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卷·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4月月考(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文卷·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三4月月考(2017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高 2014 级高三下期 4 月月考试题 数 学(文史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 6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 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则 等于 A. B. C. D. 2.已知 i 是虚数单位,复数(2+i)2 的共轭复数为 A.3﹣4i B.3+4i C.5﹣4i D.5+4i 3.设 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 m∥n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是 A. m⊥α,n⊥β,α∥β B.m∥α,n∥β,α∥β C. m∥α,n⊥β,α⊥β D.m⊥α,n⊥β,α⊥β 4. 设 a∈R,数列 是递增数列,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 4 0 5 0 0 1 x y mx y m x − + ≥  − + − ≤  ≤ ≤ ( )0, 0z ax by a b= + > > 3 1 2 a b + 11 2 10 3 + 11 2 10 3 + 11 2 10 3 − 11 2 10 3 − )3sin(2)( ϕ+= xxf 12 π y ||ϕ 12 π 4 π 3 π 12 5π ( )f x R ( 2) ( )f x f x+ = − (0,1]x∈ ( ) 2 1xf x = − 7( ) log | 2 |f x x= − 13.在数列 种, , ,记 为 的前 项和,则 . 14.函数 对于任意实数 满足条件 ,若 则 __________. 15.某单位有 500 位职工,其中 35 岁以下的有 125 人,35~49 岁的有 280 人,50 岁以上的 有 95 人,为了了解职工的健康状态,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100 的样本,需 抽取 35 岁以下职工人数为   . 16.已知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为 .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本题满分为 12 分)在△ABC 中,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且满足 acosB=bcosA. (Ⅰ)判断△ABC 的形状; (Ⅱ)求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车间将 10 名技工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加工某种零件,在单位时间内每个技工加工的合格 零件数的统计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组技工在单位时间内加工的合格零件平均数都 为 10. (Ⅰ)分别求出 , 的值; (Ⅱ)分别求出甲、乙两组技工在单位时间内加工的合格零件的 方差 和 ,并由此分析两组技工的加工水平; (Ⅲ)质检部门从该车间甲、乙两组技工中各随机抽取一名技工,对其加工的零件进行检测,若 两人加工的合格零件个数之和大于 ,则称该车间“质量合格”,求该车间“质量合格”的 概率. (注:方差 ,其中 为数据 的平均数).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三棱柱 中,侧面 底面 , , , , 为 中点. (1)证明: 平面 ; ⑵ 若 是线段 上一点,且满足 ,求 的长度.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且满足 . { }na 1 1a = ( ) ( )1 1 1n n na a+ = - + nS { }na n 2017S = ( )f x x ( ) ( )2f x f x+ = − ( )1 5,f = − ( )( )5f f = )0,0(12 2 2 2 >>=− bab y a x 3 m n 2s甲 2s乙 17 2 2 2 2 1 2 1= [( ) ( ) ( ) ]ns x x x x x xn − + − + −+ x 1 2, , , nx x x 1 1 1ABC A B C− 1 1AAC C ⊥ ABC 1 1 2AA AC AC= = = AB BC= AB BC⊥ O AC 1AO ⊥ ABC E 1A B 1 1 1 1 1 12E BCC ABC A B CV V− −= 1A E { }na nS ( ) ( )24 1n nS a n N ∗= + ∈ 8 7 0 9 2 0 1 0 1 2 n m 甲 组 乙 组 O C B A C1 B1 A1 (I)求 的通项公式; (II)设 (其中 ), ,求数列 的前 n 项和 . 