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碘的升华 B. 氮气液化 C. 钢铁锈蚀 D. 汽油挥发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碘的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选; B、氮气通过降温加压,变为液态,此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选; C、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所以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可选; 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2.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表明( ) A. 分子可再分 B. 分子不可再分 C.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分子静止不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将一糖块放入水中,会逐渐地“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主要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而不是分子可再分,故A错误; B项,将一糖块放入水中,会逐渐地“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主要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而不是分子不可再分,故B错误; C项,将一糖块放入水中,会逐渐地“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主要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C正确; D项,将一糖块放入水中,会逐渐地“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主要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因此糖块溶于水的实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而不是静止不动,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 发展清洁能源 B. 增加植被面积 C. 燃烧煤炭供热 D. 选择绿色出行 【答案】C 【解析】A、传统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产生大量的CO2,造成温室效应,还含有S、N等元素,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清洁能源例如H2、太阳能、风能等不会或者很少造成环境污染,故应提倡发展清洁能源,A正确。B、增加植被面积,吸收产生的大量的CO2,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并减少水土流失,B正确。C、传统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产生大量的CO2,造成温室效应,还含有S、N等元素,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C错误。D、低碳生活,可以少开车,多步行或坐公交车等绿色出行的方式都减少CO2的排放量,D 正确。正确答案为C 4.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 A. 6 B. 8 C. 14 D. 20 【答案】B 【解析】 【详解】原子符号AZX,左下角Z代表质子数,左上角A代表质量数,X代表元素符号;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的原子为146C,则146C的质子数为6,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该原子的中子数是14-6=8,故B正确; 故答案选B。 5.某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该元素可能是( ) A. H B. Ne C. Si D. Li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原子核电荷数为1,只有1个电子层,容纳电子数为1,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 Ne原子核电荷数为10,有2个电子层,次外层电子数为2,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 Si原子核电荷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次外层电子数为8,符合题意,故C正确; D. Li原子核电荷数为3,有2个电子层,次外层电子数为2,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6.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含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 HF的电子式: C. Cl-的结构示意图: D.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应是14C,故A错误; B. HF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离子,电子式不用括号,不带电荷,故B错误; C. Cl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Cl-的核外电子数为18,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 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且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CH4分子的比例模型是,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7.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 水银—Ag B. 胆矾—CuO C. 烧碱—NaOH D. 明矾—Al2(SO4)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其俗名、化学式不一致,故A错误; B、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uSO4∙5H2O ,其俗名、化学式不一致,故B错误;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其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故C正确; 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的俗称,其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俗名、化学式不一致,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用Na2CO3固体配制100 mL 0.500 mol·L-1 Na2CO3溶液。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溶解B. 蒸发C. 转移D. 定容 【答案】B 【解析】 【详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定容,其中用到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而蒸发过程是物质分离的一种常见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不需要此步操作,故B错误; 故答案选B。 9.下列物质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HCl B. MgO C. CaCl2 D. KBr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详解】A. HCl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存在共价键,故A可选; B.MgO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故B不选; C. 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故C不选; D. KBr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故D不选; 故答案选A。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与盐酸反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金属铝和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H2SO4 B. 金刚石 C. NaNO3 D. KOH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水溶液里或融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据此分析。 【详解】A. H2SO4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H2SO4属于电解质,故A不选; B. 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选; C.NaNO3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 D. KOH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不选; 故答案选B。 