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静乐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种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年间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B.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C.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D.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D.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B.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C.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D.唐代诗歌所表现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40年前,提起红枣,还只有“桑枣人家近”的山东大枣。现在提起红枣,食客们可选择的还有新疆和田枣、陕西狗头枣、山西板枣、甘肃临泽小枣;2018年,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8万亩、265万亩,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8.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广东省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有望到2020年建成3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旨在用差异化推广、全域化部署打造高质量产业品牌,形成发展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网文) 材料二: 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自明代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粮仓”。如今,“北盛仓”农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鳖、养青蛙……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说,现在,种的粮食更好了,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3日网文) 材料三: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到2050年可能超过70%。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求是》2018年第6期) 材料四: 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中,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截至2013年,美国农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100种,参与各种农业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占全部农业用地面积的比率为89%。在保费方面,联邦政府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 现阶段,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全德范围内,德国18个联邦州有超过300个德国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协会新闻发言人米歇埃尔·洛泽说,德国农民协会主要负责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的服务等。该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产品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B.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今江南著名“粮仓”浏阳市北盛镇农业发展更快,粮食更好,农民更富了。 C.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50年我国城乡矛盾必将得到解决。 D.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高,保费补贴丰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多,参与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离不开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要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乡村衰退问题无法回避也不容忽视。 C.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发展迈入后期攻坚转型提升阶段。 D.现阶段,德国绝大部分农民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协会在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技术服务、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请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茶爷 刘建超 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茶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 茶爷不在乎赚钱多少,茶爷也不喜欢生意,之所以坚持做茶铺,他说,这只是念想,能闻到祖辈留下的气息。 