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乐山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城中水景 城市景观中不可无水。即使不傍河海,亦无湖泊,或虽有河湖,但某些大的建筑物与公众共享空间却离那些自然水域颇远,那么,以人工力量来营造小规模的水景便成为必要的了。 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极少有喷泉的设置,是由中国与西洋不同的文化心理所决定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是诗,也是理。中国的地势总体而言是朝东倾斜,因此在经济、文化一贯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一是“泻”,一是“平”。而中国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故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存在着大量咏赞瀑布与平湖的文句,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等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此为大景;“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是小景。总之绝少歌咏赞叹水的上喷蹿跳。 以北京为例,紫禁城那么堂皇富丽的庞大建筑群,景点繁多,花样迭出,可是却无一处喷泉。而在西洋,哪怕是规模要小得多的皇宫里,也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此非不能也,而是不爱也。我们都知道乾隆在位时,宫中的西洋供奉曾为他在圆明园中设计过有“大水法”的西洋楼景点,李翰祥拍《火烧圆明园》时还搭出了大堂的布景,展示那一喷泉齐溅的景观。其实我们并不能找到自乾隆到慈禧特别喜欢那喷泉的文献资料,圆明园的“大水法”只不过是中国统治者偶尔容忍一点西洋“淫巧奇技”的小例子罢了,喷泉始终未能进入中国园景文化的主流。 没有喷泉的中国园林,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属性,却也创造出了种种至美的佳境。《红楼梦》所描写的大观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概括出了中国人对水的审美心态。 随着审美情趣的丰富,城市人造景观中对人工喷泉的营造成了越来越热门的事情。以北京而论,虽未必有昔日圆明园那么集中、复杂的喷泉组出现,但节日期间天安门广场的喷泉,北京游乐园的“水幕电影”,一些公众共享空间的音乐喷泉,以及各大饭店宾馆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喷泉,已然构成了一派新的“城中水景”。喷泉不仅润泽着城市空气,可以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的景观,而且,这种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激发出人们一种昂扬的创新精神。 然而,目前一些建筑物内外的喷泉,有一种赶时髦甚至是盲目“西化”的倾向,或者是“为喷泉而喷泉”,又全然道不出之所以那样“嬉水”的美学动机。其实,如果建筑物整体是民族风格的,那么,在以水布景时,无妨仍取中国古典式的“泻”与“平”的造境法。即使是西洋人以洋美学追求为主体的设计,有时也很会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汲取精华,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果在宏阔的公众共享空间中对水的运用,主要不是使其上扬,而是用沿着墙面流泻与营造出大面积水池的方式,就会很有点“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 (节选自刘心武《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 1. 下列关于“城中水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城中水景”包括在离自然水域颇远的某些大型建筑物和公众共享空间内外以人工力量营造的小规模水景。 B. “城中水景”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形态各异、“上喷蹿跳”的喷泉,也可以是具有“水往低处流”自然属性的瀑布。 C. “城中水景”能润泽城市空气、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景观,对城市来说,它是一种很必要的景观。 D. 在营造“城中水景”时,中国古典式“泻”与“平”造境法也会被西洋人在主体设计中出奇地运用。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文化心理,使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是“泻”和“平”,所以,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大多没有喷泉的设置。 B. 《红楼梦》大观园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人顺从和适应水的自然属性的传统审美心态。 C. 人工喷泉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能激发人们昂扬的创新精神已成共识,这种共识导致城市人造景观中对喷泉的营造越来越热。 D. “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能在宏阔的公众共享空间通过让水沿着墙面流泻与营造出大面积水池的方式来表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因此人们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有关水的文句,很多都是咏赞瀑布和平湖的。 B. “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表现了水“泻”的常态,“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表现了水“平”的常态。 C. 紫禁城庞大的建筑群无一处喷泉,而规模要小得多的西洋皇宫里,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这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闭关自守缺乏文化交流的状态。 D. 道不出喷泉“嬉水”的美学动机,为赶时髦而盲目设置喷泉,倒不如采用中国古典式的造境法,或许还能营造出“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 【答案】1. C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城中水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对象搞错。“能润泽城市空气……美妙景观”说的是“喷泉”的作用,不是“城中水景”的作用。因为文章第5节说“喷泉不仅润泽着城市空气,可以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的景观”。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原因分析有误。“已成共识”的说法与原文末段第1句内容相矛盾。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曲解文意。“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闭关自守缺乏文化交流的状态”有误,应为“表现了当时中西文化心理的差异”。当时还是有文化交流的。 点睛: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连长放下望远镜,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对身边的丁二娃说,看到了吧,那有一线天,不怕死就从那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 丁二娃想了想,说,听你的连长,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 连长拍着丁二娃的肩说,好小子,下辈子若带兵,我还带你。 