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7级高二第1学期月考生物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 A. 能稳定遗传 B. 单倍体 C. 有杂种优势 D. 含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 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纯合的二倍体,B错误;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不具有杂种优势,C错误;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必须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实现 B. 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自然将改变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的基因频率 C. 在生物的变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突变 D. 基因频率改变的快慢与其控制的性状与环境适应的程度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 ‎【详解】A. 有些种群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产生生殖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A错误;‎ B. 放归人工繁育的大熊猫对于原有野生种群来说是迁入个体,会影响原有野生种群的基因频率,B正确;‎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是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也属于突变,C正确;‎ D.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下降;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不利变异个体的基因频率有可能下降至0,因此基因频率改变的快慢与其控制的性状与环境适应的程度有关,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遗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加强记忆和理解。‎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及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自然选择才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 只有生殖隔离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C.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等,A错误;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都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生物不论在进化地位上的位置如何,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具有适应能力,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B.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 C. 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资源。‎ ‎【详解】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其进行了选择,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原因,掌握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之间的关系,结合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5.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错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B错误;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C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掌握各种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关于突变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因此突变后的基因都能遗传给后代 B. 细菌和病毒也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不一定需要经过染色体加倍这个环节 D. 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详解】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但是突变后的基因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必须经过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一环节,C错误;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基因重组的概念及类型以及染色体变异的利用,明确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且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 胃酸、胃蛋白酶和胃腺细胞呼吸酶 B. 血浆蛋白、O2和糖蛋白 C. 葡萄糖、CO2和血红蛋白 D. 肌肉注射青霉素、神经递质、血清白蛋白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详解】胃酸、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胃腺细胞呼吸酶位于细胞内,都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糖蛋白一般分布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错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肌肉注射青霉素进入组织液,神经递质分泌后进入组织液,血清白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因此它们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 ‎8.如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 ⑤中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的含量 C. 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红细胞,其中血浆、组织液、淋巴共同组成内环境。‎ ‎【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发生改变,而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⑥红细胞中,A正确;⑤是血浆,其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的含量,B正确;图中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机体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其中的成分是组织液(②),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识别图中各个结构,确定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或成分的名称。‎ ‎9.下列情况不属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是 A. 细胞癌变 B. 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C. 糖尿病 D. 苯丙酮尿症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细胞癌变是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不属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引起的疾病,A正确;血浆中的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这属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引起的疾病,B错误;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引起的疾病,C错误;苯丙酮尿症患者血浆和尿液中的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属于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引起的疾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注意区分内环境、细胞内和生物体外,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项正确;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pH,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与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关,C项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D项错误。‎ ‎11.有关“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了生物材料具有缓冲物质H2CO3/NaHCO3‎ B. 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C. 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 D. 用生物材料处理的结果与缓冲液处理的结果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质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详解】该实验说明了生物材料中具有缓冲物质,但是不能说明缓冲物质一定是H2CO3/NaHCO3,A错误;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量为横轴,以pH为纵轴, B错误;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C正确;用生物材料处理与缓冲液处理做对照,两者的结果不可能完全相同,D错误。‎ ‎【点睛】“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是新课程标准中建议的一项探究实验活动,旨在使学生能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12.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会产生大量的ATP,A正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要消耗ATP,但释放之后,穿过突触间隙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故本题的答案选择B。‎ ‎13.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 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 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A正确;‎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B正确;‎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化学信号来完成的,C错误;‎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未兴奋部位传导兴奋部位,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为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二者相反,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14.如图是一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受到各种刺激,便能引起②的反应 B.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属于反射 C. 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少 D.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根据a上的神经节或③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①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②为效应器,能作出一定的反应;③为突触结构。‎ 不同的感受器有适宜的刺激种类,不能对各种持久都能发生反应,不同的感受器也有不同的刺激值,刺激强度太弱,不能引起感受器的兴奋,A错误;反射活动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因此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B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时将神经递质胞吐到突触间隙中,因此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加,C错误;由图可知,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四个突触,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因此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正确。‎ ‎15.正常人体内的酶和神经递质均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两类物质都是 A. 由活细胞产生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B.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D.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详解】酶和激素的本质都不一定是蛋白质,A错误;神经递质一般与细胞膜外侧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而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一般会立即被灭活,C 错误;酶必须与反应物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催化作用,神经递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酶、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可借助本题对两者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明确两者的的本质都不一定是蛋白质,且酶可以反复使用,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灭活。