茶爷熟读《茶经》,却不推崇茶。电视台曾经做了个有关茶道的节目,邀请他说说茶道。茶爷捋着胡子说,茶叶也就是一种泡水的植物,常喝有益处,也没有市场上说的那么邪乎。茶圣陆羽一生嗜茶,还著有《茶经》,也不过活了71岁嘛。 茶爷卖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种类繁多,茶爷自己一年四季,杯子里就泡毛尖。 茶爷的杯子是个大号玻璃瓶,杯子里一半茶叶一半水,他走哪儿都抱着个杯子。茶爷早上泡一杯茶水,喝了添,添了喝,一天不换茶叶。晚上临睡前将茶叶捞出晾干,积攒多了就用泡过的茶叶包饺子蒸包子。 茶爷好客,常请人喝茶。 老街人都知道,茶爷请茶也是有讲究的。 茶爷请客有两种说法,茶爷举举手中的杯子说,有空去我家里喝茶啊。这话是客套。你去也行,不去也行。 茶爷要是说,走,去家里喝茶。那你注定是要跟着去的,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茶爷在老街的辈分也是很高。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 七月天,闷热。茶爷在街上溜达,被一阵吵闹声吸引了,是和盛斋古玩店的胡老板。 荼爷走进和盛斋,胡老板正扯着一个壮汉的胳膊不让走。 胡老板说,这主进店就转悠着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转身要出店时,店里的伙计发现一枚古金币不见了,拦住了壮汉不让走。壮汉梗着脖子,摊开两手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能拿你的东西吗? 茶爷看看壮汉,壮汉膀大腰圆,挺着肚子,光着上身,只穿条简单的短裤。壮汉看着茶爷说,茶爷,要是不嫌弃我丢人,我立马脱光了让他们看看。 店里的伙计哭丧着脸说,确实是他来了以后那枚古金币不见了。 茶爷喝了口茶,拧杯子盖的当口,看了看壮汉,说,算了算了。走,去家里喝茶。茶爷扭头出门。 胡老板张张嘴没说话,伙计还想拉住壮汉,壮汉一甩胳膊,跟着茶爷走出店门。 荼爷家在老街八角楼旁,一个典型的老街四合院,院子当中放着个根雕制成的茶台。 茶爷把壮汉领进门,两人坐在茶台前,夫人摆上一只大铜壶,一只白瓷兰花的大海碗。 茶爷满满地倒上一碗茶,说,这是家里人自己调配的凉茶,有夏枯草、金银花、荷叶、桑叶、甘草、蜂蜜、冰糖,清心败火,疏肝理气。来,喝一碗。壮汉本就心急,加之天热,刚才走得也急,已经是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端起碗“咕咚、咕咚”就是个底朝天。 茶爷微微笑着,又倒满一碗。来,接着喝,慢慢说。壮汉又是一碗喝进。 两个人喝着茶说着话,一壶凉茶被壮汉喝完了。 壮汉揉着圆鼓鼓的肚子,说,茶爷,我得用下您家的厕所,憋得慌啊。 茶爷指指方位说,去吧。壮汉站起身,就听见“扑簌”一声,一枚金灿灿的古钱币从壮汉的裤腿里掉出,骨碌到茶爷脚前。茶爷弯腰拾起古钱币,说,天热手滑,瞧瞧,这钱币滑落到你的腰间你都没留意啊。快去还给胡老板吧,回来咱爷俩接着喝茶。壮汉呆立着,涨红了脸。接过钱币羞愧地给茶爷鞠个躬,走了。 夫人来收拾茶具,说,我都看出来了,他是把钱币藏在肚脐眼里了,不然裤子提那么高? 茶水喝多了,肚子圆了,钱币就藏不住了。 茶爷喝口茶,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 老街有了新的俗语:茶爷请客——你得有度量。 (选自2018年8月20日《山西晚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茶爷”这一称谓颇具老街风味,足见当地人对小说主人公的敬重之情,体现出人物独特而又鲜明的形象特征。 B.茶爷说“算了算了。走,去家里喝茶”,看似息事宁人,实则别有深意,说明茶爷对事件已有了基本判断和破解之法。 C.文中画线句子表明偷窃事件水落石出,既照应了上文茶爷请喝茶的情节,又使故事达到高潮,使茶爷的形象更加鲜明。 D.小说借茶爷的视角来叙事,构思精巧,别具匠心,故事娓娓道来,情节环环相扣,结局既出乎读者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8.小说最后一段中的新俗语“茶爷请客——你得有度量”有哪些含义?(6分) 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茶爷的形象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王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蜀,肃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于是遂罢。 帝尝问曰:“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书言:‘帝者,谛也。是帝欲不谛。’当何得不死?”肃对曰:“但为言失逆顺之节。原其本意,皆欲尽心,念存补国。且帝者之威,过于雷霆,杀一匹夫,无异蝼蚁。宽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广德宇于天下。故臣以为杀之未必为是也。”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正始元年,出为广平太守。公事征还,拜议郎。时大将军曹爽专权,任用何晏、邓飏等。肃论及时政,正色曰:“此辈即弘恭、石显②之属,复称说邪!”爽闻之,戒何晏等曰:“当共慎之!公卿已比诸君前世恶人矣。”时有二鱼长尺,集于武库之屋,有司以为吉祥。肃曰:“鱼生于渊而亢于屋,介鳞之物失其所也。边将其殆有弃甲之变乎?”其后果有东关之败。嘉平六年,白气经天,大将军司马景王问肃其故,肃答曰:“此蚩尤之旗也,东南其有乱乎?君若修己以安百姓,则天下乐安者归德,唱乱者先亡矣。”明年春,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景王谓肃曰:“安国宁主,其术焉在?”肃曰:“昔关羽率荆州之众,降于禁于汉滨,遂有北向争天下之志。后孙权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士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景王与之,遂破俭、钦。甘露元年薨,追赠卫将军,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注)①宋忠:东汉末年大儒。②弘恭、石显:西汉奸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 B.