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2021 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卷面总分 150 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了小题。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 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朴回真的老 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 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 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 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 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 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 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 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 野 蛮”。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 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 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 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 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 - 2 - 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 是传统。 人们要满足需要相互合作的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者临时规划出来的。传统是 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 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 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 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 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 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 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 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 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的“ 小国寡民” 的社会理想里不需要外在规范,人们可自觉维系社会秩序。 B. 维持乡土社会“ 礼治” 规范传统力量的比重比有形的政治权力机构力量要大很多。 C. 礼和法律在其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两者维持规范的力量有所不同。 D. 社会的任务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生活需要,人们只要相互合作就能更好地达成目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对乡土社会的理解,提出了关于乡土秩序维持属“ 礼治” 这一判断。 B. 文章援引古今中外例子,力图深入论证乡土秩序与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的不同。 C. 文章引用孔子和子贡的对话,目的是论证礼作为行为规范并不排斥残酷行为。 D.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认为,与其人为维持秩序,不如去借助无形的力量。 B. 礼治社会中,“ 礼” 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一定排斥残酷的内容。 C. 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是可以遵守的成法,其可让人们获得处理事务的方法。 D. 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事务,在乡土社会中依靠传统效力,可让人不需事事费心。 【答案】1. A 2. B 3. A 【解析】 - 3 -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 项,“维持乡土社会‘礼治’规范传统力量的比重比有形的政治权力机构力量要大很多”错 误,从文中来看,维持乡土社会“礼治”的,依靠的是传统的力量,而不是政治权利机构的 力量,所以谈不上比重大小; C 项,“礼和法律在其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错误,原文说的是“礼”“如果单从行为 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而不是和法律在本质上没有不同; D 项,“……人们只要相互合作就能更好地达成目的”错误,过于绝对化,原文是“人们要满 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相互合作是必要条件,但不是 充分条件。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B 项,“文章援引古今中外例子,力图深入论证乡土秩序与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的不同”错误, 文章第二段所举缅甸的例子,从原文看不出是古代还是现代,且所举例子主要为了说明“礼 治社会”并不是君子国,不是论证“乡土秩序与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的不同”。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 项,“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认为,与其……,不如……”错误,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 争,在维持秩序上,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不是两者之间做 选择。 故选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即“三新”经济。新产 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新技术应用产 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等;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 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 - 4 - 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具体表现为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的经营活动等;新商业模 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 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具体表现为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把硬件融 入服务、提供消费、娱乐、休闲、服务的一站式服务等。