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长效热点2(京津琼)专用
长效热点2 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 【背景材料】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即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坐标下,在建设“法治中国”概念提出四年多的关键节点,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是坚持法治强国的一大重要举措,意味着我国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按下了“快进键”。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党务各个部门和组织机构,关乎到每个公民、每个党员,没有统一协调,难以形成良性整体机制。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成立,将以更高的站位克服各种阻力,协调各种组织,发挥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的多项职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谋大局,把方向”。 材料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017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关于修宪的意见和建议。2018年1月19日,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随后,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必须要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分别进行了5次修改。通过修改,使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材料三 为推进反腐败工作、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2016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明确了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的产生、职权,试点地区暂时调整或暂时停止适用部分法律。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试点地区制定和实施具体改革方案。2017年10月30日,按照十九大精神,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设立省市县三级地方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2018年3月20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施行。 材料四 80多年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烽火中诞生,雄壮的歌词伴随着激昂的旋律,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万众一心、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我们身边,存在着不尊重国歌的现象——奏唱国歌不规范,参与者嬉笑打闹,随意改编国歌歌词,还有人在商业活动中播放国歌,等等。2017年10月1日起,国歌法正式施行,对播放、奏唱国歌的场合及奏唱礼仪规范等多方面进行规范。作为国家象征,国歌同国旗、国徽一起,有了专门的法律保护。此外,国歌法还明确,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了解国歌的历史,感受国歌承载的厚重历史和伟大精神,遵守国歌奏唱礼仪,唱国歌、爱国歌,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考法突破】 1.政治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1】以政治意义类题目考查成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修改宪法、监察体制改革、国歌法实施的意义。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成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规范解答】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有利于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从而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促进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2)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设立中央领导小组,有利于整合职能部门的资源,从最高层统一配置资源,冲破各种利益羁绊,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形成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强大合力。 (3)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成立,有助于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意志与国家意志、人民利益更好实现统一,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治体系协同发展,为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合宪性审查机构奠定基础。 (4)有利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命题方向2】以政治说明类题目考查我国宪法修改的过程。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次宪法修正案的出台过程予以说明。 【规范解答】 (1)中共中央启动修宪工作,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修宪意见和建议,表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政党协商的政治优势。 (2)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表明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最高立法权。 (3)从《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出台过程, 是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这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的充分体现。 【命题方向3】以政治措施类题目考查国家或某一行为主体是如何做某事的。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的。 【规范解答】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党中央制定出台了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2)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行使决定权。以决定形式对改革试点地区授权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全国各地全面推开改革。 (3)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试点地区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改革方案。 (4)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审议通过的国家监察法,为监察体制运作提供法律保障。(学生若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也可。) 2.文化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文化意义类题目考查国歌法实施的意义。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四,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国歌法实施的文化意义。 【规范解答】 (1)尊重国歌,遵守国歌奏唱礼仪规范,了解国歌的历史,感受国歌承载的厚重历史和伟大精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尊重国歌,遵守国歌奏唱礼仪规范,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3)尊重国歌,弘扬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生活与哲学角度 【命题方向1】以哲学说明类题目考查宪法的修改。 【模拟设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规范解答】 (1)通过宪法修正案是坚持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的要求。 (2)通过宪法修正案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3)通过宪法修正案是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要求。 【命题方向2】以哲学依据类题目考查宪法的修改、监察体制改革的推广等。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推开的哲学依据。 【规范解答】 (1)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在北京市、 山西省、浙江省设立监察委员会,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有利于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积累经验。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通过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总结出经验后在全国推广,促进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各地有效推开。 【热点演练】 一、选择题 1.为总结和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中央组织拍摄了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该片全景式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③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④要直面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九鼎重器,百炼乃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据此回答2~3题。 2.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 ①有利于实现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的具体管理 ②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思想基础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3.(2018·北京石景山区二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宪法应坚持与时俱进。下列古语与宪法修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④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4.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会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我国宪法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是基于( ) ①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③斗争性与同一性的统一 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④错误,应该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统一。 5.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修宪是基于( )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新时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6.“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18年3月17日,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历史上首次在人民大会堂向宪法庄严宣誓。国家领导人向宪法宣誓,意在( ) ①弘扬宪法精神,强化全民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②维护宪法权威,促进公职人员依法行使公权力 ③推进依宪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强化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根本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7.(2018·天津调研)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监察法,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整合政府、检察等部门的监察力量,将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及其他公共部门纳入监察范围。这一改革旨在( ) ①实现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②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③建立起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党内监察体系 ④搭建群众监督公共权力的新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8.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传来重磅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获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从而形成了“一府一委两院”新的权力格局。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表明( ) ①监察委员会行政监察职能范围扩大,监察效率提高 ②监察委员会与“一府两院”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③监察委员会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监察委员会是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行政监察说法错误;③错误,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检察权。 9.(2018·天津东丽区模拟)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从2017年10月1日起,国歌法正式施行。国歌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恶意修改国歌歌词或者故意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损害国歌庄严形象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材料体现了(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②公民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④国家通过立法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已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歌法对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唱国歌、爱国歌。同时,法律还对侮辱国歌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国歌法的制定( ) ①有利于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增强政治认同 ②捍卫国歌严肃性和神圣性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公民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奏唱国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我国对宪法进行适当的修改。 2017年9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在反复征求党内外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1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讨论了党中央修宪建议,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大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必须由中共中央提出修宪建议并经全国人大审议以及这次修宪的重要意义。 答案 (1)原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 (2)意义:有利于保持宪法的持久生命力,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把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会强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制定监察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的必然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并说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答案 (1)关系: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党的主张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2)意义:①有利于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公权力被滥用,预防和惩治腐败。②有利于公职人员尽职尽责,实现权为民所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③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丰富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⑤有利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