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二)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年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 理科综合试卷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命的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麻风杆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 在衰老的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的含量 C. 吞噬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转移至溶酶体 D.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合成 的场所是核糖体。 2、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 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 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 差,反之亦然。 【详解】A、麻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自身的蛋白质,A 错误; B、在衰老的细胞中含量自由水仍然高于结合水,B错误; C、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C 错误; D、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D 正确。 故选 D。 2.细胞作为开放的系统,时刻都进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 2 - A.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通过协助扩散运输血液中的氧气 B. 通道蛋白贯穿于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参与物质的主动运输 C. 胰岛素的分泌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紧密联系 D. 物质进入细胞消耗 ATP 的同时一定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前两者属于被动运输,这三者的区 别如下: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物质运输方向 低→高 高→低 高→低 是否需要载体 需要 不需要 需要 是否需要能量 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实例 小肠绒毛细胞吸收 氨基酸、葡萄糖、K + 、 Na + 等 水、气体、甘油、苯、 酒精等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详解】A、气体,如氧气,进出生物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 错误; B、通道蛋白是跨生物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和水顺浓度梯度通过,包括离子 通道和水通道蛋白,这时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 错误; C、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分泌的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 的参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的膜结构通过囊泡间接联系,C正确; D、物质进入细胞需要消耗 ATP,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胞吞,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 是胞吞不需要,D 错误。 故选 C。 3.信息指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信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生态系 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信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把遗传物质设定为信息分子,遗传就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与表达 B.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息可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 - 3 - C. 动物释放吸引异性交配的性外激素,这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 利用昆虫的信息素诱捕有害生物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D 【解析】 【分析】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 息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化学信息是指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的信息,行为信息是指 通过动物的动作行为来传递的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 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科学家把遗传物质设定为信息分子,遗传就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与表达,A 正确;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息可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B 正确; C、动物释放吸引异性交配的性外激素,这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C 正确; D、利用昆虫的信息素诱捕有害生物属于生物防治,D 错误。 故选 D。 4.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花粉落在柱头上时,不能正常萌发或不能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 精作用而不能结实的现象。下图为培育自交不亲和油菜的过程,其中 A、C 代表不同的染色体 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甘蓝型油菜是由两个不同物种进行杂交后直接选育获得的 B. 白菜是二倍体,A 代表的染色体组中有 10 条染色体 C. F1不含来自白菜的自交不亲和有关的基因 D. 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可大幅度改良生物,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自交不亲和油菜的育种过程可知,自交不亲和白菜二倍体,共 20 条染色体,A 是一个染 - 4 - 色体组,染色体数目是 10;自交亲和甘蓝型油菜是二倍体,共 38 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是 AACC,其中 A 是 10 条染色体,C是 9条染色体。 【详解】A、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甘蓝型油菜不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物种通过 自然种间杂交后直接获得的物种,A 错误; B、白菜是二倍体,A 代表的染色体组中有 10 条染色体,B 正确; C、F1是由 AAC 组成的三倍体,F1含有来自白菜自交不亲和有关的基因,C 错误; D、诱变育种通过产生新基因而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能形成新的基 因型,也能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性状,D错误。 故选 B。 5.下列关于科学家对遗传学所做贡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是超越自己 时代的一种设想 B.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提供了重要证据,他是第一个以遗传学领域的贡 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 C.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以驴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需待细菌自 然裂解死亡再离心并检测放射性 D. 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和其同事富兰克林提供的 DNA 衍射图谱,推算出 DNA 分子呈螺旋 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 随机结合。 2、20 世纪 50 年代初,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等用 X 射线衍射技术对 DNA 结构潜心研究了 3 年, 意识到 DNA 是一种螺旋结构.