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发展壮大,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新经济成为缓解经济下行 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称。 (摘编自《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兴起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发展壮大》,《人民日 报》2020 年 07 月 29 日) 材料二: 当前,中国经济已从过去简单的投资拉动向创新和效率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三 新”经济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正是这种积极转变在企业层面的显现。“三新”经济新在哪儿? 它是数字技术和中国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高度融合的产物,而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更进一 步增加了融合的速度和深度。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让更高效地满足市场需求 成为可能,彰显了中国企业主动求变的勇气和魄力,回应了市场对高质量发展的呼唤。把“三 新”转变为持续的发展新动能,绝不能只局限于简单的商业模式创新,而应该着眼于民生, 聚焦于利用科技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材料三: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3 部门 15 日对外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 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 19 项创新支持政策,加快数字经济 15 种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根据《意见》,在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方面,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 联网医疗,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 在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方面,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 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 (摘编自《加快 15 种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20 年 07 月 16 日 ) 材料四: “三新”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合多方力量,这也意味着要提供更为自由、包容、完善的市 场环境,促进“三新”经济发展。 “三新”经济的发展与传统行业准则和规章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各地政府与有关 部门要紧跟时代步伐,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工具,适时调整有关规章制度,以适应“三新” - 5 - 经济的发展。 张立群指出,着力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 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地推进传统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将有力助推“三新”经济的成长、 成熟和壮大,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在未来更为宽松、自由、包容的市 场环境下,‘三新’经济发展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其为GDP带来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摘编自《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三新为中国经济添活力》,《经济日报》 2020.7.10) 4. 下列对“三新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新经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是国家当下鼓励并大力扶持的 经济活动,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B. “三新经济”是数字技术和中国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产物,很多商家抓住数字技术 赋予的机遇,开启了中国式创新。 C. 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属于线上服务新模式,这些领域创新,其实有一定的 局限性,还是会被线下服务所替代。 D. 三新经济已经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进一步释放经济 活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很多商家依托互联网与技术创新和应用,顺应产品或服务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 的需求,开展了新型经营活动。 B.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 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向创新和 效率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C. 我国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自主就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 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 D. 作为蓬勃的新生力量,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三新”经济发展都将得到更好更快的进步, 也会为 GDP 带来越来越大的贡献。 6. 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让“三新”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答案】4. C 5. D 6. (1)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或及时调整有关规章制度支持“三新” 经济 的发展。 (2)需要融合多方力量,要提供更为自由、包容、完善的市场环境。 