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讲 集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讲 集合

‎2013年普通高考数学科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1讲 集 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13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B包含A),记作AB(或);‎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B且BA,则称A等于B,记作A=B;若AB且A≠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 B;‎ ‎(2)简单性质:1)AA;2)A;3)若AB,BC,则AC;4)若集合A是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有2n个子集(其中2n-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2)若S是一个集合,AS,则,=称S中子集A的补集;‎ ‎(3)简单性质:1)()=A;2)S=,=S。‎ ‎4.交集与并集:‎ ‎(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交集。‎ ‎(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注意: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集合的简单性质:‎ ‎(1)‎ ‎(2)‎ ‎(3)‎ ‎(4);‎ ‎(5)(A∩B)=(A)∪(B),(A∪B)=(A)∩(B)。‎ 四.典例解析 题型1:集合的概念 例1.设集合,若,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由于中只能取到所有的奇数,而中18为偶数。则。选项为D;‎ 点评:该题考察了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分清楚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而集合之间是包含与不包含的关系。‎ 例2.设集合P={m|-1<m≤0,Q={m∈R|mx2+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A.PQ B.QP C.P=Q D.P∩Q=Q 解:Q={m∈R|mx2+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对m分类:‎ ‎①m=0时,-4<0恒成立;‎ ‎②m<0时,需Δ=(4m)2-4×m×(-4)<0,解得m<0。‎ 综合①②知m≤0,‎ ‎∴Q={m∈R|m≤0}。‎ 答案为A。‎ 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分类讨论的思想。集合中含有参数m,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不能忽略m=0的情况。‎ 题型2:集合的性质 例3.已知集合A={1,2,3,4},那么A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15 B.‎16 ‎ C.3 D.4‎ 解:根据子集的计算应有24-1=15(个)。选项为A;‎ 点评:该题考察集合子集个数公式。注意求真子集时千万不要忘记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同时,A不是A的真子集。‎ 变式题:同时满足条件:①②若,这样的集合M有多少个,举出这些集合来。‎ 答案:这样的集合M有8个。‎ 例4.已知全集,A={1,}如果,则这样的实数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即=0,解得 当时,,为A中元素;‎ 当时,‎ 当时,‎ ‎∴这样的实数x存在,是或。‎ 另法:∵‎ ‎∴,‎ ‎∴=0且 ‎∴或。‎ 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性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当时,”不能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是两层含义:。‎ 变式题:已知集合,,,求的值。‎ 解:由可知,‎ ‎(1),或(2)‎ 解(1)得,‎ 解(2)得,‎ 又因为当时,与题意不符,‎ 所以,。‎ 题型3:集合的运算 例5.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 )‎ A. B.{x|0<x<3 C.{x|1<x<3 D.{x|2<x<3‎ 解:由对数函数的性质,且2>1,显然由易得。从而。故选项为D。‎ 点评:该题考察了不等式和集合交运算。‎ 例6.设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解:,,所以,故选B。‎ 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的交、补运算。‎ 题型4:图解法解集合问题 例7.已知集合A={x||x|≤2,x∈R},B={x|x≥a},且AB,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 _。‎ 解:∵A={x|-2≤x≤2},B={x|x≥a},又AB ‎,利用数轴上覆盖关系:如图所示,因此有a≤-2。‎ 点评:本题利用数轴解决了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关系问题。‎ 例8.已知全集I=N*,集合A={x|x=2n,n∈N*},B={x|x=4n,n∈N},则( )‎ A.I=A∪B B.I=(A)∪B C.I=A∪(B) D.I=(A)∪(B)‎ 解:方法一:A中元素是非2的倍数的自然数,B中元素是非4的倍数的自然数,显然,只有C选项正确.‎ 方法二:因A={2,4,6,8…},B={4,8,12,16,…},所以B={1,2,3,5,6,7,9…},所以I=A∪B,故答案为C.‎ 方法三:因BA,所以()A()B,()A∩(B)=A,故I=A∪(A)=A∪(B)。‎ 方法四:根据题意,我们画出Venn图来解,易知BA,如图:可以清楚看到I=A∪(B)是成立的。‎ 点评:本题考查对集合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用无限集考查,提高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 题型5:集合的应用 例9.向50名学生调查对A、B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的比赞成A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B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问对A、B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解:赞成A的人数为50×=30,赞成B的人数为30+3=33,如上图,记50名学生组成的集合为U,赞成事件A的学生全体为集合A;赞成事件B的学生全体为集合B。