女物理学家弗兰克林在 1951 年底拍摄到一张十分清晰的 DNA 的 X 射线照片,当威尔金斯出示了弗兰克林在一年前拍下的 DNA 的 X 射线衍射照片后,沃森看出 DNA 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结构,沃森和克里克继续循着这个恩路深入探讨,根据各方面对 DNA 研究的信息和他们的研究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得出一个共识:DNA 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并构 建了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据此答题。 - 5 - 【详解】A、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中,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设想,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设想,A 正确; 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提供了重要证据,他是第一个以遗传学领域的贡 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 31P 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细菌未裂解死 亡,进行离心并检测放射性,C 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和其同事富兰克林提供的 DNA 衍射图谱,推算出 DNA 分子呈螺旋 结构,D 正确。 故选 C。 6.肝脏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器官,肝衰竭患者失去肝脏的正常调节功能时,极易出现电解质 紊乱等现象。低钠血症(血清钠盐低于 135mol/L)是肝衰竭的常见现象,患者的下丘脑产生 精氨酸加压素(AVP)过多,与集合管细胞膜上的 AVPV2 受体结合效率提高,导致稀释性低血 钠和内环境中渗透压降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精氨酸加压素与抗利尿激素在调节渗透压方面表现为协同关系 B.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肝衰竭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这是肝细胞受损引起的 D. 若要缓解低钠血症,应建议患者注意不要长期低钠饮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 节作用来实现的。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水盐 平衡调节示意图: - 6 -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精氨酸加压素增多,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下降,而抗利尿激 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也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所以 AVP 和抗利尿激素 在调节渗透压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A正确; B、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 定,B错误; C、肝细胞受损会影响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所以肝衰竭患者极易发生低血 糖反应,C正确; D、低钠血症应注意补充钠,所以若要缓解低钠血症,应建议患者注意不要长期低钠饮食,D 正确。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7.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如下相关实验: 材料用具:打孔器,40W 日光灯,40W 紫外灯,烧杯,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适宜浓度的 含葡萄糖的碳酸氢钠溶液,菠菜叶片等。 方法步骤:用打孔器将菠菜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叶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圆叶片分别放入 A ~E 五组烧杯中,在适宜的条件中进行实验,测定并记录实验结果(见下表)。 - 7 -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检测结果 A 碳酸氢钠溶液 日光灯 + + B 碳酸氢钠溶液 日光灯+紫外灯 + C 碳酸氢钠溶液液 黑暗 - D 含葡萄糖的碳酸氢钠溶液 日光灯 + + + E 含葡萄糖的碳酸氢钠溶液 黑暗 + + 注:“+”表示检测出淀粉,“+”的数量表示检测出的淀粉含量,“-”表示未检测出淀粉。 (1)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烧杯中液体成分和_______________,检测结果中淀粉的 含量不能直接表示总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应将菠菜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 A组的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 CO2的消耗场所和产生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4)与 A组相比,B 组产生的淀粉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D 组的淀粉含量最高,说明 离体的叶肉细胞除利用日光灯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还可以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处理条件(光照条件) (2). 检测结果只能反映净光合作用强度 (3). 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叶绿体基质 (5). 线粒体基质 (6). 紫外光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 (7). 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 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 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 - 8 - 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 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1)由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烧杯中液体成分的不同和光照条件的变化, 检测结果中淀粉的含量不能直接表示总光合作用强度,因为检测出的淀粉的量表示的是光合 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而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净光合与呼吸速率之和。 (2)因为检测的指标是淀粉的量,因此为了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在 实验前将菠菜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进行饥饿处理。 (3)在 A组的光照条件下,有碳酸氢钠溶液提供 CO2,又有光照条件,此时叶肉细胞既进行 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据此可知,叶肉细胞中 CO2的消耗场所为叶绿体基质(暗反应), 而产生 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4)与 A组相比,B 组又接受了紫外光的照射,而产生了较少的淀粉,因此可推测紫外光能 抑制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D组与 A 组的不同在于溶液中增加了葡萄糖,因而淀粉含量最高, 据此推测离体的叶肉细胞除利用日光灯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还可以直接利用溶液 中葡萄糖合成淀粉,从而导致了淀粉含量上升。 【点睛】能够根据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来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掌握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8.2020 年以来,由一种新冠病毒(2019-nCo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新冠肺炎(COVID-19), 在世界各国蔓延,新冠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发病 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表现出呼吸急促。已知哺乳动物血液中 CO2和 O2浓度变化能够 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下图展示了血液中 CO2浓度增高引起的调节过 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______________,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人会出现发热, 机体出现的变化之一是皮下毛细血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腹泻会导致人体失水,当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_(填“升高” - 9 - 或“降低”),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______________释放抗利尿激素,以促 进机体对水分的重吸收。 (3)新冠病毒能侵染肺部细胞,导致肺部呼吸困难,机体产生的 CO2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导 致血液中 CO2浓度增加,CO2浓度升高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通过神经调 节引起呼吸急促,请结合图中信息写出此神经调节过程中由外周化学感受器参与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该反射的呼吸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中。 (4)正常情况下,呼吸运动既能受到意识的控制,也可以自主进行,这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 级调节,请再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2). 舒张 (3). 升高 (4). 垂体 (5). 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呼吸肌) (6). 脑干 (7). 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 【解析】 【分析】 1、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结构不稳定,变异性强,导致体内的记忆细胞不能识别变异 后的病原体,因此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2、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体温的调节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 同完成;当外界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温时,体温的调节仅由神经调节来完成。人的体温调 节有产热和散热双重调节机制,可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 3、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 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详解】(1)人体维持体温平衡时,人体的热量来源于细胞中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皮肤是 散热的主要器官。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原因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 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同时时机体通过调节,使皮下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腹泻会导致人体失水,当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 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以促进机体对水分的重吸收,同时在大脑皮层产生 渴觉,主动饮水,维持机体水盐平衡。 (3)CO2浓度升高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呼吸急促,CO2 浓度升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 - 10 - 传出神经→呼吸肌。脑干里有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 (4)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受到大脑相应的高级 中枢的控制,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呼吸调节的具体过程,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温调 节、水平衡调节、呼吸调节的机理和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 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9.在我国的内蒙古地区有广袤的草原牧场,布氏田鼠是牧场上的主要鼠种,喜食双子叶植物, 也食单子叶植物。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学上用于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牧场不同地段植物的种类、数量有一定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 这种结构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分布特点。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与双子叶植物相比,单子叶植物难 以用此方法调查,原因是单子叶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为该牧场的布氏田鼠数量调查结果: 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物种丰富度(或物种组成) (2). 水平 (3). 镶嵌 (4). 样方 法 (5). 通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分辨是一株还是多株 (6). 逐渐增加 (7). 处于幼年的个体数量较多,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量较少(或“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 型”) 【解析】 【分析】 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 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而活动能力 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 - 11 - 群密度。 【详解】(1)物种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该牧场不同地段由于地形等因素引起植物的种类、数量有一定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 构,常呈镶嵌分布。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单子叶通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 以分辨是一株还是多株,故与双子叶植物相比,单子叶植物难以用此方法调查。 (4)通过柱形图分析可知,处于幼年的个体数量较多,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量较少,年龄组 成为增长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两种方法在不同生物中调 查过程中的运用;识记样方法调查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如取样随机、样本数量足够大等; 理解群落的概念,了解种群年龄结构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 10.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现有三对相对性状:长口器(R)对短口器(r)为显性, 紫翅(M)对黄翅(m)为显性,绿眼(N)对白眼(n)为显性,其中 R/r 基因只存在于 Z 染 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短口器蝴蝶作父本时,无论与其交配的雌性蝴蝶口器性状如何,其子代口器性状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假定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 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 第三,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在只研究眼色基因 和翅色的基因前提下,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②现在选择纯合雌性紫翅绿眼与雄性黄翅白眼的杂交组合来鉴别以上三种情况;请写出能支 持第二种情况的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实验分析鉴别出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位置符合第一种情况,现选用紫翅白眼长口 器雄性蝴蝶与黄翅绿眼短口器雌性蝴蝶杂交,子一代蝴蝶不论雌雄全为紫翅绿眼长口器,则 子二代的紫翅绿眼长口器雄性蝴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雌性均为知口器,雄性则全为长口器,或全为短口器。 (2). 9 (3). 15 (4). 雌性均为紫翅白眼,雄性均为紫翅绿眼 (5). 1/18 【解析】 - 12 - 【分析】 1、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R/r 基因只存在于 Z染色体上,雌性蝴蝶的基因组成为 ZW, 雄性染色体组成为 ZZ。