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9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作业)
课时规范练9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选择题 1.(2020全国大联考第一次联考,8)法兰西第二帝国末期,由于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没有兑现,农民对帝制感到失望,特别是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这一形势客观上有利于( ) A.传统等级观念的动摇 B.民族革命任务的完成 C.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 D.国内君主派势力的分化 2.(2019四川宜宾一模,32)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 A.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 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 C.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 3.(2020天一大联考“皖豫联盟体”第一次考试,21)有学者指出,法国通过的1875年宪法实际上称不上是一部宪法,既没有确定原则的前言,也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宪法实施经验的缺乏 B.各派政治力量的妥协 C.民主政治氛围不浓厚 D.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4.(2019广东江门一模,33)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见( ) A.周边列强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 B.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 C.德国力图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 D.只有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 5.(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20)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所做的课堂笔记。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B.议会粉饰君主专制 C.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 D.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6.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作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将军事阶层当作社会的最高层。这反映了德国( ) A.民主政治的缺失 B.军事实力的强大 C.历史传统的延续 D.对外扩张的企图 二、非选择题 7.(2019辽宁凌源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对皇帝之诏敕的封驳蔚然成风,并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贞观元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朝后期到五代,封驳制度一度被废。到北宋,再度恢复。北宋前期设置封驳司负责官文的传递、审查和反馈等,皇帝的诏书、宰相和其他部门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送交有关部门执行。 ——摘编自王雪玲《论唐代的封驳制度》等 材料二 法国1875年宪法确定议会为立法机关,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内阁应取得议会的“信任”,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则将引起内阁辞职。议会的职权还包括通过法律、选举总统、监督政府的活动。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以秘密投票方式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有立法提案权,为军队总司令,可以任免一切文武官员,宣布大赦,行使国家元首的职能。此外,总统也可以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宪法规定,总统得到上院的同意,便可解散议会的下院。 ——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 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分析唐宋封驳制度与法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课时规范练9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1.C 由材料“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没有兑现,农民对帝制感到失望”可知农民对帝制失去信念,没有体现等级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法国帝制受到了冲击,与民族革命无关,故B项错误;“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对帝制的信念”有利于共和制的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君主派势力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2.D 材料没有体现出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与借鉴英国责任内阁制无关,故A项错误;法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和维护,与民主政治的曲折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法国议会以“一票多数”确立了共和制,又通过决议维护共和制,表明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故D项正确。 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是各方力量妥协的产物,因此产生了以上现象,与宪法实施经验和民主政治氛围无关,故A、C两项错误;1875年法国国内混乱,当时各派力量云集,相互制衡,只能达成妥协,故B项正确;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一定发展,且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4.B 德国在1871年已经完成了统一,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中“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知其外交政策是根据国家利益而变化,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故B项正确;在德国刚完成统一之后,其主要任务是稳定政治和发展经济,不是积极备战,故C项错误;国际和平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仅仅依靠均衡态势是不够的,故D项错误。 5.B 材料“政治电路图”呈现的是近代德意志帝国的政体状况,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故A项错误;在德意志帝国政体运行中,居绝对主导地位的是皇帝,而作为立法和监督机构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只是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从属地位,故B项正确;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对政府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故C项错误;根据电路图可以看出,在德意志帝国的政体运行中,皇帝居于最为关键的核心地位,故D项错误。 6.C 材料强调德国的军国主义,并未体现其代议制民主的缺陷,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德国社会的一种氛围,军人地位高,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体现不出军事实力强大,也体现不出国家的对外扩张,故B、D两项错误;材料中社会各群体均以军官身份为荣,凸显了军国主义色彩,体现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延续,故C项正确。 7.参考答案:(1)内容: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中央政府决策和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 (2)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不同点:唐宋时期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法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唐宋时期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法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唐宋时期权力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腐败和低效问题,而法国较好地避免了专制和腐败等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