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 鬼子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连长把十几颗手榴弹依次捆在内衣里。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 丁二娃也想像连长那样往腰间捆,可是办不到,没有了,他除了有七颗子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很沮丧,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只等着送死。 连长捆好手榴弹,他回过头对丁二娃说,娃子,你上一线天吧,全国解放那天,你给我立个碑,也好在人世留个念想儿。丁二娃听了连长的话,打了个立正,连长,丁二娃誓死陪你战斗到底! 鬼子越来越近了,前一排已经直起了腰身。 二娃,把前边那个军官干掉。连长说。二娃躲在树后,只一抬手,那个军官应声倒下。二娃退下来,跑向南边的阵地,还是手起枪落,又一个鬼子应声倒下。 鬼子开始小心了,他们由站着迫近改为匍匐前进,而二娃的子弹也快用完了。 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战友身上寻找武器,正翻着,就听连长哼了一声,之后倒在了他的脚下。二娃看到,一颗子弹,正中连长的眉心,就像小时候,妈妈在姐姐的眉心点上个小红点。 妈的小日本!二娃向着鬼子的队伍甩了两枪,可是子弹太贵重了,就剩三颗了,由不得他浪费。他勉强在一战友身下翻出一颗手榴弹,迅速抛了出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二娃突然改了主意,何不趁机逃跑,逃跑可比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有赚头。二娃看一眼连长说,连长,反正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会给你报仇的!他把刚才对连长的许诺忘个一干二净。 二娃双手遮住嘴巴对着鬼子喊,别开枪,我们投降! 二娃又喊,我们身上都捆着手榴弹,你们若开枪,就连你们一起炸飞喽。 鬼子真就没有开枪,但也没有向前半步,二娃趁机把连长抱起放在战壕沿上,只露出上半身,两边用战友的尸体支撑着。连长的头一直傲立着,不偏也不倒,两眼怒目圆睁,身旁的战友也簇拥着他,如同抬一部轿子,去和小日本算账。阵地静了下来,小鬼子在一步步靠近,而这会儿的二娃,已经不在连长的身边了,他凭着一身好功夫,两腿蹬住崖壁,双手倒换着,一点一点攀上一米宽、二十几米高的一线天。 几乎是一眨眼的光景,鬼子上来了,他们战战兢兢、层层叠叠围住了连长,判断他是否还活着,就在他们举棋不定,想上前试试连长还有没有气息时,不知从什么方向,射来三枪,一枪打死鬼子为首的军官,一枪打翻了想试连长是否还活着的那个士兵,而第三枪则打在连长腰间那捆手榴弹上。 顿时,数声爆炸,火光冲天,一朵朵红磨菇瞬间绽放,染红了半个阵地。 4.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连长为丁二娃指出了两条路,他希望丁二娃选择生路,因为丁二娃很年轻,而且非常服从命令。 B. 文中写连长往身上捆手榴弹时,强调“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是为结尾鬼子被炸死埋伏笔。 C. 连长被子弹击中的眉心使丁二娃联想到妈妈在姐姐的眉心上点的小红点,这个细节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 D. 丁二娃最后仅剩下三颗子弹这个情节非常重要,与后文的三枪相呼应,可见此处并非闲笔,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 E.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连长和丁二娃打鬼子,暗线是鬼子步步紧逼连长和丁二娃,双线交织使小说主题更加深刻。 5. 概括小说中丁二娃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6.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第三条路”,也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英雄”,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4. AE 5. ①忠诚勇敢。连长跟他说有两条路时,他选择了陪连长战斗到底。 ②为人憨厚。文中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 ③枪法精准。连长让他射击谁,都是一枪命中;最后三枪也是准确无误。 ④机智变通。他在连长死后故布疑阵,引敌人上钩,消灭很多敌人。他没有死守与连长的约定,改变主意决定留得有用之躯,为连长报仇。 6. 以“第三条路”做标题更合适。①使主人公丁二娃形象更加鲜明。连长指出了两条路,丁二娃却找到了第三条路,从而表现出他的脑筋灵活、善于变通。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看完题目,读者在阅读中就会有意识去寻找“第三条路”,但谜底却直到结尾才揭晓,有戏剧化效果。③有利于深化文章主旨。文章赞扬了丁二娃坚定而又善于动脑的战斗精神,“第三条路”正是对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 (示例二)以“英雄”做标题更合适。①有利于突出主人公群像。本文中的主人公不只丁二娃一个,连长也是主人公,用“英雄”做题目更有概括性。②英雄事迹贯穿全文情节。全文都是围绕两位主人公的英雄表现来写的,文题相符。③有利于凸显文章主旨。连长以身殉国,丁二娃全身而退,结局虽然不同,但都是值得赞扬的大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礼赞。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A项强加因果。E项无中生有,就没有明暗两条线索。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连长跟他说有两条路时,他选择了陪连长战斗到底”, 忠诚勇敢;文中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为人憨厚,以此类推。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小说的标题。回答此题,需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即可。本题“第三条路”和“英雄”都可以作为题目,分析注意结合文本内容。 点睛:标题的常见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结合标题的作用确定标题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显示,城乡在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的燃气普及率是村庄的4.26倍,城市的污水处理率是村庄的4.67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标准和平均支出水平分别是农村居民的1.6倍和2.1倍,全国乡村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12.5%,比城镇高2.9个百分点。 大规模快速城镇化带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迁,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农民提高了收入,推进了农村的城镇化。