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染色体变异作业(湖北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染色体变异作业(湖北专用)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染色体变异 作业 (湖北专用)‎ ‎1.下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④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 A.缺失、交叉互换、倒位、重复 B.易位、倒位、交叉互换、重复 C.缺失、倒位、基因突变、易位 D.倒位、易位、基因突变、重复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图中与正常染色体相比较缺失了一段染色体导致基因R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②图中F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与h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的位置发生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③图h基因变为H基因,属于基因突变,④图中染色体着丝点右侧的片段发生改变,说明与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 答案 C ‎2.(2019·山东烟台模拟)下列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某二倍体西瓜幼苗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秋水仙素是通过影响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解析 单倍体是指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细胞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如四倍体的单倍体。所以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三体是指细胞中某种染色体是三条,不是三个染色体组,B错误;某二倍体西瓜幼苗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秋水仙素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D正确。‎ 答案 B ‎3.(2019·山东青岛模拟)‎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若某植株的基因型为BB,则该植株产生的突变体的基因型只能为Bb D.X射线照射不仅会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染色体结构变异,但是观察不到基因突变,B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突变体的基因型可能是Bb、Bb1、Bb2等,C错误;X射线照射不仅会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 答案 D ‎4.(2019·北京通州模拟)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所选双亲必须是纯合子 B.诱变所得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就应丢弃 C.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D.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解析 杂交育种的双亲可以为杂合子,A错误;诱变育种所得的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可能为杂合子,下一代有可能会出现预期性状,B错误;多倍体的获得方法有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C正确;单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D错误。‎ 答案 C ‎5.下图为某植物育种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Ⅲ的选育过程一定要自交选育多代 B.子代Ⅱ和Ⅲ选育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C.子代Ⅰ保持了原种的遗传特性 D.子代Ⅴ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解析 通过杂交育种得到的子代Ⅲ,若具有的优良性状是显性性状,则需要自交选育多代,若具有的优良性状是隐性性状,则可直接选种,A错误;子代Ⅱ是 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而成,子代Ⅲ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而成,二者培育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B正确;子代Ⅰ是通过无性繁殖培育而成,无性繁殖能够保持原种的遗传稳定性,C正确;子代Ⅴ通过诱变育种培育而成,子代Ⅴ的产生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正确。‎ 答案 A ‎6.(2019·山东烟台模拟)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 ‎(1)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        。‎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2)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如图二。‎ ‎①该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未分离。‎ ‎②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植株乙可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子,若以该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解析 (1)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能够受精的花粉只有t,则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Tt∶白色tt=1∶1。‎ ‎(2)①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黄色籽粒植株乙(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②图二中的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所以可产生的配子有T、Tt、tt、t四种,比例为1∶2∶1∶2;若以该植株为母本与tt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Tt∶Ttt∶ttt∶tt=1∶2∶1∶2,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白色=1∶1。‎ 答案 (1)①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 ②黄色∶白色=1∶1‎ ‎(2)①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②4 黄色∶白色=1∶1‎ ‎7.(2019·北京四中模拟)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两只性染色体正常的白眼果蝇产下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rXrY),分析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B.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C.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D.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解析 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Xr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r)结合产生白眼雌果蝇(XrXrY),A正确;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XrXr或Y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r)结合产生后代为XrXrXr(死亡)或XrYY,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XrXrY的后代,B错误;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XrXr的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精子Y结合会产生白眼雌果蝇(XrXrY),C正确;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XrXr的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精子Y结合会产生白眼雌果蝇(XrXrY),D正确。‎ 答案 B ‎8.(2019·山东济南模拟)‎ 家蚕的2号染色体(属于常染色体)分布基因S(黑缟斑)和s(无斑)、基因Y(黄血)和y(白血)。假定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用X射线处理蚕卵后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异,具有该变异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黑缟斑白血∶无斑白=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射线照射后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相同 C.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 D.