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 C.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 D.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实/行军者之大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和四年” 中“太和”是年号。文中的“黄初”“ 正始”都是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之一。 B.“出为广平太守” 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而“拜议郎”的 “拜”表示授予官职。 C.《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三国志》也是纪传体史书。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常见体例。 D.追赠,指加封死者官职、勋位或称号;而“谥号”是古时帝王死后,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肃主张为政者修德以治国。他认为,对谋反的淮南将士的亲属应施以恩德,派军队守护。 B.王肃不随意附和皇帝的心意。皇帝认为李云应该被处死,但王肃认为李云忠心进谏,不宜被杀;针对汉武帝和司马迁谁是谁非的问题,王肃也持有和皇帝不同的观点。 C. 王肃为人正直,令奸臣畏惧。曹爽专权,任用何晏等人,王肃谈及时政,认为何晏等人就是弘恭、石显那一类的奸臣,这使曹爽告诫何晏等人要小心谨慎。 D.王肃常有不同于他人的见解,且敢于直言。曹真征讨蜀国时,王肃认为粮草难以为继,不宜征讨;鱼出现在武库的屋顶上,王肃认为是边将有弃甲之变的凶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此谓平涂之行军者也。 (2)君若修己以安百姓,则天下乐安者归德,唱乱者先亡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题。 对酒 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①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衮衮:相继不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倒装切入,写诗人被倒映在酒杯中的飞鸟和浮云触动却找不到适当的诗句来表达。 B.第三句的叙述中饱含感慨,诗人感叹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周旋于案牍文书中,没完没了。 C.第四句诗人想象不久之后,楼头阵阵风雨吹起,景象苍凉萧瑟,秋天将近,不禁感伤。 D.尾联照应题目,诗人要抛开那些烦恼,痛快地喝上一通酒,醉后往床上一躺,进入梦乡。 15.“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结合诗句内容,从手法和情感抒发角度赏析其妙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指出被暴力压迫,舆论钳制的衰亡民族只有两种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 , ” 。 (3)在《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题。 这样的飞跃,源于一个先进的政党,源于一个_____的制度,源于伟大的中国人民。_________凝结而成的 “中 国方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奏出的时代强音。从_______思想束缚到改革开放伟大觉醒,再到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________;从被围堵孤立到融入世界,再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 年披荆斩棘,70 年风雨兼程,我们的国家 ,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感天动地的一部奋斗史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 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优秀 未雨绸缪 突破 新格局 B.优越 未雨绸缪 突破 新形势 C.优越 厚积薄发 冲破 新格局 D.优秀 厚积薄发 冲破 新形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时代坐标不断更新中国的发展方位。 B.时代坐标不断更新中国的发展方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C.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坐标不断更新中国的发展方位。 D.不断更新中国发展方位的时代坐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在世界历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 史诗。 B.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都是感天动地的一部奋斗 史诗。 C.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感天动地的一部奋斗 史诗。 D.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 史诗。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 字。(6分) 对于一个接受移植的器官来说,除了发挥生命功能的外来细胞是核心之外,①_____。 “单一外来细胞移植不易成活,也不‘合群’”,必须为器官提供细胞载体与结构支架,这就需要用到生物材料。通俗地说,生物材料是要为移植的功能细胞搭个“家”,连“家”一起搬过去, ②___________,进而成活下来。由于要植入体内,甚至是人体内的核心部位,因此对于生物材料的选择,③___________,如可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以及一定的空间结构、孔隙率、降解速率等特性。