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综合检测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 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 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新阶段。 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 成、相融相生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 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 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 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 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 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 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 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 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 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 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 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的 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 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 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流 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 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 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一 方面,要重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 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 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 立概念、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 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 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建筑、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 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 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 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 种感知设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物理实体之中,通过无所不在的通信 网络与后台具有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云计算平台相连,通过 “软件定义”来实现灵活的功能配置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 (摘编自梅宏《夯实智慧社会的基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三条主线,三者相 辅相成,相融相生。 B.智能化阶段主要特征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它促使 了数字经济的产生。 C.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智能化达到一定高 度,才能形成智慧社会。 D.盘活和赋能数据的关键是重视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重视数 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 解析:这是“赋能”的方法,不是“盘活”的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文章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建设智慧社会的问题进行深入 剖析,指明了方向。 B.第二段通过阐述信息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智慧社会与信息化、 数字经济的关系。 C.文章使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比喻,生动地阐明了 “盘活”数据的必要性。 D.文章把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分为两个方面,强调了网络 空间建设的重要性。 解析:“论述了智慧社会与信息化、数字经济的关系”错,应是 “论述了智慧社会的形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 靠信息技术来拉动。 B.智慧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 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C.我国经济社会将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但高质量海量多源异 构数据资源严重不足。 D.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必然要求社会公共 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 解析:A 项,“已经进入”错,原文是“我们正在进入”;“当 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来拉动”错,原文是“信息技术 开始……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C 项,原文只是说“对 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并没有说“严重不 足”,属于无中生有。