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师大附中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师大附中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师大附中分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 “制天命而用之”‎ ‎【答案】A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和平幸福的和谐社会,结合所学孔子的核心思想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来协调人际关系,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A项正确;BD项是荀子的思想;C项是李贽的思想。‎ 点睛:首先要明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和谐社会的问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选项中找出答案即可。‎ ‎2.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B.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是这一时期共同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当时正处于百家争鸣时期,故A项错误;孔子是春秋末期人物,奴隶制还没有全面崩溃,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上述四家的核心主张: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强调用“德”教化百姓。通过对祖先功绩的追忆,达到“民德归厚”目的,正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所以正确答案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张 ‎4.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 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 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 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 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说明唐代法律主张在治国方面德礼和刑罚相互配合,对政教皆不可缺,这实际上体现了在治国方面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皆有重要作用不可偏废,即“外儒内法”特征,D项正确;A B C三项表述与材料不相符合。故选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复兴儒学运动 ‎5.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中李世民的继位,违背了宗法制的原则,也是对孔子“礼”的违反,同时也违背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因此①②③均符合题意;而题干与“民贵君轻”不符,可以排除④;所以答案选C。‎ ‎6.西汉初年,大臣陆贾评论秦的统治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淫愈炽,兵马益而敌愈多。”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 A. 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统治的安定 B. 减少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C. 秦朝养兵太多反而招致灭亡 D. 秦朝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 ‎【答案】B ‎【解析】‎ 材料“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淫愈炽,兵马益而敌愈多”认为,事情越弄得麻烦天下反而越不安定,法律越颁布的多反而做坏事的越多,打仗的军队越多反而敌人越多;这就要求减少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没有体现。‎ 点睛:对材料“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淫愈炽,兵马益而敌愈多”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7.老子和孔子思想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 主张体谅百姓 B. 主张恢复周礼 C. 否认”天命论”‎ D. 强调贵贱有”序”‎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可知,爱惜百姓、体谅百姓是两者的共同思想,故A项正确;BD项是孔子的;C项是老子的。‎ ‎8.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A. 克己复礼 B. 民为贵,君为轻 C. 正君心以立纪纲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维护周王朝的礼乐秩序;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朱熹主张正君心以立纲纪;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故选B。‎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9.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虚静以统天下”符合老子的清静无为主张,故A正确;韩非中央集权思想强调权力的高度集中,与材料“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不符,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孟子民贵君轻思想、孔子仁者爱人思想,排除C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虚静以统天下”,联系所学道家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 ‎10. 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 A. 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 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 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 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瑞的行为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知识及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11.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基于他们 A. 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 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晚明风气流于空谈,个个坐而论道,故顾、黄、王提倡经世致用。他们批判的是儒学中不好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儒学,他们根本上是儒学的继承者,总之批判是为更好地继承和发展。D 只是表面现象,不是叛逆,是批判。所以选择B。‎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12.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 A. 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B.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C. 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D. 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明清时期的中国,相对于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来看,中国的传统科学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反映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并获得了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中心是强调中国明朝科技的发展,而不是西方科技,故C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科技层面而不是知识界,故D项错误。‎ ‎13.绘画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古老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绘画风格也不断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南宋偏安江南——残山剩水 B.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山水画兴起 C. 明清时代变革、社会动荡——画风雍荣华贵 D.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民间风情画盛行 ‎【答案】C ‎【解析】‎ 画风雍荣华贵是在唐代而非明清时代,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南宋偏安江南,所以也只剩下了残山剩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重“文”轻武,所以“文”人山水画兴起,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所以民间风情画才盛起来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4.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 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 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 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答案】D ‎【解析】‎ 不同的文学形式是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故A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同时期的文学不能说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国粹京剧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京剧北京化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嘉庆、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很快风靡全国,A说法正确。昆曲是戏曲之祖,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京剧不是“戏剧之祖”,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鼎盛,故排除CD两项。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等剧种的展发与地位 ‎【名师点睛】京剧的艺术特点:‎ ‎(1)主要内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装都有一定的谱式。‎ ‎(3)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 ‎(4)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5)演奏器乐上用锣鼓、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6)“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着诗、词的文学情韵,亮相和定型给人以雕塑的美感。‎ ‎(7)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不断融合。‎ ‎(8)逐渐程式化、大众化、世界化。‎ ‎16.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人文主义者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积极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和伦理道德,甚至皓首穷经,呕心沥血地注释基督教经典。这反映了人文主义者(  )‎ A. 弘扬基督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B. 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进取精神 C. 存在着无法避免的时代局限 D. 以基督教教义作为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人文主义者……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和伦理道德……注释基督教经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神学处于统治地位,人文主义者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体现了时代局限性,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者的目的是宣传资产阶级人文思想,不是弘扬基督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故A项错误;人文主义者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不是缺乏进取精神,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C。‎ ‎17.“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 A. 希腊先哲人文主义精神的觉醒 B. 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C. 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学精神与理性精神,属于启蒙运动的特点,故D项正确;古希腊时期人类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也没有宣传理性精神,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任务是打破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学生应该正确理解这体现了科学精神与理性精神,再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知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8.他不像智者们那样靠传授知识收取学费,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他的“精神助产术”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够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认为与其留下著作给后人看,还不如直接传授同时代的人们以知识,再由他们传给后世来得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学者是(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自知自己无知……精神助产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内容,故B项正确;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柏拉图也没有主张自知自己无知、精神助产术,故C项错误;亚里士多德也没有“精神助产术”的理论,故D项错误。故选B。‎ ‎19.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 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 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答案】C ‎【解析】‎ 根据“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表明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促进思想解放,故C正确;A与材料无关;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0.