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地理试卷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4月,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1140b),该行星与主星(LHS 1140)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 1140)属于 A. 恒星 B. 行星 C. 星云 D. 彗星 ‎2. 称“起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 A. 受主星辐射强 B. 绕主星运行 C. 离太阳较近 D. 温度适中 ‎【答案】1. A 2.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及生命存在条件。“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及液态的水;“超级地球”与主星,即恒星的距离,是决定其表面温度适宜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无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 ‎1. “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选A正确。‎ ‎2. 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及液态的水;“超级地球”与主星,即恒星的距离,是决定其表面温度适宜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无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选D正确。‎ 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3. 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A. 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 B. 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D. 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 ‎4. 图中所示河段的流向为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5. 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 D 4. B 5. C ‎【解析】考查河床剖面图,河漫滩发育条件,外力作用,地转偏向力对河岸形态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的分析可知,河漫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区峡谷河段,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河流以侵蚀为主,不利于河漫滩形成;AB错误;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没有明显的洪水期,故应是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地势平坦的河段,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4.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北岸受到泥沙淤积,南岸受到流水侵蚀,读材料已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故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故选B。‎ ‎5. 若图中河床各处的岩性相同,根据河床形态,河道中水深的一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河道中水浅的一侧水流速度缓慢,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由图可知,水流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为乙,水流堆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为丙,故答案选C。‎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 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 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答案】6. D 7. A ‎【解析】‎ ‎6. 结合图8可知,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根据图9,丁地四周高,中间低,且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故D项正确。甲地东北侧为沟谷,位于沟谷的顶部,水土流水容易导致地坑院落坍塌,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A项错误;乙、丙两地地势起伏大,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B、C项错误。‎ ‎7.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能够筹集资金,促进对地坑院的保护,故A项正确;部分地坑院还有居民居住,不适合进行完整保护,B项错误;地坑院数量多,废弃的地坑院没有修复价值,C项错误;地坑院占地面积广,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不适合推广建造,D项错误。‎ ‎【点睛】此题组第1问很容易错选甲地,因为甲地整体上也地势较为平坦,要注意结合甲地临近东北侧的一个山谷这一特点,判断其对地坑院建设的不利影响。‎ 凉爽的气候条件是“数据中心”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贵州以其天然的优势吸引着众多世界级企业的数据中心在此布局。2014年富士康在贵州贵安新区兴建其世界首创的绿色隧道式数据中心。下图所示隧道呈南北走向,布局于两山之间的垭口,顶部覆土复植,隧道内置6000台服务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8. 贵州气候凉爽主要因为 A. 纬度较高 B. 海拔较高 C. 降水较多 D. 距海较近 ‎9. 该数据中心建筑高度约 A. 10米 B. 20米 C. 30米 D. 40米 ‎10. 数据中心采用南北向隧道式建筑,利于 A. 室内采光 B. 山体排水 C. 防灾减灾 D. 通风降温 ‎【答案】8. B 9. B 10. D ‎【解析】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东亚季风风向。‎ ‎8.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读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海拔多为1000m以上,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地势高,气温较低,气候凉爽,故选B。‎ ‎9. 读图中等高线可知,数据中心建筑在两山之间的垭口部位到其顶部共跨越9条等高线,等高距为2米,故数据中心建筑高度约为20米,故选B。‎ ‎10. 贵州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数据中心采用南北向隧道式建筑,利于空气流通,另外,山地垭口部位本身具有峡谷风,风速较大,利于通风降温。故选D。‎ ‎2017年11月28日,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东北的阿贡火山发生了自11月21日开始喷发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喷发,受其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一度关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1. 巴厘岛位于板块 A. 生长边界,附近有海沟 B. 生长边界,附近有海岭 C. 消亡边界,附近有海沟 D. 消亡边界,附近有海岭 ‎12. 火山喷发期间,火山灰的扩散方向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13. 此次火山喷发,有可能造成周围地区今后 A. 人口大规模迁移 B. 