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散体文章自由笔形散神聚格调新3高考命题点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教师用书
高考命题点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 而设的常见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 对全文)。 题型一 局部概括 “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包 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某种类型、某一方面等特 点为中心)和因果探寻题。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 示例 (2017·高考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2015·高考重庆卷)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 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2015·高考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 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全文,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明辨 题型 (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 (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 二、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命题角度一 段(层)意概括题 段(层)意概括题解答方法: 摘取法 需要归纳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 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或尾或中间。尤其要注意 其中抒情或议论性(表明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归纳概括时需把这些词 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合并法 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舍取法 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 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 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步骤:摘取→合并→舍取→整合。 命题角度二 特点概括题 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环境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 常见题型之一。 特点概括题“三步走”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明确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什么,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 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特点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形态、气味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 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 可忽视。 2.概括物象特点“三层次” 层次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声音)和环境特点。 层次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层次三,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 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答题区域。题干中关键词出现在原文中的区域往往是答题要点 所在区域。 第三步,根据答题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命题角度三 因果探寻题 因果探寻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结论)或原因,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 点的理由(依据)或探寻在这个原因下的结果。 因果探寻类题目答题流程 第一,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 因果探寻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 散文大多是作者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 “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 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尽量把“因”找全。 第三,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所在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 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 因果探寻类题的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适当扩 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四,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 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题 1] (2017·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 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 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 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 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 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 的长辈 94 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 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 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 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 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 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 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 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 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 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 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 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 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 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 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 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 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 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 儿。男人穿着时尚的 T 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 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 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遍, 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 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 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 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 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 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 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 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 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第一步: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目有两问,第一问,题干中的“第二段”“特点”已经表明本题属于“局部概括”中 的“特点概括”,“根河”属于“物象”,所以第一问属于“物象特点”概括。第二问,“象 征意义”表明属于“物象意义”。 第二步: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找角度,准判断 回答第一问:要对第二段的四句话逐句进行分析。 答题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第一句 “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体现了根河拥有巨大的生命力 第二句 “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已经明确表明根河“纯 真清洌”“透明”的特点 第三句 “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也有具体表明根河特点 的词语“清澈透明” 第四句 讲根河的两个方面:一是它一次次回到童年,一次次丰满成熟;二是它养育了 两岸生物 第二问,分析根河的象征意义,就要跟人联系起来,就要重点把握根河与当地人之间存 在的联系。整体感知文章可知,根河象征着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品格等。 第三步:答案需要这样组织——汇角度,组答案 [参考答案] 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 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题型二 整体概括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和主旨概括。这两者直 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 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的梳理”题与“主旨概括”题也有点不同,“情感态度的梳理”侧重于梳理 全文内容,分门别类地列出文本(作者)有哪些观点、情感。而散文的主旨,是作者要告诉读 者的最主要的信息,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概括散文的主旨,就是对全文主要 内容和思想情感作总体的把握。