的 - 6 - (3)着力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因地制 宜地推进传统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 (4)企业商家还应该着眼于民生,聚焦于利用科技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 项,“其实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会被线下服务所替代”错误,从文中来看,材料三中说“根 据《意见》,在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方面,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医 疗,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可见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会互补 存在,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 项,“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错误,从材料来看,材料四说的是“在未来更为宽松、自由、包 容的市场环境下,‘三新’经济发展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其为GDP带来的贡献也会越来 越大”,由此可知,应是“更为宽松、自由、包容的市场环境下”。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如何让“三新”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如材料四中指出“‘三新’经济的发展与传 统行业准则和规章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各地政府与有关部门要紧跟时代步伐,综合运 用财政税收等工具,适时调整有关规章制度,以适应‘三新’经济的发展”,这是说要制定相 关的法规政策,概括出第一点;如材料四中直接指出“‘三新’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合多方力 量,这也意味着要提供更为自由、包容、完善的市场环境,促进‘三新’经济发展”,据此可 以概括出第二点;材料三中指出“提出通过 19 项创新支持政策,加快数字经济 15 种新业态 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根据《意见》,在 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方面,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鼓励发展 便捷化线上办公,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在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方面,积极培育新个 体,支持自主就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 。 - 7 - 经济,鼓励‘副业创新’”“着力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与制造 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地推进传统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这是说要加快技术创新 的步伐;如材料二“而应该着眼于民生,聚焦于利用科技更好满足群众需求”,这是说要关注 民生,由此概括出第四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镜面农夫 刘慈欣 水娃从娘颤颤的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包裹,包裹中有娘做的一双厚底布鞋,三个馍,二 十块钱。爹蹲在路边,闷闷地抽着旱烟锅。水娃抬头看看自己出生和长大的村庄,这处于永 恒干旱中的村庄,只靠着水窖中积下的一点雨水过活。 一阵子风吹过,前面这条出村的小路淹没于黄尘中,水娃沿着这条路走去,迈出了他新 生活的第一步。这条路,将通向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 西昌基地,“地平线”号航天飞机,轰鸣着开上蓝天。机舱里坐着水娃和其他十四名镜 面清洁工。这些曾经的优秀蜘蛛人经过三个月的地面培训,被从六十人中挑选出来,首批进 入太空进行实际操作。 向同步轨道的变轨飞行整整进行了六个小时,从舷窗望出去,他发现“地平线”号已经 来到中国太阳的正下方,反射镜占据了星空的大部分面积,航天飞机如同是飞行在一个巨大 的银色穹顶下的一只小蚊子。“地平线”号继续靠近,水娃渐渐体会到镜面的巨大:他们仿 佛飞行在一望无际的银色平原上。可以看到银色大地上有一条条长长的接缝,这些接缝像地 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织成了方格。渐渐地,银色大地上的经线不再平行,而是向一点会聚,好 像“地平线”号正在驶向这巨大地图上的一个极点。极点很快出现了,所有经向接缝都会聚 在一个小黑点上,航天飞机向着这个小黑点下降,水娃震惊地发现,这个黑点竟是这银色大 地上的一个全密封的圆柱体,水娃知道,这就是中国太阳的控制站,是他们以后三个月在这 冷寂太空中惟一的家。 太空蜘蛛人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每天,镜面清洁工们驾驶着一台台有手扶拖拉机大小 的机器,在广阔的镜面上来回行驶擦光镜面,很像在银色的大地上耕种着什么,于是西方新 闻媒体给他们起了一个更有诗意的名字:“镜面农夫”。 但镜面清洁工的工作是十分艰辛的,他们很快发现,清洁镜面的枯燥和劳累,比在地球 上擦高楼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收工回到控制站后,往往累得连太空服都脱不下来。人们像 - 8 - 生活在一个潜水艇中。但能够回到站里还算幸运,清洁到镜面外缘时往往下班后回不来,只 能在“野外”过“夜”,从太空服中吸些流质食物,然后悬在半空中睡觉。工作的危险更不用 说,镜面清洁工是人类航天史上进行太空行走最多的人,在“野外”,太空服的一个小故障就 足以置人于死地,还有微陨石、太空垃圾和太阳磁暴等等。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控制站 中的工程师们怨气冲天,但天生就能吃苦的“镜面农夫”们却默默地适应了这一切。 在进入太空后的第五天,水娃与家里通了话,这时水娃正在距控制站五十多公里处干活, 他的家乡正处于中国太阳的光斑之中。 水娃爹:“娃啊,你是在那个日头上吗?它在俺们头上照着呢,这夜跟白天一样啊!” 水娃:“是,爹,俺是在上面!” 水娃娘对水娃爹:“我看到咱娃了,那日头上有个小黑点点!” 水娃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的眼泪涌了出来,说:“爹、娘,俺也看到你们了,亚洲大 陆的那个地方也有两个小黑点点!明天多穿点衣服,我看到一大股寒流从大陆北面向你们那 里移过来了!” …… “镜面农夫”们的工作是出色的,他们逐渐承担了更多的任务,范围都超出了他们的清 洁工作。他们承担了一项更高层次的工作:监视和加固应力超限点。这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丰 富的经验。 这项工作的正式名称是:光压和太阳风所致轨道误差修正。太阳风和光压对面积巨大的 镜面产生作用力,这种力量在每平方公里的镜面上达两公斤左右,使镜面轨道变扁上移,在 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变形的轨道与正常的轨道同时显示,很像是正常的轨道上长出了 头发。轨道理发时镜面产生的加速度比姿态和形状调整时大得多,这时“镜面农夫”们的工 作十分重要,他们仔细地观察着地面的每一处异常变化,随时进行紧急加固,每次都出色地 完成了任务。 但“镜面农夫”们都明白,他们这批人是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太空 工人了。 几年后,水娃在北京买了房子,建立了家庭,又有了孩子。每年他有一半时间在太空, 他热爱这项工作,在三万多公里高空的银色大地巡行,使他的心中产生了一种超脱的宁静; 他觉得自己已找到了理想的生活,未来就如同脚下的银色平原一样平滑地向前伸展。 