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学年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9.9.23‎ 一.选择题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下列与魏征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思想是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政以德思想 ‎【答案】A ‎【解析】‎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说明魏征的建议是君主不要管太多,与之最相近的思想是无为而治,故选A;中央集权的思想和“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是一致的,与题意正好相反,故排除B;CD是关于君主地位和治国理念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D。‎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2.《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A. 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B. 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 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D. 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孔子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为维护等级秩序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和意图,不能说明孔子秉笔直书,A错误;孔子作《春秋》体现的是服务于现实的特征,没有涉及其历史视野,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孔子是否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D两项错误。‎ ‎3.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法系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主要是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注重礼刑结合,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古代中国法系的基本思想和价值取向,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C项是中国古代法系的特点,与设问原因不符,排除。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4.古代中国某思想家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观点的是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弱者道之用 C. 兼相爱交相利 D. 事异则备变 ‎【答案】B ‎【解析】‎ 材料意在强调说明万事积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和弱者道之用的思想是吻合的,但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制天命而用之、兼相爱以及事异则备变的思想,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5.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期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秦汉谥号的废立表明,当时 A. 谥号是贵族享有的特权 B. 大一统王朝的权威加强 C. 谥号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D. 统治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废贬给予的称号”可知,谥号不是贵族享有的特权,故A选项错误;根据“西汉时又恢复了这一制度”可知,材料没有体现是大一统王朝权威加强的汉武帝时期,故B选项错误;根据“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废贬给予的称号”可知,谥号不具有舆论监督作用,故C选项错误;根据“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崇尚儒家思想,重视孝道,因此,秦汉谥号的废立表明,当时统治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故D选项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结合所学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知识分析解答。‎ ‎6.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 主张约束君权 B. 支持君权神授 C. 迷信崇拜君权 D. 主张“大一统”‎ ‎【答案】A ‎【解析】‎ 材料“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天人感应”理论把天人格化,把自然界的灾异与君主统治联系在一起,一旦有灾异发生,皇帝就要审视自己的德行,看是否有不当之处。这有利于限制君主的暴政,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天”对君主行为的监督,“君权神授”强调的是君主权力的来源,故B不符合题意。“天人感应”说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君主权力,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大一统”,排除D。‎ 点睛:材料式选择题首先要判断选项是否与材料相关,如本题的BD两项。其次要注意是否体现材料的中心,如本题的C项。‎ ‎7.欧阳修在《新唐书》的《五行志》三卷中,只记历年灾异而不书其应何事。他在序中说从董仲舒到刘向与其子刘歆,都以《春秋》、《洪范》为学而失圣人本意。这表明欧阳修 A. 反对君权神授 B. 维护纲常伦理 C. 反对天人感应 D. 维护圣人道统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只记历年灾异而不书其应何事。”、“董仲舒到刘向与其子刘歆”、“为学而失圣人本意”可以得出,欧阳修反对董仲舒等人的天人感应学说,应该探讨天灾发生的原因等,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君权神授,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纲常伦理,B不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董仲舒等人的做法失去了圣人的本意,与维护圣人道统无关,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欧阳修对待天人感应思想的态度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只记历年灾异而不书其应何事。他在序中说;从董仲舒到刘向与其子刘歆,都以《春秋》、《洪范》为学而失圣人本意”的理解和掌握。‎ ‎8.西汉有人向汉武帝建议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据此可知太学 A. 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新的一页 B.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C.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D. 以培养官僚后备力量为主要办学目的 ‎【答案】D ‎【解析】‎ 题干大意是说太学是培养贤士和教化的重要机构,希望皇帝能够兴太学,设名师,来培养天下的贤士,故选D;太学是在汉武帝时期才开始被建议兴建的,故A的时间不符合,所以排除;题干没有提到儒学和其他学派的内容,故BC与题意无关,所以排除BC。‎ ‎9.“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北宋程颐答寡妇能否再嫁时所说的。然《二程集》中程颐又云“大夫以上无再娶礼……自大夫以下有不得已再娶者,盖缘奉公姑,或主内事尔”。程颐意在(  )‎ A. 约束妇女婚嫁 B. 勉励士大夫要守节 C. 强调男女平等 D. 反对儒家纲常礼教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程颐曾劝士大夫男子不当再娶,可见“失节”的“节”并非特指贞操,而多指精神气节,故材料是勉励士大夫要守节,故选B;“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并非仅仅约束妇女在家,也在约束士大夫男子再娶,排除A;宋明理学倡导遵循三纲五常,并不提倡男女平等,排除CD。‎ ‎10.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 A. 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B. 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C. 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 理学成为官方正统 ‎【答案】C ‎【解析】‎ ‎ 材料没有封建迷信得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社会开放的信息,排除B;材料中“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说明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故选C;材料无法反映儒学成为官方正统的信息,排除D。‎ ‎11.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李贽也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朱李二人都 A. 主张“人欲”等同于“天理”‎ B. 把“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 C. 关注了现实中的社会生活 D. 把“天理”和“人欲”区别对待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朱熹强调了“人欲”中包含有天理的因素,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从“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可知李贽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要尊重人性,关注了现实中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中朱熹强调了“人欲”中包含有天理的因素,李贽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没有把“人欲”等同于“天理”,也没有把“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区别对待,故ABD三项排除。‎ ‎12.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由此推知,该思想家主张 A. 天人感应限制君权 B. 反省内心恢复良知 C. 格物致知在于明德 D.