航空业通受重创 C. 热带雨林气候改变 D. 土壤肥力提高 ‎【答案】11. C 12. C 13.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和自然灾害,学生要能够熟悉板块分布及利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11. 读图可知巴厘岛位于东南亚南部,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该地带属于板块消亡边界,可排除AB。板块消亡边界的构造带为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所以选择C,排除D。‎ ‎12. 2017年11月火山喷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火山灰的扩散方向是东南方向,选择C。‎ ‎13. 此次火山喷发属于暂时现象,喷发持续时间短,不会对当地人口分布造成太大影响,导致人口大规模迁移;对航空业影响也时暂时的;更不会改变热带雨林气候;火山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选择D。‎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 A. 全球变暖 B. 酸雨危害 C. 城市内涝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15. 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是 A. 技术水平高 B. 政府大力支持 C. 气候宜人 D. 城市密度高 ‎16. 三亚发展低碳城市措施可行的是 A. 减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B. 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 C. 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 D.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答案】14. A 15. B 16. D ‎【解析】‎ ‎14. 碳增多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这会加剧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因此,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选A。‎ ‎15. 根据材料,《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因此,政府大力支持是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选B。‎ ‎16. 煤炭、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使用它们会增加温室气体,不符合发展方向,A错;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与建设低碳城市无关,B错;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属于防城市内涝措施,与低碳关系不大,C错;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会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据此选D。‎ 某人驾车匀速从图中的a地到e地,单位距离油耗仅受地形影响而变化,道路中相邻两个小黑点之间的油耗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行程中,a→b、b→c、c→d、d→e四路段中,一直上坡的是 A. a→b B. b→c C. c→d D. d→e ‎18. 推测b→d段绕行c地的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 森林 B. 地形 C. 耕地 D. 村落 ‎【答案】17. B 18. B ‎【解析】‎ ‎17. 道路中相邻两个小黑点之间的油耗相同,若一直上坡应该是耗油量增加,故小黑点之间距离应该逐渐缩小,结合图中可以判断b→c符合。‎ ‎18. b→d中间有森林分布,可以判断多山地,故道路绕行至c地,以避开坡度较陡的地形,减小坡度。所以推测b→d段绕行c地的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地形。‎ 罗斯海被喻为研究地球系統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出发的南极科考队将直奔罗斯海西岸气候条件恶劣的恩科斯堡岛,12月初抵达目的地并开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下图为新站选址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9.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罗斯海恩科斯堡岛是因为 A. 科研价值大 B. 环境条件好 C. 建设难度小 D. 终年不冻 ‎20. 在科研人员抵达恩科斯堡岛开始建站准备工作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当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天空 B. 恩科斯堡岛海域浮冰面积 C. 新疆的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 D. 巴西高原地区草木一片枯黄 ‎21. 恩科斯堡岛气候条件恶劣原因有 ‎ ‎①纬度高 ②海拔高 ③常年盛行西北风 ④常年盛行极地东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9. A 20. B 21. C ‎【解析】‎ ‎19. 结合材料内容,可知罗斯海域被誉为“天然实验室”,所以我国第五个科考站选址罗斯海恩科斯堡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科研价值巨大,故选A。‎ ‎20. 该地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的天空,A错;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气温较高,附近海域浮冰面积大,B对;新疆塔里木河的汛期在夏季,此时北半球为冬季,C错;巴西高原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值夏半年,草木葱茏,D错。‎ ‎21. 根据图中材料可知,恩科斯堡岛位于70°S-80°S之间,纬度高,气温低,①对;常年盛行极地东风,④对。恩科斯堡岛的海拔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作为小岛,一般海拔相对较低,②错;南半球强行西北风的地区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③错。故选C。‎ 下图示意黄河宁夏段。黄河自中卫县的南长滩入境至石嘴山的麻黄沟出境。沙坡头至枣园为峡谷河段,河面较窄,只有冷冬年份才能封河,称为不常封冻河段。枣园以下河段河面宽广,为常封冻河段,常有凌汛发生。下表为枣园、石嘴山气温低于0℃日期。读下图及表回答下列各题。‎ ‎22. 图示黄河干流的长度约为 A. 180千米 B. 380千米 C. 580千米 D. 780千米 ‎23. 沙坡头至枣园河段非冷冬年份不封冻的原因是 A. 纬度低 B. 水量大 C. 流速快 D. 地势低 ‎24. 推测枣园至石嘴山河段开始出现凌汛的日期大约是 A. 11月24日 B. 11月28日 C. 3月1日 D. 3月7日 ‎【答案】22. B 23. C 24. A ‎【解析】‎ ‎22. 从图中看,图示黄河南北跨约2个纬度,东西跨约2个纬度,因此黄河干流长度约380千米,B正确。‎ ‎23. 由材料“沙坡头至枣园为峡谷河段,河面较窄”可知该河段流速快是其非冷冬年分不封冻的原因,C正确。‎ ‎24. 从图中可看出,黄河由枣园流向石嘴山,11月24日石嘴山气温低于0℃,开始结冰,而枣园并没有结冰,从枣园流向石嘴山的径流受冰凌阻隔,出现凌汛,A正确。‎ ‎【点睛】‎ 凌汛是由于下游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出现的条件是河流有结冰期、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 ‎25.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 温带沿海 B. 热带平原 C. 高山高原 D. 寒带内陆 ‎26. 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 撒哈拉沙漠 B. 亚马孙平原 C. 南极半岛 D. 