D 项,原文说的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需 要“万物数字化”,而不是说“万物数字化”需要“基础设施实现智 能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 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我国倡导相互尊重、公平 正义、合作共赢的全球新理念,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各国可持续发展 的机遇,促进各方互惠合作、共同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推进 “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的全球治理新理念的务实行动。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 秉承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推进与沿线国 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对接,并把应对地球生态危机、建设全球绿色 发展的生态体系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同时打造先进能源技术和低碳基 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和智慧电网领域的技术优 势,发展跨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资源优 化开发利用,在满足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下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 同时,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 [摘编自《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8)》] 材料二:“十二五”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 变化,工业部门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在下降,服务业的贡献在上升。 中国 2050 年低碳能源经济转型路径 我们利用了预设目标、路径倒逼、多情景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未 来低碳能源转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的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中国 很有可能实现加速低碳能源转型,但在没有颠覆性技术出现的情况 下,要实现超常规低碳能源转型,中远期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不仅 需要有高碳价政策激励,也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如果在 2030 年 后有颠覆性的能源技术出现,实现超常规低碳能源转型的可能性和可 行性会大大提高。 (摘编自《低碳经济蓝皮书》) 材料三:1 月 25 日,“2017—2018 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在 北京举行。在专家视点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以“节 能提效是中国能源战略之首”为题,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他表 示,世界能源发展可以归纳为转型加快、增速趋缓、创新活跃三大趋 势。其中转型加快主要体现在,能源结构变革经历了煤炭为主、油气 为主、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三个历史阶段。 我们国家的能源战略几个主要支柱是什么呢?有三个战略支柱。 第一,节能有限,提高能效;第二,现在还不能不用煤炭,煤炭跟石 油要高效洁净化地利用,同时要提高天然气的比重;第三,高质量、 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非化石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来改善能源 结构。 (摘编自 2018 年 1 月 26 日中国低碳网) 材料四:中新社卡托维兹 12 月 4 日电 全球碳计划组织在卡托 维兹气候变化大会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2018 年全球碳排放预计增 长在 2%左右,这是继 2017 年碳排放小幅增长(增长 1.4%)、全球碳 排放量创新高以后,全球碳排放又一次出现增长。 报告指出,全球能源消耗的增长,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 增加,抵消了去碳化做出的努力。此外,煤炭消费的增长,以及个人 交通、航运、航旅等需求的增加,也助长了 2018 年的碳排放。 按照当前升温速度,全球最快将在 12 年后升温超过 1.5,遂将对 全球的环境生态、人文、社会经济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面对快速升 温的威胁,各国应进一步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摘编自 2018 年 12 月 4 日中国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秉承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的“一 带一路”合作建设,是我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务实行动。 B.我国要实现超常规低碳能源转型,需要有颠覆性技术出现, 否则,中远期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C.世界能源发展存在转型加快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能源结构 经历了煤炭为主、油气为主、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三次历史变革。 D.有关报告表明,2018 年全球碳排放预计增长约 2%,碳排放 的增长会加快全球的升温速度,这将给生态环境等带来极大影响。 解析:“能源结构经历了煤炭为主、油气为主、非化石能源为主 的三次历史变革”理解错误。原文是“能源结构变革经历了煤炭为 主、油气为主、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三个历史阶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被写进党 的十九大报告,反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实践已经到一 个新高度。 B.