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巩固习题及解析(17)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巩固习题(17)及解析 一、选择题 1.随着我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机器换人”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必然之选,推动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国。材料表明( ) ①“机器换人”有助于提高商品价值量 ②“机器换人”有助于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③价格的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④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机器换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商品价值量,①错误;“机器换人”会减少而不是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②说法错误;劳动力价格上涨,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会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量,增加机器人的使用量,这体现了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③符合题意。“机器换人”消费热点的出现,推动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④与题意相符。 2.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车用汽油标准。90、93、97三个标号汽油调整为89、92、95、98四个标号。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油价也有所调整。这一新标准的实施( ) ①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 ②能增加油企利润,提高生产效率 ③能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一定会增加汽车销量 ④能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车用汽油标准,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此举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消费观,践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新标号汽油减少了尾气排放和环境污染,有利于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故①④符合题意,油价调整不一定能提高油企利润,且其与提高生产效率无直接关系,故②不选。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品,材料没有明确油价下降,所以不一定导致汽车需求量增加,故③排除。 3.近年来,“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的新消费观念正悄然盛行,分享经济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这一新的消费观念体现了( ) ①绿色消费 ②从众消费 ③提前消费 ④勤俭节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 ,这一消费观念提倡资源有效利用,符合绿色消费、勤俭节约的消费原则,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在题中没有体现。 4.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对此,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体现了我国政府( ) ①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组织文化建设职能。为培养我国公民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这也是政府在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②③入选;①④与题目无关。 5.《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观念,坚决维护宪法尊严。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②公民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政府提高工作人员办事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政。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但是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和自由,材料中“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坚决维护宪法尊严”体现了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求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材料无关。 6.我国政府注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做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加强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创作生产,鼓励和扶持反映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的现实题材作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扶持力度。这说明( ) A.我国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C.文化繁荣是民族地区社会进步的保证 D.我国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B 解析: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等的扶持力度表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不选;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C说法有误;材料仅仅说的是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权益,D没有B符合题意。 7.我国宗教无论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深深嵌在拥有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中,只有落地生根融入社会生活才能生生不息。推动宗教落地生根需要( ) 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支持宗教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 C.支持宗教开展对外交往活动 D.坚持宗教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答案:B 解析:推动宗教落地生根需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需要支持宗教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故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宗教在我国落地生根,与对外交往无关,C排除。我国实行宗教与学校教育相分离,D错误。 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尊重和保障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B.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共同目标上来 D.使各宗教团体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答案:C 解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排除。 9.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陕西调研时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这说明,加强文化建设必须 ( )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②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④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这体现了①②。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的是大众的文化权益,而不仅仅是娱乐化需求,③排除。④与题意不符。 10.随着市场经济和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外国影视作品流入中国市场。一些青少年对外国影视的兴趣日渐浓厚,并逐渐形成了一股追捧外国当代文化的热潮。这反映出( ) ①我国的青少年精神颓废、空虚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面临多种选择 ③文化的多元化趋势阻碍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④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外国影视作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更多的选择,②正确;一些青少年“追捧外国当代文化”,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④正确;①③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行行政管理观念、体制、方式都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大量存在,一方面,政府存在着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另一方面,该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住、管好;权力与利益挂钩,乱收费、乱罚款屡禁不止;行政机关办事手续繁琐、效率低下。 材料二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加快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5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15分)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做到依法行政,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5分) (2)①要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②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③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④加强电子政务建设。⑤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每点3分,共15分) 解析:第(1)问概括材料主旨即可;第(2)问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针对材料一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题关键是要把材料一的信息找全找准,然后一一对应分析。 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求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才能形成一种群体自觉和社会风尚。 要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提炼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延续城市文脉;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必须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 结合材料,阐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要求是如何体现实践及其特点的。(20分) 答案:①实践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受客观规律、客观实际的制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内涵融入生产生活。(5分)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分)③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需要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5分)④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5分)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及其特点。审题过程中要注意知识范围包含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两个内容。结合材料中有关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要求,扣住关键词句如“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等,分别从实践的含义、社会性、历史性三个角度答题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