许多年前作为蜘蛛人踏上第一座高楼的楼顶时,水娃看到了整个北京;来到中国太阳时, 他看到了整个地球;看到了他以前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东西,虽然这知识还很粗浅,但足以使 - 9 - 那更遥远的世界对他产生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送别场面的描写,突出了水娃家乡的贫困,为后文写他从生存的最低起点找到自 己理想的生活做了铺垫,和他落户北京形成对比。 B.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把读者的视角引向太空,引向普通人的追梦生活,通过水 娃写出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对家人的牵挂,真实可感。 C. 小说中运用大量的比喻对高科技进行描述和解读,这符合科幻小说创作既有科学性又有文 学性的特点,也为小说增添了更富有波澜的故事情节。 D. 这篇小说扎根于中国人浓重的乡土情怀,故而,由此生长出的故事也都有中国人能理解的 人文关怀;再加上科学理论的支持,让故事意味悠远。 8. 小说尾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9. 有人说,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也有人说,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请根 据本小说谈谈你对小说虚构和真实的认识。 【答案】7. C 8. ①内容:总结上文“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太空,一个农民工的视野越 来越宽广”。②结构:结尾段和前文“这条路,将通向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形成呼应, 使结构完整,意蕴深厚,引人深思。③主旨:当一个普通人有了站在更高处的机会,也就有 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9. ①小说兼顾虚构性与真实性,二者相辅相成,在小说中缺一不可。虚构往往寄托作者的终极 追求,而真实往往是我们根植的生活!②本小说有关太空的描述,有关高科技的描述是虚构 的,但细致的描绘增加了它的真实性。③小说中有关水娃的具体内容,送别场面、通话内容 富有生活气息,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真实感人,但它又是虚构的真实。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 项,小说中运用大量的比喻没有为小说增添更富有波澜的故事情节,只是更形象生动告诉读 者“镜面先生”们工作的环境。再说,这篇小说写的是“镜面先生”们在太空清洁镜面的前 后及过程,情节简单,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 故选 C。 【8 题详解】 - 10 -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尾段的作用的能力。 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内容上的作用:“水娃抬头看看自己出生和长大的村庄, 这处于永恒干旱中的村庄,只靠着水窖中积下的一点雨水过活”“水娃沿着这条路走去,迈 出了他新生活的第一步”“许多年前作为蜘蛛人踏上第一座高楼的楼顶时,水娃看到了整个 北京;来到中国太阳时,他看到了整个地球;看到了他以前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东西”概括为: 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太空,一个农民工的视野越来越宽广。“虽然这知识还很粗浅,但 足以使那更遥远的世界对他产生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表明当一个普通人有了站在更高处 的机会,也就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结构上的作用:前文第二节说“水娃沿着这条路走去,迈出了他新生活的第一步。这条路, 将通向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结尾说“看到了他以前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东西,虽然这 知识还很粗浅,但足以使那更遥远的世界对他产生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首尾呼应,使小 说情节结构完整,意蕴深厚。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叙事手法的能力。 这道题重点分析小说虚构和真实的认识。分析小说虚构性和真实性这一问题,要采取全面的 观点分析,即小说兼顾虚构性与真实性,二者相辅相成,在小说中缺一不可。虚构往往寄托 作者的终极追求,而真实往往是我们根植的生活,这两者的关系统一在小说各要素中。 首先分析真实性的表现。 “‘地平线’号已经来到中国太阳 正下方,反射镜占据了星空的大部分面积,航天飞机如 同是飞行在一个巨大的银色穹顶下的一只小蚊子。“地平线”号继续靠近,水娃渐渐体会到 镜面的巨大:他们仿佛飞行在一望无际的银色平原上。可以看到银色大地上有一条条长长的 接缝,这些接缝像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织成了方格。渐渐地,银色大地上的经线不再平行, 而是向一点会聚,好像“地平线”号正在驶向这巨大地图上的一个极点。极点很快出现了, 所有经向接缝都会聚在一个小黑点上,航天飞机向着这个小黑点下降……这就是中国太阳的 控制站”“这项工作的正式名称是:光压和太阳风所致轨道误差修正。太阳风和光压对面积 巨大的镜面产生作用力,这种力量在每平方公里的镜面上达两公斤左右,使镜面轨道变扁上 移,在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变形的轨道与正常的轨道同时显示,很像是正常的轨道上 长出了头发。轨道理发时镜面产生的加速度比姿态和形状调整时大得多”,这些有关太空的描 述,有关高科技的描述是虚构的,但细致的描绘增加了它的真实性。 然后分析虚构性的表现。 的 - 11 - (1)送行场面的描写:“水娃从娘颤颤的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包裹,包裹中有娘做的一双厚 底布鞋,三个馍,二十块钱。爹蹲在路边,闷闷地抽着旱烟锅。水娃抬头看看自己出生和长 大的村庄,这处于永恒干旱中的村庄,只靠着水窖中积下的一点雨水过活。一阵子风吹过, 前面这条出村的小路淹没于黄尘中,水娃沿着这条路走去,迈出了他新生活的第一步。” (2)有关水娃的具体内容:“几年后,水娃在北京买了房子,建立了家庭,又有了孩子。” (3)水娃和他的爹娘的通话内容:“水娃爹:‘娃啊,你是在那个日头上吗?它在俺们头上 照着呢,这夜跟白天一样啊!’水娃:‘是,爹,俺是在上面!’水娃娘对水娃爹:‘我看 到咱娃了,那日头上有个小黑点点!’水娃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的眼泪涌了出来,说:‘爹、 娘,俺也看到你们了,亚洲大陆的那个地方也有两个小黑点点!明天多穿点衣服,我看到一 大股寒流从大陆北面向你们那里移过来了。’” 综上分析,小说中这些方面的描写和叙述,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真实感人,但它又具有虚 构性。 【点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 情节、概括小说主题、鉴赏表达技巧等,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型试题。做好这种题目,既要通 观全文,又要分析细节。(1)首先要分析人物,明辨感情。小说中的人物是鲜活的,作者在 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 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亲贬错位、轻重失误的角度设置陷阱。(2)然后根据情节,分析因 果。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强加因果、曲解原文、断章取义等角度设置陷阱。遇到这类选项, 考生要结合相关情节仔细推究小说的因果关系。