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 ‎9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 有人因为孔子谦虚自己是“述而不作”,就说他只是全盘接受了西周周礼中蕴含的思想,是保守派,下列各项能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A. 克己复礼为仁 B.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名不正则言不顺 D. 有教无类 ‎【答案】D ‎【解析】有教无类是对周礼中贵族等级制的突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可以反驳孔子是保守派的说法,D正确;“克己复礼为仁”是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未突破周礼,排除A;BC都是周礼精神的体现,排除。‎ ‎2. 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认为“人之性恶”,需要外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 A. 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 B. 儒家民本思想得以发展 C. 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 D. 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 ‎【答案】B ‎【解析】从题目材料可知,孟子与荀子对于儒家君民关系思想是不同的,是各自对儒家民本思想不同的主张,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丰富,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题目没有涉及皇帝权力的来源,故A项错误。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尊君爱民”,没有主张君民平等,故C项错误。题目没有涉及法家思想,故D项错误。‎ ‎3. 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A. 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B. 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C. 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D. 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依据材料“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商鞅认识到儒家教化作用的局限性,从而转行法家之道,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儒家“仁义治天下的思想”并未成为社会主流意识;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和法家追求的目标都是“治天下”,只是实现方式不同;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商鞅否定儒家治国思想,转行法家之道,说明两者并未融合。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 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 A. 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 B. 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 C. 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 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 ‎【答案】C ‎【解析】据图示,汉武帝至汉元帝时期,太学博士子弟的人数稳步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太学是汉统治者培养人才的学校,武帝之后,儒学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说明儒学迎合了专制统治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并非主要原因;早在战国时期儒学已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B项错误;董仲舒吸收的主要是道、法、阴阳家的部分思想,而非所有诸子思想,D项错误。‎ ‎5. 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因连续有两座皇家祖庙发生意外火灾,儒生董仲舒上书朝廷,要求在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中找出几个为非作歹的杀头示众,以安天下民心。这一材料说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 B. 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C. 主张极力维护皇权 D. 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祖庙失火是上天降下的灾异,杀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是以此批评皇帝过失,指责皇帝放纵宗亲和近臣为非作歹,D正确;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迷信,而非人文主义,排除A;天人感应虽然也有限制君权的内容,但也强调了君权神授,相比孟子是倒退,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限制皇权而非维护皇权,排除C。‎ ‎6. 汉武帝时期,京城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旱灾,皇帝为此曾令群臣斋戒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统治者作出这一行为最可能依据的观念是 A. 天人感应 B. 格物致知 C. 心外无物 D. 经世致用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即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故本题选A。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的思想,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思想,均与题干思想不符,BCD排除。‎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时间“汉武帝时期”。A项时间为汉朝,BCD项的时间分别是宋、明、明末清初,排除错误选项。‎ ‎7. 唐朝时,士大夫最爱金碧辉煌的壁画,壁画规模宏大,用色流光溢彩,而到了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淡雅的水墨画,在尺寸之间展现文人意趣。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宋代绘画风气转变的因素是 A. 朝廷实行“强干弱枝”政策 B. 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C. 市民文化的影响扩大 D. 科举考试影响到文化取向 ‎【答案】B ‎【解析】理学相比之前的儒学,有两个明显的取向,一个是更加追求哲理,二个是追求对欲望的克制,反映在绘画上就会使绘画更加追求意境、用色更加克制及淡雅,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国家政策,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文人意趣,显然和市民文化关系不大,而且市民文化反而不追求淡雅和高远的意趣,排除C;科举制并不考绘画,因此并不能导致文化取向转变,加之唐代也存在科举制,因此这一制度不能作为两朝画风转变的原因,排除D。‎ ‎8. 王阳明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据此判断王阳明 A. 认为人性本善 B. 认为“天理”是指人心中的“善念”‎ C. 主张“知行合一” D. 否定程朱理学之“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等信息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不能分割,即主张“知行合一”,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王阳明对人性的认识,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阐明知和行的关系,而不是“天理”和“善念”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王阳明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排除D项。‎ ‎9. 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A. 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 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 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 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是说治国之道的根本在于君王的德行,君心正则天下安,故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C项正确。材料强调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而不是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封建等级秩序,而是强调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而是强调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D项错误。‎ ‎10. 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明本心”,用“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说明他 A. 强调伦理道德 B. 主张心灵净化 C. 反对格物致知 D. 践行知行合一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陆九渊主张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心灵净化,以剥落、扫除“物欲”和“意见”,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心灵净化,以剥落、扫除“物欲”和“意见”,而不是强调伦理道德,排除A;题干强调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心灵净化,而不是反对格物致知,排除C;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与陆九渊不符,排除D。‎ ‎11. 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得见”。