乙图的家蚕减数分裂时,含S的染色体区段与含s的染色体区段正常发生联会配对 解析 分析图解,用X射线处理蚕卵后,Y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丢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由于两对基因完全连锁,该变异类型的一对家蚕交配,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S∶sy=1∶1,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SS∶Ssy∶ssyy=1∶2∶1,表现型分别为黑缟斑、黑缟斑白血、无斑白血,根据题干后代比例可知,SS由于缺少血色基因而致死,即说明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不等,B错误;甲图SsYy的家蚕产生的配子种类有SY∶sy=1∶1,该种基因型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SSYY、SsYy、ssyy三种基因型,C正确;含S的染色体区段与含s的染色体区段属于同源区段,因此乙图的家蚕减数分裂时,含S的染色体区段与含s的染色体区段正常发生联会配对,D正确。‎ 答案 B ‎9.(2019·山东K12联盟)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几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配子一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配子三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b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D.配子四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A或a缺失 解析 如图示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配子一产生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这属于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A正确;配子二形成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携带有基因A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未分离,这属于染色体变异,B正确;a和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在形成的配子三中,基因a和b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究其原因可能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a基因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 正确;配子四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A或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此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 答案 D ‎10.(2019·北京海淀模拟)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其基因可能为AAa或Aaa。已知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中随机两条配对,剩余一条随机分配至细胞一极。为确定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不考虑基因突变),让其与残翅雌果蝇测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B.Aaa产生的原因只能为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C.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5∶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D.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长翅∶残翅=1∶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Aa)与一只残翅雌果蝇(aa)杂交,若产生基因型为AAa的三体,a来自母本,则AA来自父本,原因是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A正确;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①Aaa由含有a基因的卵细胞和含有Aa基因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②Aaa由含有aa基因的卵细胞和含有A基因的精子发育而来。①中含有Aa基因的精子产生的原因是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有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②‎ 中含有aa基因的卵细胞产生的原因是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B错误;如果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1∶1,C错误;如果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5∶1,D错误。‎ 答案 A ‎11.(2019·山东青岛模拟)玉米(2n=20)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遗传学及农作物育种上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1)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测定玉米基因组的序列,需对    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单倍体玉米在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    。‎ ‎(4)在生产中使用的玉米品种,都是具有优良性状的杂合子,现有长果穗白粒和短果穗黄粒品种,请设计快速的育种方案以实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品种的目的,(长果穗对短果穗是显性,用H/h表示相关基因。黄粒对白粒是显性,用F/f表示相关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玉米具有材料易获得、生长周期短、易于去雄、子代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等优点,因此常常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 ‎(2)根据题干分析可知,测定玉米基因组的序列时,需对10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单倍体玉米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染色体组。‎ ‎(‎ ‎4)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玉米品种都是具有优良性状的杂合子,则该实验的目的是利用长果穗白粒(Hhff)和短果穗黄粒(hhFf)品种,获得长果穗黄粒(HhFf)品种,若要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品种的目的,应该先获得HHff和hhFF品种,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①分别种植长果穗白粒(Hhff)、短果穗黄粒(hhFf)玉米,性成熟后,分别取其花药离体培养至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二倍体纯合子,分别自交,选择长果穗白粒 (HHff)、短果穗黄粒(hhFF)玉米分别留种。‎ ‎②分别种植长果穗白粒(HHff)、短果穗黄粒 (hhFF)玉米,选择一部分玉米进行杂交,获得长果穗黄粒(HhFf)的杂合子品种。‎ ‎③其余另一部分玉米进行自交,获得长果穗白粒(HHff)、短果穗黄粒(hhFF)玉米分别留种。‎ 答案 (1)材料易获得、生长周期短、易于去雄、子代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等 ‎(2)10‎ ‎(3)减数 染色体组 ‎(4)①分别种植长果穗白粒(Hhff)、短果穗黄粒(hhFf)玉米,性成熟后,分别取其花药离体培养至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二倍体纯合子,分别自交,选择长果穗白粒 (HHff)、短果穗黄粒(hhFF)玉米分别留种。②分别种植长果穗白粒(HHff)、短果穗黄粒 (hhFF)玉米,选择一部分玉米进行杂交,获得长果穗黄粒(HhFf)的杂合子品种。③其余另一部分玉米进行自交,获得长果穗白粒(HHff)、短果穗黄粒(hhFF)玉米分别留种。‎ 亮剑高考13 生物变异类型的判断 ‎(时间:15分钟)‎ ‎[规律方法]‎ ‎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方法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方法 ‎3.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 ‎(1)判断依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观察到的是基因突变。‎ ‎(2)具体操作:制作正常个体与待测变异个体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找到减Ⅰ前期进行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4.根据题意确定图中变异的类型 ‎(1)若为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2)若为减数分裂,则原因是基因突变(间期)或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 ‎(3)若题目中间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 ‎(4)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Ⅰ前期造成的则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 ‎[方法体验]‎ ‎1.(2019·山东德州期中)某白花品系中出现一紫花变异植株,将该紫花植株自交所结的种子种植后,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有46株开白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为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B.该变异不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C.