《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刻拍案惊奇》)。 清朝 吴敬梓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红楼梦》;蒲松龄的《_______________》;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________》。 答案:西汉早期 蔡伦 阿拉伯人 纸的发明 司南 航海事业 阿拉伯 郑和 麦哲伦 抱朴子·仙药 阿拉伯国家 资产阶级 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 木活字 文艺复兴 文义 意境 审美价值 秦代 图案美 秦朝 汉魏 楷书 草书 写意性 李斯 书圣 柳公权 怀素 张旭 苏轼 人物画 写意 意境 抒情写意 士大夫画 燕乐 传奇剧 道光 同治、光绪 春秋中叶 四言 现实主义传统 浪漫主义 楚国 离骚 骚体 吊屈原赋 上林赋 激情与浪漫 浪漫主义 凝重与沉郁 人道主义 长短句歌词 清浅婉约 李清照 豪放词派 小令 关汉卿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东周列国志 封神演义 西游记 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 儒林外史 曹雪芹 聊斋志异 孽海花 1.古代中国科技 2.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 3.古代中国文学发展的两大趋势 (1)逐渐成熟、完善。 (2)逐渐通俗化、大众化。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其内容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说明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4.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解读: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生产力的进步等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到明清时期由于君主专制的强化、海禁等政策,中国古代科技逐步落后于世界。 [重点理解] 1.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比较先进的原因 (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2)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3)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 2.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制约。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严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古代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 (4)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妨碍了对自然的研究;中国学者缺乏必要的科学实验的训练。 归根结底是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3.明清小说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2)影响因素 ①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 ②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③社会基础:市民阶层对文化作品的需求。 ④个人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 4.运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 提示:艺术的价值需要自身来体现,还要符合时代需要。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和唐太宗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使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 (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再现了这一场景。[2016·江苏卷] 提示:《史记》的记载和汉代画像石雕刻的场景都反映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歌颂了荆轲的义勇精神,二者的主题是一致的。 (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提示: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雕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宋代活字印刷虽然发明,但并未取代雕版印刷。 (4)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提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展。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士、农、工、商都喜欢小说,小说的教化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泛。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 (5)“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提示: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这一形式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如关羽的红脸代表其忠义,曹操的白脸代表其奸诈等。 [跟进题组] 1.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等章节,其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 ) A.理论性 B.实用性 C.复杂性 D.文学性 答案:B 解析:理论性、复杂性不符合材料“与农业社会相关”的信息,故A、C两项错误;《九章算术》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是为农业服务的,体现的是实用性,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文学性,故D项错误。 2.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到“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信息说明文学逐渐被下层民众所喜爱,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的是文学世俗化,不是迎合统治阶级,故B项错误;民间文学世俗化与道教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下图所示)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据此判断他所擅长的书体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答案:D 解析: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米芾书法“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故当为行书,所以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主题一 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发展 1.史料探史——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绊脚石 史料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探究 史料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答案: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2.归纳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社会因素 (1)源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7)人为因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3.归纳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不同 中国 西方 发展 条件 没有形成科学家的群体组织,没有建立起新的学科体系 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起了物理、化学等学科体系 研究 内容 在科学上的成就属于应用科学 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研究 方法 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科学研究注重实验 主题二 古代中国辉煌的文学 1.图片证史——元曲与市民社会 元杂剧人物陶俑 论从史出 随着元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元杂剧兴起。 2.史料探史——“合为事而作”的唐诗 史料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探究 史料中的诗的作者是谁?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作者:杜甫。背景: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杜甫的这首诗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3.重点讲解——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主题三 古代中国辉煌的艺术神韵 1.图片探史——“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兰亭序》 论从史出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行书的代表,被古人称作“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行、楷、草皆精,被誉为“书圣”。 2.图片探史——从文人意趣到民间风情 图1 图2 探究 根据图片分析,图1和图2各属于哪种绘画艺术形式。图2绘画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了古代绘画艺术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形式:图1属于文人画;图2属于年画。趋势:绘画艺术逐渐由贵族文人独有的享受转向大众化、通俗化和实用性。 3.归纳总结——中国画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山水画 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中国画的精粹 文人画 强调个性,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素养;北宋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要形式 风俗画 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