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上溯到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中土意识。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德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中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的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为其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侵略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上讲,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调军事技术的发展。 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强调“和为贵”。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想。“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可以说,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三,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 一个文明的毁灭往往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原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不但没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反而会元气大伤,遭受严重失败。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失败的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人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主动回撤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图,中国绝不会走所谓“国强必霸”之路。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年第 10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A.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具体表现了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 B.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使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原始驱动力。 C.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即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D.正是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称霸。 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论述中国军事防御思想与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时,作者指出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B.本文第三段以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C.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层次分明。 D.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可以用来佐证“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 3.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文化的一项是(3分) A.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把“天人合一”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非攻” 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平的根本途径。 B.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明。 C.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给所经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 D.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早期的原始瓷器主要是用于制作随葬的冥器,但随着烧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便越来越多地用于生活,并在此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常器具,上至皇家贵族、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其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如果说以前的瓷器,由于质朴而接近玉的质感,受到文人贵族包括民众的喜爱,到宋代却开始正式成为皇室进行各种祭祀典礼、人生礼仪的祭器与礼器。因此,中国人对于陶瓷器的选择与使用,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价值选择的,其选择的是“尚质贵诚”,其中包含了瓷器源于泥土,更接近自然的本质的意味。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礼仪之邦。与同时期欧洲的贵族文化相比,这是一个先进得多的文化。 (摘编自李方莉《陶瓷背后的中国文化》) 材料二 1994年英美日三国瓷器进口来源及数量 (摘编自黎云常《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 材料三 传统是景德镇的历史辉煌,也是历史留给景德镇的宝贵财富。如何通过传统,又怎么样跳出传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大变奏。景德镇陶瓷文化必须立足现代社会的土壤,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在现代的重构不是彻底重建一种全新文化,不是完全移植外来文化,它只能是植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新的陶瓷文化,是传统和现代的统一。传统创作文化理念、陶瓷器物中的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独特工艺、民族文化需要好好继承。景德镇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将陶瓷产品与景德镇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品牌战,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以审美的意识发掘文化遗产,总结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美的规律,找寻陶瓷器物中的灵魂,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 (摘编自李兴华 胡菁惠《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 材料四 马鞍岭是藏于景德镇莽莽群山中的普通村落之一。这里自唐末五代就出产优质瓷土,丰富的瓷土资源和充足的山水资源,为瓷土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被外界称之为“瓷之源”。 