紫花自交子代中出现白花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可以通过连续自交提高紫花植株的纯合度 解析 由题意可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紫花∶白花约为2∶1,后代还有紫花,说明该变异可以遗传,A错误;该变异可能是染色体变异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如果该性状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白花的出现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该变异的紫花肯定是杂合子,要提高紫花植株的纯合度可以通过连续自交,D正确。‎ 答案 D ‎2.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hBX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B纯合(XhBXhB、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是b的等位基因,B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的 B.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C.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B、b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D.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不会出现棒眼雄果蝇 解析 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B是碱基对替换导致的,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分裂间期,A正确;h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核基因,其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都是核糖体,B正确;B、b基因在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基因,不可能是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C错误;棒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hBXb,野生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Y,F1中XhBY致死,不出现棒眼雄果蝇,D正确。‎ 答案 C ‎3.(原创)如图为豌豆某条染色体部分基因的排布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基因序列,最短的序列包括2 000个碱基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①基因序列整体缺失,则最有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如果在射线诱导下②与③发生了位置互换,则属于基因重组 C.②序列中的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但未引起性状的改变,也属于基因突变 D.如果③序列中缺失了20个碱基对,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 如果①基因序列整体缺失,最有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发生在基因内部的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都是基因突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C正确;基因内部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 答案 C ‎4.(2019·湖南常德一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γ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多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可能属于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一般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有基因数量的变化 解析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就是二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就是单倍体,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γ射线处理后,多个碱基的丢失若发生于一个基因的内部,则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数量的变化,D错误。‎ 答案 C ‎5.(2018·河南八市二模)基因重组是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R基因中插入了几个核苷酸序列,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含A基因的精子与含a基因的卵细胞的结合会导致基因重组 解析 ‎ R基因中插入了几个核苷酸序列,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自然选择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基因重组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含A基因的精子与含a基因的卵细胞的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答案 B ‎6.(2019·广东惠州市调研)某植物为严格自花传粉植物,在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幼苗。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遗传,最为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对阔叶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幼苗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该性状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若要判断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应选择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后代      ,说明该突变为隐性突变;‎ ‎②若后代      ,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解析 (1)某植物为严格自花传粉植物,判断变异性状是否可以遗传,最简便的方法是让阔叶植株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阔叶性状。(2)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因此,区分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3)为判断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实际就是判断阔叶性状的显隐性,应让阔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由于野生型窄叶植株为纯合子,若后代全为窄叶,则说明阔叶为隐性性状,该突变为隐性突变;若后代出现阔叶,则说明阔叶为显性性状,该突变为显性突变。‎ 答案 (1)待该阔叶幼苗长大成熟后,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阔叶性状 ‎(2)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 (3)阔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 全为窄叶 出现阔叶 亮剑高考14 变异类型的判断与探究 ‎(时间:15分钟)‎ ‎[规律方法]‎ 生物的变异可分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后者又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该内容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素养涉及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对于变异类型的判断要找准各个变异类型之间的区别点和题目所给信息的关键点;对于变异类型的探究可根据题目探究的方向采用逆向推理的方法予以解决。‎ ‎[方法体验]‎ ‎1.(2019·山师附中模拟)A、a、B、b、C、c代表基因,若因某种环境因素导致基因b和c位置发生变化,细胞中形成如图所示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减数分裂时,该细胞中可形成两个四分体 C.在某些情况下,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Cc、aBb的配子 D.该细胞基因中碱基对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可能发生变化 解析 据图可知,b、c基因所在染色体互换片段导致基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染色体互换片段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A正确;由于该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两个四分体,B正确;该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Cc、aBb的配子,C正确;该细胞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易位只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而不会改变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错误。‎ 答案 D ‎2.(2019·山东烟台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都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D.