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先秦的地名来历中,因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的沿袭而出现过“异地同名”的现象。如西周懿王曾一度都于犬丘(今甘肃天水境内),后来的卫国和宋国均有地名犬丘。秦先祖非子居地远在陇西,却也把其居住地命名为火丘。这些史实表明,探寻“异地同名”现象有助于了解 A. 自然环境的演变 B. 朝代更迭的状况 C. 疆土扩展的情形 D. 移民迁徙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据“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的沿袭”可知,根据“异地同名”能够探寻方国、部族的迁移和沿袭,故D项符合题意;地名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够了解自然环境演变、朝代更迭和疆土的扩展,排除ABC项。故选D。‎ ‎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突出特征的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 封邦建国向中央集权转型 D.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型 ‎【答案】C ‎【解析】‎ 根据“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县制,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反映出这一转型时期突出特征的是封邦建国向中央集权转型,故C正确;从封建转帝制,指由分封制转向郡县制,体现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但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最突出特征,排除A;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但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最突出特征,排除B;从封建转帝制,指由分封制转向郡县制,分封制不属于神权政治,排除D。‎ ‎3.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A. 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B. 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 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 D. 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在边疆地区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少数民族的侵扰,且节度使掌握募兵权也是中央财力不足导致的,说明节度使的出现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D正确,B排除; 材料与民族融合无关,A排除; 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4.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 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 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 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 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根据“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可知,“御门听政”减少了处理政务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A错误;“御门听政”和减轻君主政务负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表述太绝对,“御门听政”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D错误。‎ ‎5.雅典城邦对官员的管理有一整套的监察制度,“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这时若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就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贯彻了城邦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 B. 重视司法审判中程序性民主原则 C. 陪审法庭是专门官员督查机构 D. 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理念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雅典城邦对官员的管理有一整套的监察制度,公民对官员进行监督,贯彻了城邦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司法审判中程序问题,排除B;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并非专门的官员督查机构,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公民平等理念深入人心,排除D。‎ ‎6.罗马早期的公民法对一切要式行为均需采取特定的仪式或形式方为有效,商品交易是如此,缔结婚姻、解放奴隶、订立遗嘱等也是如此,因为只有郑重的仪式才能使当事人双方的合意具有法律效力。罗马法这一规定旨在 A. 缓解罗马社会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B. 促进罗马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C. 维护公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增强罗马法律的有效性、权威性 ‎【答案】D ‎【解析】罗马公民法注重仪式,强调商品交易、缔结契约等一切要式行为,均需采取特定的仪式或形式方为有效,旨在增强法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D项正确;罗马法注重仪式的目的不是为了缓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A项错误;罗马实行的是贵族政治,不是民主政治,B项错误;重视仪式不是为了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C项错误。‎ ‎7.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的国家,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政体逐步完善,例如187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投票法案》,将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这部法案表明英国 A. 扩大选民投票范围 B. 确立人民主权地位 C. 保护选民投票自由 D. 实现全民普选制度 ‎【答案】C ‎【解析】题干“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选民更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民的投票自由权得到切实保护。故答案为C项。A项,题干只能反映出投票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扩大选民的投票范围,排除;B项,题干与人民主权地位无关,排除;D项,题干体现不出实行全民普选,排除。‎ ‎8.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A.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 总统需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 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D. 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联邦法院对总统行政令的制约,但不能说明司法权高于行政权,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对选民和宪法负责,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的关系,故C错误;材料体现了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故D项正确。故选D。‎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 帝国宪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B. 外来移民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 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D. 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 ‎【答案】A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择业等方面限制均取消,这就从根本上为德意志的发展提供了保障。A正确;B项材料只提到犹太人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德意志帝国宪法保留了专制传统和军国主义色彩,排除。故选A。‎ ‎10.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晚清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 B. 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 C. 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D. 清政府试图曲线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可知,清政府对签订条约态度的变化,表面看似乎只有清政府卖国,实际上清政府强调自身在守约的同时也是对列强侵略要求的潜在制约,说明请政府开始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A正确;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B错误;洋务运动后清政府逐步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学习西方,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曲线维护国家主权,D错误。‎ ‎11.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这说明太平天国 A. 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B. 坚守闭关锁国政策 C. 渴求国家统一与民主政治 D. 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强调积极维护国家主权,故A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主权的维护,与闭关锁国无关,故B不正确;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起义,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故C不正确;维护国家主权即是近代外交观念的体现,故D不正确。