21.已知函数 f(x)=ex﹣x+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g(x)= +ax+b(a∈R,b∈ R). (Ⅰ)求 f(x)的极值; (Ⅱ)若 f(x)≥g(x),求 b(a+1)的最大值. 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 写清题号. 22.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过点 的直线 交曲线 于 两点. (1)将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的化为普通方程; (2)求 的取值范围. 23.(本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 函数 , (1)求 的定义域; (2)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 { }na ( ) , 2 1, , 2 .2 na n k f n nf n k = − =    =    ,n k N ∗∈ ( )2 4n nb f= + { }nb ( )3nT n ≥ C 2 2 1 sin ρ θ= + ( )1,0P l C ,A B C PA PB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高 2014 级高三下期 4 月月考试题 数学(文史类)参考答案 1—5 BAADB 6—10 ADBAD 11—12 BB 13. -1007 14. -1/5 15. 25 16. 17.解:(Ⅰ)由 acosB=bcosA, 根据正弦定理,得 sinAcosB=sinBcosA,即 sin(A﹣B)=0, 在△ABC 中,有﹣π<A﹣B<π, 所以 A﹣B=0,即 A=B,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 (Ⅱ)由(Ⅰ),A=B,则 = = = . 因为 A=B,所以 ,则 , 所以 , 于是 的取值范围是 .…12 分 18.解:(1)m=3,n=8 —————— (4 分) (2)甲方差 ,乙方差 2,乙水平高—————(8 分) (3) ————(12 分) 19.解:(1) ,且 为 中点, ,又 侧面 底面 ,交线为 , , 平面 . ———————————(5 分) (2) ,因此 ,即 ,又在 中 , , , 可 得 , 则 的 长 度 为 .———(12 分) 1AO AC∴ ⊥  1 1AO A AC⊂ 面 ∴ xy 2±= 26 5 4 5  1 1 2AA AC AC= = = O AC 1 1AAC C ⊥ ABC AC 1AO ⊥ ABC 1 1 1 1 1 1 1 1 12 4E BCC ABC A B C A BCCV V V− − −= = 1 1 4BE BA= 1 1 3 4A E A B= 1Rt AOB∆ 1AO OB⊥ 1 3AO = 1BO = 1 2A B = 1A E 3 2 21.解:(Ⅰ)函数 f(x)=ex﹣x+ , 则 f′(x)=ex+x﹣1, ∵f′(x)=ex+x﹣1 在 R 上递增,且 f′(0)=0, ∴当 x<0 时,f′(x)<0, ∴当 x>0 时,f′(x)>0, 故 x=0 为极值点:f(0)= (Ⅱ)g(x)= +ax+b, f(x)≥g(x),即 ex﹣x+ ≥ +ax+b,等价于 h(x)=ex﹣x(a+1)﹣b≥0, 得:h′(x)=ex﹣(a+1) ①当(a+1)<0 时,h′(x)在 R 上单调性递增,x∈﹣∞时,h(x)→﹣∝与 h(x)≥0 相矛盾. ②当(a+1)>0 时,h′(x)>0,此时 x>ln(a+1), h′(x)<0,此时 x<ln(a+1), 当 x=ln(a+1)时,h(x)取得最小值为 h(x)min=(a+1)﹣(a+1)ln(a+1)﹣b 即(a+1)﹣(a+1)ln(a+1)≥b 那么:b(a+1)≤(a+1)2﹣(a+1)2ln(a+1) 令 F(x)=(a+1)x2﹣x2lnx,(x>0) 则 F′(x)=x(1﹣2lnx) ∴F′(x)>0,可得 , F′(x)<0,可得 . 当 x= 时,F(x)取得最大值为 . 即当 a= ,b= 时,b(a+1)取得最大值为 . 故得 b(a+1)的最大值为 . 22. 解:(1)由 得 ,得曲线 的普通方程为 . (2)由题意知,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将 代入 得 ,设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则 , 的取值范围为 . 2 2 1 sin ρ θ= + ( )2 21 sin 2ρ θ+ = C 2 2 12 x y+ = l 1 cos (sin x t ty t α α = +  = 1 cos sin x t y t α α = +  = 2 2 12 x y+ = ( )2 2 2cos 2sin 2 cos 1 0t tα α α+ + − = ,A B 1 2,t t 1 2 2 2 2 1 1 1 ,1cos 2sin 1 sin 2PA PB t t α α α  = = = ∈ + +   PA PB∴  1 ,12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