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抓住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在读书时要进入文字所描述的意境,掌握如何读书的方法。“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另一部分是让学生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描述事物的特征。“书写提示”是让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在书写时要写好每一个字以及注意字、标点符号的间距。“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 ‎ 四年级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但“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的内容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点拨,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玩的过程当中温故而知新,给孩子以自信心,让孩子有成功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运用“读中悟”的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勾勒文本描绘的画面。‎ ‎2.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进一步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发现的乐趣,积累词语。‎ ‎3.运用“读中赏”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如何读文章的方法。‎ ‎2.积累8个描写场景的成语和5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3.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运用创设情境、讨论的方式感知如何在读文章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重点 ‎ 写字的好习惯;积累词语;背诵古诗《鹿柴》。‎ 难点 学习如何读文章的方法。初步理解古诗《鹿柴》,引导学生知道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王维的相关资料。‎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导入:作者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而我们读者要了解这种感情就必须看到超越平面文字的画面,学了本组课文,你在阅读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先一起来看看几名学生的发现吧。‎ ‎2.生自由读“交流平台”中的人物对话。‎ ‎3.指名分角色读人物对话并说一说他们在对话中谈的内容。 ‎ ‎4.联系课文,举例说一说自己读书时想象到的画面。‎ ‎5.交流课外书中自己发现的一些句子,进行简单的欣赏。‎ ‎6小结:读文章时不仅要想象画面,还要“听”声音,“闻”味道。‎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1.读正确:‎ ‎(1)自由读一读这些成语,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 ‎2.解词意:‎ ‎(1)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借助成语词典加以理解。‎ ‎(3)选用其中的几个成语说一说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1.自读带点的词语,要求读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小组交流:任选一两个词语描述事物。‎ ‎4.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再大声地读出来。‎ 三、书写提示 ‎1.出示文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回想这是哪篇文章里的句子。‎ ‎2.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3.读旁批的三个句子,让学生明白如何把这段话写好。‎ ‎4.在写字本上书写。‎ ‎5.评比。‎ 四、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素有“诗佛”之称的大诗人王维写的《鹿柴》。‎ ‎2.生借助拼音将古诗读通顺,并尝试着读出节奏。‎ ‎3.针对学生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诗意: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 ‎(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意:落日的余晖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 总结: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觉,描绘了静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这是一种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是诗人细致观察,潜心体会的结果。 ‎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5.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王维的诗来读一读。‎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从读到赏,再到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遵从了教学应循序渐进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将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堂课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该如何去想象,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魅力。学生在感知、体验,思索,理解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