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达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1 四 川省达州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4 分)(2013•达州)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 A. 将 NaCl 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B. 过滤 C. 称取 NaCl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配制溶液在烧杯内进行,量筒只能量度液体的体积; B、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C、利用托盘天平称量 药品的质量应‘左物右码’;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答:解:A、配制溶液在烧杯内进行,量筒只能量度液体的体积,故 A 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故 B 错误; C、利用托盘天平称取 NaCl,应‘左物右码’,图示操作错误; D、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 D. 点评:了解配制溶液的仪器,掌握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天平的正确使 用方法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4 分)(2013•达州)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不可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金、塑料、玻璃钢属于合成材料 B.用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可放心食用 C.研制新材料、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污染 D.化肥硝酸铵可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增大肥效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铵态氮肥的检验;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 2 发;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 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能减少环境污染.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解答: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 材料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用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 会危害人体健康,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能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硝酸铵属于氨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 使用,会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科技息息相关,与生产、生产、科技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 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4 分)(2013•达州)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 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 48,中子数为 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 48 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2g C.镉是金属元素 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48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分析,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1,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g. C、从元素的造字上分析元素的种类. 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解答:解:A、镉(Cd)的原子序数为 48,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镉原子的 质子数为 48,故此说法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1,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g,故此说法错误. C、镉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镉是金属元素,故此说法正确. D、镉(Cd)的原子序数为 48,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镉原子的 核外电子数为 48,故此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的牢记与掌握,并能应 用于解题. 4.(4 分)(2013•达州)下列离子能在 pH=11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O3 ﹣、Na+、OH﹣ B.CO32﹣、K+、Cl﹣、Ca2+ C.H+、Ba2+、Cl﹣、SO42﹣ D.K+、OH﹣、SO42﹣、Cu2+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3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pH 为 11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 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pH 为 11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 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 正确. B、CO32﹣、C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 错误.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 错误. D、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 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 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5.(4 分)(2013•达州)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 溶液、CaCl2 溶液的是 ( ) A.KCl 溶液 B.K2CO3 溶液 C.稀盐酸 D.NaNO3 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使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三种物质,则需要出现不同 的实验现象,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氯化钾溶液与被鉴别的三种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无现象,现象相同,无 法鉴别; B、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 钾溶液不反应,无现象;碳酸钾溶液与氯化钙溶液产生碳酸钙沉淀,溶液变浑浊,现 象不同,可以鉴别; C、稀盐酸与稀硫酸不反应,无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钾和 水,无现象;稀盐酸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无现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D、硝酸钠溶液与被鉴别的三种溶液都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6.(4 分)(2013•达州)在反应 3CO+Fe2O3═高温 2Fe+3CO2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变 为 0 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变为+4 价.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H2+O2 2H2O B.Fe+CuSO4=FeSO4+Cu C. 2H2O2 2H2O+O2↑ D.Fe2O3+3H2SO4=Fe2(SO4)3+3H2O 4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认真阅读题干,提取有用信息: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 应;然后分析选项中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否有升降,进而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反应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 0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0,生成物中氢元素 的化合价是+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B、反应物中铁的化合价是 0 价,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生成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是+2 价,铜元素的化合价是 0 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C、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 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 价,生成物中,氢元 素的化合价是 0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D、在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出现变化,所 以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可以根据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物质所含有的元素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 出正确的结论. 7.(4 分)(2013•达州)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 A. 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 NaOH 溶液中滴中稀盐酸至过量 C. 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5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来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后 pH 值减小进行分析; C、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解答; D、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进行解答. 解答:解:A、开始硝酸钾溶液不饱和,还能溶解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当硝酸钾溶 液达到饱和,所以再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不会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会 改变,故 A 错; B、在滴加盐酸前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pH 值大于 7,当加入盐酸后,盐酸与氢氧化 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 值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再加入盐酸, 溶液显酸性,pH 值小于 7,故 B 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催化剂,只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而生成氧气的 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 C 错; D、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不是质量比,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 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8.