用光学显微镜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化而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 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因此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是移接或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物体死亡。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些变异出现在配子中,将来形成的合子也就含有了变异的染色体,将变异遗传到后代,C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化,也能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答案 B ‎3.洋葱(2n=16)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物(4号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分裂时,这3条染色体的任意2条向细胞一极移动,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细胞中其余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下列关于三体洋葱(基因型BBb)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三体洋葱植株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将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该三体洋葱与基因型为Bb的洋葱杂交,子代出现三体洋葱的概率为1/2‎ C.该三体洋葱植株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体细胞中最多含有33条染色体 D.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两个 B 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Ⅰ和减Ⅱ的后期 解析  三体洋葱植株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三体洋葱产生四种配子,比例是:BB∶B∶Bb∶b=1∶2∶2∶1,基因型为Bb的洋葱产生的配子为B∶b=1∶1,当三体的BB配子或Bb配子与正常洋葱结合时,就会出现三体洋葱,故子代出现三体洋葱的概率为1/6+2/6=1/2,B正确;由于洋葱(2n=16)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三体植物(4号染色体有3条),该三体洋葱植株体细胞中含有17条染色体,在进行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体细胞中最多含有34条染色体,C错误;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两个B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故两个B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Ⅰ和减Ⅱ的后期,D正确。‎ 答案 C ‎4.(2019·山东K12联盟)‎ 某雌雄同株的植物的花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红色,a控制白色。某杂合的红花植株,经射线处理后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含有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 B.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 C.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 D.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 解析 含有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杂合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类似于测交,据此可推测该杂合植株能产生含A和a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只能产生含a的正常雄配子,原因是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选A。‎ 答案 A ‎5.(2019·山东泰安模拟)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B.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C.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解析 据题可知,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即不是来源于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错误;A、a是一对等位基因,B、b也是一对等位基因,所以它们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染色体片段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形态上有较大的改变,是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C正确;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可能会形成AB、aB、Ab、ab四种配子类型,D正确。‎ 答案 A ‎6.某昆虫的黑身与灰身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现用黑身雌虫(RR)和灰身雄虫(rr)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灰身昆虫。下列关于F1中出现灰身昆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雌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R基因突变成r基因 B.雌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R基因的片段缺失 C.雄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 D.该昆虫基因型为Rr,受环境影响表现出灰身性状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黑身雌虫(RR)与灰身雄虫(rr)为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出现了一只灰身昆虫。雌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R基因突变成r基因,则后代可以出现灰身rr,A正确;雌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R基因的片段缺失,可能会出现Or(O代表缺失染色体),表现为灰身,B正确;雄虫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含r基因的片段缺失,则后代基因型为Rr或RO(O代表缺失染色体),都表现为黑身,C错误;理论上后代基因型为Rr,若受环境影响可能表现出灰身性状,D正确。‎ 答案 C ‎7.(2019·北京海淀模拟)豚鼠毛色的黄色(R)对白色(r)为显性,粗毛(A)对细毛(a)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9号和4号常染色体上。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种豚鼠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情况。已知没有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卵细胞不受任何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甲豚鼠与正常白色豚鼠杂交的F1随机交配,所得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F2代白色豚鼠中染色体异常个体的比例是    。‎ ‎(2)若将乙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杂交,在所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染色体组成无异常,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丙所示基因型的雌雄豚鼠杂交,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占的比例是    。‎ 解析 (1)甲豚鼠与正常白色豚鼠杂交的F1中,雌雄豚鼠各有1/2为黄色,1/2为白色,且雄性白色个体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则雌性产生的卵细胞为1/4R、1/2r、1/4r-(r-代表含有r基因的异常染色体),由于没有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雄性产生的精子为1/3R、2/3r,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代中白色个体比例为(1/2+1/4)×(2/3)=1/2,黄色个体比例为1-1/2=1/2。F2代白色豚鼠中染色体异常个体的比例是(1/4)×(2/3)/(1/2)=1/3。‎ ‎(2)乙豚鼠正常产生的配子中,只有含r基因的精子可参与受精作用。将乙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杂交,在所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且其染色体组成无异常,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一是父本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r→R的基因突变,二是产生精子时同源染色体中R 与r所在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二者均可以产生含R基因的正常精子。‎ ‎(3)将丙所示基因型的雌雄豚鼠杂交,只考虑毛色,父本产生的精子中只有含R基因的精子可参与受精,后代全为黄色;只考虑毛的粗细,后代中粗毛比例为3/4,则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占的比例是1×(3/4)=3/4。‎ 答案 (1)黄色∶白色=1∶ 1 1/3‎ ‎(2)父本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r→R的基因突变 产生精子时同源染色体中R 与r所在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 ‎(3)3/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