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二中 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 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胡夫金字塔均是其文明成就,故选A;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制度,排除B;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文明成就,排除C;《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成就,排除D。‎ ‎2.陈明远在《质疑四大文明古国》一书中指出,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城市建设代表主要的物质财富,属于硬件;文字、文献代表主要的精神财富,属于软件。这表明(  )‎ A. 城市建设与文字、文献相互影响 B. 两者的出现说明早期文明已产生 C. 城市建设是文明出现的重要前提 D. 早期文明产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早期人类文明的两个判定标准,而这两个标准恰恰说明了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两者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早期文明的产生,但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排除。故选B。‎ ‎3.‎ 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才享有公民权,而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大量平民获得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B.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民众的平等 C.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罗马公民的权利。罗马是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而不是增加了公民的权利内容,故排除A项;罗马疆域内的公民之间是平等的,并不是民众平等,故排除B项;“大量平民获得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有利于加强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而不是削弱,故排除D项。“大量平民获得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有利于古罗马扩大统治基础,故选C。‎ ‎4.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A. 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 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 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D. 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看出,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并结合所学,在领主随意扩大权限和义务时,封臣可以在任何时候放弃封邑,从而中止其封臣身份,故而领主不能专断地强加于封臣某种义务。领主与封臣的特定权限只能基于效忠与服从的契约关系,这种义务是由一种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荣誉法典所规定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错在“绝对的专制性”,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C。‎ ‎5. “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指( )‎ A. 玛雅人 B. 阿兹特克人 C. 印加人 D. 雅利安人 ‎【答案】A ‎【解析】‎ 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美洲原产作物有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玛雅人是最早种植玉米的民族。因此选A。‎ ‎6.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 A. 目的在于军事征服需要 B. 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C. 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D. 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印加帝国经济上采取财产国有制,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废除世袭地方首领,强迫被征服的民族迁至新地区定居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都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有极权主义色彩,故D项正确;据材料“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可知,这些措施是针对被征服地区而采取的,A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实行,不利于缓和民族和阶级矛盾,不利于巩固帝国统治,B、C错误。‎ ‎7.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 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 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C. 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 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15世纪特别是宗教改革以后,西班牙、英国、法国通过集权,建立“新君主国”,在本质上是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D项正确;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是旧式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君主国,A项错误;15世纪以后,西班牙、英国、法国的集权不再是教皇控制下的旧式宗教神权国家,B项错误;15世纪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不足以建立议会主导的中央集权,C项错误。‎ ‎8.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开辟了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其中到达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航海家是(  )‎ A. 卡伯特父子 B. 塔斯曼 C. 德雷克 D. 巴伦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故B项正确。ACD项与题意内容不符,排除。故选B。‎ ‎9.西班牙人在1513年抱怨:“今天一磅羊肉的价格在过去能买一整头羊;一磅蜡或油的价格顶得上过去的‎12磅。”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后果是 A. 商业中心发生转移 B. 商品种类急剧增长 C. 资产阶级获益匪浅 D. 各国联系日益紧密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说明的是通货膨胀现象,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价格革命摧毁了封建势力,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正确;A和B属于商业革命影响;D是对世界的影响。‎ ‎10.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 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 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 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 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商品贸易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表明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 ‎11.“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 A. 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B.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 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 D. 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可知,弘扬古典文学艺术,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宣传人文主义,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B正确;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智者运动,A错误;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是启蒙运动,C错误;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是启蒙运动思想家,故D错误。‎ ‎12.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答案为A项。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D项。‎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背景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新兴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他们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幸福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追求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材料所述,教会注意尊重市民的意志,说明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13.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B. 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 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D. 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B正确;彻底摧毁宗教不符合史实,宗教是西欧人生活化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项;宗教改革与“科学思想的形成”不符,排除C;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是启蒙运动,排除D项。故选B。‎ ‎14.“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A. 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 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 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 地位首创与示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并没有强调对过去的继承,故A、C项错误;由题干“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和“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知题干强调和平与渐进,故B项正确;因为题干重心在于强调方式的和平与渐进,首创与示范作用则不是其显著特点,故D项错误。‎ ‎15.下图所示两个文件的共同点是 ‎ A. 冲击了本国封建势力 B. 宣告了新国家制度诞生 C. 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故选D;《独立宣言》反对的是殖民统治,不是封建势力,排除A;法国《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没有宣告新国家制度诞生,排除B;美国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 ‎16.明治天皇曾经下诏:“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 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故D正确。