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下学期期未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男耕女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唐律疏议》规定: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老、小、寡妻受田各有等级,非宽闲之乡不得限外更占”(注: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这表明唐代均田制 A.具有抑制兼并的意图 B.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 C.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 D.没收地主的超额占田 3.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 1550年以前 59 1551—1722年 113 1723—1861年 167 1862—1911年 369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5.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8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1. 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这反映了当时 A.景德镇开始成为瓷都 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 C.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 D.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2.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永佃制的盛行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C.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增强了佃农的人身依附关系 3. 《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4.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后和“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都获得了较快发展。其共同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B.自然经济不断发展 C.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D.国内政治局势稳定 5. 在“一五计划”的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这一分配方式说明我国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左”倾错误滋生 C.重点推行公私合营 D.优先发展重工业 6.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8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 一位外国人前往某城市旅行,搭火车要先取得通行许可证明,才能买车票;到了目的地,看到满城尽是脚踏车;在路边摊买烧饼时,摊贩向他要粮票。这位观光客见到的景象最可能在 A.1919年的上海 B.1936年的南京 C.1955年的香港 D.1970年的北京 2.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每年都发出一个关于推进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一步步地把文件中的“不准”“不许”包产到户的政策语言,变成“可以”在贫困地区,后来又“可以”在其他地区包产到户。到了第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就把包产到户性质明确为社会主义经济了。这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反映了 A.政府引导农民合作生产 B.农村土地私有化进程 C.城市国有企业活力增强 D.包产到户的逐步推广 3.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4.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8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1. 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19世纪中期的伦敦 A.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 B.城市拥堵人口膨胀 C.重工业成为经济主导 D.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2. 下表是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表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3. 1930~1932年,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自由贸易政策,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对外国商品征收重税。英国还和各殖民地、附属国结成“英镑集团”,采取共同保护关税政策。这反映了当时西方国家 A.步调一致,联合解决经济危机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4. 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5.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中,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我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曾遭遇了重大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 A.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B.急于提前进入共产主义 8 C.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D.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8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四大题,21题24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2分,共计60分。) 21.(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6分) 8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6分)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2分)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4分)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6分) 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6分) 8 23.(12分)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始终把自己视为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还应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赵湘江《把社会主义作为科学来看待和研究》 ①提炼一个观点,结合20世纪初,列宁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史实加以论证。 ②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史实加以论证。 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12分) 24.(12分)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