从去年开始,当地政府把马鞍岭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点,将其打造成一个集陶瓷文化、休闲旅居、创客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并对马鞍岭村的民居、道路、管网、水系等进行改造优化,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观。 周末和节假日客流如织,游客纷纷来此感受陶瓷文创旅游的浓郁氛围,瓷器和陶瓷文化已成为扶贫新利器。 (摘编自新浪网2018年6月《瓷器成为扶贫新利器》)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瓷器历史悠久,不仅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也渗透进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后期更多的被使用于日常生活。 B.瓷器在逐渐的演变过程中,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其背后蕴藏的中国文化,比其他国家的贵族文化先进。 C .景德镇陶瓷文化只有根植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融合传统和现代,才能获得在现代的重构。 D.马鞍岭从唐末五代就出产优质瓷土,被外界称为“瓷之源”,如今基础设施得到改造优化,这里成了文创旅游景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对瓷器的选择和使用,有一个从喜爱外在质地到选择内在价值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中国人对瓷器接近自然本质的认同。 B.中国瓷器身上带有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文化礼仪底蕴,却并未因此给1994年的中国陶瓷出口带来优势。 C.瓷器在中国历史上拥有辉煌的过去,但是如果过度固守传统,会削弱中国瓷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瓷器发展必须求变。 D.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只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创造出精美的产品,这样景德镇陶瓷就能走向世界。 6. 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中国瓷器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请为中国瓷器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什么?”老两口同时惊叫一声,张开的嘴巴半天也合不拢了。加林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说:“我的民办教师被下了。今天会上宣布的。” “你犯了什么王法?老天爷呀……”老母亲手里的舀面瓢一下子掉在锅台上,摔成了两瓣。他父亲急得用瘦手摸着赤脚片,偷声缓气地问:“那他们叫谁教哩?” “谁?谁!再有个谁!三星!”高加林又猛地躺在了铺盖上,拉了被子的一角,把头蒙起来。 老两口一下子木然了,满窑里一片死气沉沉。 这时候,听见外面雨点已经急促地敲打起了大地,风声和雨声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窗户纸不时被闪电照亮,暴烈的雷声接二连三地吼叫着。外面的整个天地似乎都淹没在了一片混乱中。 高加林仍然蒙着头。他父亲鼻尖上的一滴清鼻涕颤动着,眼看要掉下来了,老汉也顾不得去揩;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他母亲身子佝偻着伏在炕栏石上,不断用围裙擦眼睛。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 外面暴风雨的喧嚣更猛烈了。风雨声中,突然传来了一阵“轰隆轰隆”的声音——这是山洪从河道里涌下来了。 高加林听见他父母亲哭,猛地从铺盖上爬起来,两只眼睛里闪着怕人的凶光。他对父母吼叫说:“你们哭什么!我豁出这条命,也要和他高明楼小子拼个高低!”说罢他便一纵身跳下炕来。 这一下子慌坏了高玉德。他也赤脚片跳下炕来,赶忙捉住了儿子的光胳膊。同时,他妈也颠着小脚绕过来,脊背抵在了门板上。老两口把光着上身的儿子堵在了脚地当中。 高加林急躁地对慌了手脚的两个老人说:“哎呀呀!我并不是要去杀人嘛!我是要写状子告他!妈,你去把书桌里我的钢笔拿来!” 高玉德听见儿子说这话,比看见儿子操起家具行凶还恐慌。他死死按着儿子的光胳膊,央告他说:“好我的小老子哩!你可千万不要闯这乱子呀!人家通天着哩!公社、县上都踩得地皮响。你告他,除什么事也不顶,往后可把咱扣掐死呀!我老了,争不得这口气了;你还嫩,招架不住人家的打击报复。你可千万不能做这事啊……” 高加林浑身硬得像一截子树桩,他鼻子口里喷着热气,根本不听规劝,大声说:“反正这样活受气,还不如和他狗日的拼了!兔子急了还咬一口哩,咱这人活成个啥了!我不管顶事不顶事,非告他不行!”他说着,竭力想把两条光胳膊从四只衰老的手里挣脱出来。但那四只手把他抓得更紧了。两个老人哭成一气。他母亲摇摇晃晃的,几乎要摔倒了,嘴里一股劲央告说:“好我的娃娃哩,你再犟,妈就给你下跪呀……” 高加林一看父母亲的可怜相,鼻子一酸,一把扶住快要栽倒的母亲,头痛苦地摇了几下,说:“妈妈,你别这样,我听你们的话,不告了……” 两个老人这才放开儿子,用手背手掌擦拭着脸上的泪水。高加林身子僵硬地靠在炕栏石上,沉重地低下了头。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声,令人毛骨悚然。 高玉德头低倾着吸烟,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过了好一会,他才扬起那饱经世故的庄稼人的老皱脸,对儿子说:“你听着!你不光不敢告人家,以后见了明楼还要主动叫人家叔叔哩!脸不要沉,要笑!人家现在肯定留心咱们的态度哩!”他又转过白发苍苍的头,给正在做饭的老伴安咐:“加林他妈,你听着!你往后见了明楼家里的人,要给人家笑脸!明楼今年没栽起茄子,你明天把咱自留地的茄子摘上一筐送过去。可不要叫人家看出咱是专意讨好人家啊!唉!说来说去,咱加林今后的前途还要看人家照顾哩!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加林妈,你听见了没?”“嗯……”锅台那边传来一声几乎是哭一般的应承。 泪水终于从高加林的眼里涌出来了。他猛地转过身,一头扑在炕栏石上,伤心地痛哭起来。 外面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只听见大地上淙淙的流水声和河道里山洪的怒吼声混交在一起,使得这个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节选自路遥的《人生》第一章,有删改) [注]民办教师: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回村当上了临时代课教师,就是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 7.下列对小说分析与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加林被辞退民办教师,既痛苦又愤怒,父母又惊又急,小说突兀而起,先声夺人,与《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的手法、效果等相同。 B.小说人物描写精细。文中划线句的“慌”“跳”“捉”“颠”“绕”“抵”“光”“堵”等描写,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母的惊慌害怕,可谓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C.在高加林被辞退民办教师后,父母和高加林态度完全不同,体现了当时农村老一代和年轻一代、农民和知识分子在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差异。 D.高加林的父亲显得胆小怕事,有对领导与村霸的畏惧,也是出于对儿子的保护。 8.请概括分析选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9.请指出小说的矛盾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并结合文本分析高加林的性格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B.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C.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D.