湄公河三角洲 ‎【答案】25. A 26. D ‎【解析】‎ ‎25. 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人口50%以上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温带地区,由此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中,适合人类居住,故答案选A。‎ ‎26. 撒哈拉沙漠属于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亚马孙平原属于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南极半岛 属于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区,因此ABD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湄公河三角洲属于温暖湿润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稠密,D正确,故答案选D项。‎ ‎27.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A.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D.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整体性特征。从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可看出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C选项正确。‎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8.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9.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30. 乙所在的省份 A. 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B. 是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 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答案】28. D 29. A 30. B ‎【解析】试题分析:‎ ‎28.‎ ‎ 根据表格中的经纬度定位,结合海拔高度,可以判断,甲为云贵高原,乙为洞庭湖平原,D对。根据海拔,甲不可能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纬度在35°N以北,B、C错。四川盆地在110°E以西,华北平原在35°N以北,A错。‎ ‎29. 结合前面分析,甲是云贵高原,乙是洞庭湖平原,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海陆位置也相似,所以纬度、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但是甲地的海拔高度比乙地高出许多,是甲地夏季气温的明显较低的主要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对。两地气候类型相同,B错。‎ ‎30. 乙是洞庭湖平原,位于湖南省,有京广铁路通过,不是京九铁路,D错。湖南有色金属矿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B对。香蕉是热带经济作物,A错。喀斯特地貌是云贵高原的特点,C错。‎ ‎【考点定位】区域定位,区域自然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面积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面积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连接着洞里萨湖与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 ‎ 材料二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 ‎ ‎(1)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非常大,试分析其原因。 ‎ ‎(2)洞里萨河的流向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试推测1、7月的洞里萨河的流向有何差异,并说明原因。‎ ‎(3)夏季,甲区域的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南海其他海域的水温低,请简述原因。‎ ‎【答案】(1)洞里萨湖周边地区地势低洼,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和周围河水的注入;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其流量季节变化大;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2)7月,由东南流向西北;1月,由西北流向东南。成因:7月处于雨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涨并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月处于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3)夏季,该区域东部沿岸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属于离岸风,风使表层海水向偏离中南半岛的方向流动,深层的冷海水上泛,导致表层海水温度低于同纬度姐基他海域 ‎【解析】(1)分析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主要从其补给源进行分析,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入湖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其流量季节变化大。洞里萨湖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周边地区地势低洼,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和周围河水的注入;入湖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其流量季节变化大。 ‎ ‎(2)因为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河流与湖泊的互补关系也因雨季和旱季的不同而不同;7月处于受西南季风影响是该地的雨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涨并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月处于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 ‎(3)‎ 三角洲的形成是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与地形和海潮的顶托作用有关。沿岸海水水温较同纬低,考虑可能是寒流影响,该地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所以该海岸盛行的是离岸风,进而导致沿岸形成上升的寒流。夏季,该区域东部沿岸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属于离岸风,风使表层海水向偏离中南半岛的方向流动,深层的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的寒流,导致表层海水温度低于同纬度其它海域。‎ ‎3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在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在消费地组装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高,白昼时间_____(填“长”或“短”),且受冬季风影响大等。‎ ‎(2)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作用,丙河流一年中有_______次汛期。‎ ‎(3)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_______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______,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______成本。