12.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 NH4NO3+NaOH===NaNO3+NH3↑+X。其中X物质是( ) A. CO B. O2 C. H2O D. O3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NH4NO3+NaOH===NaNO3+NH3↑+X和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该物质是水,其化学式是H2O,故C正确; 故答案选C。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Na+、CO32﹣ B. Ba2+、SO42﹣、Cl﹣ C. K+、H+、OH﹣ D. Ag+、Al3+、NO3﹣ 【答案】D 【解析】A.H+、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错误; B.Ba2+、SO4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OH﹣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4.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棒为负极 B. 铁片的质量减少 C. 硫酸被氧化 D. 电子从石墨棒流向铁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铁是活泼的金属,铁是负极,石墨是正极,A错误;B、铁失去电子转化为亚铁离子,质量减少,B正确;C、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铁被氧化,C错误;D、电子从负极通过导线传递到正极,即电子从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D错误,答案选B。 15.在一定温度和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2(g)+I2(g) 2HI(g) (无色)达平衡状态,该状态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逆反应停止 B. I2浓度不再变化 C. HI浓度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也没有停止,是一个动态平衡,故A错误; 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I2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HI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在反应混合物中I2(g)是紫色气体,其它都是无色气体。如果反应未达到平衡,则I2(g)的浓度就要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颜色就要改变。若反应达到平衡,则气体的颜色就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D正确。 故选D。 16.某温度下,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SO2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在0~10 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 ) t/s 0 5 10 15 SO2/(mol·L-1) 0.82 0.40 0.32 0.28 A. v(SO2)=0.032 mol·L-1 B. v(SO2)=0.050 mol·L-1 C. v(SO2)=0.050 mol·L-1·s-1 D. v(SO2)=0.032 mol·L-1·s-1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0~10 s内,SO2变化了0.82 mol·L-1-0.32 mol·L-1=0.5 mol·L-1,根据v=可知,v(SO2)==0.050 mol·L-1·s-1,C项正确; 答案选C。 17.合成氨的反应N2+3H2 2NH3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2是还原剂 B. H2是氧化剂 C. N2失去电子 D. H2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合成氨的反应N2+3H2 2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3价,得电子,N2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氢元素由0价升高到+1价,失电子,H2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结合以上分析可知,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18.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的是( ) A. 蔗糖 B. 聚乙烯 C. 油脂 D. 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高分子化合物是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A项,蔗糖分子式是C12H22O11,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A项; B项,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选B项; C项,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C项; D项,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两种官能团,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不选D项; 故答案选B。 19.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难挥发 B. 难溶于水 C 不与钠反应 D. 可用作燃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乙醇的沸点较低,易挥发,和水任意比互溶;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2H5OH,含有羟基,能够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结合以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20.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 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B.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 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 D. 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详解】A、因二者的结构不同,为不同的物质,则物理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烷烃,化学性质相似,但不能作为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故B错误; C、二者的结构不同,都属于烷烃,C原子连接的原子,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但不能作为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故C错误; D、正丁烷与异丁烷的为分子式相同的烷烃,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则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答案选D。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反应:Ba2+ +SO42- = BaSO4↓ B. Na与水反应:Na + H2O = Na+ + OH- + H2↑ C. CaCO3与盐酸反应:CO32- + 2H+ = H2O + CO2↑ D. Al与稀硫酸反应:Al + 2H+ = Al3++ 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 = BaSO4↓,故A正确; B. 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正确离子反应为:2Na + 2H2O = 2Na++2 OH-+ H2↑,故B错误; 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H2O + CO2↑+Ca2+;故C错误; D. 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正确的离子反应为:2Al + 6H+ = 2Al3++ 3H2↑,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2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反应进程图,由此可判断该反应为( ) A. 放热反应 B. 吸热反应 C. 氧化反应 D. 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A错误;而氧化或还原反应是指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反应,而通过该图表不能判断出反应的类型,故C、D错误; 故答案选B。 23.