《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认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突出表现在: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乏力,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二是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老龄化、空心化较为严重;三是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 (摘编自温源《乡村振兴 如何增优势补短板》,《光明日报》2018年8月7日) 材料二: 2013-2017年中国农民工统计表(资料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当前,各类人才短缺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难点。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乡村特别是贫困村,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致使农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造成乡村人才短缺的原因众多:教育的目标偏失,导致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培养的“人才”和升学无望的初高中毕业生都主动或被动地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输出。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迫使农村人才为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流向城市。农业产业投资大、风险高、效益难以保障的先天劣势,使得农村难以留住人才,大量优质青壮劳动力离开乡土。政府培训错位,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且形式不合理,致使在乡人才难以得到“营养补充”。 人才兴则乡村兴。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这一困局,各地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理念,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从不同方面聚集人气共建美丽乡村。盘活人才存量,减少人才外流,扩大人才增量,鼓励人才进村。打好感情牌,广泛深入挖掘域外人才资源,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参与“反哺工程”,支援家乡建设。 (摘编自郭君平《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活力》,《光明日报》 2018年8月7日) 材料四: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古代道路饱含岁月之美、文明之美,但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和高速的城市化,许多古道被遗忘在深山之中,道路所承载的宝贵文化遗产也逐渐凋敝。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以修复和活化古驿道。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寻找历史的根、追溯精神的魂,而且还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南粤古驿道,是古代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道,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700余公里的古道为岭南大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遗产。南粤古驿道对于岭南文化的形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如今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与利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能,许多沿线村庄采用“古驿道+文化”“古驿道+体育”“古驿道+旅游”和“古驿道+特色农业”等创新模式,活化利用沿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多元文化主题线路,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许振声、吴春燕《广东“古驿道+”串起1320个贫困村振兴路》,《光明日报》2018年8月7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迁,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农民收入增加,都得益于大规模快速城镇化。 B. 从材料二看,0013-2017年间,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规模逐年递增,而增速则从2013年的2.4%降至1.7%,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C. 加速推进城镇化,使得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出现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 D. 保护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富有特色旅游线路,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动能。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标准和平均支出水平、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均高于农村。 B. 现代农业发展乏力,环境问题突出,老龄化、空心化较为严重,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是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C. 各类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难点,乡村振兴需要破解乡村建设中人才不足的困局。 D. 积极开展修复和活化古驿道工作,有助于寻找历史的根、追溯精神的魂,还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9.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造成了乡村人才短缺有哪些因素?对此,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作答。 【答案】7. B 8. A 9. ①教育目标偏失,导致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输出。②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迫使农村人才流向城市。③农业产业投资大、风险高、效益难以保障,使得农村难以留住人才。④政府培训错位,乡村人才难以得到“营养补充”。建议:①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根据材料一概括)。②要优化乡村文化环境,拓宽乡村振兴渠道,通过创新发展模式留住人才(根据材料四概括)。③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参与家乡建设,聚集各类人才共建美丽乡村(根据材料三概括)。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B项,“增速则……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错,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2017年的增速分别是:2.4、1.9、1.3、1.5、1.7,2013年到2015年为递减,从2015年到2017年则是递增。