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A. 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 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 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 确立土地私有制 【答案】B 【解析】日本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巩固中央集权,明治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以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其中就包括政治上的“废藩置县”,废藩置县指的是日本明治政府在1871年7月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实质是消除封建割据状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和C选项没能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D选项是经济领域的问题。 2.马克思在评价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的一项改革措施时说,其是“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的人为手段”。这一评价是针对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文明开化” D. “和魂洋才”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可知是明治维新的经济措施。明治维新时期在经济上采取“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由旧的封建生产方式到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故B正确;“废藩置县”属于政治近代化措施,排除A;“文明开化”属于文化方面的近代化,排除C;“和魂洋才”属于思想的表现,排除D。故选B。 3. 日本1870年的地理教科书《舆地志略》中对比中日两国:“贵古贱今,妄自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止步于数千年前之开化之域”;“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这段文字 A. 显示出西方文明观念影响日本 B. 体现出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 C. 尚未突破传统的儒学华夷观念 D. 客观分析了中国的旧习弊端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870年、“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已经开始,A正确;材料是对比中日两国,没有体现其海外扩张意识,B错误;据材料“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可知,C错误;材料是对比中日两国的状况,D项太片面。 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些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 西方文明已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5.有学者认为,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其主要的历史依据是 A. 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同时组建常备军 B. 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 C. 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 D. 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 【答案】B 【解析】 1868年,日本开始了以学习西方为目的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建立了近代军队和近代教育体制,但在政治方面,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根据1889年宪法,天皇享有大权,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在日本建立起来了,这与西方普遍的民主政体截然不同,故选B;ACD无法明显体现与西方文明的不同,不能反映“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排除。 6.19世纪末,列强争相向清政府贷款,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 谋取高额利润 B. 扩大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 C. 掠夺路矿权 D. 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市场 【答案】B 【解析】列强争相向清政府贷款主要是扩大在华的资本输出以及政治统治的势力,故B项正确;谋取高额利润属于经济目的之一,排除A;掠夺路矿权是获取经济目的的手段之一,排除C;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市场也属于经济手段之一,排除D。故选B。 7.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实业救国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他的核心思想是 A. 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 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C. 实业泛指农工商业,重点在工业 D. 办实业既可救贫致富,又可富国御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张謇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不在于商务而在于发展工业,因此提倡实业救国,D项符合题意。由此其核心思想是发展事业是救亡图存的方法,排除A B两项;材料明确表明其所谓的实业仅为工业,因此排除C项。 8.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 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 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 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A项“断送”说法绝对化,排除。梁启超等维新派不属于保守的知识分子,C项错误。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根据材料信息“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可以看出当时梁启超等请求废除八股取士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B。 9. 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就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 ) A. 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 B.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C. 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D. 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维新派宣传变法活动遇到阻力原因的分析,最根本的原因是触犯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最后被清政府查封。联系史实分析,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说法不实,因为维新变法的主要是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和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是其中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此题应选B项 10.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认为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 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 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结合 C. 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 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答案】B 【解析】谭嗣同属于维新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思想吸收了19世纪中期以前科学家的观点,同时“仁”原本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出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结合,故B正确;材料中谭嗣同对于西方科学思想有所取舍,排除A;谭嗣同也不是固守传统的儒家思想,排除C;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说法绝对,排除D。故选B。 11.康有为说,“中国人才衰弱之由,皆缘中西两学不能会通之故”,故“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然而,“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难成通才”。这表明他实质上要求 A. 改革我国社会风尚 B. 要向西方学习 C. 发展近代教育 D. 承认西学比中学先进 【答案】B 【解析】 解题关键是对康有为语言的理解。抓住“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今世之学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等信息可以判断康有为把西学提到了与中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中学和西学缺一不可,表明他提倡西学,即要向西方学习,故B项正确,D项错误;AC两项不是实质,排除。故答案选D。 12.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下列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及其影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著有《劝学篇》,全面维护封建纲常礼教 B. 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变革 C. 呈递《日本变政考》,帮助光绪帝坚定变法决心 D. 成立保国会等,促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答案】A 【解析】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地主阶级洋务思想,以维护封建纲常礼教为宗旨。与这一时期康梁的维新思想无论在政治主张上还是阶级立场上都有本质的区别。故A说法符合题意;康有为的变法是学习日本的模式,呈递《日本变政考》,帮助光绪帝坚定变法决心,同时成立保国会等,促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B、C和D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3.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 不敢触犯封建制度 B. 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 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 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新变法前期的理论宣传方面维新派积极宣传开国会、定宪法,行民权,但在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放弃了这一主张其原因在于维新派希望在并无实权的皇帝的领导下推行变法,故他们向封建势力作了妥协,答案选D。 14.近年来,许多史学家在研究戊戌变法时,认为康有为依靠光绪帝进行变法,反映出他具有高超的政治艺术。所谓“高超”应是指这种方式有利于 ①减少变法阻力 ②弥补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 ③获得列强的支持 ④取得顽固派的支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改革面临的阻力很大。康有为依靠光绪帝进行变法,可以减少变法阻力,弥补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康有为依靠光绪帝进行变法,同获得列强的支持无关;变法损害了顽固派的利益,不可能取得顽固派的支持。③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或④的A、B、D项。 15.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该材料 A. 表达了大众对百日维新的抵制 B. 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 C 批评维新变法脱离国情 D. 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答案】D 【解析】“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说明了戊戌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从而带来了混乱,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出士子和部分官员对变法不满,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批评维新变法脱离国情,故C项错误。 16.戊戌变法虽然是昙花一现,但是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推动政治改革 C. 发展社会经济 D. 促进思想启蒙 【答案】D 【解析】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批判了封建主义旧思想。在当时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开启了民智。故D正确;挽救民族危亡是戊戌变法的目的,但是没有实现,排除A;推动政治改革和发展经济都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都不是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排除C和D。故选D。 17.戊戌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以上材料反映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发展 B. 