‎ ‎12.“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此约签订后 A. 多口通商,打破了闭关政策 B. 刘步蟾等率舰巡海作战 C. 列强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 D. 清政府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据“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可知是开放了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此条约为《马关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故选C;打破闭关政策的是《南京条约》,排除A;B项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前,排除;《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故选C。‎ ‎13.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答案】D ‎【解析】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本质,民族和民主意识逐渐觉醒而同情和理解革命,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所谓的庚子应该是指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清政府当时没有丧失自我革新的能力,清末还搞了新政,故A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没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只是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最终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答案】A ‎【解析】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反映了国民革命期间的史实,故A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故B项排除。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排除。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属于新中国建立后,故D项排除。‎ ‎15.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 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 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A ‎【解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的最大愿望就是国共两党合作,和平民主建国,重庆谈判反映了人民这个愿望。‎ ‎16.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19 世纪70 年代,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这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B、C两项与题干材料相比,不够全面。D项材料未体现。‎ ‎17.《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 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B. 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C. 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 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已经提出的结论还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刻的思考,对已经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观点进行修改,并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观点,因此其具有自我批评与革新的精神。故B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A选项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错误;马克思主义原理不只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等,C选项偷换概念,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革新精神,D选项并未完整概括材料信息,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 ‎18.(2017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政治智慧 C.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的是当时的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指明了革命的斗争方式,故C项正确。A项应发生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了,故D项错误。‎ ‎19.1956年10月,毛泽东说道:“台湾和平统一,‘一切可以照旧’,台湾现在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但是不要派特务来破坏,我们也不派‘红色特务’去破坏他们,谈好了可以订个协议公布。”材料反映出当时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确立 B. 中国所处国际背景有所改善 C. 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新思考 D. 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缓和趋势 ‎【答案】C ‎【解析】毛泽东主张和平统一台湾,并且接受和维持台湾现状,体现了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新思考,故选C;“方针已确立”的说法有误,排除A;1956年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当时海峡两岸关系依然紧张,排除BD。故选C。‎ ‎20.如下图为中国著名版画家江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 A. 受到当时国际环境影响 B. 表明“左”倾错误干扰艺术创作 C. 反映出美苏争霸的激烈 D. 反映出“一边倒”政策成效显著 ‎【答案】A ‎【解析】‎ 该版画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者的世界、帝国主义世界的对立反映了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说明艺术创作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该图片体现不了“左”倾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该版画体现的是劳动者(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对立,不是反映美苏争霸,C项不符合题意;从画作中体现不了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作的外交政策报告中,没有在中国一章中谈及台湾问题,而是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这说明 A. 中美两国有关台湾问题已经解决 B. 美国外交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C. 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 D.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障碍已清除 ‎【答案】C ‎【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外交政策报告中,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说明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故C正确;A项中“已经解决”不符合史实,排除A;题干只涉及尼克松个人的坚持,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外交遵守“一个中国”原则,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表明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无法体现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障碍已清除,排除D。‎ ‎22.下图中飞机驾驶员是美国人霍尔沃森。1948年到1949年,苏联封锁西柏林,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霍尔沃森每次执行任务时都会给孩子们空投糖果,为了让孩子们能辨认出自己,便摇晃几下飞机的翅膀。因此,西柏林孩子称他为“摇翅膀的叔叔”。此事发生的背景是 A. 杜鲁门主义实施 B. 联邦德国成立后 C. 北约与华约对峙 D. 第二次柏林危机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指的是杜鲁门主义中的“经济上援助西欧国家”,所以本题中的此事发生的背景只能是杜鲁门主义实施,A正确;联邦德国成立时间是在1949年5月,B排除;华约的成立时间是在1955年,C排除;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在1961年,D排除。故选A。‎ ‎23.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A. 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B. 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 C. 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D. 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霸权主义。总体来看,说明不结盟国家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BC项。‎ ‎24.下图漫画 A. 肯定了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思路 B. 批判了日本历史教育中政治导向 C. 批评了日本对侵略战争缺乏反思 D. 讽刺了日本教育对法西斯的美化 ‎【答案】D ‎【解析】‎ 佩带滴血刀枪的日本法西斯军人,被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打扮成了美丽温婉的少女,漫画讽刺了日本教育对法西斯的美化,D项正确;漫画没有对日本教科书颠倒黑白的行为给予肯定,A项错误;漫画中塑造的形象没有体现出日本历史教育中的政治导向,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明确要求日本对侵略战争进行反思,C项错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3个题目,满分52分。