故选B。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方面城市均高于农村”错,原文是“全国乡村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12.5%,比城镇高2.9个百分点”。故选A。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分析造成了乡村人才短缺的因素,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谈自己的建议。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三的第二节,结合文本内容“教育的目标偏失,导致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培养的‘人才’和升学无望的初高中毕业生都主动或被动地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输出”“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迫使农村人才为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流向城市”“农业产业投资大、风险高、效益难以保障的先天劣势,使得农村难以留住人才,大量优质青壮劳动力离开乡土”“政府培训错位,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且形式不合理,致使在乡人才难以得到‘营养补充’”分析概括即可。建议需要结合问题分析,结合文本内容“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突出表现在: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乏力,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等分析可知,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让人才有用武之地;结合材料三内容“盘活人才存量,减少人才外流,扩大人才增量,鼓励人才进村。打好感情牌,广泛深入挖掘域外人才资源,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参与‘反哺工程’,支援家乡建设”分析可知,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参与家乡建设,聚集各类人才共建美丽乡村;结合材料四内容分析,要优化乡村文化环境,拓宽乡村振兴渠道,通过创新发展模式留住人才。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 《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 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D. 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 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 C. 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 D. 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译文: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 (2)译文: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毕”“升辇”“顾”“左右”“令”。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B. 《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C. 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王禹偁奏言,李觉不应该居史职,而非大力举荐他。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因”“设”“诏”“宿制”“试以”“坐”。 参考译文: 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 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登上讲说之位呢。” 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 不久李觉进献论时务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右正言王禹偁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担任史官职务。”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了王禹偁的奏章。淳化初年,皇 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 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繁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 768 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 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 战绩。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 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 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 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 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15. 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D 15. ①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 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②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敬仰的具体情感。《咏怀 古迹》(其三)中,诗人主要表达对王昭君凛然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 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A项,“五言古体诗”判断有误,本诗应为“五言律诗”。B项,作为怀古诗,“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重点表现的不是自然景观,而是此地的历史,即“吕蒙营”“刘备城”。E项,“次写想象之景”判断有误,应为“眼前之景”。故选C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对比鉴赏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比较杜甫在两首怀古诗中的异同,需要对两首诗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从体裁上而言,两首诗都是怀古诗,都是因为诗人来到了名人故地而自然生发的感慨。《咏怀古迹》(其三)是诗人对王昭君的缅怀,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的怀才不遇。本诗是作者对曾经在公安县建立功业的刘备、吕蒙等人的缅怀,表达对他们能建功立业的人生的羡慕和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的向往。