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心”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王心学提出和发展了“心学”的理论,而作为陆王心学代表的王阳明更是结合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观点提出了“心外无物”的观点,强调内心反省恢复良知,故选B;A是董仲舒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A;C是朱熹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D是李贽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13.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这体现了李贽 A. 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 B. 对科举制度的否定 C 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 D. 希望得到后人认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在批判儒家经典作为科考试的内容的同时,又希望自己的学说《藏书》成为科举的内容,体现了李贽仍未能冲破传统诵经致仕的社会观念,故A正确。B项,根据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说明李贽并不反对科考试,排除。C项,材料反映李贽反对儒家经典作为科考试的内容,并非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排除。D项表述在材料有所体现,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14.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 B. 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 C. 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B项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C项说法错误,错在“历代”;D项包含在A项之中。‎ ‎15.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从中可以看出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兵器 项数 ‎22‎ ‎25‎ ‎9‎ ‎25‎ ‎7‎ ‎7‎ ‎9‎ A. 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 科技成果主要服务农业生产 C.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 科举制度推动科技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数学、天文历法气象以及农学方面,这些内容和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赋税征收等息息相关,因此可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主要服务于农业,选项B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儒家思想和科技的关系,排除选项A;材料未对中国和世界的科技进行比较,选项C排除;科举制主要考察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轻视科技,因此科举制不能推动科技发展,选项D排除。‎ ‎16.古代中国将医术称为“仁术”;历代知识分子很多兼通医术,故有“十儒九医”之说;范仲淹也曾说:“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 古代科技具有强烈实用性 B. 古代医学受西方科技影响 C. 科技与儒家思想关系密切 D. 古代知识分子学识较广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仁术”“十儒九医”可知体现出儒家思想和古代医学的结合,C选项符合题意。实用性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古代医学受西方科技影响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古代知识分子学识较广泛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D选项排除。‎ ‎17.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 B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任意减省汉字笔画、偏旁紊乱,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 汉字交流功能削弱 C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D 明清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市民阶层兴起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文字的混乱导致汉字交流功能削弱,故B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只是反映了历法成就,无法得出元朝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的结论,故A项错误;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不能得出活字印刷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兴起,导致明清小说发展起来,故D项因果倒置,排除。‎ ‎18.有学者指出“由于汉字字数多,印刷所用活字数量庞大,制字、拣字、排字都比较费事,同时总体而言古代印书种类仍然有限,经史之类都要反复印刷,因此在雕版印刷已成习惯的情况下,活字印刷并未取代前者的地位,只是偶尔见于记载。”该学者旨在说明活字印刷 A. 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 B. 是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C. 推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D. 未取代雕版印刷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印刷所用活字数量庞大,制字、拣字、排字都比较费事”说明活字印刷的弊端,导致不能被雕版印刷,D正确;A明显不符合材料费用高信息;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9.初唐一著名书法家,尤擅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声名远播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该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 A. 王羲之 B. 欧阳询 C. 张旭 D. 颜真卿 ‎【答案】B ‎【解析】‎ ‎【详解】初唐三大楷书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其中“开颜柳先河,声名远播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初唐时期的欧阳询,故B项正确;A是魏晋时期书法家;C是唐朝草书家;D不符合,“开颜柳先河”的信息,排除。‎ ‎20.作为赵匡胤后裔的赵孟頫,南宋灭亡后任职于元朝;颜真卿,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20岁时对赵孟頫的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后“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且转而开始临摹颜真卿的字体。据此推知,导致傅山临摹对象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应是 A. 文人注重表现个人主观性情 B. 中国书画同源独树一帜 C. 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D. 明朝末年清军入主中原 ‎【答案】D ‎【解析】‎ ‎“‎ 赵匡胤后裔的赵孟頫,南宋灭亡后任职于元朝”,由傅山“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到“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可见傅山前期肯定其书法成就,后期以气节视书法。结合所学,明朝末年清军入主中原,傅山有感明亡变化,所以傅山临摹对象发生变化,故选D;‎ AB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1.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关于甲骨文,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它是占卜吉凶记事的文字,史料价值低 B. 发现于殷墟,是对夏商历史完整记忆 C. 它是我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 D. 标志着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了自觉阶段 ‎【答案】C ‎【解析】‎ 甲骨文记录了商朝的一些国家大事,史料价值很高,A错误。甲骨文只是对商朝历史的记录,而且是部分记录,B错误。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已知文字,汉字形成了成熟的完整的体系,C正确。我国古代书法在魏晋时期发展到了自觉阶段,与甲骨文无关,D错误。‎ ‎22.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A. 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B. 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C. 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 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可知吴道子的宗教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世俗化的特点,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宗教画的世俗化改造,不是注重外来风格,因此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宗教画的世俗化改造,并未体现其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因此C 选项错误;唐代的绘画成就极大,著名的画家和作品较多,吴道子只是其中之一,不能得出其能代表唐代的绘画成就的结论,因此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3.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了 A. 苏轼关心百姓疾苦 B. 《三国演义》盛行当时 C. 宋代市井生活丰富 D. 尊刘贬曹观念深人民心 ‎【答案】C ‎【解析】‎ ‎“涂巷中小儿薄劣”说明民间市井生活的特点,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百姓疾苦,A错误;《三国演义》是明末清初著作,B错误;D中深入人心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中属于个别现象。