由材料可知,王夫之 A. 认为人欲也是天理 B. 主张“致良知”‎ C. 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D. 强调经世致用 ‎【答案】A ‎【解析】材料“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得见”,可见王夫之认为天理人欲不可分,故选A;主张“致良知”的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排除B;王夫之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没有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做学问要关注现实解决现实问题,排除D。‎ ‎12. 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A. 论者反对忠君报国思想 B. 论者批判理学空谈心性 C. 西学东渐推动妇女教育 D. 儒学正统地位已经动摇 ‎【答案】B ‎【解析】根据“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可知颜元对于宋元以来儒者空谈心性,不能经世致用的做法进行了批判,故选B;颜元批判的是空谈心性,而非忠君报国,排除A;推动妇女教育的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儒家正统的地位始终没有发生动摇,排除D。‎ ‎13. “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倡导的 A. 经世致用思想 B. 君主专制思想 C. “心外无理”思想 D. “无”思想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强调务实思想,属于经世致用思想,故A项正确;B与材料主旨不符;C属于心学家思想;D属于道家思想。‎ ‎14. 下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 A. 历代官修农书盛行 B. 农本思想日益完善 C. 农学研究最为突出 D. 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战国到元明清,我国古代农学著作始终层出不穷,这说明古代的农业生产在不断发展,因此出现诸多反映农业生产的农学著作,故选D;“历代官修农书盛行”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农学著作的不断出现不代表农本思想的完善和农学研究最为突出,排除BC。‎ ‎15.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A. 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寻 B. 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 C. 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 D. 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科技都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形成的,是道法自然的一种体现,故B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历代气象变化的规律,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古代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排除D。‎ ‎16. 《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海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 受到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 B. 启蒙思想借助艺术方式传播 C. 传统文化渗人民众的日常生活 D. 政治立场影响人们解读文学 ‎【答案】D ‎【解析】《水浒传》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以及农民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这必然会引起封建地主阶级的仇视,所以选D项;A项表述错误;《水浒传》与启蒙思想无关,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故选D。‎ ‎17. 《长生殿》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桃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政权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说明 A. 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B. 古代小说全部源于市民生活 C. 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 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比较普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可知,《长生殿》与《桃花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信息。故A项正确。B项,根据材料“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可知《长生殿》记述的是帝王的生活。故B项错误。仅根据材料内容不能得出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故D项错误。‎ ‎18.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清朝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 对封建社会进行无情揭露 B. 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 C.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D. 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答案】C ‎【解析】《红楼梦》和《人间喜剧》都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C正确;A只符合《红楼梦》,排除;《红楼梦》和《人间喜剧》均不是以理性主义为指导,B错误;D只符合《人间喜剧》,应排除。‎ ‎19. 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甲骨文 A. 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B. 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 C. 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 D. 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资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说明要破解甲骨文就要了解商代乃至商代之前的历史,故选C。A 选项认为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A。甲骨文不仅含有宗教信仰的信息,还包含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表述不完整,不如C项具体,故排除。D项与材料的信息表述不符,材料主要讲述甲骨文与历史的关系,故排除D。‎ ‎20. 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 绘画艺术 B. 篆刻艺术 C. 书法艺术 D. 戏剧艺术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横、竖、撇、勾、点等关键信息表明了这是书法艺术,故C项正确;绘画的艺术特征与横、竖、撇、勾、点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与题干反映的艺术形式不符,故B项错误;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与横、竖、撇、勾、点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21. 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 A. 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 B. 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 C. 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 D. 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 ‎【答案】B ‎【解析】口传以及口头辩论在雅典的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这种对辩论术重视的现象促进了专门教授类似知识群体的兴起,即智者运动兴起,B正确;重视辩论并不会削弱雅典的政治理性,反而更加追求逻辑、理性,排除A;题干与雅典法律无关,排除C;雅典城邦政治下,公民素养较高,排除D。‎ ‎22. 从“美徳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这反映了 A. 学校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B. 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 C. 雅典民主缺乏道德基础 D. 宗教神学思想受到了质疑 ‎【答案】B ‎【解析】"德行可教"的主张表明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每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拥有美德,反映出一种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故答案为B项;“势在必行”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雅典民主与道德的关系,排除C项;题意没有涉及到宗教神学思想,排除D项。‎ ‎23. 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 A. 不断地认识自我 B. 不必遵守法律判决 C. 肯定美德的作用 D.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遵从法律判决并誓死捍卫个人自由尊严。根据题目中可以得出,故A项正确;根据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故B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提到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故C项错误;斯多亚学派主张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不属于苏格拉底的观点,故D项错误。‎ ‎24. 彼特拉克说:“我要问:对飞禽、走兽、鱼蛇的特性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我们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表明彼特拉克主张 A.