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概括,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5分) 记者8月1日从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1日10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致574.8万余人受灾,死亡32人,失踪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5万公頃,直接经济损失157.5亿余元,目前,各地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而接下来将接受台风考验的就是山东省了。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台风”利奇马”的中心已于11日晚上8点50分前后在山东省登陆。预计”利奇马”受灾地区将从福建直到辽东半岛。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52年,欧阳自远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里想让他学医,他自己想学天文,但那时国家要发展重工业,而发展重工业就需要找到矿产资源,因此,“唤醒沉睡的高山,寻找出无尽的宝藏”成了当时最激动人心的口号。他被这句口号打动了,于是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地质学院。现今,他成为中国的“嫦娥之父”。 一本科学杂志上登了很多星际、太空知识,让杜祥琬立志探求宇宙的奥秘。高考时,他报考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然而,他被国家选中到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攻读原子核物理专业,“大大的宇宙没研究成,学了小小的原子核”。杜祥琬带领团队让我国核武器向小型化、精准化迈进了一大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天的青少年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同龄人都更愿意清晰地表达“我想”“我要”“我喜欢”,更愿意为兴趣爱好而不懈追求,努力奋斗。 请围绕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D 2.D 3.C 1. A项,曲解文意,“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错,文中第三段说的是“唐朝为吸取……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B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C项,曲解文意,“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错,原文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是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之外的“其他因素”。故选D。 2. D项,“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错,由引述部分的前文可知作者引述此句意在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故选D。 3. C项,说法绝对,“只要……就能创造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错,从最后一段内容来看,创造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只是其中之一。故选C。 4.C 5.C 6.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②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或“农业现代化”);③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模式;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⑤推行扶农惠农的农业保险制度;⑥成立类似于“农民协会”的组织服务农民。 4. C项,“到2050年我国城乡矛盾必将得到解决”,把“或然”说成“必然”,根据材料三,只能说有望逐步得出解决。故选C。 5. C项,“城镇化发展迈入后期攻坚转型提升阶段”曲解文意,对比原文“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可知“后期”表述不当,应该是“中后期”。故选C。 6.材料一列举实例,指出“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更为丰富、健康、多元”可以得出①;材料二列举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的实例,可得出答案②③;根据材料三,结合城乡发展现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得出答案四④;材料四《乡村振兴: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结合文本信息“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联邦政府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可推知答案⑤;“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可得出答案⑥。 7.D 8.①“度量”即“肚量”,壮汉因喝多茶爷的凉茶,肚子胀鼓而露馅,新俗语讽刺了壮汉自欺欺人的不端行为;②新俗语有警示、提醒之意,劝诫壮汉之流为人要正派,做事不失原则、底线;③茶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处理了古金币事件,既揭露了壮汉的行为,又给壮汉留了面子,新俗语是对茶爷大度宽容的高度赞誉。 