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吉林省松原市蒙古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网课质量检测试卷
吉林省松原市蒙古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网课质量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下列大战后果与其评论相符的是( ) ①大战摧毁了数世纪之久的四大帝国 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动摇 ③大战削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 ④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一位国家的领导人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这位领导人是( ) A. 美国总统威尔逊 B.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3.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4.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 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 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 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 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与春秋时期的变法运动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 A. 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 B. 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C. 瓦解了西周所形成的分封制 D. 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6.某同学全面研究了梭伦改革的措施后,认为梭伦在改革中实际上扮演了( ) A. 调和者的角色 B. 革命家的角色 C. 贵族阶层的代言人 D. 平民阶层的代言人 7.“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作用是( ) A. 促进了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 B. 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 C. 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的确立过程 D.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8.1940年日本天皇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B.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C. 中国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的主要军事力量 D. 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9.一战中,西线转入阵地战是在下列哪次战役后( ) A. 俄军的夏季攻势 B. 马恩河战役 C. 凡尔登战役 D. 索姆河战役 10.在近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反法同盟战争 D. 普法战争 11.北宋初年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种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有( ) ①消除了分裂割据 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④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 ①“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 ②美国的参战 ③《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德军放松了警惕 ④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15分)【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由于教育向广大工农群众开门,翻身得解放的工农群众都希望能走进校门。然而,当时的学校数量有限,所以希望受教育人数的无限性和国家所能提供的学校数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刘少奇在调研的基础上于1958年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的政策,即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扼制了轻视体力劳动的不良风气。 随着入学机会的增加,学成者要求升学与上一级学校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又重新凸显,当时国家还无力解决这一继发性的矛盾,因此就导致了为了升学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 “ 片追”搞了没几年,就被“文化大革命”运动淹没了,“上山下乡,向工农学习”代替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文革后高考制度的恢复,累积了十年的青年要一次性地拥入大学的门槛,所以 “片追”又一次成为学生的选择。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9分) 14.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互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10)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8)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日本撤退驻青岛、胶济铁路沿线及支线的军队;青岛海关归还中国;日本将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及一切附属产业归还中国。前德国享有开采权的煤、铁矿山由中日合资经营。 山东问题的解决,为贯彻美国的意图扫除了障碍。1922年2月6日,华盛顿会议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公约全文共九条,鲁特的“四项原则”列为第一条,是为中心内容。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固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山东问题上《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及其原因。(8)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鲁特的“四项原则”。(9)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D 6.A 7.B 8.C 9.B 10.B 11.B 12.C 13. (1)存在的问题:受教育人数多,但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体制不完善;政治运动阻碍教育发展;教育目标过于片面。( 6分) (2)原因:社会性质转变;教育面向广大工农群众;近代中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 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困难;政府缺乏教育经验;民主法治有待完善。(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4. (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评价: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15. (1)不同: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胶济铁路的利权;《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原因: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中国政府坚持外交斗争;美英对日本的压力。 (2)简评:公约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是表面文章。其真实目的是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 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条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