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B. 放弃对自然界的研究 C. 努力追求现世幸福 D. 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彼特拉克主张关注“人的本性”,所以选A项。B项表述明显错误,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C、D两项材料未能体现,不符合关注“人的本性”的题目主旨,排除。故选A。‎ ‎25. 天主教会认为,尽管《圣经》为信仰的最高指导,但教皇的教谕亦无可怀疑。马丁·路德指出,任何人的教导若逾越《圣经》,那就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马丁·路德的主张 A. 强调了信仰之于宗教的重要性 B. 否定了教义之于宗教的重要性 C. 缓和了基督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D. 顺应了新教徒资本积累的要求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马丁·路德反对逾越《圣经》的教导,也就是反对教皇所宣扬的“因行称义”,主张“因信称义”。因而可以推知,马丁·路德强调了信仰之于宗教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无论是天主教还是路德新教,二者都认可教义,即《圣经》的重要性,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的这一宗教宣传激化了天主教和他自己所宣扬的“因信称义”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没有显示“顺应了新教徒资本积累的要求”的信息,排除D项。‎ ‎26. 1456年,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推动《圣经》的大规模印刷,此外《九十五条论纲》也得以大量印刷,迅速传遍德国甚至欧洲,让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印刷术的进步 A. 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 B. 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 C. 推动德国世俗化的迅速实现 D. 直接开启了理性王国的时代 ‎【答案】A ‎【解析】印刷术发展推动了《圣经》《九十五条论纲》的大量印刷,使得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可见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A正确;德国是活字印刷机发明地,但是不能由此证明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B正确;民众接触的文本媒介是《圣经》和《九十五条论纲》,这依然是以宗教信仰为主题,不能迅速推动德国世俗化,C排除;题干背景是宗教改革,理性王国是启蒙运动,排除D。‎ ‎27.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 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 C. 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D. 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盂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可知,盂德斯鸠和伏尔泰都对中国进行解读,以论证启蒙思想的合理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二者都只是对中国进行局部解读,并没有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家并没有对中国是否跟上世界发展潮流进行评价,故D项错误。‎ ‎28. 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这说明启蒙运动 A. 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 B. 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 C. 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 D. 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答案】C ‎【解析】材料说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大量的文艺作品,在上层社会宣传启蒙思想还通过大量印刷报刊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和接受启蒙思想,由此可知,启蒙运动认识到了普通群众的力量,C项错误。材料反映启蒙运动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但不能说明启蒙运动起源于普通民众,A项错误。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是纯粹的文艺运动,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主义,不是浪漫主义,D项错误。‎ ‎29. 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希望有一种国家,使身在其中的一切人都有成员感和共事感。这反映出卢梭 A. 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B. 对民主议会制度的羡慕 C. 对民主共和政体的渴望 D. 对人民主权学说的阐述 ‎【答案】C ‎【解析】材料“希望有一种国家,使身在其中的一切人都有成员感和共事感”,体现启蒙运动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表达了对民主共和政体的渴望,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对封建政治制度的批判,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民主议会,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阐述人民主权学说,排除D。‎ ‎30. 伏尔泰认为:“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这表明他 A. 肯定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B. 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思想 C. 主张理性的宗教信仰 D. 与因信称义的主张一致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看出,伏尔泰主张信仰自由,不要干预他人的信仰,体现出对宗教信仰态度的理性,故C正确,A、B错误;因信称义指自己虔诚信仰上帝就能获得灵魂救赎,材料与此不相干,排除D。‎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家的言论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责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③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④夫严刑者,民之所谓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友邦本,本固帮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又提出“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则覆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4种言论针对什么问题而展开辩论?各言论的主张核心是什么?各自代表什么学派?‎ ‎(2)在当时什么社会背景下,针对同一问辩论得如此热烈?假如你是当时的诸侯君王之一你会采纳哪种主张才能称王称霸?依据是什么?‎ ‎【答案】(1)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①主张“德”“礼”;②主张尚贤;③主张无为;④主张重罚。①代表儒家,②代表墨家,③代表道家,④代表法家。 (2)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法家,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 ‎【解析】‎ ‎(1)问题:综合材料一中各家的言论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围绕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展开辩论。其中①主张“德”“礼”;②主张尚贤;③主张无为;④主张重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①代表儒家,②代表墨家,③代表道家,④代表法家。‎ ‎(2)背景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形势进行作答即可,即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采纳法家主张才能称王称霸,因为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的成长、发展、变化,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材料一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之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方法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答案】(1)内容: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良知是成圣的途径。方法: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提倡知行合一。 (2)早期西方哲学家开始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 ‎【解析】‎ ‎(1)内容:根据“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得出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根据“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根据“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良知是成圣的途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方法是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提倡知行合一。‎ ‎(2)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西方“个人”是通过多次的思想解放“逐级”解放的,因此结合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进行作答即可。即早期西方哲学家开始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