‎ 设对事件A、B都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则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为+1,赞成A而不赞成B的人数为30-x,赞成B而不赞成A的人数为33-x。依题意(30-x)+(33-x)+x+(+1)=50,解得x=21。所以对A、B都赞成的同学有21人,都不赞成的有8人。‎ 点评:在集合问题中,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数轴法取交并集,韦恩图法等,需要考生切实掌握。本题主要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考生能由题目中的条件,想到用韦恩图直观地表示出来。本题难点在于所给的数量关系比较错综复杂,一时理不清头绪,不好找线索。画出韦恩图,形象地表示出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例10.求1到200这200个数中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自然数共有多少个?‎ 解:如图先画出Venn图,不难看出不符合条件 ‎ 的数共有(200÷2)+(200÷3)+(200÷5)‎ ‎-(200÷10)-(200÷6)-(200÷15)‎ ‎+(200÷30)=146‎ 所以,符合条件的数共有200-146=54(个)‎ 点评:分析200个数分为两类,即满足题设条件的和不满足题设条件的两大类,而不满足条件的这一类标准明确而简单,可考虑用扣除法。‎ 题型7:集合综合题 例11.设集合A={x||x-a|<2},B={x|<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由|x-a|<2,得a-20, >0,这时集合A中的元素作为点的坐标,其横、纵坐标均为正,另外,由于a1=1≠0 如果A∩B≠,那么据(2)的结论,A∩B中至多有一个元素(x0,y0),而x0=<0,y0=<0,这样的(x0,y0)A,产生矛盾,故a1=1,d=1时A∩B=,所以a1≠0时,一定有A∩B≠是不正确的。‎ 点评:该题融合了集合、数列、直线方程的知识,属于知识交汇题。‎ 变式题:解答下述问题:‎ ‎(Ⅰ)设集合,,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关键是准确理解 的具体意义,首先要从数学意义上解释 的意义,然后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解:‎ 的取值范围是UM={m|m<-2}.‎ ‎(解法三)设这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则二次函数性质知命题又等价于 注意,在解法三中,f(x)的对称轴的位置起了关键作用,否则解答没有这么简单。‎ ‎(Ⅱ)已知两个正整数集合A={a1,a2,a3,a4},‎ ‎、B.‎ 分析:命题中的集合是列举法给出的,只需要根据“交、并”的意义及元素的基本性质解决,注意“正整数”这个条件的运用,‎ ‎(Ⅲ)‎ 分析:正确理解 要使,‎ 由 当k=0时,方程有解,不合题意;‎ 当①‎ 又由 由②,‎ 由①、②得 ‎∵b为自然数,∴b=2,代入①、②得k=1‎ 点评:这是一组关于集合的“交、并”的常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问题条件的具体的数学内容,才能由此寻求解决的方法。‎ 题型6:课标创新题 例13.七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不站在最左端和最右端的两个位置之一,乙、丙都不能站在正中间的位置,则有多少不同的排法?‎ 解:设集合A={甲站在最左端的位置},‎ B={甲站在最右端的位置},‎ C={乙站在正中间的位置},‎ D={丙站在正中间的位置},‎ 则集合A、B、C、D的关系如图所示,‎ ‎∴不同的排法有种.‎ 点评:这是一道排列应用问题,如果直接分类、分步解答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容易错,若考虑运用集合思想解答,则比较容易理解。上面的例子说明了集合思想的一些应用,在今后的学习中应注意总结集合应用的经验。‎ 例14.A是由定义在上且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组成的集合:①对任意,都有 ; ②存在常数,使得对任意的,都有 ‎(1)设,证明:‎ ‎(2)设,如果存在,使得,那么这样的是唯一的;‎ ‎(3)设,任取,令证明:给定正整数k,对任意的正整数p,成立不等式。‎ 解:‎ 对任意,,,,所以 对任意的,‎ ‎,‎ ‎ ,‎ ‎ 所以0<,‎ 令=,‎ ‎,‎ 所以 反证法:设存在两个使得,。‎ 则由,‎ 得,所以,矛盾,故结论成立。‎ ‎,‎ 所以 ‎+…‎ ‎。‎ 点评:函数的概念是在集合理论上发展起来的,而此题又将函数的性质融合在集合的关系当中,题目比较新颖。‎ 五.思维总结 集合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广泛使用的集合语言,并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问题,运用集合观点去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 ‎1.学习集合的基础能力是准确描述集合中的元素,熟练运用集合的各种符号,如、、、、=、A、∪,∩等等; ‎ ‎2.强化对集合与集合关系题目的训练,理解集合中代表元素的真正意义,注意利用几何直观性研究问题,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加强两种集合表示方法转换和化简训练;解决集合有关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集合所描述的具体内容(即读懂问题中的集合)以及各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常常根据“Venn图”来加深对集合的理解,一个集合能化简(或求解),一般应考虑先化简(或求解);‎ ‎3.确定集合的“包含关系”与求集合的“交、并、补”是学习集合的中心内容,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问题所涉及的具体的数学内容来寻求方法。‎ ‎① 区别∈与、与、a与{a}、φ与{φ}、{(1,2)}与{1,2};‎ ‎② AB时,A有两种情况:A=φ与A≠φ。‎ ‎③若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1,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④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 如;‎ ‎;‎ ‎;‎ ‎;‎ ‎;‎ ‎;‎ ‎。‎ ‎⑤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和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条件为,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 ‎⑥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点与直线(面)的关系 ;符号“”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面与直线(面)的关系。‎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们认识和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