(3)借助原文,明辨技巧。这道题时常考查 表达技巧,在选项中,命题人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赏析,一般会从无中生有、张冠 李戴的角度设置陷阱。考生要对表达技巧的基础知识心中有数,准确判断小说是否采用某种 表达技巧。(4)最后还要梳理内容把握主旨。一篇小说中有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环境描写 等多项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又都和主旨情感有关。命题人往往会在内容和主旨上设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彪,字道固,孝文赐名焉。举孝廉,至京师,李冲礼之其厚,彪深宗附之。孝文初, 为中书教学博士,迁参著作獉事。 表上封事七条,其一曰:臣愚以为第宅车服,自百官以下至于庶人,宜为其等制。使贵 不逼贱,卑不僭高,不可以称其侈意,用违经典。其二曰:今诚宜准古立师傅,以诏导太子。 - 12 - 诏导正则太子正,太子正则皇家庆,皇家庆则人事幸甚矣。其三曰:臣谓宜于河表七州人中, 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其七曰:愚谓如有遭父 母丧者,皆得终服。 若无其人有旷庶官者,则优旨慰喻,起令视事。帝览而善之,寻皆施行。 彪稍见礼遇。诏曰:“ 彪虽宿非清第,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獉,颇堪时用。”其年, 加员外散骑常侍,使于齐。彪前后六度衔命,南人奇其謇博。彪既为孝文所宠,性又刚直, 遂多劾纠,远近畏之。帝宴群臣于流化池,谓仆射李冲曰:“ 李彪之直,是我国得贤之 基。” 车驾南伐,彪兼度支尚书獉,与仆射李冲等参理留台事。彪素性刚豪,与冲等意议乖异, 遂形于声色。冲积其前后罪过,上表曰:“ 去年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其言与行舛,是 己非人,专恣无忌。宜亟投彪于有北,以除奸矫之乱政。” 有司处彪大辟,帝恕之,除名而 已。 彪寻归本乡。帝将复采用。会留台表至,言彪与御史贾尚往穷庶人恂事,理有诬抑,奏 请收彪。彪自言事枉, 帝明彪无此,遣左右慰勉之。听以牛车散载,送之洛阳,会赦得免。 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拔之深用 忿形于言色彪病,体上往往疮溃,痛毒备极。赠汾州刺史,谥曰刚宪。 《北史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 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 B. 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 游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 C. 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 /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 D. 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 游/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赐名,意思是被君主赠以名号,《魏书·古弼传》:“太宗嘉之,赐名曰‘笔’”。 B. 坟籍,古代典籍,也称“坟典”,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坟五典”“九丘八索”。 C. 度支尚书,三国魏文帝始置,秩三品,掌全国财赋统计和支调,相当于汉代计相。 D. 刺史,“刺”是检核问事,刺史原为监察官,后来成为地方专管军事的长官。 - 13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彪呈奏封事,大胆建言。李彪向皇帝陈述七条建议,其中包括应对住宅、车辆等规定出 等级式样,不能违背经书典籍;为太子聘请老师,以利天下。 B. 李彪深受重用,刚直不阿。李彪被封为员外散骑常侍,六次出使南齐,性格学识令南人惊 异;李彪刚直不阿,对朝臣违法行为多有弹劾,臣僚都畏惧他。 C. 李彪参预朝政,坚持己见。孝文帝率军南征,李彪兼任度支尚书,参与料理朝廷大事;与 李冲等人意见不同,便显露在脸色上,受到李冲的弹劾。 D. 李彪弹劾众人,受到报复。孝文帝准备起用李彪,适逢京城留台的表章到来,说李彪与御 史贾尚审问被废太子元恂一案,有不实之处,最终作罢。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 (2)彪兼尚书,其言与行舛,是己非人,专恣无忌。 【答案】10. A 11. D 12. A 13. (1)选拔高门中的人才,招揽他们到京城中,按照中原官吏的标准,根据能力加以任用。 (2)李彪兼任尚书,他言行不一,自以为 、责难他人,独断专行、横行无忌。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彪为子志求官”,“为子志”是介宾结构,意思是“替二人李志”,做“求官”的状语,“子 志”指“儿子李志”,所以不能断开,排除 BD 两项; “谓祚应以贵游拔之”,“以贵游”是介宾结构,“按照尊贵 地位”,做“拔之”的状语, 所以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 项,“专管军事的长官”错误,刺史由负责监察地方的官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并且逐渐掌 握地方的行政权和军权,是地方军、政长官。 故选 D。 【12 题详解】 是 的 - 14 -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 项,“不能违背经书典籍”错误,原文是“用违经典”,根据“宜为其等制”和 “贵”“贱”“卑”“高”等词语可以推出,这句话意思是“不能违背典章制度,不能违背 贵贱尊卑的礼仪制度”。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中,“擢”,选拔;“门才”,高门中的人才;“引”,招揽,招致;“令”,让,后面省 略“之”;“赴阙”,到京城;“依”,按照;“中州”,中原;“比”,和……等同;“随”, 根据;“序”,任用。 (2)中,“兼”,兼任;“舛”,违背;“是”“非”,意动用法,认为……正确,认为…… 错误(或责难);“专恣无忌”,独断专行、横行无忌。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 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彪,字道固,这是孝文帝赐给的名字。李彪被举荐为孝廉,到京城,李冲对他礼遇甚 厚,李彪深深地宗仰依附他。孝文帝即位之初,任他为中书教学博士,后来调任参与著作事 宜。 李彪又写秘密奏章陈述七条建议,其一说:我认为住宅、车辆、服装,自百官以下到普 通百姓,应该规定出等级式样。使高贵的不至于使用卑贱者的,卑贱者不至于违制使用高贵 的,人人都不能任意奢侈,有违典章制度。其二说:今天应该按照古制聘请老师,用以教导 太子。教导正确太子就行为端正,太子端正就是皇家的福分,皇家有福则天下万民就享受太 平。其三说:我认为应在黄河以南七州中,选拔高门中的人才,招揽他们到京城中,按照中 原官吏的标准,根据能力加以任用。其七说:我认为大臣们如有遭遇父母丧事的,都要服满 丧期。如果有空缺的官职却因为这个人去守孝,无人能替补,则可以用特殊的诏书对他慰勉, 让他回来继续任职。孝文帝看了他的奏章连连赞许,不久就都施行。 李彪渐被朝廷重视。孝文帝便下诏说:“李彪虽然不是出身于有名望的门第,然而他性 - 15 - 情严谨聪明,学识广博,很能承担朝廷的重用。”这一年,他被封为员外散骑常侍,出使南 齐。李彪前后六次奉命出使南齐,南人都很佩服他性格刚直,学识广博。李彪既然被孝文帝 所信任,性格又刚直不阿,便对朝臣中违法行为多有弹劾,远远近近的臣僚都畏惧他。孝文 帝在流化池宴请群臣,对仆射李冲说:“李彪的正直,是我朝得到贤才的基础。” 孝文帝率军南征,李彪兼任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等留在京城,参与料理朝廷大事。李 彪生性刚直豪爽,与李冲等人意见往往不同,便显露在脸色上。