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 B.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精锐士兵,最终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 C.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 D.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动要求戍守边疆,仁宗皇帝没答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5分) (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4~15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15.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与男子在结婚问题上产生分歧后,她先以“, ”两句解释原因,再将婚期定在秋天以平息男子的愤怒。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侧面描写出箫声的悲伤感人。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 三、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近日,浙江台州市一位四年级小学生通过调查,写了一个图文并重的《家乡水资源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并以书信的方式寄给了市委书记陈奕君。陈奕君作出批示:如情况属实,问责到人。 众所周知,治污水任务最艰巨、难度最大的,恰恰是河道下游。那些水体,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人群集中居住地带,工厂林立、房屋密集,潜在的工业性、农业性和生活类污染源众多,对水环境的威胁也就大得多。虽然这些年,我们地加大治污水力度,江河湖泊“总体”上变清变洁,但局部地方水体污染反弹现象不容忽视。对这些治污水不彻底、难长效的现象,各地要花大力气加以整改,前提是不能。只有正视问题、直面问题,才能,,彻底矫治。 从根本上说,( ),人民群众对优良水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是最终的衡量标准。一颗童心对碧水清川水环境的期盼,是大人们继续努力的方向。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除了应该扪心自问、无地自容、自纠劣行外,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大管理力度。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不遗余力 熟视无睹 追根溯源 有的放矢 B. 大张旗鼓 视而不见 刨根问底 对症下药 C. 不遗余力 视而不见 追根溯源 对症下药 D. 大张旗鼓 熟视无睹 刨根问底 有的放矢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治污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而是一项民生工程 B. 治污水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而是一项民生工程 C. 治污水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程,而且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 D. 治污水既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更是一项民生工程 19.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除了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应该自纠劣行、扪心自问、无地自容外,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大管治力度。 B. 除了政府部门加大管治力度,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 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更应该扪心自问、无地自容、自纠劣行。 C. 政府部门除了加大管治力度,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更应该自纠劣行、扪心自问、无地自容。 D. 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除了应该扪心自问、无地自容、自纠劣行外,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大管治力度。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某电视台播出了一则新闻:一男子因要钱不成殴打六旬母亲,遭到周围群众的强烈谴责。面对镜头,他居然说:“来拍吧,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易峰还要出名。” 材料二:一学生在值日时,积极劳动,却招来某些同学“假积极”的嘲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针对上面材料中男子的言辞和学生积极劳动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每小题回答不超过40字) (1)面对殴打母亲不以为耻的男人,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受到讥讽深感受伤的学生,你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介绍“中秋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在在班里的位置,就决定着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在今年央视春晚上,小品《占位子》,讲述了各路家长使出浑身解数抢占教室“C位”的故事,引发众人热议。C是英文“center”的缩写,意为中央、正中心,“C位”指中间位置、重要位置或核心位置的意思。 面对C位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材料内容和含义,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 1.【考点说明】考查文本信息的理解与分析(C)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A项,主客倒置,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是“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据岂在多杀伤”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B项,因果关系错误,“使”之后为“果”,“使”之前为“因”,第②自然段前半部分的文意应该是“两因一果” ,“两因”除了了“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以外,还有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C项,张冠李戴,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D项表述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与本文主旨完全吻合。 2.【考点说明】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C项,文章虽然是按照“总-分-总”思路展开论证的,但结尾只是总结强调了以防御思想为具体表现的中国战略文化,并未明确解决问题的办法。 3.【考点说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D项,本句表述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意思是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这是一种改革创新文化, 不是“和”文化。 4.B.