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8讲酶与ATP课时强化训练解析版
第8讲 酶与ATP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酶的作用、本质及特性 1,2,3,4,5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6,7,8,9,13,14 3.ATP的结构、功能及利用 10,11,12,15 一、选择题 1.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酶和激素一样,在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B.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 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被破坏的结果 解析:酶发挥作用后不会被灭活;酶应在低温下保存,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如呼吸酶存在于所有细胞中;高温、过酸、过碱导致酶失活是因为酶空间结构被破坏。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B.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 C.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D.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解析: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促反应前后酶的数量不变;细胞中的酶是蛋白质或RNA,它们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可能不同;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起催化作用。 3.如图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B ) 8 A.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 B.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的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 C.若物质A与物质P之间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酶可同样地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D.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解析: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若物质A与物质P之间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酶可同样地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由于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所以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4.如图为某酶促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该反应中酶的最适温度是40 ℃ B.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不会对该实验产生影响 C.20 ℃条件下,t3时提高10 ℃,产物浓度会增加 D.60 ℃条件下,t2时增加底物的量不会改变产物浓度 解析:由图看出,20 ℃、40 ℃和60 ℃三种温度下,40 ℃时酶的温度最适宜,但酶的最适温度可能高于或低于40 ℃;pH影响酶的活性,实验过程中pH的变化会对该实验产生影响;20 ℃条件下,t3时产物浓度已达到最大,说明底物已经全部消耗,提高10 ℃产物浓度也不会增加;60 ℃条件下酶已失去活性,t2时增加底物的量不会改变产物浓度。 5.淀粉酶有多种类型,如α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开始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下图为研究pH对这两种淀粉酶的相对活性影响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 8 A.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不同,但作用机理相同 B.可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检测二者催化的产物来区分这两种酶 C.α淀粉酶的最适pH更高,在pH为9后,两种酶的空间结构均遭到破坏 D.该实验中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需要在相同的pH条件下处理后再 混合 解析: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是两种酶,二者的空间结构不同,但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α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其产物含有葡萄糖,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开始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其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均有还原性,与斐林试剂反应均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在pH为9后,两种酶的空间结构均遭到破坏;该实验中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需要在相同的pH条件下处理后再混合,可以保证二者的pH相同。 6.现用a、b两支试管,先按如图所示操作,再向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唾液淀粉酶的处理温度 B.用斐林试剂检验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进行 C.实验结果是b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两支试管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解析:a试管和b试管中唾液淀粉酶的处理温度不同,故唾液淀粉酶的处理温度为本实验的自变量;a试管中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为还原糖,而b试管中的酶不能将淀粉水解为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是否存在时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进行;b试管中的酶因高温已失活,故b试管内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两支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8 7.某生物实验小组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已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一个多步反应,会依次形成较大分子糊精、小分子糊精、麦芽糖,加入碘液后的溶液颜色分别是蓝紫色、橙红色、黄褐色(碘液颜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D ) A.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确定淀粉酶活性较强的温度范围 B.将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分别保温处理后再进行混合 C.通过观察加入碘液后不同温度下溶液颜色的变化可确定酶活性的强弱 D.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在保温装置中直接加碘液即可检测淀粉水解情况 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前提是不知道酶的最适温度,因此需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最终得到酶活性较高的温度范围;实验过程中需将酶和淀粉溶液分别保温,达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通过观察加入碘液后不同温度下溶液颜色的变化可确定酶活性的强弱;为防止在保温装置中酶继续催化淀粉水解,混合保温相同时间后应加入强酸或强碱等物质终止反应,再加碘液检测淀粉水解情况。 8.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班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C ) 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③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④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依据酶的专一性,应选择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量,但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的水解产物还原糖,因为用斐林试剂检测需水浴(50~65 ℃)加热,会对实验产生干扰;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的不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水解产生水和氧气,因此可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气泡的产生量来推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所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使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和碘液。 9.某研究小组利用3%鸡肝匀浆、3% H2O2溶液、pH缓冲液等,在适宜温度下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D ) pH 3.0 5.0 7.0 9.0 11.0 酶活性(产生的 气泡个数/30 s) 4 8 25 20 10 8 A.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B.鸡肝匀浆中过氧化氢酶最适pH一定为7.0 C.pH为7.0时提高温度,酶活性会提高 D.过氧化氢酶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低 解析:此实验不涉及无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无法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表中设置的pH梯度不是足够小,因此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不一定是7;题目给定的是适宜温度,因此当温度提高时,酶的活性会降低。 10.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合成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储存在ATP中,因此属于吸能反应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可以用于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 解析: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储存在ATP中,属于放能反应。 11.酶和ATP是细胞代谢所需的重要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酶既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又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部分产物可作为某些酶的组成单位 C.人体细胞代谢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 D.植物细胞合成蔗糖的过程,与酶的催化作用和ATP的水解均有关 解析:人体细胞代谢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12.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B.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C.少数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D.寒冷的冬季,哺乳动物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解析: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和分解速度都加快,但ATP和ADP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ATP的合成速度和分解速度相等;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及叶绿体其他消耗能量的活动,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其他各项生命活动;少数酶是RNA,组成元素与ATP相同,都含有C、H、O、N、P;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故寒冷的冬季,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8 二、非选择题 13.研究者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出两种酶:酶A和酶B,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将酶A分为两组,一组遇双缩脲试剂后呈现紫色反应;另一组用RNA酶处理后,不再具有催化活性。这表明酶A的化学组成为 。 (2)酶B是一种蛋白质,研究者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不同pH对酶B的酶促反应速率(v)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当pH偏离6.8时,酶促反应速率都会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三种:①pH变化破坏了酶B的空间结构,导致酶不可逆失活;②pH变化影响了底物与酶B的结合状态,这种影响是可逆的;③前两种原因同时存在。现要探究当pH=5时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请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含预期结果及结论)。 解析:(1)将酶A分为两组,一组遇双缩脲试剂后呈现紫色反应,可以说明其中有蛋白质,另一组用RNA酶处理后,不再具有催化活性,可以确定其中含有RNA,综合确定,酶A的化学组成既含蛋白质又含RNA。(2)根据曲线及题干信息可以确定酶B的最适pH为6.8,当pH偏离6.8时,酶促反应速率都会下降,根据给出的原因,可以确定出设计实验的思路为:把酶B在pH=5处理后再将pH升高到最适pH,看酶促反应速率是否升高,即可判断出酶B是可逆性失活还是不可逆性失活,再根据酶促反应速率升高的大小可以判断出两种情况是否都存在。 答案:(1)既含蛋白质又含RNA (2)先将酶B在pH=5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升高pH至6.8,测定其酶促反应速率,若测定速率=b,则为原因①;若测定速率=a,则为原因②;若b<测定速率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