A属于政治方面改革,排除。B属于农业方面改革,排除。C属于文化方面改革,排除。‎ ‎17.18世纪中期,英国之所以能够首先跨入蒸汽时代,是因为它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保障,这个保障是指 A. 国家的统一 B.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基本建立 C. 广阔的世界市场 D. 先进的生产技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因为它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保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能够首先跨入蒸汽时代是指工业革命,而其政治前提是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B项符合题意;英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国家,A项错误;C项是市场的因素,不是政治保障,排除;D项是技术条件,不符合政治保障的要求,排除。故选B。‎ ‎18.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兼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D. 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19世纪末大公司控制德国化工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项正确;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A项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形成不是造成德国垄断出现的最主要原因,C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即垄断组织出现并有所发展,是现象不是原因,D项错误。‎ ‎19.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 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B.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 C.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来看,英国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分化现象是不正常的,即社会文明进步应当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对贫富分化现象严重的反思,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人认识到贫富分化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即认为工业革命应推动社会整体均衡发展,排除D项。‎ ‎20.1856年英国棉纺织业资本家爱德华·斯特拉特被封为贝尔珀男爵,成为“第一个工业贵族”。当时被封为贵族的金融家、大商人不过数人,而且都是贵族的亲戚,一些银行家、工业家在得到爵位前后,总是尽力购置地产,以求名实相符。这表明英国 A. 贵族的成分发生了异变 B. 工业革命颠覆了传统观念 C. 世袭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D. 工商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1856年可以判断,材料中论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由“棉纺织业资本家”变为“男爵”可以看出贵族中有了新的成分,故答案为A项;由材料中的“尽力购置地产,以求名实相符”,可以判断传统观念仍然发挥作用,排除B项;由材料中的“不过数人”“以求名实相符”可以看出工业贵族的人员很少,政治力量有限,原有的世袭贵族在政治上仍然有很大优势,并未退出政治舞台,排除C项;D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1.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将同盟的目的由“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改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这一变化说明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B.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C. 共产主义者同盟斗争理论更加科学 D. 工人运动从此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共产主义同盟的目的由“使人类得到解放”改为“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表明共产主义同盟的目的由宽泛笼统到斗争目标更加明确科学,故答案为C;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AB错误;D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排除。‎ ‎22. 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 (  )‎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英国 D. 法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吃新大陆”可知,发现新大陆是哥伦布,而支持哥伦布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所以答案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23.‎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阿姆斯特丹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 一系列新兴国家的建立 C. 欧洲人聚居在一起 D. 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16—18世纪,根据所学可知,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侵占殖民地时,为了表明该地成为自己国家的领土,基本都以本国的国名或城市名来命名,但为了区别原地名,都在前面加一个“新”字。因而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等,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24.拉美独立运动期间,美国提出了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实质含义是美国 A. 坚决反对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 B. 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C. 企图在整个美洲建立统一的国家 D. 支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门罗主义表面上排斥欧洲殖民者对拉美独立运动的干涉,支持拉美的独立运动,本质意图是将拉美变为自己独占的势力范围,B正确;ACD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故选B。‎ ‎25.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 战胜国对战败国再次处置和掠夺 B. 进一步协调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 C. 平衡了列强海军军备竞赛 D. 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由于巴黎和会主要调整的是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相互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列强还没有按照战后实力对比建立新的统治秩序,而华盛顿会议就是协调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关系,故被称作巴黎和会的继续,所以选D而排除B;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的战胜国英美日主导的,主要对中国进行争夺的会议,故A表达错误,所以排除A;C 的表达是符合史实的,但是并没有体现其与巴黎和会的关系,故排除C。‎ ‎26.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发布了许多法令,取消旧的等级制度,确立男女平等,废除教会一切特权,使教会与国家分离,教会与学校分离。苏维埃政府做法的目的是(  )‎ A.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 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 C. 获取广大民众支持 D. 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取消旧的等级制度,确立男女平等,废除教会一切特权,使教会与国家分离,教会与学校分离”体现了反封建的措施,说明这些做法的目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故答案为A项;B项认识片面,排除;C项不是目的,是采取这些措施的影响,排除;这些措施与宣传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D项。‎ ‎27.甘地曾给英国驻印总督的一封信中表示,“暴力派正在增加势力,扩大影响……我的目的在于发动那种力量(非暴力),既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又对付增长中的暴力派的无组织的暴力。无所作为就等于对上述两种势力的放任”。据此可知,甘地 A. 目睹暴力的危害性,倡导与英国殖民当局合作 B. 抨击阿姆利则惨案,提出同英国全方面不合作 C. 主张对英国殖民当局“文明不服从”‎ D. 基于非暴力思想,主张管制暴力事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的目的在于发动那种力量(非暴力),既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又对付增长中的暴力派的无组织的暴力。无所作为就等于对上述两种势力的放任”可知,甘地主张非暴力,既反对英国的有组织暴力,又反对印度暴力派的无组织暴力,因此选项D正确;根据材料“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可知,甘地同样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A;根据“甘地曾给英国驻印总督的一封信中表示”可知,甘地并不是与英国方面全方面不合作,选项B排除;选项C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8.他曾担任墨西哥国民革命党主席,在担任墨西哥总统之后,于1934~1940年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他”是指(  )‎ A. 卡德纳斯 B. 卡尔德隆 C. 桑地诺 D. 扎格鲁尔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卡德纳斯在担任墨西哥总统之后,于1934~1940年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故答案为A项;卡尔德隆于2006年当选为墨西哥总统,排除B项;桑地诺是尼加拉瓜独立运动领导人,排除C项;扎格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领导人,排除D项。‎ ‎29.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 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台,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扩军备战,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据《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及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且时间不符,排除。‎ ‎3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是 A. 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C. 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D. 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华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积极影响都是一段时间内维持了世界和平,故答案为C选项。帝国主义战争不符合雅尔塔体系,A选项排除。雅尔塔体系非以欧洲为中心,B选项排除。雅尔塔体系后还未有新的世界大战,D选项排除。‎ ‎31.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主张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并联合一切反苏力量。这些国家均可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这反映了 A. 