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委婉表达了自己后悔没有看清道路,犹豫想要退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多种自然界的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3)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悔相道之不察兮, (2). 延伫乎吾将反 (3). (2)间关莺语花底滑, (4). 幽咽泉流冰下难 (5). (3)风急天高猿啸哀, (6). 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相”“伫”“反”“猿”“渚”等。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 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 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 ,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 ,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用的样式。 B.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 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D.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 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 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D.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答案】17. D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和各个选项,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分析比对,得出答案。 根据对前后文文意的理解,句子的主语应是“中国人”,排除A、C两项。 再比较B、D两项,括号上文说“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由此可确定括号中句子的内容应该是“中国人如何”,不应采用被动句的形式,排除B项。 故选D项。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词语(包括熟语)的基本意思、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习惯搭配等,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 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第一个空是结合下文“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可知强调的是材料永远也不会改变的气质,故应选“亘古不变”。 朴素无华:俭朴、不浮华,是指人的朴素朴实。 质朴无华:朴实而毫不虚夸,是指人或物的内在的气质特点。 第二个空说的是石头内在的朴实而毫不虚夸特点,应选用“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第三个空所在句子说的是摩崖书法内容与形式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应选用“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 相得益彰:意思是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第四个空,根据后文“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可知,应选用“扬长避短”。 故选C项。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 本题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应改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 A项,结构混乱,“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中途易辙,可将“在”放至“青铜文明”之前。 B项,修改正确。 C项,结构混乱,“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中途易辙,可将“在”放至“青铜文明”之前;语序不当,“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应改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 D项,成分残缺,应该去掉“使”;语序不当,“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应改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 故选B项。 【点睛】所谓近义成语,是指语义相同或相近,但感情色彩、词义轻重、适用对象等有所不同的成语。这类题目测试重点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语境或逻辑错误。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0.下面是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的初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金秋十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迎来建校60周年诞辰。为了更好地展示学校办学成就,表达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学校将以“地学摇篮·六秩华章”为主题,于2018年10月2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原北京地质学院校址),隆重举行学校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 诚邀社会各界宾朋光临惠顾,期盼广大校友重返我校! 特此公示,敬祈传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年6月20日 【答案】(1)诞辰(生日,多用于所尊敬的人),改为“华诞”。(2)“光临惠顾”删掉“惠顾”(或改为“拨冗莅临”),(3)“重返我校”改为“重返母校”。(4)“特此公示”改为“特此公告”。(5)“敬祈传达”改为“敬祈周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得体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此题主要是语体和语言得体的综合考查,例如“诞辰”是指人的寿诞,所以此处应该改为“华诞”此处属于语言的不得体。再如“特此公示”此处属于语体的不得体,本文是“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所以此处应该用“特此公告”。 21.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环节)。 根据图示,劳务派遣的流程(环节)依次为: (1) (2) (3) 【答案】 (1). (1)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确立劳务关系; (2). (2)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3). (3)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劳务使用关系。