李冲收集李彪过去的罪过, 上表说:“自从去年皇帝南征以来,李彪兼任尚书,他言行不一,自以为是,责难他人,独 断专行,横行无忌,应该迅速将李彪送到北方严寒荒凉的地方去,用以清除奸臣乱政的局 面。”有司判决李彪死罪,孝文帝饶恕了他,只是罢去了官职。 李彪不久回到故乡。孝文帝准备重新起用李彪。适逢京城留台的表章到来,说李彪与御 史贾尚审问被废太子元恂一案,按理说有诬枉之处,请求将他关进监牢。李彪申辩自己冤枉, 孝文帝也认为李彪没有这条罪状,派人去宽慰勉励他,并派牛车将他送到洛阳。遇到大赦, 他得以免除刑罚。 郭祚在吏部任职,李彪想为儿子李志请求官职,郭祚依旧按照微贱之人的子弟对待。李 彪认为自己职位已至侍中,又兼任尚书,对郭祚说应该按高门的标准来提拔李志,所以十分 忿恨,在语言和脸色上表现出来。李彪有病,身上常常像长疮那样溃烂,疼痛异常。死后在 朝廷追赠他为汾州刺史,谥号叫刚宪。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文潜①(节选) 黄庭坚 忽闻天上故人来,呼船凌江不待饷。 我瞻高明②少吐气,君亦欢喜失微恙。 年来鬼崇覆三豪③,词林根柢颇摇荡。 天生大材竟何用,只与千古拜图像。 张侯文章殊不病,历险心胆原自壮。 注:①文潜:即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黄庭坚好友。作此诗时, 朝廷新旧党争未平,张耒因“闻苏轼讣,为举哀行服”而被责授房州别架,黄州安置。②高 明:对人的敬称,这里指张耒,即文潜。③三豪:指东 坡,范淳夫和秦少游,为诗人好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6 - A. 本诗是一首应和之作,从题目可推知文潜此前可能为作者写过一首诗。 B. 作者与朋友相见,看到朋友平安,感到心安,不敢抒发心中久郁之气。 C. “鬼崇”一词一语双关,既指鬼怪之类,又暗指对其实施迫害的新党。 D. “殊不病”句不仅写出好友的文章并无衰飒之气,也暗含好友身体有恙。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B 15. ①见到朋友张耒时的急切、欣喜之情。②对新党迫害三豪造成诗词巨大 损失的痛恨与激愤之情。③对三豪离世的悲痛之情。④对张耒历经被责,依旧心胆壮烈的人 品与文品的钦佩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 项,“不敢抒发心中久郁之气”错,因为“少吐气”就是“稍稍的吐气,抒发心中久郁之气” 的意思。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一二句中,前句写“惊喜”。“忽闻”,透出乍闻的惊喜;“天上”,状写从天而降的感觉;“故 人来”,显见友情的真挚诚恳。后句写相见之迫切。“呼船”显出急不可待;“凌江”表明不 顾天险;“不待饷”说明片刻不能耽搁。以上四句,叙述与文潜见面之前,诗人见到朋友张 耒时的急切、欣喜之情。 三四句,“我瞻高明少吐气”是说我见到您的到来,终于可以稍稍吐气,一抒胸臆了。“君 亦欢喜失微恙”是说您见到我,亦自欢喜,即便有些小病,也不觉得什么了。这两句包含的 感情是很复杂的:知心好友,相见时难,又同为宦海沦落之人,只要彼此平安,也就是不幸 中之大幸了。 五六句,前句中“三豪”,指东坡、范淳夫、秦少游。此时三人已相继去世。鬼魅作祟,所指 的是加害于他们的新党。这一点不能明说,只能说他们的死给词林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动 摇了文学界的根基,作者对新党迫害三豪造成诗词巨大损失的痛恨与激愤之情。 七八句,意思是上天降下苏、范、秦这样的大材,又有何用啊,活着的时候不能施展抱负, 徒然在死后留下供后人膜拜画像了。这是反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意,而取杜甫“古来 材大难为用”之旨,实为痛心疾首之语,表达了诗人对三豪离世的悲痛之情。 - 17 - 最后两句,这两句是由“三豪”的遭遇而联想到张耒的遭遇。张耒因哭东坡而被贬黄州,山 谷亦因党籍而罹祸,二人肝胆相照,山谷从心底里钦佩张耒的文品和人品。所以,表达了诗 人对张耒历经被责,依旧心胆壮烈的人品与文品的钦佩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 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 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 确认,得出答案。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蜀山兀,阿房出”交代了阿房宫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极其恢宏, 而“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因秦失民心,阿房宫最终被毁。 (2)唐代诗人李白《上李邕》中有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在庄子《逍 遥游》中亦有“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大鹏鸟凭借大风腾空九万里。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的众宾喧哗之动,来对比衬托太 守醉酒之后的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答案】 (1). 楚人一炬 (2). 可怜焦土 (3).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 去以六月 息者也 (5). 觥筹交错 (6). 起坐而喧哗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注意易错字:如“炬”“怜”“抟”“扶摇”“息”“觥筹”“错”“喧哗”。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电影局发出通知,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在防疫措施有效落实的前提下,可于 7 月 20 日恢复开放。消息传来,中国影迷们马上以实际行动支持影院复工, 为中国电影业的重 启按下“加速”按钮:截至 7 月 23 日 19 时,全国累计票房超过 1885 万元。此外,法英等多 个国家已先后加入“影院复工潮”。各国影院都采取了一系列特殊防控措施来保证顾客安全: 英国、法国重新调整了影院座位方案,确保观众之间的安全社交距离,甚至出动大受欢迎的“小 黄人”陪你看电影;韩国的 CGV 公司也在 地策划方案,推出了新型“无接触影院”模 式来降低风险。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的观影方式也随之兴起:沃尔玛将把停 车场大规模改造成汽车影院,“漂浮电影院”也在澳大利亚和美国,你可以在塞纳河畔乘船 - 18 - 欣赏电影,何其美哉。但历经 178 天的分别之后,我们需要 地去重启与影院的约定, 基于各国影院的复工经验和防疫措施,或许有助于我们珍惜这难得的重逢时光,怀着敬畏之 心,恪守种种防疫要求。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挖空心思 五花八门 水到渠成 循规蹈矩 B. 挖空心思 五光十色 应运而生 循序渐进 C. 绞尽脑汁 五花八门 应运而生 循序渐进 D. 绞尽脑汁 五光十色 水到渠成 循规蹈矩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基于各国影院的复工经验和防疫措施,或许会使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恪守种种防疫要求, 珍惜这难得的重逢时光。 B. 各国影院的复工经验和防疫措施,或许有助于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恪守种种防疫要求,珍 惜这难得的重逢时光。 C. 各国影院的复工经验和防疫措施,或许有助于我们珍惜这难得的重逢时光,怀着敬畏之心, 恪守种种防疫要求。 D. 基于各国影院的复工经验和防疫措施,或许我们会珍惜这难得的重逢时光,怀着敬畏之心, 恪守种种防疫要求。 19. 下列与其他选项中的双引号各句的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中国电影业的重启按下“加速”按钮 B. 