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 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 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的内容涉及近代工商业方面。结合所学可知,维新变法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采用机器生产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故A正确;戊戌变法只有部分法令得到落实,大部分都没有落实,排除B;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对于经济领域的影响,不是思想方面的影响,排除D。故选A。 18.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 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 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 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 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戊戌变法急于求成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故B排除;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进步,故C排除;材料重点不是反映变法的主持者,故D排除。 19.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②作为非正义的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集团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帝国主义之间的 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排除②,选择C项正确。 20.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允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意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扩军备战、组建军事集团的根本目的是 A. 帮助欧洲大陆弱小国家对抗英国霸权 B. 维护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 C. 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D. 同英国争夺霸主宝座 【答案】C 【解析】“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说明是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C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21.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国同盟建立在德、奥、意三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B. 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C. 三国同盟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的矛盾 D. 同盟促进了法俄的接近 【答案】C 【解析】三国同盟的建立加剧了欧洲的矛盾,法俄两国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德、奥的威胁,它们加快了结盟的步伐,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2.一战的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都想给对方致命的打击。 1916年2月21日,27万德军对凡尔登发起了杀气腾腾的“处决地”攻势。关于这一战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德国图谋“使法国把血流尽” B. 现代化学武器进行无声的大屠杀 C. 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D. 英国步履蹒跚的坦克稳住了阵线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凡尔登战役,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目的是利用凡尔登作为碾压英法联军的磨盘,消耗英法的战争力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凡尔登战役中,德国使用了令人窒息的毒气,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此后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英法联军手中,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916年9月15日,有48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3.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 美国始终援助协约国 B. 德国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C. 德国资源匮乏,工业力量薄弱 D. 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答案】D 【解析】“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说明协约国字啊美国支持下,显然总体实力超越同盟国,这也是一战同盟国失败的主要原因,D正确;其他分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4.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这样评价道:“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兰西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兰西的领土、理念和自由。”下列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 对德宣战导致同盟国的失败 B. 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答案】C 【解析】“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兰西的领土、理念和自由”明显是对于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予以较高的评价,C正确;其他评价不符合中国信息,排除。 25.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了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1.69亿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116万美元。材料说明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 A. 美国同协约国经济利益紧密联系 B. 美德矛盾逐渐扩大 C. 争夺世界领导权 D. 伸张正义 【答案】A 【解析】材料“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说明一战中美国同协约国经济利益紧密联系,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德矛盾逐渐扩大,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美国争夺世界领导权的企图,故C错误;“伸张正义”显然不是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A。 26. 一战中,对1918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B 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C. 协约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D. 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1918年战争形势,A项是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排除;1916年,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故BD项排除;,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向前推进到马恩河一线,故C项正确。 27.列宁曾经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反映了 A. 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B. 一战削弱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C. 纽约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的中心 D.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答案】D 【解析】“向自己进贡”是指美国由于在一战的前期大发战争财,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所以在一战之后,成为了欧洲主要参战国的债主,从而导致了上述结果,故选D;A只是说美国工业产值或者说美国经济发展导致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变化,但是没有涉及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一战削弱了除美国之外的资本主义国家,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C的说法是符合史实的,但是这不会导致其他国家“向自己进贡”,故排除C。 28.从国际格局发展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 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C.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 英国霸权地位得到巩固 【答案】B 【解析】这一题最关键的是审题,题目要求“从国际格局发展的角度看”,所以答案要从这一角度思考,A是正确的说法,但是没有涉及到国际格局,故排除;B既符合史实,也说到了国际格局中欧洲的地位变化,故选B;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美国的综合国力并没有达到世界霸主的程度,故排除C;英国的霸权地位在一战后随着美国实力的上升而削弱,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 29.西汉统一西域后,在西域设立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是 A. 安西大都护府 B. 北庭大都护府 C. 伊犁将军府 D. 西域都护府 【答案】D 【解析】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故D正确;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唐太宗设立了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排除A;北庭都护府是武则天时期设立,排除B;伊犁将军设立于清朝时期,排除C。故选D。 30.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25日,新疆实现和平解放,故A正确;B、C 和D时间与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不符合,排除。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计40分) 3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 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 (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 (1)作用:结合所学明治维新的背景可得出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为推翻幕府做出了贡献。根据材料“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得出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 原因:前期:根据所学可知“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 后期:根据材料“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并结合明治维新改革的相关内容,从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等方面概括。 (2)根据所学可从维护政府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等角度概括。 32.材料: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参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原因:美国传统政策的不符合发展趋势;美国要夺取胜利果实,争夺世界霸权。 (2)影响: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解析】 (1)依据材料“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可知传统外交政策的失灵;依据材料“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可知美国要夺取胜利果实,争夺世界霸权。 (2)影响:依据所学可知,一战后期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驯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捕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帝改革的意义。 【答案】(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 (2)使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权。 【解析】 (1)材料中说,建文帝“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省并州县……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归纳可得,其改革主要是四个方面,宽刑狱,轻赋税,并州县,削宗藩。 (2)建文帝改革的意义应紧密结合其措施进行分析,减轻刑罚有助于缓解明初紧张的政治气氛,巩固统治;轻赋税自然刺激了江南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精兵简政有效削减了地方开支,节省财政,削藩虽未成功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央集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