(原文说瓷器“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并非“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只是比同期欧洲的贵族文化先进。) 5.D.(表述绝对化,景德镇瓷器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外形精美,还要具有文化内涵,将自己的特色和世界潮流结合起来。) 6.美的表现:①外观精美,接近玉的质感;②接近自然的本质,极具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③工艺独特,瓷品优质。 建议:①加强文化建设,让瓷器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 ②拓展海外市场,增加瓷器出口; ③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或:要在瓷器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④大打瓷器文化品牌战,打造出外观精美、具有文化内涵的,拥有独特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 ⑤形成以瓷器和陶瓷文化为中心的产业链,让瓷器成为扶贫新利器。 (第一问2分,每点1点,任选2点作答;第二问4分,每点1点,任选4点作答。) 7.A(3分)(“手法相同”错:王熙凤出场的手法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效果不同:文本中是突出人物心情,王熙凤的出场效果是塑造人物性格) 8.(6分) 示例1:(1)烘托气氛。文中写雨越来越大,到山洪暴发咆哮怒吼,将从气氛压抑紧张推向激烈狂暴。 (2)暗示情节。风雨山洪的变化过程暗示着高家林父子的矛盾,和高家林与高明楼的矛盾冲突渐趋紧张激烈。 (3)烘托人物心情。风雨山洪的自然景物变化,有力地烘托了高加林从委屈憋闷到骤然发作又到压制暴怒而痛苦伤心的心情变化过程。 示例2:(1)风雨交加的自然环境描写暗示着社会不同阶层、两代人矛盾冲突不断。 (2)渲染紧张的氛围,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3)烘托出主人公反抗的精神和内心的挣扎。 9.(6分,答出两种性格即可满分) (1)小说的矛盾冲突是父子之间围绕着告与不告高明楼而展开的。(2分。或“高加林被辞退民办教师”) (2)性格: 正直(嫉恶如仇;有反抗精神,也可以):高加林对高明楼的所做所为,忍无可忍,怒不可遏,决定去告发这个村霸; 懂事(明事理):不是要和高明楼拼命,而是写信上告; 孝顺(软弱):父母的恳求,使他痛苦伤心,又不能不违心的听从。 10.C(3分) 11.A(3分)“最低一级是乡试”错误,应该是“院试”。 12.C(3分)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 13.(10分)(1)当时发生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蝗旱”名词动用、“济”、“发”各1分,句意2分) (2)(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语”“预”“殆”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全家迁徙到濮。李迪厚道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对此很惊奇,说:“先生是辅佐的人才。”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亳县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调派士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撤走了调派的士兵,暗中察访流贼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示众。 (李迪)曾经回家休假,(仁宗)忽然传诏(李迪)去内东门,(仁宗)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报的年度支出收入财物使用数目给李迪看。当时发生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会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册立章献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认为章献皇后出身寒微,不可以母仪天下,章献皇后很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出任给事中。周怀政策划阴谋的事件,皇帝非常生气,想责罚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悟,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与之结党附会,被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迫害他,没有成功,李迪任河南府知府。李迪进京朝见皇上,当时章献太后垂帘摄政,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护并培养天子到今天这地步,你认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美好的德行,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巡视境内各地通过祭祀名山为皇上祈福,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不要让他前往。”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关将领中有人借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后临朝称制,很依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的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亲近而又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起来,章献太后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 C(C项“抒发了戍边的豪情”理解出现偏差,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风吼马嘶声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 15.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2分) ②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怆的思家之念。(2分) ③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2分) (若答“哀景衬哀情”或衬托,亦可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6分。) 16. (1)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7. C 18. A B项不恰当,“不仅仅是——而是——”搭配不当。C项不恰当,括号前是“从根本上说”,所以“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 显然不是治污水的根本目的。D项不恰当,“治污水”就不应该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 19. B 文本强调的是偷排者的自律,而非政府部门的监管,AD两项递进失当,排除AD两项;C项应将“除了”提到“政府部门”前,另外“自纠劣行,扪心自问,无地自容”的顺序应是“扪心自问,无地自容,自纠劣行”,故排除C项。B项修改正确。故选B。 20.答案:(1)示例:美名流传千古,恶名遗臭万年。你想出什么样的名呢?(要说明男子的这种出名是恶俗的,是一种耻辱,与李易峰的出名有着本质的区别。)(3分)(2)示例:劳动永远是最光荣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肯定劳动是光荣的,要指出如何正确对待这种错误的说法。)(3 分) 21.(6分)①传说②习俗③又称(别称)④农历八月十五⑤团圆节(追月节、八月半)⑥吃月饼(喝桂花酒) 22.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