‎ ‎24.文学折射时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诗经》收录了宗庙祭祀的歌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B. 《离骚》抒发了作者优国忧民之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 汉赋和唐诗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 D. 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为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而作 ‎【答案】C ‎【解析】‎ ‎《诗经》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不是浪漫主义,故A选项错误;《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故B选项错误;汉赋和唐诗的盛行皆处于汉居国家强盛之期,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符合史实,故C选项正确;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是作品产生的影响,而不完全是主观目的,故D选项错误。‎ ‎25.乾隆时期,京城百姓“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A. 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 B. 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 C. 秦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 D. 京城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百姓对昆曲是不喜欢的,他们喜欢的是秦声等其他乐曲,说明昆曲逐渐脱离了群众,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雨文字狱无关;C选项错误,我们无法比较其价值的高低;D选项错误,艺术无雅俗,我们不能妄加评论。‎ 二.主观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 ‎(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关键:薄敛节俭。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4)标准:百姓的忧乐。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5)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失其民,失其心也”从民心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仁政角度回答。‎ ‎ (2)第一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的信息从天人感应角度归纳回答,目的从神化君权以及巩固统治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角度回答。‎ ‎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爱民必先于节用”的信息提取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角度回答。‎ ‎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 “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再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从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特点回答。‎ ‎ (5)本体属于开放题,要从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和儒家思想发展的时代性回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新儒学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该思想未能促进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答案】(1)主张:三纲;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影响: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利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形成,文化专制,阻碍科技进步等 ‎(2)特色:批判君主专制;重申民本思想,具有民主色彩;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传统、反礼教;反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等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的统治,理学的强化或八股取士等等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一中“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主张;根据材料一“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得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等信息可得出其大一统的主张。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方法,从政治统治、儒家思想和文化教育发展等方面简述汉代新儒学的影响。‎ ‎(2)特色:根据材料二“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中国思想批判君主专制;重申民本思想,具有民主色彩的时代特点,这时当时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有反对传统和礼教的色彩,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体现,另外当时黄宗羲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全面分析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不足,使得该思想未能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司,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价值。‎ ‎【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原因: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原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3)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从以德治民方面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方面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关于孔子的思想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方面回答社会效果;可从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环境方面回答原因。关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方面回答社会效果;可从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方面回答原因。‎ ‎(3)关于儒学的价值,根据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促进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建立、强化了中华民族气节和德操、增强了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方面回答儒学的价值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孔子思想、董仲舒新儒学、‎ 儒学的价值等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以前的14个世纪里,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和用以造福人类的技术方面远远胜过欧洲,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发展起来呢?这一问题随后被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对于中国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探索,但至今仍然难以有定论。‎ ‎——摘编自邵军鹕《从“李约瑟难题”到文化自信》‎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一:中国缺乏产生代近科学的土壤 阐述:政治上的封建专制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上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上科举考试忽视实际应用的学问;明清八股取士,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儒家正统思想视科技为“淫巧奇技”。‎ 论题二:明清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阐述: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隔了对外贸易往来,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无法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剥夺了国内工商业开拓国外市场的机会,制约着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发展的推动力。‎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依据“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发展起来呢?”可拟出论题:中国缺乏产生近代科学的土壤。然后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政策、选官制度等分析阐述。依据“对于中国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可拟出论题:明清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所学阐述明清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影响即可。主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