9.①重视家风,自觉传承;②洒脱坦诚,不唯私利;③热情好客,平易待人;④德高望重,正直公道;⑤心思缜密,富有智慧;⑥与人为善,宽宏大度。 7. D项,“小说借茶爷的视角来叙事”表述有误,所谓叙述视角,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即故事里所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想到的。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客观型,即就是叙述者从与故事完全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 故选D。 8.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小说结尾的这句话作用可以扣住“肚量”这个词,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①从情节角度,前文的壮汉偷盗金币,到后文的华氏兄弟矛盾化解,都是因为当事人有或者没有肚量,“肚量”串联起了所有情节。以此结尾,情节照应,紧凑连贯。②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文中的多起事件得以圆满解决,都是因为茶爷的肚量和胸襟,这也是茶爷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小说歌颂的品质。③从表现主题的角度,茶爷之所以德高望重,主要是因为他肚量大,能容人容事解决问题,这就启发我们,这种品质是我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事需要的,也是共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这一主题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9. 此题从“乐善好施”、“沉着睿智”“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例如,“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茶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可见茶爷是一位有威望的人。“茶爷卖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种类繁多。”茶爷的祖上三代都经营茶货铺子,卖的茶种类繁多,也爱喝茶,可见他对茶道非常了解。“茶爷好客,常请人喝茶。”可知茶爷是一个茶爷并不太计较利害的好客之人。由茶爷请茶为古玩店巧向壮汉索还古金币一事,可知茶爷是深沉睿智之人。由茶爷请茶为华文华武兄弟重归于好这件事可见茶爷是个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的人。由茶爷熟读《茶经》,同时在劝和华文华武时,随口引用名人典籍,可以看出茶爷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 10.B 11.D 12.A 13.(1) 以前史书有这样的记载,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将士面有饥色,这说的是在平坦路途上的行军情况。 (2)您如果提高自我修养来安抚百姓,那么天下喜欢安定生活的人都会归附于德政,发动叛乱的人就会先灭亡了。 10. “阻险”作前句的宾语,“众逼而不展”“粮县而难继”结构的对称。 11. D项,“谥号”是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等人死后,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A项,“对谋反的淮南将士的亲属应施以恩德,派军队守护”错,从原文王肃引用孙权、关羽一事可知,派军队守护是想用他们作人质,以瓦解淮南将士。 13.(1)注意“志”译为“史书”、“涂”通假字,译为“路途”,同时注意判断句的翻译,(2)句注意“修”译为“提高自己的修养”、“乐”译为“喜欢”、“唱”译为“发动”。 参考译文 王肃字子雍。十八岁时,跟随宋忠读《太玄》,而另外为《太玄》作注。黄初年间,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讨蜀国,王肃上奏折说:“以前史书有记载,‘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将士面有饥色’,这说的是在平坦路途上的行军情况。更何况深入险阻之地,要开凿道路前进,那么一定会比平坦路途上的行军劳累百倍。现在又加上大雨持续不断,山坡陡峭、光滑,军队拥塞而无法行进,粮食还在遥远的地方,难以为继,确实是行军之大忌啊。”于是就停止征讨。 皇帝曾问王肃说:“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奏折说:‘帝,就是要谛听啊。但这个皇帝不想谛听。’当时李云为什么没被处死?”王肃回答说:“李云只是说错了话,失去了违逆和顺从皇上的分寸。推究他的本意,说这些话都是想尽忠心,想着对国家有益。而且皇帝之威,超过雷霆,杀掉一个普通百姓,和踩死蝼蚁没有什么不同。宽恕他,可以显示自己能够包容接受直谏之言,在天下推广皇帝的恩德。所以我以为杀掉李云不一定是对的。”皇帝又问:“司马迁因为遭受了宫刑的缘故,心怀怨恨,写下《史记》指责、贬低汉武帝,令人痛恨。”王肃回答说:“司马迁记史实,不凭空赞美,不隐瞒恶行。汉武帝听说他写《史记》,拿来写汉景帝以及自己的本纪看,于是大怒,削去简册上的字并把它们扔了。至今这两个本纪有目录没有文字。后来司马迁发生为李陵辩护的事情,于是汉武帝把司马迁送进蚕室施以宫刑。这表明心怀怨恨的是汉武帝,而不是司马迁。” 正始元年,王肃离开京城担任广平太守。因为朝廷之事被征召回京,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当时大将军曹爽专权,任用何晏、邓飏等人。王肃谈及时政,脸色凝重地说:“这些人就是弘恭、石显之类的人,还要说他们吗!”曹爽听说后,告诫何晏等人说:“你们都要小心谨慎!公卿已经把各位比作前代恶人了。”当时有两条一尺长的鱼,出现在兵器库的屋顶上,有官员认为是吉祥之兆。王肃说:“鱼生活在深渊中却高高地出现于屋顶上,这是鱼失去了居所啊。边将大概该有战败的变故了吧?”后来果真有东关之败。嘉平六年,一道白气穿越天空,大将军司马景王向王肃询问原因,王肃回答说:“这是蚩尤的旗帜,东南方大概有叛乱了吧?