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利用宗教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本则材料中“因为他(教皇)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斗争性质,本题选D项;A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与材料强调的“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不符,排除;民主革命是在启蒙运动后出现的,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未上升到革命的阶段,C项错误。‎ ‎21.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 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 为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均属于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所以这三场运动均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伽锁只适合宗教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只适合宗教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和这三个运动均无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共同之处 ‎22.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但在当时却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这一状况深刻的表明(  )‎ A. 伽利略反对神学的革命精神 B. 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斗争激烈 C. 教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措施 D. 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敌对关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近代实验科学”、“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近代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的斗争激烈,二者具有冲突性,B项表述符合题意,表述准确。A项表述与题干意思无关;CD两项表述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具有片面性,表述错误。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时代特征·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间的激烈斗争 ‎23.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则因提出进化论,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两人的学说都(  )‎ A.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B. 提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C. 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D.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牛顿……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都促进了人们理性思维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故A项正确;两人的学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故B项错误;牛顿不属于工业时代,故C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产生于19世纪,不可能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A。‎ ‎24.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美联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不属于空间技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不是“第一个”里程碑,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错在不是“第一个”里程碑,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25.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 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B.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C.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建立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可以看出应该是高考制度,此制度在文革时期中断了,1977年在邓小平的努力下,恢复了高考制度,A选正确;“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推出‘科教兴国’战略”都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排除B;“建立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是高等教育制度也与题干不符,排除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26.谭其骧在1994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 A. 三个代表 B. “五讲”“四美”‎ C.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 三个面向 ‎【答案】C ‎【解析】‎ 三个代表是政治指导理论,“五讲”“四美”是提倡的文明礼貌活动,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提出的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不符合“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排除ABD;1956年毛泽东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方针,故C正确。‎ ‎27.“他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勾勒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下列文学作品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客观”“勾勒”和“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可知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结合选项可知《战争与和平》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故D项正确。《离骚》《西游记》《唐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与材料不符,排除ABC。‎ ‎28. “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这种文学形式主要反映了现代西方 A. 科技的迅速发展 B. 人口素质的提高 C. 心灵的迷茫和痛苦 D. 经济的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这种文学形式是现代主义风格,反传统、反理性,晦涩难懂,这类作品主要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茫和痛苦,故C正确。A、B、D皆不是现代主义风格产生的主要原因。‎ 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40、50年代)‎ ‎29.在上海“2013电视剧制播年会”上,《甄嬛传》荣膺“品质金奖”。《甄嬛传》播出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喜爱和议论。你认为电视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有 ‎①丰富精神生活  ②改变生活方式  ③扩大人们的视野  ④接受“空中课堂”教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视是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大众媒体,可以传播资讯,开展远程教育、娱乐,推动艺术的平民化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素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 ‎30. 《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A.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 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 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符合题意的是D项,AB项是指其政治上鲜明性,在南方谈话中没有涉及到祖国统一问题,排除C项。‎ 二、材料问答题:3个小题,共40分。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明末清初,出现了社会转型的新现象,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待封建制度的态度是什么?其反应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4)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答案】(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 材料二:在君主专制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 ‎(2)态度: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反映出的本质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3)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 ‎(4)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 ‎【解析】‎ ‎【详解】(1)材料一:根据“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得出宣扬君权神授。‎ 材料二:根据“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得出在君主专制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的大害。‎ ‎(2)态度: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反映出的本质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本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3)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处于西汉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黄宗羲处于明清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4)结合所学回答董仲舒的思想对维护封建国家统一、推动西汉进入强盛时期的作用。结合所学,说明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的进步意义,和对近代的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李鸿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这一派别有什么实践活动?‎ ‎(2)材料二在实践中有什么重大举措?结果怎样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两位先生”是什么?这一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1)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 ‎(2)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结果失败。‎ ‎(3)民主与科学;开始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解析】‎ ‎【详解】(1)根据“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结合所学可知符合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开展了洋务运动。‎ ‎(2)根据“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在维新思想指导下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结果失败。‎ ‎(3)根据“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可知,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指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4)材料一反映了学习西方技术,材料二反映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材料三反映了学习西方的思想,综合三则材料得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历程。‎ ‎33.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答案】(1)学派:智者学派 社会根源:希腊工商业发展与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变化:由展现神性到展现人性之美,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3)原因:教会自身的黑暗和腐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4)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新发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理性王国”‎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可以看出答案;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从希腊工商业发展与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角度思考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从“由展现神性到展现人性之美,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举例子结合所学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以及代表作从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得拉克《歌集》角度思考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第一小小问依据材料三中“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阶级诶关系来归纳概括。‎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可以结合所学从思想和政治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建立“理性王国”等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智者运动·影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影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宗教改革·影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影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