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课件(55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课件(55张)(全国通用)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考纲要求 考点归纳 高考示例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 2017课标Ⅱ,26,28;2017课标Ⅲ,13,27,28;2016 课标Ⅰ,28;2016课标Ⅱ,28 考点二 离子反应 2017课标Ⅰ,26、27;2017课标Ⅲ,13;2016课标 Ⅰ,27;2016课标Ⅱ,28;2016课标Ⅲ,27、28;201 5课标Ⅱ,28 高考导航 总纲目录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二 离子反应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 主干回扣 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答案 失去 升高 氧化 还原性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得到 降 低 还原 2.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四”依据 (1)依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         剂>         产物; 还原性:         剂>         产物。 (2)依据金属或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3)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如:   (4)依据产物的价态判断 ①外界条件相似时,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越 高,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②外界条件相似时,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越 低,对应的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如:   答案 (1)氧化 氧化 还原 还原 (2)①减弱 增强 ②减弱 增 强 (3)越强 > (4)①> ②>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4”规律   答案 相等 还原 氧化 5.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 (1)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2)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还原   (  )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 (4)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一定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  ) (5)同种元素处于高价态时的氧化性一定比处于低价态时强   (  ) (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 总数   (  ) (7)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 N A   (  ) (8)ClO 2 +H 2 O 2 +OH -   Cl   +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O 2   (     ) (9)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 2 和 H 2 SO 4 ,即可得到I 2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 2   (  ) (10)2Na 2 O 2 +2H 2 O   4NaOH+O 2 ↑、Cl 2 +H 2 O   HCl+HClO均为水 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  )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7) ✕  (8)√ (9) ✕  (10) ✕ 1.(2017天津理综,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典题精练 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及概念辨析 答案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没有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 2.(2017北京理综,8)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 A.二氧化碳使Na 2 O 2 固体变白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 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B A项,在CO 2 与Na 2 O 2 的反应中,CO 2 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C 项,乙烯与Br 2 的反应既是加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乙烯作还 原剂被氧化;D项,氨气与AlCl 3 溶液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2017江西赣州十三县联考,4)我国古代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 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 2 S+O 2   2X+2H 2 O。下列有关该 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g得到电子 B.X为AgS C.O 2 被还原 D.每生成1 mol X转移电子数为4 N A 答案    C 由原子守恒可知X是Ag 2 S,反应中Ag失去电子,每生成1 mol Ag 2 S转移电子数为2 N A ,所以A、B、D均不正确。 方法归纳 解答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的步骤   题组二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4.(2017湖南岳阳四校联考,5)某离子反应涉及H 2 O、ClO - 、N   、H + 、 N 2 、Cl - 六种微粒。其中 c (N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 A.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 2 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3 mol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答案    D     c (N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说明N   是反应物,则N 2 是生成 物,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氧化剂是ClO - ,是反应物,Cl - 是还原产物,是 生成物,由电荷守恒可知生成物中还应有H + ,由原子守恒可知H 2 O也应是 生成物,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   +3ClO -   N 2 ↑+3Cl - +2H + +3 H 2 O。