您如果提高自我修养来安抚百姓,那么天下喜欢安定生活的人都会归附于德政,发动叛乱的人就会先灭亡了。”第二年春天,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叛,景王对王肃说:“使国家安定、国君安宁,这种办法有吗?”王肃回答说:“从前关羽率领荆州的士兵,在汉水边使于禁投降,于是有了北上争夺天下的志向。后来孙权突袭抓取了关羽将士的家人,关羽的军队立即土崩瓦解。如今淮南将士的父母妻子儿女都在内地各州,只要派军队急速前往守卫,使敌人不能靠近,那么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有关羽的军队那样土崩瓦解的趋势。”景王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击破了毌丘俭、文钦的军队。甘露元年王肃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卫将军,谥号景侯。 14.C “第四句诗人想象不久之后”解读有误,结合诗歌这句所写的景象为眼前所见之景。本句意思为“眼见到楼头阵阵风雨,秋天已经来到,满目苍凉萧瑟,使人感伤”。 15.(1)①这一联写了是非恩怨,接踵不绝,没完没了,伴着我渐渐老去;燕子已经离开,飞往南方的故巢,令人感到岁月在匆匆地流逝。 ②上句直抒胸臆下句借景抒情,表达俗事缠身的烦恼和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无奈与感慨。(2)①出句写了是非恩怨,接踵不绝,没完没了,伴着我渐渐老去。直抒胸臆,表达俗事缠身的烦恼和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②对句燕子已经离开,飞往南方的故巢,令人感到岁月在匆匆地流逝。借景抒情,表达岁月流逝的感慨之情。 16. (1)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17.C 18.C 19.D 17. ①.优秀:指品行、学问、质量、成绩等非常好;优越 :优胜,优良。第一个空修饰的对 象是“制度”,暗含不同制度之间比较的意思,故选用“优越”; ②.厚积薄发:厚积,指 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喷薄而出。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未雨绸缪: 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第二个空与后文“凝结”相关, 重在强调积累,故选用“厚积薄发”; ③.突破:打破(困难、限制等);冲破:突破某种状态、限制等。第三个空,“冲破”在时间上较长,强调过程;“突破” 在时间上往往是一瞬间,强调结果。与“束缚”相关故选“冲破”。 ④.格局:结构和格式;形势:事物发展的状况。第四个空,填“格局”,与前面的“形成”搭配; 18. “历史车轮”与“时代坐标”分别领起两个主谓结构的句子,结构整齐,保持一致,排除 A、D,先从大范围陈述历史向前推进,再陈述中国的发展,排除B; 故选 C。 19 .“无论……都”搭配,先陈述中国发展的状况,再陈述发展带来的意义,意义层面按照 先“中华民族”再“世界”的逻辑,意义范围不断扩大,排除 A、B。“一部”是数量词,应该放在表示性质特点的“感天动地”前面,排除 C 项。 故选 D。 20.①生物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让外来的细胞有个支撑和依靠 ③有很多苛刻的要求 第一空:依据前面的“除了发挥生命功能的外来细胞是核心之外”,说明第一空形式上应填“什么也很重要”,依据后文出现的“这就需要用到生物材料”,第一空应填写:生物材料也是也很重要,或生物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空:首先确定后句“进而成活下来”的主语是外来的细胞;前面说“生物材料是要为移植的功能细胞搭个家”,家的作用是什么,是依靠,是保护,是支撑,从而让外来的细胞成活下来;依据这些思路第二空应该填写:让外来的细胞有个支撑和依靠。 第三空:依据后句“可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以及一定的空间结构、孔隙率、降解速率等特性”,一系列苛刻要求,第三空应该填写对生物材料的要求的苛刻性。大致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1.①超强台风“利奇马”肆虐浙江,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②下面即将登陆山东;③“利奇马”覆盖范围极广。 22. 作文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前两则材料以欧阳自远和杜祥琬的事例,说明个人兴趣服从国家需要;第三则材料则是强调当今时代青年人更有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的可能性。三则材料实际是让学生思考“尊重自身兴趣”与“个人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之需要,心怀家国”这两者间该如何作出选择。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的命题意图重点放在前两则材料上――心系国运,乃成大器。我们不否定个人兴趣的必要性,人要发展决然离不开一定的兴趣爱好。不过要想更好地发展,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某种精神支柱。正如欧阳自远、杜祥琬院士,他们能有今日之伟绩,与其心系国运、有伟大的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据此,考生作文时,只要能充分体现家国意识、思想、情怀等,都视为符合题意。 考生须注意两点:第一,要在个人兴趣和家国意识两者中有所权衡与侧重,切不可言此弃彼;第二,须清晰明了地阐释好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并突出某一方面。 总之,考生在具体行文中,只要能展现出学子关怀国家命运,与祖国心心相连的应有素养,就达到了写作目的。当然,要做到文质兼美,还须加强对时鲜素材运用及语言组织的锤炼和打磨。 参考立意: 1、心系国运,乃成大器; 2、个人兴趣重要,国家需要更重要; 3、既要尊重个人兴趣,又要符合国家需要; 4、个人兴趣发展也需融入家国情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