第25题23分,第26题19分。第27题10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当中,职责分工明确,三省主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这是国家的主要行政机构,而六部则指的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对于国家基本运转予以负责。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命令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职能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从职责上来看,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掌握行政大权。作为朝廷的政策文书草拟机构,中书省需要对于皇帝的旨意进行下达。门下省是唐代非常重要的文书审核机构,它的地位与中书省保持一致,求局平等机构,主要负责的是文书审核,纠正得失。同时,门下省也是我国唐代主要的监察机构,对于皇帝的行为举止进行制约和监督,在客观上维护百姓的利益。尚书省是朝廷最高行政事务管理机构,自唐太宗时期开始不再设有尚书令,而是以左右仆射长为尚书省,监督各个地方官府的执行情况。作为唐代最高的执行机关,中书省是推广朝廷政策的关键机构。从一定程度来讲,三省是对于中央权力的划分,在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中央机构之下,又划分了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兵部、工部,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 北宋王朝立国之初,尚因袭五代时期混乱的中央体制。乾德年间(公元963-967年),宋太祖赵匡胤改草旧的中央行政体制,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中书是中书门下的简称,设在朝堂之西,“为宰相治事之所一,负责掌管中央的行政大权。枢密院‘在中书之北’掌‘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戌之政令’”等军政务。宋太宗即位以后,伴随统一战争的继续胜利进行,北宋人口増多,疆域扩大,中央财政杌构三司的地位日益重要。淳化元年(90年)十二月,宋太宗交右正言谢泌的建议,把中书、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的官僚割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的财、政、军三权分立制,并且“遂著为定制,中尔所上书疏亦如之”。‎ ‎——摘编自玉英《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演变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背景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 ‎【答案】(1)特点:决策和行政分离;集体宰相制;门下省发挥着枢纽作用;分层决策机制。作用:一方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对于国家的社会稳定、社会有效治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标志着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另一方面,三省分权,在一定程度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 ‎(2)背景: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造成的“内重外轻”的局面,宋朝统治者把加强中央集权制视为立国之本。‎ 影响:中书、枢密院二府体制的确立,从中央行政制度上排除了将帅干预朝政的可能;财、政、军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不仅加强了皇帝对中央财政大权的直接控制,对后世中央行政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3)原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推动宰相制度演变的主要动力;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是宰相制度演变的重要原因;宰相制度的演变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命令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得出:决策和行政分离;根据所学可知,唐代三省的长官都相当于宰相,得出:集体宰相制;根据材料“门下省是唐代非常重要的文书审核机构,它的地位与中书省保持一致,求局平等机构,主要负责的是文书审核,纠正得失。同时,门下省也是我国唐代主要的监察机构,对于皇帝的行为举止进行制约和监督”得出:门下省发挥着枢纽作用;分层决策机制。第二小问“作用”,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积极方面主要强调保证国家权力集中,使中央行政运行规范有序,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治理,并在制度建设方面成为封建制度完善、成熟的标志;消极方面主要突出分权、相互牵制,降低效率。‎ ‎(2)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北宋王朝立国之初,尚因袭五代时期混乱的中央体制”并结合所学得出: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造成的“内重外轻”的局面,宋朝统治者把加强中央集权制视为立国之本。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得出:二府三司制将行政权与军权分离,互不统辖,借以分割相权,宰相的大权一分为三;根据材料“财、政、军三权分立制”并结合所学得出:二府三司各自独立,均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构成了国家最高辅政机关,并对后世中央行政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结合第(1)(2)问及所学从君权和相权矛盾、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以及客观环境角度分析影响宰相制度变化的因素即可。‎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1950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关封锁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 材料二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 ‎【答案】(1)变化:从台湾地位“未定”(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国对中国新政权采取孤立、敌视、包围、封锁政策;美苏对抗;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的信息,1950年时,美国认为“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到1972年时又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中可以概括其变化。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政治和国际环境,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及中美关系角度分析背景即可。‎ ‎(2)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的信息,“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从中可以看出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与国共两党的努力有关;联系所学知识,从方针、政策、人民等角度分析因素即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祖国统一·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台湾问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编者按:《亮剑》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之一。《亮剑》中体现的亮剑精神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中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 ‎《亮剑》的主角李云龙,抗战初任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团长,指挥全歼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后来,李云龙会同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1941年冬天,李云龙率独立团在野狼峪设伏,全歼日军两个中队,引起极大震动。日军为剪除独立团,袭击赵家峪,并将李云龙妻子抓进平安县城。于是,独立团直接进攻平安县城。攻城期间,楚云飞部自觉阻击驰援平安县城的日军。在平安县城之战后,楚云飞派两个营进驻李云龙团部所在地大孤镇,此举激怒了李云龙,李云龙以演习为名,围困楚云飞部,迫使其撤离大孤镇。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李云龙与楚云飞在淮海战场上交战,双方险些同归于尽。‎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情节:李云龙和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惺惺相惜成了朋友。(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概述和评价: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抗日呼声高涨,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地区,国民政府被迫宣战,并于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解析】本体属于全国卷典型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阅读材料,依据材料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历史现象描述,最后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概述和评价。本题依据材料“李云龙会同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提取“李云龙和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惺惺相惜成了朋友”情节,第二小问结合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史实说明历史现象;第三小问概述和评价依据所学日本侵华史实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以及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故以及国共合作的史实分析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