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 示例 (2016·高考天津卷)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2014·高考北京卷)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 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2014·高考湖南卷)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其他设问方式: (1)作者对某事的感悟是什么? (2)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 明辨 题型 题干中有“思想”“情感”“主旨”“观点”“态度”“感悟”等字样 二、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命题角度一 概括情感态度 散文作品阅读中的“概括情感态度”类题目,具体考向具体解答: 题干设问 题型判定 解题技巧 题干要求多有“情感变 化”等字眼,如 2013 年大 纲全国卷第 17 题“对林肯 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 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 文简要分析” 情感变化类 可采用捋线串珠法。文学作品中,自然要 或明或暗地流露出作者的某种情感,而且 随着事情的发展,作者的情感还会不断地 发生变化。对于这种题型,最好的办法就 是“捋线串珠”,即先沿着作者的情感线 索读下去,尤其是线的起端和终端;然后 将文中关于心理描写的词语作为彩珠,串 到这根红线上。串珠时千万不要把珠子遗 漏了,那样情感变化就有可能脱节,对于 那些情感相近的词语,可以不串到线上, 防止重复。在全文的彩珠串完以后,作者 情感变化的脉络就一清二楚了,就可以形 成答案了 题干多有“感悟”“哪些 情感”等字眼,如 2014 年 北京卷第 20 题“文章勾勒 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 ‘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 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 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 的不同审美感悟” 情感梳理类 可采用分类归纳法。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传 达的思想感情,因人因事因物往往不同。 对于涉及“哪些情感”之类的题干指向, 最好的办法是先在文章中圈定和摘录出所 涉及的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然后根 据词语所承载的感情倾向,分门别类,逐 一感受体味,即可比较准确而便利地获取 答案 题干要求多有“情 感”“如何”等关键词,如 2014 年四川卷第 16 题“作 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 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 简要概括” 情感认定类 可采用语境感悟法。就是根据题干所指的 语境,或全文,或句段,进行理解和感悟, 先分析大致意思,后理解主要内容,再设 身处地感受,最后是领悟其中的感情倾向。 这种方法的重点对象是关键词句,即对感 情色彩极为浓厚的词句,进行深入理解和 体悟,涉及面小,感悟点集中,尤其是对 某个句子的情感认定,这种方法最为恰当 命题角度二 概括主旨 概括散文主旨,包含两点:一是文本思想意义概括,二是作者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 括。 “概括主旨”需要“三法” (一)“三遍阅读法” 第一遍:速读。要求是快速浏览文本,概括各层大概意思,建立对文本的整体认识,集 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 第二遍:精读。要求仔细阅读每句话,找寻、揣摩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注意那些体现作 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要注意文章的开头 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词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等,文章的主旨句往 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也就是说,要能参悟一些重要的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 识。 第三遍:速读。依文体,抓关键。散文就是要抓住叙述和描写中那些议论、抒情性的句 子,在前两遍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旨。 (二)“三种概括法” 1.“关键整体结合”法 就是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关键词句,同时要认真思 考全文文句,解答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2.“段意串联”法 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在这里,概括不同于归纳,归纳指从不同事物 中寻找共同点并抽取出带有共性的论断,概括不一定都寻找共同点,它更侧重于将各个知识 点串联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也就是说将每段的中心串联起来,在整体上 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 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是各层意思的相 加而且是一种“意思的综合”。 3.“因文而异”法 不同文体运用不同方法来表达中心意思,写人记事类散文,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 么事,体现了什么精神、品格;写景状物类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 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说理类散文应看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 观点等。 (三)概括“三关注” 1.关注文本的特点。写人记事类散文,要对人物或事件作出评价,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 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 种感悟;议论说理类散文,往往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理性思考和评价。 2.关注文本的“形”,由形悟神。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挖掘出作者的 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写作目的等,同时注意把握文章主要意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从散文 的“情、志、理”入手。 3.关注标题、首尾句段、关键语句以及写作背景、小注等一些细节。 [题 2] (2016·高考天津卷)阅读《在母语的屋檐下》(文本见本专题“高考命题点 一”[题 2]),完成题目。 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第一步: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有“全文”,可以看出本题属于“整体概括”,又有“深情”“母语的多重意 义”,这“母语的多重意义”是什么呢?因此,可以确定本题属于“整体概括”中的“情感 认定类”题目。 第二步: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找角度,准判断 通读全文,找到写母语的段落或语句,然后思考其蕴涵的意义: 答题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概括第 1、2 自然段 写母语的事件 和少年时代的伙伴用家乡话交谈感到过瘾,可以概括出母语可以拉近 彼此关系 找出第 3、4 自然段 中写母语的语句 通过语句“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 理解生活,认识生命”可以概括出母语可以帮人认识生命,认识世界 找出第 5 自然段中 写母语的语句 语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 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 言传”,言外之意是母语可以“意会”“言传”,可以概括出母语可 以自由地抒情 找出第 6、10 自然段 中写母语的语句 通过语句“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 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可以 概括出母语蕴含着文化基因,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语句“我骄傲 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可以概 括出母语守卫民族文化 第 13 自然段 通过语句“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 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已经明确了其蕴含的意义“返归家园 之感” 第 15 自然段 通过语句“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 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 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可以归纳出其意义为“母语创造了 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三步:答案需要这样组织——汇角度,组答案 [参考答案]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 自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 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温馨提示 不论何种题型都需要: 1.读懂文章是前提 首先,概括每段段意。概括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句间关系。 (1)关键词句往往指每段首、尾的有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词句。阅读时,需要标示出来。 (2)分析句间关系就是指根据句间关系确定段落重心,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 个句子的意思有机结合起来;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忘前者;如是总分 (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其次,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只有对文章大意读 懂了,在归纳概括时才不至于找不到方向。 2.学会归纳是关键 首先,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并且还应进一步缩小包围圈, 再根据题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词语锁定具体的“信息块”,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 其次,在整合信息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 我们在归纳概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利用原文词句归纳。就独立归纳而言,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 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并注意按分值采点。 (3)大多数考生做此类题时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在某些题的某个点上是合 适的,但大多数题的多数要点是不能用这种方法的。解答此类题靠的是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 合,换个角度转述,用一个更“上位”(上一个层次)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 括。 