法英等多个国家已先后加入“影院复工潮” C. 甚至出动大受欢迎的“小黄人”陪你看电影 D. 推出了新型“无接触影院”模式来降低风险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绞尽脑汁: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费尽心机,多 含贬义。根据语境,强调费尽心思想办法,所以选择“ 绞尽脑汁”。 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根据语境,强 调种类多,所以选择“ 五花八门”。 - 19 - 应运而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 然成。 根据语境,强调适应新情况,所以应选择“ 应运而生”。 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 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根据语境,强调 按照程序逐渐重启,所以应选择“ 循序渐进”。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基于……,使……”滥用介词,造成句子缺少主语,故排除A;“怀着敬畏之心,恪守种种 防疫要求,”是“珍惜这难得的重逢时光”的基础,所以“ 珍惜这难得的重逢时光”语序不 当,应放在三句话的最后,所以排除 C、D。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具体考查双引号的作用。 A 项,选项中的双引号表示强调,其他三项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 A。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对联也称“楹联”“春联”等。2006 年,“楹联”作为一种“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说,春节时写春联、贴春联既是神州大地流传久远、根深蒂固的 年俗,_____ 。对联是两句,常从两个侧面说一件事儿,这种“两点论”手法使对联写人惟 妙惟肖。例如,郭沫若用“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评价杜甫,用“写鬼写 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赞美______ 。唐诗名句不少是对联,有的形象生动,逼真 如画。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出千载赞赏的画面;“_________”犹如 沙漠写真,故而被《红楼梦》里的香菱慨叹“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或许可以说, 唐诗借力对联步入鼎盛,_____。 【答案】 (1). 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2). 蒲松龄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也推动了对联的发展(或对联借力唐诗获得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说“春节时写春联、贴春联既是神州大地流传久远、根深蒂固的年俗”,与“既 - 20 - 是”相对应的关联词是“又是”,都是对“春节时写春联、贴春联”的评价,前面说是“年 俗”,结合后面的内容可知,此处应是“传统文化”。 第二处,根据“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可知,这是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 指的是《聊斋志异》。 第三处,前面说“唐诗名句不少是对联,有的形象生动,逼真如画”,可见后面应是列举唐诗 中的名句,结合“犹如沙漠写真,故而被《红楼梦》里的香菱慨叹‘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 了这景的’”可知,应是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第四处,前面说“或许可以说,唐诗借力对联步入鼎盛”,这是说对联对唐诗的影响,后面应 是说唐诗对对联的影响,即“也推动了对联的发展”。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100 个字。 受近期降雨影响,太湖水位 6 月 28 日开始超警,7 月 6 日 20 时水位超警 0.35 米。5 日 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至莲花塘、九江、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相继超警;洞 庭湖湖区及周边 10 站水位超警 0.20~1.07 米,鄱阳湖湖区及周边水系饶河、修河超警 0.10~ 0.74 米。根据当前雨水情及工程调度现状分析,预计太湖水位将继续上涨,长江中下游干流 监利至江阴江段及两湖水位将全线超警。7 月 6 日下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 平主持召开防汛会商会,进一步安排部署长江、太湖流域水工程调度及堤防巡查防守工作。 【答案】受降雨影响,太湖、长江中下游部分流域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超警。预计以上 流域形势会进一步危险。国家召开防汛会商会,进一步安排部署水工程调度及堤防巡查防守 工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 这段文字共有四句话,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句“受近期降雨影响,太湖水位 6 月 28 日 开始超警,7 月 6 日 20 时水位超警 0.35 米”和第二句“7 月 6 日 20 时水位超警 0.35 米。5 日 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至莲花塘、九江、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相继超警”交 代事件,即受降雨影响,太湖、长江中下游部分流域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超警;第三句“根 据当前雨水情及工程调度现状分析,预计太湖水位将继续上涨,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至江阴 江段及两湖水位将全线超警”是对以上流域形势做出的预计;第四句“7 月 6 日下午,国家防 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主持召开防汛会商会,进一步安排部署长江、太湖流域水工 程调度及堤防巡查防守工作”是国家做出的进一步安排。 - 21 -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某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以开阔学生视野。但对于“读什么”的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读书就是要读经典文学,但也有同学认为,读书就应该读流行文学…… 对于以上问题,你怎么看?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诵经典文学,阅流行之章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经典文学,阅流行之章”。 同学们都喜欢阅读课外书,但是面对经典与流行这一分岔路口,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 择?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两者并举,读经典览传统文化,阅流行晓时代 之情,经典与流行文学共进。 诵经典文学,览传统文化。 