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l - ,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2 mol,氧化剂与 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所以A、B、C均不正确;反应后有H + 生 成,所以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故D正确。 5.(2017河南豫南九校质量考评五,12)实验室可用以下反应制备氯气: KClO 3 +6HCl(浓)   KCl+3Cl 2 ↑+3H 2 O。反应中有1 mol电子转移时制 得氯气44 g,则反应物可能的组合是   (  ) A.K 35 ClO 3 +6H 35 Cl  B.K 35 ClO 3 +6H 37 Cl C.K 37 ClO 3 +6H 35 Cl  D.K 37 ClO 3 +6H 37 Cl 答案    B 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每转移5 mol电子制得氯气3 mol,则有1 mol 电子转移时制得氯气0.6 mol,这0.6 mol Cl 2 中有1/6 Cl(即 0.2 mol Cl)来自KClO 3 ,有5/6 Cl(即1 mol Cl)来自HCl。A项,0.2 mol × 35 g /mol+1 mol × 35 g/mol=42 g ≠ 44 g;B项,0.2 mol × 35 g/mol+1 mol × 37 g/ mol=44 g;C项,0.2 mol × 37 g/mol+1 mol × 35 g/mol=42.4 g ≠ 44 g;D项,0.2 mol × 37 g/mol+1 mol × 37 g/mol=44.4 g ≠ 44 g,故正确答案是B。 题组三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及相关计算 6.已知氧化性Br 2 >Fe 3+ 。FeBr 2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 2 ,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a Fe 2+ + b Br - + c Cl 2   d Fe 3+ + e Br 2 + f Cl -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 方程式中的 a 、 b 、 c 、 d 、 e 、 f 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     ) 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 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 答案    B 因为氧化性Br 2 >Fe 3+ ,所以向FeBr 2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 2 时, Cl 2 先氧化Fe 2+ ,后氧化Br - ,故B项错误。 7.(2017湖南百所中学阶段性诊断,17)磷化铝(AlP)和磷化氢(PH 3 )都是粮 食储备常用的高效熏蒸杀虫剂。 (1)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族。AlP遇水蒸气会发 生反应放出PH 3 气体,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           。 (2)PH 3 具有强还原性,能与CuSO 4 溶液反应,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制备PH 3 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黄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次磷酸属于        (填“一”“二”或“三”)元酸。 ②若起始时有1 mol P 4 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        mol PH 3 。(不考虑产物的损失) 答案 (1)三 ⅤA Al(OH) 3 (2)24 11 12 8 3 24 (3)①P 4 +3NaOH+3H 2 O PH 3 ↑+3NaH 2 PO 2  一 ②2.5 解析 (1)AlP与H 2 O反应生成PH 3 气体和Al(OH) 3 。 (2)反应中Cu由+2价变为+1价,部分P由-3价变为+5价,根据得失电子守 恒及原子守恒可将方程式配平。 (3)①由于使用的烧碱过量,所以得到的NaH 2 PO 2 应是次磷酸的正盐,即 次磷酸属于一元酸。②1 mol P 4 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P 4 +3NaOH+3H 2 O   PH 3 ↑+3NaH 2 PO 2 ,生成1 mol PH 3 和3 mol NaH 2 PO 2 ,3 mol NaH 2 PO 2 与硫酸发生反应2NaH 2 PO 2 +H 2 SO 4   Na 2 SO 4 +2H 3 PO 2 ,生成3 mol H 3 PO 2 , 3 mol H 3 PO 2 再发生分解反应2H 3 PO 2   PH 3 ↑+H 3 PO 4 ,生成1.5 mol PH 3 , 所以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PH 3 2.5 mol。 方法技巧 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二 离子反应 主干回扣 1.相关概念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 弱电解质:       。 答案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①定义:       。 ②发生条件:       。 (2)离子方程式 ①定义:       。 ②书写步骤:             。 (3)离子反应的“六类型” ①有气体产生。如C   、S 2- 、HS -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             不能大量共存。 ②有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 ③有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生成。 ④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⑤形成         。如: a.Fe 3+ 和         、C 6 H 5 O - ; b.Ag + 与NH 3 ·H 2 O。 ⑥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答案 (1)①有离子参与或生成的反应 ②有难溶性物质生成或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 (2)①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②写、拆、删、查 (3)①H +  ⑤配合物 SCN -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 (1)向稀HNO 3 中滴加Na 2 SO 3 溶液:S   +2H +   SO 2 ↑+H 2 O       (  ) (2)向CuSO 4 溶液中加入Na 2 O 2 :2Na 2 O 2 +2Cu 2+ +2H 2 O   4Na + +2Cu(OH) 2 ↓+O 2 ↑   (  ) (3)氯气溶于水:Cl 2 +H 2 O   2H + +Cl - +ClO -   (  ) (4)Na 2 CO 3 溶液中C   的水解:C   +H 2 O HC   +OH -   (  ) (5)酸性溶液中KIO 3 与KI反应生成I 2 :I   +I - +6H +   I 2 +3H 2 O   (  ) (6)向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 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2Fe 2+ +ClO - +2H +   Cl - +2Fe 3+ +H 2 O   (  ) (7)Cl 2 通入NaOH溶液中:Cl 2 +OH -   Cl - +ClO - +H 2 O(  ) (8)Fe 2 (SO 4 ) 3 和Ba(OH) 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 +S  +Ba 2+ +3OH -   Fe(OH) 3 ↓+BaSO 4 ↓   (  ) 答案 (1) ✕  (2)√ (3) ✕  (4) ✕  (5) ✕  (6) ✕  (7) ✕  (8) ✕ 1.(2017江苏单科,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钠与水反应:Na+2H 2 O   Na + +2OH - +H 2 ↑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 - +2H 2 O   H 2 ↑+Cl 2 ↑+2OH -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 +OH - +H + +S     BaSO 4 ↓+H 2 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 2+ +HC   +OH -   CaCO 3 ↓+ H 2 O 典题精练 题组一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答案    B A项,电荷不守恒,错误;B项,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生成Cl 2 , 阴极生成H 2 和NaOH,正确;C项,不符合物质的组成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为Ba 2+ +2OH - +2H + +S   BaSO 4 ↓+2H 2 O;D项,N   也参与反应,正确 的离子方程式为N   +HC   +Ca 2+ +2OH -   CaCO 3 ↓+NH 3 ·H 2 O+H 2 O。 2.(2017河北唐山一模,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Fe 2 (SO 4 ) 3 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 3+ +Fe   2Fe 2+ B.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 3 +2CH 3 COOH   2CH 3 COO - +Ca 2+ +CO 2 ↑+H 2 O C.铜与浓硝酸反应:3Cu+8H + +2N     3Cu 2+ +2NO↑+4H 2 O D.向Na 2 SiO 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 2 SiO 3 +2H +   H 2 SiO 3 ↓+2Na + 答案    B A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2Fe 3+ +Fe   3Fe 2+ ;C 项,产物错误,铜与浓硝酸反应应生成NO 2 ;D项,Na 2 SiO 3 易溶于水,应拆成 离子。 3.(2017河南六市联考,5)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加入 相应试剂后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Fe 2+ 、N 、K + 稀硫酸 3Fe 2+ +N +4H +   3Fe 3+ +NO↑ +2H 2 O B Fe 3+ 、I - 、ClO - 氢氧化钠溶液 Fe 3+ +3OH -   Fe(OH) 3 ↓ C Ba 2+ 、HC 、Cl - 氢氧化钠溶液 HC +OH -  C +H 2 O D Al 3+ 、Cl - 、N  过量氢氧 化钠溶液 Al 3+ +3OH -   Al(OH) 3 ↓ 答案    A B项,Fe 3+ 与I - 、ClO - 与I - 都不能大量共存;C项,加入氢氧化钠溶 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C   +OH - +Ba 2+   BaCO 3 ↓+H 2 O;D项,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Al 3+ +4OH - Al   +2H 2 O。 方法归纳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 一查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二查“   ”“   ”“↑”“↓”的使用是否恰当; 三查拆分是否正确; 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 五查是否符合反应物的用量——过量或少量; 六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题组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4.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1)Cl 2 通入水中:                    。 (2)在石灰乳中加入Na 2 CO 3 溶液:                    。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 (4)小苏打与NaHSO 4 溶液反应:                    。 (5)NH 4 HCO 3 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                        。 (6)NaHCO 3 溶液和过量Ba(OH) 2 溶液混合:                     。 (7)NaHSO 4 溶液与Ba(OH) 2 溶液混合呈中性时:                        。 (8)FeBr 2 溶液与足量氯水混合:                    。 答案 (1)Cl 2 +H 2 O   H + +Cl - +HClO (2)Ca(OH) 2 +C     CaCO 3 +2OH - (3)2Na 2 O 2 +2H 2 O   4Na + +O 2 ↑+4OH - (4)HC   +H +   CO 2 ↑+H 2 O (5)N   +HC   +2OH -   C   +NH 3 ↑+2H 2 O (6)HC   +OH - +B     BaCO 3 ↓+H 2 O (7)2H + +S   +B   +2OH -   BaSO 4 ↓+2H 2 O (8)2F   +4Br - +3Cl 2   2F   +2Br 2 +6Cl - 题组三 离子共存 5.