注意: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安全。 此类题常用的思维流程图:摘取 → 合并 → 舍取 → 整合。 一、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芦草之思 王巨才 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 骚人墨客心目中,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 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 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 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 知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 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 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 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 10 克,丁香 6 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 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 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 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 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 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 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 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 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 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这期间,左 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亲说, 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 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 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 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⑤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 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 外,还扛到集市出售。这编席子也算得上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心灵手巧的,编出 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 远。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过年,即使 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茶熟饭料理就绪,就换 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正因此,年 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抢手货。城门外的河滩上,看成色的、量尺寸的、谈价钱的,人 来人往,煞是热闹。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⑥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通常的娱乐方式除 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 子哄场助兴。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演出时 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也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 茂。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 是自制的。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有 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 的不同曲调。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 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 ⑦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 湾里才偶一可见。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偏处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在杜甫、范 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 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 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 道的父老乡亲。 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草。 ⑨但不是每一个会思想的人都有芦草的飒爽、慷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特定指向信息概括题)第④~⑦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芦草的?请简要概括。 答: 解析:要仔细阅读第④~⑦段,逐段概括其内容要点,并要注意落脚点应在“芦草”上。组 织答案时要力求文字准确、简洁。 答案:四个方面:①芦叶可以包粽子。②芦秆可以编炕席。③苇秆可以做成一种叫作“管子” 的乐器。④芦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2.(主旨概括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篇散文主题的理解。 答: 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散文主题的独特感受 和新颖见解。要阐述对主题的理解,就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从标题看, 本文是一篇咏物散文,所以主题一定是“赞颂芦草的……”,至于具体赞颂了芦草的什么品 质,则可以在文中找到。从文本倒数第三段来看,本文是赞颂“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 老乡亲”的。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赞颂了家乡芦草的平凡和伟大,并以此赞扬家乡人民的平凡和伟大。本文是一篇咏物 的散文,“家乡的芦草”是写作对象。在作者笔下,“芦草”在家乡人眼里是普通的茅蓬野蒿, 但竟然能治打嗝,能包粽子,能编席子,能做乐器,可见其虽平凡但很有用,能使家乡人的 生活过得更好。从写芦草特点的各段文字来看,这些描写表现了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可 以说,作者写芦草也是在写家乡父老,因为他们和芦草一样:生命力顽强,飒爽、慷慨。 二、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 题。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 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 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 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 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 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 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 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 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 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 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 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 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在陶渊明之 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 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 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 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 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 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 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 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 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尤其 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 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朦胧在民 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 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有删改)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唐代以前一直不被民众和文坛接受。 B.标题中的“田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 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本文采用了比较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解析:选 C。C 项,“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于文无据,从原文看,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到田 园的原因不是“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而是回归自我,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 答: 答案:魏晋名士没有得到安静,也就没有找回自我的去处,或者当众而死,或者重返仕途。 屈原、司马迁得到过被迫的安静,身处安静,但心仍惦念朝廷。安静使陶渊明彻底回归自我, 身心解放,数百年后成为中国文化的高峰。 5.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 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 “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提示)可批评民众的短视造就平庸;也可评价文人,赞赏那些能安静坚守终成大家, 对民族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也可批评那些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终致平庸乃至留 下笑柄的人。(言之成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