发挥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和智慧电网领域的技术优势,发展跨 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 道路。 C.材料二图片表明,在未来 30 多年内,服务业占经济比例逐 渐上升,高耗能行业逐渐下降,可见发展服务业才是实现能源转型的 关键。 D.继 2017 年后,2018 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再创新高,主要原 因是全球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增加,抵消了去碳化做出的 努力。 解析:C 项,“发展服务业才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无中生有。 6.如何推动我国未来低碳能源转型?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 分) 答:①在国家层面,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实施正确的能源 战略。②在经济结构层面,实施高碳价政策激励,大力发展服务业。 ③在技术层面,大力探索颠覆性能源技术,改善能源结构。(每点 2 分。如有其他回答,只要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父亲是个兵 邓一光 1945 年,东北的战争态势捉摸不定,苏军冲入关东军将大和民 族的骄子碾成肉酱,大部分大中城市落入苏军之手,少部分被抗日联 军占领,楚汉两界开始频繁易主,新的军事势力迅速地渗透东北。东 北是什么?中国最大的重工基地,最大的产粮区和军事工业所在地。 1945 年 11 月,冀东八路军和国民党军火力接触,国共双方终于 为争夺东北拉开了战争的帷幕。 11 月 7 日,我的父亲揣着十九旅代旅长兼山海关卫戍司令的委 任状,带着几名参谋警卫星夜赶往山海关。在他们身后,相隔一天时 间,父亲的老四十八团也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山海关。同时,国民党 13 军石觉的部队在美式道奇十轮卡车的运载下,已抵近山海关。 裆里磨得皮开肉绽,半伏在马背上不断地摊开军用地图看,途中 与国民党开展遭遇战,丢掉通信参谋和警卫员,自己的左腿被子弹击 中…… 如果仅仅是上述这些小麻烦,父亲无论如何不会犯下他此生最 大的一次错误。就在父亲星夜赶往山海关的时候,山海关的军事局势 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方山海关守军仅八千,面对全美式装备的三 万国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守军请求避免正面作战,东北人民自治军 总部同意放弃山海关,部队在 11 月 14 日开始不顾一切地往下撤。 所有这一切父亲都不知道。 父亲碰到第一支大逃亡的部队时简直惊呆了。父亲问:你们是哪 支部队?营长喘着气抹一把汗说:十九旅四十六团×营的。父亲说: 谁让你们撤下来的?营长说:还能是谁,当官的呗。父亲说:现在我 命令你停止撤退,原地待命!营长说:你是谁?你凭什么命令我?营 长说完,跳上马背,朝马屁股上猛抽一鞭,快步去追自己的队伍。父 亲怒气冲天,钢发乍立,一把拽出警卫员胯下的盒子枪,对准营长的 坐骑就是一枪。马应声倒下,把马背上的营长摔了个老王抢瓜,父亲 吼道:让你的人立刻停下来!再走一步,我打烂你的头! 父亲就这样在他的人生历程中走出了最致命的一步,在山海关战 役后被指认为独立建制思想,受到行政撤职的处理,从此一蹶不振。 实际上,父亲不久就知道了摆在他面前的严酷局势,并且拿到了总部 同意放弃山海关的电报,他完全可以要参谋长通知部队按原撤退方案 进行,然后调转马头,轻轻磕一下马肚子,轻松地离开那个造成他人 生误区的是非之地。从我日后收集到的所有资料来看,就父亲个人的 军人生涯而言,他所指挥的战斗胜多败少,他属于那种素质和运气都 不差的军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动机使父亲放弃了这个机会,反而做 出了坚守山海关的决定? 11 月 15 日上午,13 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进攻山海关,总指挥 是名将杜聿明。 战斗进行得极其残酷。13 军以整团的兵力实施强攻,潮起潮落, 云卷云舒。那架势,极似一群去赴宴的饿鬼。 守军则苦多了。没有太多的重武器,装备落后。战斗一开始就用 上了全部兵力,八千男儿,各据一隅,顽强抵抗。美丽宁静的山海关 被飞机炸弹、120 毫米榴弹炮和 82 毫米坦克炮弹整整翻了一个个儿。 入夜时,进攻停止了。父亲命令部队抓紧时间清点伤亡人数、清 理弹药和抢修工事。父亲也许在这个时候还抱有一线幻想,他派出一 个连的兵力下山去袭击 13 军的一个野炮阵地,企图扰乱敌方的阵脚。 父亲没有等回那个派出去的连队,山脚下密集的枪声疏落之后,父亲 知道,再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了。 16 日凌晨,旅指挥所几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父亲带着那个脸 无血色的宣传员来往奔跑于各个阵地,父亲能够说的只有一句话: “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父亲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名战斗员。 事过半个世纪后,我已经知道了,就在父亲和他的八千兄弟顽强 坚守山海关时,在他们身后不远的绥中守军已经开始撤退,绥中实际 上已经变成一座空城。这一切,父亲并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只是死 死守住他自己的阵地,用他军人的荣誉、信念和十九旅八千兄弟的血 肉之躯。 父亲拖着他那条肿亮的伤腿在战壕里移动。在每一个战死或战伤 的战士面前停下来,目光深沉地看着他们。父亲浑身浸透了鲜血,阵 地上,到处都是十九旅士兵安静的尸体。 撤退的命令在太阳落山的时候送到父亲手中。四边的枪声此刻已 稀落了,远处的山头用力支撑着一大片令人心怵的铁青色积雨云,天 空是那种摇摇欲坠的样子,部队这个时候正在抓紧空隙补充弹药、掩 埋尸体。父亲从电文纸上抬起目光,看了看面前被打废了的山海关, 良久,才沙哑着喉咙对身后的参谋长吐出两个字:“执行!” 17 日凌晨 1 时,山海关守军留下两千余具遗体,在夜幕的掩护 下悄然撤离阵地。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3 分)( B ) A.“11 月 7 日”……“17 日凌晨 1 时”,这些具体时间,突 显战事的紧迫性,集中表现了父亲从接受任命到撤退的紧张过程。 B.小说草灰蛇线,匠心深藏,如父亲走出最致命一步的动机, 其实早已在开篇对东北重要性的介绍以及东北战争态势的描写中作 了充分交代。 C.父亲在拿到了总部同意放弃山海关的电报后仍决定坚守,以 卵击石终遭惨败,可见有着丰富指挥经验的父亲也有判断失误的时 候。 D.小说结尾的自然环境描写颇具味道,阴暗、压抑的景象既呼 应了故事凄惨的结局,也是对父亲未来命运的一种暗示。 解析:父亲走出致命一步的动机复杂,开篇有关内容只是动机之 一,并未充分交代。 8.作品题目为“父亲是个兵”,父亲这个“兵”身上有怎样的 特点?请概括说明。(6 分) 答:①军人的勇猛、血性:接受任命后,父亲星夜赶往山海关, 即使麻烦不断也不畏艰难、一往无前;面对异常强大的敌军,只要有 一丝胜利的希望就意志坚定、勇敢向前。