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其具有的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文化价值对于人类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豁达,可以赞叹“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泊,可以钦佩“粉身碎骨浑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韧。在经典古诗的熏陶下,我们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有抱负有担 当的大写的人。阅读历史,我们可以领悟古人之智慧。《三国演义》中,多章节记载了各位大 神的神奇操作,诸葛亮草船借箭,曹孟德火烧乌巢,周公紧巧施苦肉计……这些神奇操作让 我们赞叹不已,同时也启迪了我们的智慧……同时,阅读经典文学,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当你感慨有情人难舍难分时,不禁想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当面对自己热爱之事 时,不妨想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当你感慨时光流逝时,或可低吟“闲云 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经典化的表达使得生活也多了几分韵味。 阅流行文学,乘时代之势。 面对当下,时代飞速发展,科技创新迅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了解这个时代的最 佳方式,莫过于阅读流行文学。这样才能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像人民 日报客户端常推出的流行文学,不仅有文学底蕴,还能使我们对时代有更深的了解。如刘慈 欣的很多作品,让我们对科技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又使我们“心忧柴米油盐,不忘仰望星 - 22 - 空”。但是流行作品良莠不齐,我们读流行作品必须擦亮双眼,对于那些思想不健康、无病呻 吟的文学应拒而远之。因此,用一双慧眼去识别优秀的现代流行文学也是十分重要的。 经典与流行并行,传统与创新并举。在经典文学中,我们应不断学习其优秀的文化传统; 面对流行文学,我们更应该,积极阅读有正能量的文学,同时努力创新,争取去创造经典。 经典是我们拥有的一笔财富,可以让我们遨游在历史的海洋中,体味过去,展望未来; 流行文学是十分新颖,符合大众审美观与价值观的趋向,给我们带来时代的气息。无论是经 典的传承还是流行文学的创新,都应持摒弃糟粕,承其精华。 同学们,就让我们驾文学之舟,乘思想之帆,在经典与流行的海洋里远航。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高三某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以开阔学生视野。但对于“读什么”的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读书就是要读经典文学,但也有同学认为,读书就应该读流行文学…… 对于以上问题,你怎么看?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分析所给材料。材料设置的情境是高三读书会,讨论的中心 问题是“读什么”,对此给出两种观点,一是阅读经典文学,一是阅读流行文学,考生可以从 中选取一个来阐述理由,发出倡议。如果选取阅读经典文学,可以从经典文学的思想价值、 文化价值以及现实意义入手,围绕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千年的文化 积淀以及经典作品对生活、社会的意义等进行立意。如果选择阅读流行文学,可以从贴近生 活与时代、紧跟时代步伐、快节奏的生活下更适合流行文学的阅读、流行文学受众更广、当 今的流行文学也会变成日后经典文学等方面去立意。然后还要分析写作的要求。本次作文对 文体有明确的要求,即写作发言稿,考生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与要求,如开头要有称呼问候, 结尾要有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等礼貌用语。 立意:阅读经典,感受穿越千年的文化魅力;诵经典文学,阅流行之章;让心灵在经典中沉 醉。 素材: 1.翻开经典,我们总能感受墨香浅浅。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翻阅《边城》,在心中围一座 城,静静品读,让心在宁静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静的甜美。 - 23 - 2.河水温柔,山风清凉,翠竹满眼,孤舟静谧的小城,便是翠翠的家。翠翠便在这湘西凤 凰小城的白塔下,与一人一狗生长起来。 3.我想,翠翠的世界就这么大:一山一水,一舟一塔,一人一狗。翠翠便在这山间水边, 舟上塔下受着自然的教化,玩耍与嬉戏,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成长为如山水般纯净的孩子。 风景依旧,沱江水依旧如青藻般围绕着翠翠的家。可翠翠已经成为宁静美好的女子。此时的 少女心中已有了懵懂的情感,青涩的爱情。我不禁抿唇一笑,回想起我们情窦初开时的羞涩。 翠翠已从无忧无虑的孩童成长为心中满是欢喜的少女,为之紧张而羞涩。 4.她心中亦因江水,因落日,因星空,因秋叶,而快乐,而伤感,而添上了一丝清愁。正 如每一个女孩在成长为少女时,都会有这么一段时光。在这段时光里,四季交替,风花雪月 都会引起我们薄薄的凄凉之意。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 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便可使我们思绪万千。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使我 们肝肠寸断。别人的一颦一笑亦可使我们牢记在心。怀揣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小清 新,如同玛丽苏遨游在爱丽丝的仙境,经历着奇妙的旅程。 5.时过境迁,少女依在,可心却被遗失在角落。我们变得麻木,不知所措。每日浑浑噩噩 的日复一日的消磨时光。如今的我们不在仰望,不再幻想,忘却了玛丽苏亦忘却了自己最初 明朗的模样,泯然众人。 6.同样的时过境迁,翠翠依旧是翠翠,爱幻想,如以往般可爱。这不禁亦让我伤感。曾经 的我亦是如此,时不时扬起脖颈仰望天空:观日出,看日落,观察星辰的斗转星移,周而复 始。也总为自然所倾倒,所震撼,所感动。真是越长大,越易忘却自己的小美好与浪漫。我 不畏惧成长,我只是怕成为自己所讨厌的样子。虽然繁星满天的景象已不常有,但更遗憾的 是,看风景的人早已不在,繁星满天也不过是他人眼中的风景,正应了那句“便纵有千种风 情,更与何人说”。 7.“也许他永远也不回来,也许他明天回来”,我希望待傩送回来时,翠翠可以对他说;“待 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也不负翠翠的痴心等待,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 8.我想,我也会因翠翠的纯净而有所改变,“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即使不知道 自己想要什么,也一定要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有一所向阳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 开。”同学们,让我们在心中围一座城,仰望天空,倾尽一番爱与温柔。 行文结构:首先拟写一个观点明确的标题,如“诵经典文学,阅流行之章”;然后开篇明确态 度,引出观点——读经典览传统文化,阅流行晓时代之情,经典与流行文学共进;正文部分 从“诵经典文学,览传统文化”“ 阅流行文学,乘时代之势”两个角度阐释,指出应该两者 - 24 - 并举;最后发出呼吁——让我们驾文学之舟,乘思想之帆,在经典与流行的海洋里远航。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