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类题目来自生活实践,可联系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流程图有明确的行进程序,一般用箭头按序依次标示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解读时可依据箭头指示来厘清活动的内容、次序。本题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示意图,该示意图主要描述了“派遣单位”“被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这点,然后根据是图中的箭头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确立的是“劳务关系”;劳务单位和被派遣单位确立的是“劳动关系”;被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确立的是“使用关系”。根据以上分析分条用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也属于语言的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派遣单位”“被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要抓住示意图中箭头的走向,确立三者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本题容易出错得地方在于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时不清晰,或者忽略“签订协议”这个关键词语,造成表述不清。 四、作文 2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四川一小学为全校36个班级各配一把戒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戒尺该不该进课堂?中国教育报微信就此发起投票调查,结果显示,近8000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94%支持戒尺进课堂,41%的网友认为应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以便“给老师充分的权力管教友支持对教师惩戒权加以规范,“把惩戒范围、标准量化,让老师更敢管”。当然,还有5%的网友对“戒尺进课堂”持质疑态度,认为动用戒尺是对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纠偏,但“如果惩戒流于形式,结果可能是‘兴一时’‘败一时’”。 针对我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出现的“戒尺走进课堂”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戒尺进课堂之我见 说到戒尺,我不禁联想起旧时的塾馆。老先生布衫长褂,孱弱清瘦,一副老花镜吊在鼻梁上,生动地讲授着泛黄书卷上的之乎者也,却不料沾附于花白山羊胡上的唾沫成为顽童们交头接耳的好话题,待老先生再从镜框上方侦察到这一有失体统的场景,便随手拾起了讲台上黑亮的戒尺,“砰!砰!砰!”伴随着一阵快刀斩乱麻,只见顽童们纷纷捂头翻脸,歪着嘴又子曰诗云起来。 《孩子,愿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这篇文章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戒尺走进了课堂,引发了老师、家长和社会关于教师惩戒权的争论。在我看来,戒尺进课堂,这不仅是教师用来惩戒学生的一种简单直接的手段,更是一种让学生养成爱学习,守纪律,懂规矩,知敬畏的好习惯的有效方式。 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包括:教师不准打骂学生,不准讽刺、挖苦学生等,面对这些“不准”老师们感到的是一种无奈和无助,面对那些顽劣的学生,看到那些不该发生的场景,甚至面临学生威胁的时候,必要的管理措施成了“违法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被过分束缚了手脚。 教育惩戒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在惩戒活动中目的与手段并存,古今中外,教育惩戒都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的戒尺就是最好的教育惩戒,“戒”即警戒,“尺”即尺度,标准。教育惩戒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戒尺就代表着纪律、规矩,学生应该对它持应有的敬畏之心。戒尺代表着教师的威信,教师在学生面前,就需要有一定的威严,一旦缺乏了威严,学生当老师像不存在一样的时候,那么教育工作将无法开展,而威严从何而来,除了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气场、能力之外,还需要必要的制度、法规作为教师教育管理背后的强有力的后盾,让教师有一把精神的“戒尺”,当教育管理行之有效之后,形成良性循环,教育便实现了它的本质与内涵。 话说回来,惩戒当然不等同于惩罚,教师对学生的惩戒肯定要有一定的尺度,什么时候该用戒尺,什么时候不该用戒尺,尺在手中,度在心中,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提倡做的,什么是允许做的,什么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现在我们老师就缺少一把这样的戒尺,老师对学生既要有必要的惩戒制度,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尺度。怎样去活用这把戒尺,这正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在心中需要好好权衡的。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提供的材料是关于教育惩戒权的问题。众人对此看法不同。总的来说,绝大部分人赞同,少数人质疑。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学校应 该有惩戒权,这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不应该有惩戒权,可以从体罚学生、虐待学 生、素质教育等角度进行反对。针对材料中的审题指向“如何看待戒尺走进课堂”。可以有以下参考立意:①赞成:教育惩戒权作为立法赋予学校或教师的权力,是国家教育权的具体化,具有典型的公法特征。戒尺教育本是祖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在尊崇师道尊严的古代中国,戒尺就是老师教育的辅助手段,彰显教师威信,教孩子尊师重道。②反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负面情绪把控能力等,可能会直接决定戒尺是有效“惩戒”还是沦为变相“惩罚”,毕竟不是每位老师都能把握好戒尺力度,最后必然会有学生受到过度的伤害。③辩证分析:“教师要眼中有光,心中有戒尺。”教育者首要的是心中的“爱”,有爱才有教育的魅力。“戒尺”是一把“软”尺子,对学生的惩罚要适当有度。其他立意,只要从材料出发,言之有理,亦可。考生写作时,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对材料分析到位准确。要结合社会现状从不同角度谈自己对这个事件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可以提供,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分析问题,层次要清晰,分析要有逻辑性。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谈论自己想法。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多了。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