(4 分)(2013•达州)某不纯的铁 5.6g 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 0.21g 氢气,则铁 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 A.Zn B.Cu C.Mg D.A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分析:铜、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解答:解:铜、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解:设 5.6g 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Fe+H2SO4═FeSO4+H2↑ 56 2 5.6g X = X=0.2g; 6 解:设 5.6g 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Y, Zn+H2SO4═ZnSO4+H2↑ 65 2 5.6g Y = Y=0.17g, 解:设 5.6g 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Z, Mg+H2SO4═MgSO4+H2↑ 24 2 5.6g Z = Z=0.47g, 由以上计算可知,当 5.6g 纯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 0.2g 氢气, 当 5.6g 纯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 0.17g 氢气, 当 5.6g 纯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能够生成 0.47g 氢气, 由此可知,不纯的铁 5.6g 中,如果含有锌,则生成的氢气小于 0.2g,如果含有镁,则 生成的氢气大于 0.2g, 不纯的铁 5.6g 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 0.21g 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镁.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临界点,即以 5.6g 为纯铁时为基础,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再 通过计算判断出杂质是什么物质. 二、填空题(本题 7 个小题,共 46 分) 9.(8 分)(2013•达州)从 C、H、N、Cl、Fe 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符号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①2 个氮气分子 2N2 ②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Fe2+ .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②含氯元素的氮肥 NH4Cl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 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 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 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①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 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 2 个氮气分子 表示为:2N2; ②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 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 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为亚铁离子表示为: Fe2+; 7 (2)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根据有机物的书写规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H4; ②氮肥含有氮元素,氯化铵是含氯元素的氮肥,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H4Cl(其余合 理也可); 故答案为:(1)①2N2;②Fe2+;(2)①CH4;②NH4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 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0.(8 分)(2013•达州)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 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氮氧化合物(NO2 等)二氧化硫(SO2)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88 40 44 Ⅱ 夏季 67 33 36 Ⅱ 秋季 90 46 54 Ⅱ 冬季 98 69 60 Ⅱ (1)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TSP .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冬季 . (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取暖燃烧大量的煤炭 .(答一点即可) (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 .(答一点即可)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通过图表数值分析出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哪个季节的空气质量 最差,再根据四季特点来分析出原因. 解答:解:(1)由图表中数值可推出可吸入颗粒物数值最大,即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 大的指标项目是 TSP. (2)由图表中数值可看出空气质量最差的是冬季. (3)冬季没有树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起不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需要燃烧化 石燃料取暖,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数值增大,从而使冬季空气质量最差. (4)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治,要从减少排放和加强吸收净化两个方面考虑.可 以进一步加强绿化,增设园林广场;建筑工地常洒水;不允许建筑工地的车辆带泥土 上路;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 故答案为:(1)TSP. (2)冬季. (3)取暖燃烧大量的煤炭. (2)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空气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出在四季不同的原因,并知道如 何去避免污染. 11.(4 分)(2013•达州)下列是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①千锤万凿出深山,②烈火 焚烧若等闲,③粉身碎骨浑不怕,④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隐含物理变化的诗句是 ① .(填序号) (2)请写出诗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CO2↑;CaO+H2O═Ca(OH) 2;Ca(OH)2+CO2═CaCO3↓+H2O . 8 考点: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 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诗句提供的信息,千锤百凿出深山属于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高温煅烧 石灰石,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指将生石灰与水反应,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氢氧化钙与二 氧化碳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千锤百凿出深山是开采石灰石,属于物理变化. (2)烈火焚烧若等闲: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CO3 CaO+CO2↑; 粉身碎骨浑不怕: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①;(2)CaCO3 CaO+CO2↑;CaO+H2O═Ca(OH)2;Ca (OH)2+CO2═CaCO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诗句的含义、碳酸钙与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的转化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12.(4 分)(2013•达州)2.3g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2.7g 水,则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C、H、O 元素(填元素符号),其质量比为 12:3:8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中 C 的质量分数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算出二氧化碳中含有碳的质 量;同理根据水中 H 的质量分数和水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水中含有氢的质量;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即可计算出该物质中含有氧的质量,据此判断、计算. 解答:解: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 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 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为:4.4g× ×100%=1.2g; 水中氢的质量为:2.7g× ×100%=0.3g; 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之和为 1.2g+0.3g=1.5g; 由于 1.5g<2.3g,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且含有氧的质量为 2.3g﹣1.5g=0.8g. 故可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C、H、O 元素,质量比为:1.2g:0.3g:0.8g=12:3: 8. 故答案为:C、H、O;12:3: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 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3.(6 分)(2013•达州)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9 (1)t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 ; (2)若 B 中含有少量 A,应用 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 法提纯 B; (3)若将 A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B .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据饱和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分析解答; (2)根据 A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及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分析; (3)根据在 t2℃,将一定质量 A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溶解度变化情况分析解 答. 解答:解:(1)溶液具有均一性,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相同,据饱 和时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法可知:t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是 ;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溶 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 B 的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不大,所以若 B 中含有少量 A,可用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B; (3)由于 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 t2℃,将一定质量 A 物质的饱和 溶液降温至 t1℃,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则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溶质质 量分数也减少,降温中溶剂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1) ;(2)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3)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并据此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降温过 程中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量的变化情况. 14.(8 分)(2013•达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Ba(OH)2、KNO3、FeCl3、Na2CO3、 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氢氧化钡、碳酸钠 ;可能含有 硝酸钾 ;一 定不含有 硫酸钠和氯化铁 . 