下列物质与酸反应产生CO2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选项 温度 物质 酸 A 25 ℃ 石灰石粒 0.1 mol·L-1 盐酸 B 25 ℃ 石灰石粒 0.1 mol·L-1 硫酸 C 50 ℃ 石灰石粒 0.1 mol·L-1 盐酸 D 50 ℃ 石灰石粉 0.1 mol·L-1 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在硫酸的浓度相同的情况下,石灰石粉在50 ℃时,与硫酸反应速率比在25 ℃与硫酸反应快,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4.哈大齐高铁的通车,标志我国高寒地区高铁技术领先世界,车厢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 ) A. 质量轻,强度大,抗腐蚀能力比较强 B. 具有比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C. 各种成分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容易获取 D. 比纯铝熔点高,耐高温 【答案】A 【解析】A、车厢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大,抗腐蚀能力比较强的优点,A正确;B、铝合金的化学性质的确比较活泼,但与被用于制造车厢没有必然联系,B错误;C、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占第三位,含量比较丰富,但因铝性质活泼,只能采用电解法制取,成本较高,并不容易获得,C错误;D、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的低,D错误,答案选A。 2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原子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ⅠA族 B. 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D. 原子半径:r(Y) < r(X) < r(W) < r(Z) 【答案】D 【解析】 【详解】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是氧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所以X是6号C元素;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为Na元素,W原子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W是Si元素。 A.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ⅠA族,A错误; B.X是碳、Y是氧,O的非金属性强于C,B错误; C.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所以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弱,C错误;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r(Y) < r(X) < r(W) < r(Z),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三、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全部正确的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6.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酸雨通常是指pH在7以下的降水 B. 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主要原因 C. 大气污染主要指CO、SO2、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 D. N与S的氧化物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答案】AB 【解析】 【分析】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溶解二氧化硫的雨水为酸雨,酸性增强; B.氮的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发生; C.CO、SO2、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均为环境污染物; D.N与S的氧化物有毒。 【详解】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溶解二氧化硫的雨水为酸雨,酸性增强,则酸雨的pH<5.6,故A错误; B.氮的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发生,则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 C. CO、SO2、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均为环境污染物,可引起大气污染,故C正确; D.N与S的氧化物有毒,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故D正确; 故答案选AB。 27.2019年3月召开的“两会”指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正在进入生活质量全面提升时期,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非常关注,迫切希望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 市区禁止自行车通行 B. 自己尽量不做饭,多叫外卖 C. 提倡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 将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并尽量减少排放量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市区禁止自行车通行,导致大量汽车的使用,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A错误; B.“少做饭,多叫外卖”虽然可以减少家庭中的能源消耗,但会增加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一次性餐具多为木材和难降解的塑料,所以不是低碳行为,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 C.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既保护环境有能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将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尽量减少排放量,不会污染地下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 故答案选:CD。 28.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着色剂——胡萝卜素 B. 调味剂——小苏打 C. 防腐剂——山梨酸钾 D. 营养强化剂——腌制肉类食品中加亚硝酸钠 【答案】AC 【解析】 【详解】A项,胡萝卜素是着色剂,故A项正确; B项,小苏打为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不能做防腐剂,也不能做调味剂,故B项错误; C项,山梨酸钾是防腐剂,故C项正确; D项,亚硝酸钠是食品防腐剂,不是营养强化剂,故D项错误; 故答案选AC。 29.食用下列物质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有关的是( ) A. 铁强化酱油 B. 加碘食盐 C. 高筋面粉 D. 高钙牛奶 【答案】AB 【解析】 【分析】人体所需元素分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碳、氢、氧三种元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常量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碘、硒。 【详解】A、食用铁强化酱油与人体微量元素铁的摄入有关,故A可选; B、食用加碘食盐与人体微量元素碘的摄入有关,故B可选; C、食用高筋面粉,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无关,故C不选; D、钙元素属于常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故D不选; 故答案选AB 30.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会产生银镜现象,说明葡萄糖具有氧化性 B. 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能使Fe3+转化为Fe2+ C. 油脂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 D.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答案】BD 【解析】 【详解】A.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 B. 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能防治坏血病;它具有还原性,能够把Fe3+转化为Fe2+,故B正确; C.蛋白质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氨基酸,油脂在人体内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C错误;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盐析是可逆的,变性是不可逆的,故D正确; 故答案选BD。 四、填空题(本题包括3道小题,共18分) 31.