②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守卫疆土是每个军人的责任,作为东北的关口,山海关的得失对于八 路军至关重要,作为守军卫戍司令,父亲殊死守卫、不甘放弃。③武 断、冒进:在碰到大逃亡的部队时没有问清情况就开始愤怒,强行制 止对方撤退;在收到总部同意放弃山海关的决定后还是决定继续前 进,最终惨败。(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小说采用了晚辈视角作第一人称叙事,有哪些好处?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6 分) 答:①增强了小说情节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作为叙事人,“我” 是小说故事的讲述者,又是“红二代”,是父亲军人生涯的见证者, 所叙述的情节更具可信度。②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晚辈讲长辈故事, 使得小说在父亲的战争故事之外,还增加了“我”与父亲之间的“故 事”,即晚辈对上辈英雄故事与成败得失的审视与评判。③便于形象 塑造。晚辈视角叙述时流露的感情和思考引导着读者认识父亲形象的 丰富内涵。④产生独特艺术效果。使读者身临讲故事的现场,贴近叙 述者讲述的故事情节,牢牢抓住读者注意力。(每点 2 分,答对任意 三点即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 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 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 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 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 相职当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 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 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 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 轨,考课.吏治,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 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 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 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 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 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 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引李绛、崔群与同列。 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暴 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 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 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和《新唐书·裴垍传》) 10 . 下 列 对 文 中 画 波 浪 线 部 分 的 断 句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分)( A ) A.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 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B.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 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C.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 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D.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 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解析:句中“拔擢”是“升职”,同义词复用,不要断开;“贤 良”作“善任”的宾语,后面断开,故选 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对策”,指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是取士 考试的一种形式。 B.“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 们完成职务工作。 C.“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由中 正公允的人担任。 D.“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故 又被称“杜拾遗”。 解析:C 项“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错误,唐玄宗始以 宦官为监军。中唐以后,出监诸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 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 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 B.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 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 赞。 C.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 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 D.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 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 解析:“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错误,原文“天下 翕然称吉甫得人”,选项张冠李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5 分) 译文:我被流放到远方,经历十多年才能辅佐皇帝(担任宰相), 近来(被推举上来的)人物,很少有我结交认识的。 (2)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5 分) 译文:裴垍唯独指责严休复说:“你和他们两个孜孜不倦地进言 的人很不同啊!”严休复非常羞惭。 解析:“落魄”,被流放。“更”,经历。“始”,才。“相”, 辅佐。“接识”,结交认识。“独”,唯独。“让”,指责。“异”, 不同。“大惭”,非常羞惭。“者”,……的人。 参考译文: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裴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科,贞元年 间,制举贤良极谏,对策得第一,因此被任为美原县尉,调任考功员 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裴垍坚守正道不接 受请托,主持考核时都专注于(考核)真才实学。宪宗元和初年,召入 翰林院担任学士,又升任中书舍人。李吉甫从翰林学士职位授以宰相 时,感动得流泪了。他对裴垍说:“我被流放到远方,经历十多年才 能辅佐皇帝(担任宰相),近来(被推举上来的)人物,很少有我结交认 识的。而且宰相的职责,应当是举荐贤良任用能干的人才,您仔细甄 别,请你告诉我。”裴垍拿起笔来上书列出三十多人;李吉甫把这些 人推荐给朝廷,当时人们纷纷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元和三年秋,李 吉甫出京镇守淮南,朝廷于是让裴垍代李吉甫的职位担任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裴垍最初担任翰林学士时,正是宪宗皇帝 刚刚平定蜀地的战乱的时候,宪宗皇帝励精图治,专心理政,机密事 务全都交给裴垍办理。裴垍主持朝政以后,整顿法度,请求惩治不法 行为,考核官员们的政绩,都被皇上欣然采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被 监军许遂振诬陷,皇帝下诏让他担任闲散官职。裴垍说:“因为一个 宦官而得罪朝廷重臣,这样不可以!” 请求授予他吏部侍郎一职。 严绶担任太原太守,那里的政务全部由监军李辅光处理,裴垍弹劾他 (严绶)懦弱无能,让李鄘代替他。建中年初定两税法,整顿规定固定 的赋税,但是实物更贵重,钱币反而轻贱;后来货币与实物的轻重相 反,百姓的支出比最初增加了一倍,以往的赋税更加严苛,平民百姓 又陷入困境。等到裴垍做宰相后,他上奏朝廷禁止这件事,从此百姓 稍微得到休息(或稍微安定)。当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都 得到升迁,到他们来拜谢裴垍时,裴垍唯独指责严休复说:“你和他 们两个孜孜不倦地进言的人很不同啊!”严休复非常羞惭。裴垍担任 学士的时候,引荐李绛、崔群同朝为官。等到裴垍担任宰相后,他又 提拔韦贯之、裴度等人主管起草诏令(担任知制诰的官职),他们都相 继担任宰相,都被称为名臣。元和五年,他突然中风,皇帝惆怅叹息。 过了三个月,去世,皇帝追赠他为太子少傅。 史臣曰:裴垍精深于鉴别人才,举贤任能,辅弼帝王践行王道。 李吉甫仰仗裴垍破格提拔,组成朝廷官员的梯度;李吉甫他知道裴垍 可以鉴别出优秀人才,裴垍也知道李吉甫能够很好地重用贤良人才。 他们相互辅助而成就,彼此不忌讳,不相克。所说的“经天纬地的大 臣”,恐怕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边庭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①灞水东。一朝辞俎豆②,万里逐沙蓬。 候月③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④,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⑤。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①黄图:帝都。②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诗人曾 任太常寺奉礼郎。③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 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④积石:山名。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 夏西北,即古唐述山。⑤白虹,《史记·邹阳传》:“昔者荆轲慕燕丹 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 “紫塞流沙”与“黄图灞水”相提并论,从时空落笔,意味 深长。 B.“候月”“寻源”“边气”“烽烟”展现了紧张丰富的边庭 生活。 C.“精诚贯长虹”既是诗人即景抒怀,又照应诗题“边庭落 日”。 D.全诗一韵到底,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洋溢着边塞征战的豪 情。 解析:A 项,“从时空落笔”错误。边塞以北是一片茫茫沙漠, 京城以东是一条曲折的灞水。“紫塞”,亦可理解为夕阳下的关隘蒙 上一层金紫之色。这两句将关塞与京都相提并论,意指诗人身在边关, 心在京城;也是指自己身赴北庭为的是报答朝廷的恩惠。这是种跨越 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这种横跨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被称作诗家 笔法。故选 A。 15.全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 析。(6 分) 答:①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选取“紫塞”“沙蓬”“边 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意象 豪迈,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诗歌通过描绘 “逐沙蓬”“恒持满”“屡凿空”等边塞沙场人物活动,展示人物不 惧艰难、勇敢进取、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③在情感抒发上,“精诚 贯长虹”“龙剑有雌雄”,借典抒怀,“壮志”“精诚”“君恩”, 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答君恩、报效国家的豪情壮 志。 解析:分析诗词的格调,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 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结合题干内容“边塞 诗豪迈昂扬的格调”,结合诗歌的意境、人物形象塑造、情感等方面 分析。 原味诗译:边塞以北是一片茫茫沙漠,京城以东是一条曲折的灞 水。我辞去朝廷中的任职,不远万里,奔赴塞外从军。为守候月亮的 盈亏,常常拉满弓弦,为寻找水源,多次四处开凿道路。野外渐渐昏 暗,但边塞战争的气氛却更加浓厚;烽火遥相呼应,戍楼之间讯息相 通。将士们体力强劲,足以卷起风尘,他们已在沙场征战中度过了许 多岁月。河流冲刷着积石,山路远远地通向崆峒。胸怀大志,凌驾于 苍兕之上,他们对朝廷的精诚忠心感动了天象,以至出现长虹贯穿太 阳的奇景。如果说君王的恩宠可以报答的话,那只有像化龙而去的雌 雄宝剑那样,扫净邪恶,还天下以太平。