(2017江苏单科,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是   (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 3+ 、Mg 2+ 、SCN - 、Cl - B. =1 × 10 -12 的溶液中:K + 、Na + 、C   、N   C. c (Fe 2+ )=1 mol·L -1 的溶液中:K + 、N   、Mn   、S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 、N   、S   、HC   答案    B Fe 3+ +3SCN - Fe(SCN) 3 ,二者不能大量共存,A错;Fe 2+ 水解 使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Mn   与Fe 2+ 不能大量共存,C错;使甲基橙变 红的溶液呈酸性,H + 与HC   不能大量共存,D错。 6.(2017江西南昌一模,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 量共存的是   (  ) A.pH=1的溶液:Ba 2+ 、Al 3+ 、Cl - 、S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 + 、K + 、HC   、I - C. c (OH - )/ c (H + )=10 -12 的溶液:N   、Cu 2+ 、N   、Cl - D.含有0.1 mol/L Fe(NO 3 ) 2 的溶液:H + 、Mg 2+ 、SCN - 、S   答案    C A项,S   与Ba 2+ 不能大量共存;B项,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 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HC   不能大量存在;C项, c (OH - )/ c (H + )=10 -12 的溶 液呈酸性,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项,N   在酸性条件 下与Fe 2+ 不能大量共存。 解题必备 限制条件的离子共存 (1)限制酸性溶液的条件(隐含有H + ) ①常温下pH= a ( a <7)的溶液; ②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③加镁粉放出氢气的溶液; ④常温下 c (OH - )为10 - n ( n >7) mol·L -1 的溶液。 (2)限制碱性溶液的条件(隐含有OH - ) ①常温下pH= a ( a >7)的溶液; ②使酸碱指示剂呈现碱对应颜色的溶液; ③ c (H + )为10 - n ( n >7) mol·L -1 的溶液。 (3)可酸可碱的条件 ①水电离的 c (OH - )或者 c (H + )为10 - n ( n >7) mol·L -1 的溶液; ②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 ③HC   不能稳定存在的溶液。 题组四 离子检验与推断 7.(2017河北石家庄质检二,12)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为AlCl 3 溶液,B可能为氨水,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 +4NH 3 ·H 2 O   Al   +4N   +2H 2 O B.若A为Fe,B可能为稀HNO 3 ,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 + +2N     3Fe 2+ +2NO↑+4H 2 O C.若A为NaOH溶液,B可能为CO 2 ,可用Ca(OH) 2 溶液鉴定C、D溶液中的 阴离子 D.若A为Cl 2 ,B可能为NH 3 ,实验室可用加热固体C的方法制取NH 3 答案    B A项,若A为AlCl 3 溶液,则B不可能为氨水,因为无论氨水少量 还是过量,它与AlCl 3 的反应均为Al 3+ +3NH 3 ·H 2 O   Al(OH) 3 ↓+3N   ;B 项,Fe与过量的稀HNO 3 反应生成Fe(NO 3 ) 3 ,Fe与少量的稀HNO 3 反应生成 Fe(NO 3 ) 2 ,Fe(NO 3 ) 3 和Fe(NO 3 ) 2 可相互转化,故若A为Fe,B可能为稀HNO 3 , 对应的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3Fe+8H + +2N     3Fe 2+ +2NO↑+4H 2 O; C项,若A为NaOH溶液,B为CO 2 ,则C为NaHCO 3 ,D 为Na 2 CO 3 ,NaHCO 3 和 Na 2 CO 3 都能与Ca(OH) 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用Ca(OH) 2 溶液不能 鉴定C、D 溶液中的阴离子;D项,若A为Cl 2 ,B为NH 3 ,则C是NH 4 Cl,NH 4 Cl 受热分解生成NH 3 和HCl,遇冷时NH 3 和HCl又化合生成NH 4 Cl,因此无法 用加热NH 4 Cl的方法制取NH 3 。 8.(2017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第一次联考,21)某强酸性溶液X中含有 Ba 2+ 、Al 3+ 、N   、Fe 2+ 、Fe 3+ 、C   、S   、S   、Cl - 、N   中的一种 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提示:气体D在常温常压 下呈红棕色):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除H + 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Q)是         ,若要确定该离子Q(若不止 一种,可任选一种)不存在,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                 。 (2)沉淀G的化学式为           。 (3)写出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气体D与水、足量氧气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Al 3+ 、N   、Fe 2+ 、S    Fe 3+ 、Cl -  取少量溶液X于试管中, 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没有Fe 3+ (其他合理 答案也可) (2)Fe(OH) 3 (3)3Fe 2+ +4H + +N     3Fe 3+ +NO↑+2H 2 O (4)4NO 2 +O 2 +2H 2 O   4HNO 3 解析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C   、S   。加入过量硝酸钡溶 液生成沉淀,则该沉淀为BaSO 4 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S   ,则不含Ba 2+ ; 气体A经氧化生成D,D在常温常压下呈红棕色,则A为NO,D为NO 2 ,E为 HNO 3 溶液,说明溶液X中含有还原性离子,则一定有Fe 2+ ,一定不含N   。 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气体F,则F为NH 3 ,说明溶液X中含有 N   ;溶液H中通入过量CO 2 气体,生成沉淀I,则I为Al(OH) 3 (无BaCO 3 ,因 CO 2 过量),溶液H中含NaAlO 2 ,说明溶液X中有Al 3+ 。 解题必备 离子推断的四项原则 (1)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 子。 (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 子的存在。 (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 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 (4)进出性原则:通常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 续实验的干扰。 