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 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1)短口器蝴蝶作父本 ZrZr,母本雌性蝴蝶基因型为 ZRW 或 ZrW,其子代雌性均为 ZrW, 全为短口器,雄性则全为长口器(ZRZr),或全为短口器(Zr Zr)。 (2)①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蝴蝶的基因型 M_N_、 M_nn、mmN_、mmnn 有 9 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 上,则蝴蝶的基因型有 M_ZNZ-、M_ZnZn、mmZNZ-、mmZnZn、M_ZNW、M_ZnW、mmZNW、mmZnW,共 15 种。 ②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纯合雌性紫翅绿眼 (MMZNW)与雄性黄翅白眼(mmZnZn)的杂交,得到的子代雌性均为紫翅白眼(MmZnW),雄性均 为紫翅绿眼(MmZNZn)。 (3)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选用紫翅白眼长口器雄性蝴蝶与黄 翅绿眼短口器雌性蝴蝶杂交,子一代蝴蝶不论雌雄全为紫翅绿眼长口器,则亲代紫翅白眼长 口器雄性蝴蝶的基因型为 MMnnZRZR、黄翅绿眼短口器雌性蝴蝶的基因型为 mmNNZrW、子一代蝴 蝶雌性的基因型为 MmNnZRW、雄性的基因型为 MmNnZRZr,则子二代的紫翅绿眼长口器雄性蝴蝶 (M_N_ZRZ-)中纯合子(MMNNZRZR)所占的比例为 1/3×1/3×1/2=1/18。 【点睛】本题主要是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考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 能运用基因分离定律思想来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二)选考题: [生物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11.禾本科植物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小麦的深加工过程中,以其麦芽为原料制取的 胚芽油,富含维生素 E、亚油酸等高营养活性物质;以其种子、秸秆为原料制取的葡萄糖,经 加工可制得酒、醋等产品。下图是利用小麦为原料制备农产品的流程图(图中数字代表过程), 请回答问题: - 13 - (1)小麦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_______法提取小麦胚芽油,提取过程中应采用 ____________加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①过程中含有醋酸菌,在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_______(能/不能)将果汁中 的糖发酵为醋酸?从培养条件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酿酒完成后,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检测酒精的生成,酒精与之反应呈现 ______________色。 (4)为鉴定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酒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 ______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 【答案】 (1). 萃取 (2). 水浴 (3). 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用明火加热易引 起燃烧、爆炸 (4). 不能 (5). 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且醋酸菌 的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 (6). (酸性)重铬酸钾 (7). 灰绿色 (8). (醋酸发酵前 后的)pH 【解析】 【分析】 果酒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 氧型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1)小麦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萃取法提取小麦胚芽油,由于用于萃取的有机溶 剂都是易燃物,直接用明火加热易引起燃烧、爆炸,所以萃取过程中应采用水浴加热。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而醋酸菌为需氧菌,需要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发酵产醋 酸,而在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中能抑制醋酸菌生长,所以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 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3)酿酒完成后,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测酒精的生成,酒精与之反应呈现灰绿色。 (4)由于醋酸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醋酸使 PH 逐渐降低,因此在鉴定果醋是否酿制成功的过程 中,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 pH 作进 一步的鉴定。 - 14 -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油的提取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 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和条件,了解最后的检测方法,能 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分析。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胃癌是我国发生率很高的一种恶性疾病,制备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对治疗胃癌 具有重要意义。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和细胞增殖,图中注射的甲表示 ______________。 (2)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相比,步骤①特有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步骤②常用特 定的________培养基对乙进行筛选,使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 (3)为筛选出丁,需将丙放入含有 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其中 CO2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然后通过检测细胞是否产生所需的______________,筛选出丁。 (4)步骤④中可以将丁在体外条件或小鼠腹腔中培养,然后从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答案】 (1). 细胞膜的流动性 (2). 人的胃癌细胞 (3). 用灭活的病毒促融 (4). 选择 (5). 维持培养液的 pH (6).(专一)抗体 (7).(细胞)培养液 (8). (小鼠)腹水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 经免疫的 B 淋巴细胞;诱导 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 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 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过程中的目的是 制备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因此注射的甲表示人的胃癌细胞。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可用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 - 15 - 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相比,步骤①诱导融合特有的处理方法 是用灭活的病毒处理,步骤②为筛选杂交瘤细胞,常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融合后的细 胞)进行筛选,使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 (3)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包括 95%的空气和 5%CO2,其中 CO2的主要作用是维 持培养液的 pH。通过检测细胞是否产生所需的(专一)抗体,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 无限增殖的细胞丁。 (4)步骤④中可以将丁在体外条件或小鼠腹腔中培养,然后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 水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 条件;识记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 答题。 - 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