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镇江京口北 固亭景物的细节描写,抒发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慨的两句是:“舞榭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 东南倾”两句,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是用夸张的手法极写 天台山之高大,以衬托出天姥山高峻雄拔的气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书院,顾名思义与书密切相关,其主要________是教学、学术研 讨、祭祀,学行温、良、恭、俭、让,体证仁、义、礼、智、信,在 精进学业、修养德操、求索问道、成就人才、传播学术等方面达到了 重要作用。 《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范仲淹年轻时在河南 商丘应天书院苦读 5 年,( ),推动了书院学风朝________方面 转变。范仲淹在河南邓州花洲书院写下了《岳阳楼记》。毛泽东说, 学范公齑粥自爨。习近平说,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 心百姓疾苦为己任,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新儒学程颢、程颐兄弟在河南登封嵩阳书院著书讲学, ________了“洛学”,范仲淹、朱熹也在此讲学。其儒学教育建筑古 朴雅致,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 “标本”。院中嵩山碑王《大唐碑》巍然屹立,稀世之宝将军柏虽躯 干老态龙钟,但枝叶生机盎然。司马光《资治通鉴》第 9 卷至 21 卷 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该院刻书讲究,以雕版印刷为主,内 容为学规、名家读本、师生研究成果、丛书、志书。山长耿介________ 联语:“万卷缥缃藏名山传其人究竟本原无二理,千秋文献继往圣开 来学要知体认总一心”。 17 . 依 次 填 入 文 中 横 线 上 的 词 语 , 全 都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3 分)( C ) A.功效 经世致用 创立 拟写 B.功效 守经达权 树立 撰写 C.功能 经世致用 创立 撰写 D.功能 守经达权 树立 拟写 解析:功效:功劳,效果。功能:物品的使用价值。根据前面的 主语“书院”,后面的“教学、学术研讨、祭祀,学行温、良、恭、 俭、让”应该选“功能”。经世致用: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守经达 权: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创立:初次建立。带褒义, 对象多是重大的,如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树立:积极地使形 成确立起来。多用于褒义,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树立榜样,树立典 型,树立共产主义作风等。撰写:主要指写文章、小说、书信等。拟 写:模拟描写,就是仿句。文中没有说模仿,所以应该用“撰写”, 故而答案选 C。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D ) A.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传播学术、求索问道、成就人才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B.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传播学术、求索问道、成就人才等 方面达到了重要作用。 C.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求索问道、传播学术、成就人才等 方面达到了重要作用。 D.在精进学业、修养德操、求索问道、传播学术、成就人才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考生可以采用排除法。“达到……作用”搭配不当,应为 “发挥……作用”,据此排除 B 项和 C 项;在书院中学习的人“求 索问道”之后才能“传播学术”,最终“成就人才”,据此排除 A 项。 19 . 下 列 在 文 中 括 号 内 补 写 的 语 句 ,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3 分)( B ) A.“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学思想是他后来在掌教书院时提出的 B.后来掌教书院时提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学思想 C.“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学思想在他后来掌教书院时就提出了 D.“以天下为己任”是他在掌教书院时提出的教学思想 解析:根据文意,这段文字的叙述对象应该是范仲淹。A、C 项 强调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学思想”,D 项强调的是“以天下 为己任”,均不符合要求。 20.下面一组词语包含了三副对联,其中两副的对象分别是唐代 著名的诗人。请写出相关人名,并按照内容提示、对联的格式要求进 行组合。(上下联各填 3 个序号)(6 分) ①诗史数千言 ②浔阳千尺水 ③韦白以来 ④别离情 ⑤秋天一鹄 ⑥野老心 ⑦成别调 ⑧枫叶四弦秋 ⑨是奇才 ⑩先生骨 ⑪怅触天涯 ⑫功名起刀笔 ⑬春水群鸥 ⑭草堂三五里 ⑮迁谪恨 ⑯萧曹自古 ⑰勾留 江上 ⑱姓字播弦歌 (1)诗人:杜甫 上联:①⑤⑩ 下联:⑭⑬⑥(3 分) (2)诗人:白居易 上联:⑧⑪⑮ 下联:②⑰④(3 分) 2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 “《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 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 70 字。(5 分) 答:示例一:“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 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它 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示例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宝钗的思想写照,“一 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黛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诗 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一些人对历史人物一知半解,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 缺失;应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