真题回访 1.(2017课标Ⅱ,28,15分)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 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 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 2 碱 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 2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 2 被I - 还原为Mn 2+ ,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 用标准Na 2 S 2 O 3 溶液滴定生成的I 2 (2S 2   +I 2   2I - + S 4   )。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Na 2 S 2 O 3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 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         ;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 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         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 a mol·L -1 Na 2 S 2 O 3 溶液滴定,以淀 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             ;若消耗Na 2 S 2 O 3 溶液的 体积为 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         mg·L -1 。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             。(填“高”或“低”) 答案 (1)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2)O 2 +2Mn(OH) 2   2MnO(OH) 2 (3)量筒 氧气 (4)蓝色刚好褪去 80 ab (5)低 解析 (1)扰动水体表面会使水样中溶解氧逸出,使测定结果产生误 差。(2)反应中Mn(OH) 2 作还原剂,O 2 作氧化剂,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二者应按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3)配制Na 2 S 2 O 3 溶液时,若蒸馏水中 含有溶解氧会导致后续滴定实验产生误差,故应除去蒸馏水中的溶解 氧。(4)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O 2 ~2I 2 ~4Na 2 S 2 O 3 ,则100.00 mL水样 中含氧量为   mol,即8 ab × 10 -3 g,1 000 mL(即1 L)水样中含氧量为 80 ab mg。(5)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代入计算式 中Na 2 S 2 O 3 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2.(2016课标Ⅰ,28节选)NaClO 2 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 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 2 。此吸收反应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 是          。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 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 2 的氧化能力。NaClO 2 的有效氯 含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4)2∶1 O 2 (5)1.57 解析 (4)据图示可知反应物有ClO 2 、NaOH、H 2 O 2 ,生成物有NaClO 2 ,其 中   O 2 →Na   O 2 ,Cl的化合价降低,则H 2 O 2 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根据得 失电子守恒可得氧化剂ClO 2 与还原剂H 2 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反 应中氧化产物是O 2 ,还原产物是NaClO 2 。 (5)NaClO 2 、Cl 2 作为消毒剂时,还原产物均为Cl - 。设NaClO 2 的有效氯含 量为 x ,则   × 4=   × 2,解得 x ≈ 1.57。 3.(2016课标Ⅱ,28节选)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 2+ 、Fe 3+ 的性质。回 答下列问题: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 -1 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 -1 FeCl 3 溶液 混合。分别取2 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 4 充分振荡、静置,CCl 4 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 3 [Fe(CN) 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 - 过量 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         (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 原反应为         。 (5)丁组同学向盛有H 2 O 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 2 溶液,溶液 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生成沉淀的原 因是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答案 (4)Fe 2+  Fe 3+  可逆反应 (5)2Fe 2+ +H 2 O 2 +2H +   2Fe 3+ +2H 2 O Fe 3+ 催化H 2 O 2 分解产生O 2  H 2 O 2 分 解反应放热,促进Fe 3+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 (4)实验②加入K 3 [Fe(CN) 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 2+ ;实 验①和③说明在I - 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 3+ ,证明该反应为可逆 反应。(5)H 2 O 2 溶液中加入酸化的FeCl 2 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Fe 2+ 被H 2 O 2 氧化成Fe 3+ ,同时生成的Fe 3+ 对H 2 O 2 的分解有催化作用,H 2 O 2 的分 解反应放热,又对Fe 3+ 的水解起促进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