‎ ‎1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反射弧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和传递 B.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C. 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从而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方向的。‎ ‎【详解】在反射弧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通过化学信号进行传递,A错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B错误;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与多个神经元之间构成突触,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递与传导的相关知识点,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而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 ‎17.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B. 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 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D. 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答案】C ‎【解析】‎ 动作电位(兴奋)的产生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导致,A正确;静息状态下,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由左图不受刺激时,a处膜外为正电位,指针向右偏转,可知c处膜外为负电位,B正确;兴奋传递b时,a处膜外恢复为正电位,而c处膜外仍为负电位,所以此时指针向右偏转,C错误;由上图兴奋传导的过程中指针的偏转变化可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D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8.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 人脑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 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大脑皮层有许多高级中枢,控制着脊髓等内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还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和人类的语言有关,受损后会出现相应的病症,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A、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 B、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B错误;‎ C、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如排便排尿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受高级中枢的控制,C正确;‎ D、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故选:B.‎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二、非选择题 ‎19.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已知鱼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说,如图所示。‎ ‎(1)在假说甲中,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祖先是____________。‎ ‎(2)假说甲认为,湖泊Ⅰ、Ⅱ会形成上述两种鱼,是因为灰色鱼通过___________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并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适应环境的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灰色鱼被淘汰。‎ ‎(3)假说乙认为,湖泊Ⅰ中原有的红褐色鱼,由于洪水的作用,一部分进入到湖泊Ⅱ中,从而产生________________以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如果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____________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乙。若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存在______,可以确定它们是两个物种。‎ ‎(4)连续两年对湖泊Ⅰ中的金黄色鱼进行调查,发现DD和dd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 DD dd 第一年 ‎10%‎ ‎70%‎ 第二年 ‎4%‎ ‎64%‎ 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同一种灰色鱼 (2).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 自然选择 (4). 地理隔离 (5). 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 (6). 生殖隔离 (7). 否 (8). 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假说甲认为,两个湖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都是由灰色鱼进化而来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有共同的祖先;假说乙认为,由于洪水的作用,洪水将湖Ⅰ中的红褐色鱼带到了湖Ⅱ,将湖Ⅱ中的金黄色鱼带到了湖Ⅰ。‎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假说甲认为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祖先是同一种灰色鱼。‎ ‎(2)假说甲认为,两个湖泊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灰色鱼通过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了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适应环境的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灰色鱼被淘汰。‎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假说乙认为湖泊Ⅰ中用来只有红褐色鱼,洪水将湖Ⅰ中的红褐色鱼带到了湖Ⅱ,导致两个湖泊中的红褐色鱼产生了地理隔离而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如果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乙;若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存在生殖隔离,可以确定它们是两个物种。‎ ‎(4)根据表格分析,已知第一年,DD占10%,dd占70%,则Dd占20%,因此D的基因频率=10%+1/2×20%=20%,d的基因频率=70%+1/2×20%=80%;第一年,DD占4%,dd占64%,则Dd占32%,因此D的基因频率=4%+1/2×32%=20%,d的基因频率=64%+1/2×32%=8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通过计算可知两年的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进化。‎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图形分析两个假说的内容和结论,并掌握生物进化的实质和利用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进而判断最后一小题中生物是否进化。‎ ‎20.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指的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红细胞所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_____层生物膜。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气体,可进入到细胞外液,并通过____________系统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3)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渗透压会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最终导致组织水肿。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4)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1). 细胞外液 (2). 成分 (3). 理化性质 (4). 6层 (5). 循环 (6). 减小 (7). 会 (8). 不能 ‎【解析】‎ ‎【分析】‎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1)内环境指的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红细胞所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利用,至少需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即至少通过了6层生物膜。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排出细胞后通过血液循环(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最终排出体外。‎ ‎(3)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合成不足,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渗入组织液增多,进而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通过渗透作用引起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改变。‎ ‎(4)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从消化道排出,厄尔消化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因此不能说明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和维持稳态的意义,弄清楚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和涉及到的结构,进而准确计算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通过的生物膜层数。‎ ‎21.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效应器由________及其支配的________组成。‎ ‎(2)若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D处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4)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髙,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传出或运动)神经末梢肌肉 (2). 不能 (3).‎ ‎ B处产生的兴奋在突触处不能逆向传递 (4). 胞吐 (5). 会 (6). 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D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E是感受器,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或骨骼肌是效应器;神经中枢内有两个突触。‎ ‎【详解】(1)据图分析,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 ‎(2)由于B处产生的兴奋在突触处不能逆向传递到D,因此若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D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3)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其中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钠离子等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4)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所以会引起肌无力。‎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能够根据图示神经节或突触的结构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结构的名称,明确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进而判断不同点的刺激条件下,其他点是否有电位变化。‎ ‎22.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 静息 (2). 内负外正 (3). 向右偏转 (4). 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 (5). 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 ‎【详解】(1)电流表的指针一般情况下默认是指针方向即电流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静息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说明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正常的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点睛】记住: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膜内外发生电位逆转,即膜外为负,膜内为正。‎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