美苏冷战序幕全面拉开 B. 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C. 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D. 战后美国对苏转向遏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联合一切反苏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苏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双方由盟友关系转向敌对,D选项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A选项排除。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2.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下列言论能体现西方福利制度实质的是 A. “各自凑钱的聚餐”‎ B.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C. “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 D. “资本家吃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方福利制度实质是国家对社会问题进行干预,用国家的力量来调节财富的分配,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家吃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符合财富重新分配的特点,D正确;“各自凑钱的聚餐”属于AA制,显然不符合福利国家的实质,A错误;“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是福利国家的影响,不是实质,B错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体现出集体主义观念与团结合作的能力,不符合题意,C错误。‎ ‎33.20世纪70年代,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只有1,6%,在西方七个工业大国中排行最末。但从1980年到1988年,英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增长速度猛增至5.2%,而同期美国为4%,加拿大为3.6%,意大利为3.5%,日本为3.1%,法国为3.1%,德国仅为2.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 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B. 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推进 C. 撒切尔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D. 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建立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80年到1988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她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撒切尔政府实行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意大利、德国和法国都是欧共体国家,但同期它们经济增速放缓,所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是造成此时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撒切尔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D选项错误,二战后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撒切尔政府主导削减社会福利。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4.1955年苏共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扩大厂长权限》的决议,规定厂长“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可以自由接受其他企业的订货,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和劳务费标准,可在编制和工资总额范围内调整企业人员的工资”。此决议 A. 拉开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B. 表明苏联工业转向了市场经济 C. 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D. 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自由接受其他企业的订货,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和劳务费标准,可在编制和工资总额范内调整企业人员的工资”可以看出,厂长的经营自主权扩大,这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故D项正确;赫鲁晓夫执政后,从1953年起陆续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局部调整,不是1955年,故A项排除;赫鲁晓夫并未改变斯大林模式,仍旧实行计划经济,所以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中,企业仍受国家管理,并未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可以自由接受其他企业的订货,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和劳务费标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5.1966—1975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5.3%,T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上升到5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从883亿卢布上升到1128卢布。这说明当时苏联 A. 农民生活改善 B. 注重发挥市场作用 C. 改革成效明显 D.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农业和工业都获得了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迅速,说明当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C选项符合题意。当时苏联仍然存在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农民生活并未改善,A选项排除。当时的苏联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B选项排除。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D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5分,第37题15分,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的价值并不是它的形式(国王易人)所能衡量的……1689年,国会通过了两项重要的法案:《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根据前者,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后者,英国的不从国教分子经过了长期奋斗,终于获得了基本的信仰自由,这实是宗教革命的原则之更进一步的扩张。‎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二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是如何评价《权利法案》的意义的?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分析1689年英国颁布《宽容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答案】(1)意义:王权受到限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是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发展;政治上,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2)思想: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人民主权论等。理由:美国建立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787年宪法,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而在旧大陆仍然是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 ‎【解析】‎ 试题分析::(1)意义:由材料一中的“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可以得到《权利法案》的意义。原因:由于1689年通过的《宽容法》,所以其颁布的原因应该结合1689年之前英国的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发展;政治上,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2)启蒙思想: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际上,材料二没有提供相应的信息,合众国的成立践行的启蒙思想家的主张,需要结合所学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和启蒙思想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人民主权论等。理由:这一题实际是需要将美洲大陆的美国与旧大陆的欧洲进行比较,将美国所做到的优于欧洲的民主制的相关知识迁移过来回答即可,即美国建立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787年宪法,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而在旧大陆仍然是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 ‎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独立宣言》;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2005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 ‎【答案】‎ ‎(1)主要趋势:改革范围:从个别试点到全面展开;企业地位:国企的独立性逐渐增强(或政府对企业干预减少);所有制:从国有独资向股权多元化(股份制)转变(或国有独资企业日益减少,股权多元化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经营形式:从工厂承包制(厂长经理负责制)向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企业布局:从全方位覆盖转为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2)背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国企众多,生产效率低下;滞胀危机,经济增长缓慢(或凯恩斯主义失灵);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 不同之处:通过出售的方式减少国企数量;私有化程度高;是对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局部调整。‎ ‎(3)共同影响:有利于市场发挥经济调节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或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高);提高了经济的竞争力;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收入(或改善了政府的财政状况);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英国进行的国企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等信息,从改革范围、企业地位、所有制、经营方式和企业布局等方面的变化来回答。‎ ‎(2)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等信息,以及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所反映的当时英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回答。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二中的“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3)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竞争力、降低政府财政负担、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来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