‎ ‎(4)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答案】(1)纬度 ;短 (2)流水沉积;两(3)原料;信息;运输(4)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工业区位因素、生物多样性的成因等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昼长较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而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冬季温度较低。‎ ‎(2‎ ‎)乙平原为东北平原,主要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丙地的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因此会形成夏汛和春汛两个汛期。‎ ‎(3)该地山地众多,森林资源丰富,家具企业所需要的木材丰富,因此属于原料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信息,在消费地组装家具,接近市场,可降低运输成本成本。‎ ‎(4)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丁地位于长白山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4年11月19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乌镇现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 ‎ 材料二 下面上图为“乌镇镇聚落形态变迁示意图”,下图为“乌镇‘城在田中’城镇规划图”。‎ ‎(1)上图中,乌镇聚落形态沿________呈_____状分布,其聚落形态变迁体现的城镇化表现是_____。 ‎ ‎(2)乌镇“城在田中”城镇规划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 ‎ ‎(3)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对其城镇发展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河 带 城镇规模扩大 (2)河网密布 地势平坦 (3)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科技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和城市化中互联网经济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1)直接读图可知,乌镇聚落形态沿河呈带状分布,并且其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2)读图可知,乌镇河网密布,地势平坦是城镇规划的优点.‎ ‎(3)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会增加乌镇的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乌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夹峙,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24℃,成群的企鹅在这里生活,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景观。沙漠靠海岸附近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海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从沙漠仙人掌的生存方式获得灵感,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即在一张大网上布置许多极为细小的网眼,雾穿过网眼时可以凝结成水滴,再通过大网下面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蓄水桶中。‎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阿塔卡马盐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的原因。‎ ‎(3)分析沙漠滨海地区多“卡门却加雾”,但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4)说明阿塔卡马沿海沙漠村庄采用“以网捕雾”对当地居民的主要意义。‎ ‎【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在断裂地带形成注地;山地冰雪融水和少量降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湖泊;湖泊形成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度增大,形成盐湖 (2)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沿岸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3)沿海太平洋水汽蒸发,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来的暖干气流,形成稳定的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一侧,降水少(4)为村庄提供生活用水,缓解水源短缺问题;提供农业用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南美洲西岸的“热带冷沙漠”为背景,考查高山盐湖形成过程、“冷沙漠”成因;大雾难成降水成因;“以网捕雾”的意义等。题目虽然出现较多的生冷词汇和地理现象,但旨在考查基本地理原理:地貌成因、非地带性、雾和降水的形成条件等。‎ 具体分析:(1)读右图可知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1000米以上位置。“盐湖”形成包含三层意思:海拔高;有水汇集;水体盐度高,然后针对这三点一一分析形成过程。安第斯山脉整体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海拔高);在断裂地带形成洼地,山地冰雪融水和少量降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湖泊(易积水);湖泊形成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度增大,形成盐湖(盐分高)。‎ ‎(2)该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的“非地带性”,虽地处热带却冷,所以旨在分析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影响气温的因素无非纬度、地形、洋流等,结合题目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所以气温相对较低;结合所学知识知道南美洲西海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可以降温减湿。所以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形成“热带冷沙漠”。‎ ‎(3)该题需要解释“成雾却未致雨”的原因。雾的形成离不开冷暖干湿气流的相遇;雨的形成必须有上升气流。已经成雾,说明前一个条件具备,没有致雨,说明多下沉气流。地处沿海,大洋水汽充足,加上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沉的暖干气流(东南信风背风坡多下沉气流),下冷上暖易形成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 ‎(4)由材料可知“以网捕雾”最后把水汇集到蓄水桶中,在一个有世界“旱极”之称的地区,蓄水的主要目的肯定是缓解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当地工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问题得以缓解,经济才可能得以发展。‎ ‎【点睛】该题能力要求较高,对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等方面考查较为明显,尤其是描述形成过程类题目对能力要求较高,掌握基本原理,总结一般方法是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关键。‎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