下表列出了 ①~⑥ 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可以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 A. ①和② B. ①和⑥ C. ①和③ D. ①和④ (2)③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 (3) ⑤元素和④元素形成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 (4)②、③、④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5)④元素和⑥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其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 【答案】(1). A (2). 5 (3). Na2O (4). Na2O2 (5). 增强 (6). H2O>H2S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S元素,结合以上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 【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S元素; (1)有机物含有碳元素,H元素和C元素组成的最简单有机物为甲烷,化学式为CH4;选①和②,故A正确;故答案选A。 (2)N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Ⅴ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5; 故答案是:5; (3)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二者形成常见离子化合物,化学式分别为:Na2O; Na2O2; 故答案是:Na2O; Na2O2; (4)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答案是:增强; (5)O元素和S元素为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H2O>H2S;故答案是:H2O>H2S。 32.下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是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E是_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可作______________剂。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aCO3 (2). HCl (3). O2 (4). 消毒(或漂白) (5).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析】 【分析】B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应为CO2,则E为CaCO3,常见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气体还有氯气,则A应为Cl2,由此可以知道C为Ca(ClO)2,F为HCl,D为CaCl2,G为HClO,H为O2,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可解答该题。 【详解】B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应为CO2,则E为CaCO3,常见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气体还有氯气,则A应为Cl2,由此可以知道C为Ca(ClO)2,F为HCl,D为CaCl2,G为HClO,H为O2; (1)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E为CaCO3,H为O2,F是HCl;答案是:CaCO3 ;HCl;O2; (2)C为Ca(ClO)2,可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于消毒或漂白; 答案是:消毒(或漂白);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3.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反应。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2H5OH (2). 羟基 (3).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解析】 【分析】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能与红热的铜丝反应得到D,能与Na反应,能与乙酸反应,A含有羟基,故A为C2H5OH,则C为CH3COOCH2CH3,D为CH3CHO,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C2H5OH与Na反应生成CH3CH2ONa与氢气,据此解答。 【详解】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能与红热的铜丝反应得到D,能与Na反应,能与乙酸反应,A含有羟基,故A为C2H5OH,则C为CH3COOCH2CH3,D为CH3CHO,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C2H5OH与Na反应生成CH3CH2ONa与氢气; (1)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A为乙醇,结构简式为:C2H5OH;官能团为羟基; 故答案是:C2H5OH;羟基; (2)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答案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五、实验题(6分) 34.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并回收铜。探究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溶液B中只含有Fe2+而不含Fe3+,可证明该事实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后显红色 C.④只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2)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除去氯化亚铁中氯化铁可以加入试剂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B (2). 2FeCl3+Cu===2FeCl2+CuCl2 (3). 铁 【解析】 【分析】(1)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铁离子具有氧化性,铁离子能够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据此进行分析; (2)印刷电路板与FeCl3反应,化合价升高元素是铜,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三价铁; (3)利用铁的还原性、铁离子氧化性进行解答。 【详解】(1) A.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无法排除Fe3+的存在,故A不选; B.先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后显红色即可证明溶液中只含Fe2+不含Fe3+,故B可选; C.④只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只能排除Fe3+的存在,不能证明溶液含Fe2+,故C不选; 故答案选B; (2)印刷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FeCl3具有氧化性,和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 故答案是:2FeCl3+Cu===2FeCl2+CuCl2; (3)铁具有还原性,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够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不引入新杂质,而铁与氯化亚铁不反应,所以除去氯化亚铁中氯化铁可以加入试剂是铁粉; 故答案是:铁粉。 六、计算题(6分) 35.为测定某碳酸钠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碳酸钠样品投入到40mL未知浓度的盐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4mL(标准状况下)。计算: (1)该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答案】(1). 0.01mol (2). 0.5mol/L 【解析】 【分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根据反应关系Na2CO3---CO22HCl,结合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进行相关计算。 【详解】(1)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根据反应关系可知,Na2CO3CO2,二氧化碳气体224m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n(Na2CO3)=0.01mol;故答案是:0.01mol; (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满足关系:2HClCO2,所以n(HCl)=0.02mol,c(HCl)==0.5mol/L; 故答案是:0.5mol/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