10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O3+2HCl═BaCl2+CO2↑+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由于 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 中氯化铁的溶液为黄色,与其它 物质间反应生成的沉淀也是有色的沉淀,故依据反应的现象可知固体中一定不会含有 氯化铁,由①中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一定存在氢氧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或 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②知加酸沉淀会全部溶解,故该沉淀不会是硫酸钡, 据此展开分析即可; 解答:解:由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 为无色.可知固体中不可能含有氯化铁(氯化铁的溶液为黄色,与其它物质间反应生 成的沉淀也是有色的沉淀),能生成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钡 能与碳酸钠或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由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 该沉淀是碳酸盐的沉淀,所以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1)由分析知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一定不 含硫酸钠和氯化铁; (2)步骤②中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CO2↑+H2O;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钡、碳酸钠;硝酸钾;硫酸钠和氯化铁; (2)BaCO3+2HCl═BaCl2+CO2↑+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组成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结合题干提供的实验现象根据物质的 性质及反应的具体现象进行. 15.(8 分)(2013•达州)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以下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装置应选 B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2)用 F 装置而不用 E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 碳能溶于水 . (3)若用 G 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a 端进入(填 a 或 b). (4)若要用 C 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C 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浓硫酸 . (5)D 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 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11 分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 生装置 B; (2)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解答;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从长导管进气; (4)干燥二氧化碳 常用液体干燥剂浓硫酸; (5)据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 发生装置 B;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从长导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 (4)干燥二氧化碳 常用液体干燥剂浓硫酸; (5)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变为盐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 氧化碳,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为:(1)B;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a; (4)浓硫酸; (5)NaHCO3+HCl═NaCl+H2O+CO2↑. 点评: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干燥、净化等知识,才 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 2 个小题,共 16 分) 16.(8 分)(2013•达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 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 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 A、B、C、D 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 产 生明显现象,C 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 HCl 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 装置的作用 是 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D 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 2=CaCO3↓+H2O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① 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白色污染 . 12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 不能 (填“能“或“不能”)将 B、C 位置进行交换, 理由是 如果将 B、C 位置交换,气体经过 C 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 成了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盐酸和硝酸银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塑料污染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 实验有一定的顺序,如果顺序颠倒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解:实验探究: 如果燃烧产物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 装置中的现象 是变浑浊,C 无明显现象,说明产物中没有氯化氢. 故填:HCl. 无水硫酸铜是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水的. 故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 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塑料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聚乙烯塑料,猜想①是正确的. 故填:①. 交流反思: 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 故填:白色污染. ②不能将 B、C 位置进行交换,因为如果将 B、C 位置交换,气体经过 C 装置时,会 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了. 故填:如果将 B、C 位置交换,气体经过 C 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 水生成了.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 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17.(8 分)(2013•达州)同学们在学习 Ca(OH)2 的化学性质时,对 Ca(OH)2 溶液和 Na2CO3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Ca(NO3)2 溶液呈中性.②Ca(NO3)2+Na2CO3=CaCO3↓+2NaNO3 猜想假设: 甲同学认为:只含有 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 NaOH Ca(OH)2; 丙同学认为:含有 NaOH Ca(OH)2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 NaOH 和 Na2CO3 .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 丙 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 同时存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 13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的硝酸钙溶液,再滴入 几滴酚酞试液 出现白色沉淀,酚酞试液 变红色 猜想正确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 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如果含有 NaOH 和 Ca(OH)2 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反应物 是否有剩余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的反应物有剩余; 合理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组成情况. 解答:解:猜想假设: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这时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 如果氢氧化钙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如果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NaOH 和 Na2CO3. 分析讨论: 丙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 故填:丙;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钙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滴加足量的硝酸钙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 色. 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因为如果含有 NaOH 和 Ca(OH)2 时,滴加少量的稀盐 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 故填:不正确;如果含有 NaOH 和 Ca(OH)2 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 现象.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 剩余. 故填: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点评:本题是实验分析题,通过实验现象来判断物质的组成,可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多么 重要. 四、计算题(本题 1 个小题,共 8 分) 14 18.(6 分)(2013•达州)现有含 HCl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 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 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 NaOH 溶液质量为 ag 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NaCl、NaOH ; (2)求混合溶液中 CuCl2 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 溶液的总质量.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 铜沉淀和氯化钠,还需要结合 a 点时氢氧化钠过量进行分析; (2)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 化铜的质量,再用氯化铜的质量除以 50g 即可; (3)根据沉淀质量计算出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再除以氢氧化钠的质量 分数,算出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再加上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 量 40g 即可. 解答:解:(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钠,a 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所 以溶质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2)设生成 9.8g 沉淀需要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 x,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 量为 y 则: CuCl2+2NaOH═Cu(OH)2↓+2NaCl, 135 80 98 x y 9.8g 根据: 解得 x=13.5g,根据: 解得 y=8g,混合溶液中 CuCl2 的质 量分数: ×100%=27%; (3)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80g,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 溶液的总质量:40g+80g=120g. 故答案为:(1)NaCl、NaOH;(2)27%;(3)120g.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解题关键是分析清楚反应过程的先后,找出 每个过程中已知物质的质量.要知道加入的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反应完了 再与氯化铜反应. 1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