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 高一3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重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B.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C. 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 中央集权不断弱化 【答案】C 【解析】西周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度,分封制下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导致地方权力较大,虽然国家是统一的,但是地方权力分散性较为明显,C正确;西周时期属于奴隶制经济,不是小农经济,A错误;奴隶制度下土地实行国有制,此时并没有土地兼并现象,B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D错误。 2.下表是不同史籍有关秦汉时期官员推选吏员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如果保举被废除官籍的人为吏,就要受到交纳两副铠甲的处罚。 《秦律杂抄·除吏律》 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山阳侯张当居为太常时,因推举的子弟多不符实,受到免职的处罚。 《汉书·陈汤传》 A. 官吏选任注重实际从政能力 B. 法律禁止官员“任人唯亲” C. 道德品质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D. 国家注重所选的官吏质量 【答案】D 【解析】根据“如果保举被废除官籍的人为吏,就要受到交纳两副铠甲的处罚”“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因推举的子弟多不符实,受到免职的处罚”可知,材料反映秦汉时期官员推选吏员注重官吏质量,不然会受到处罚或免职,故D正确;材料“如果保举被废除官籍的人为吏,就要受到交纳两副铠甲的处罚”并非强调“实际从政能力”,排除A;根据“山阳侯张当居为太常时,因推举的子弟多不符实,受到免职的处罚”,没有体现“法律禁止”,排除B;根据“山阳侯张当居为太常时,因推举的子弟多不符实,受到免职的处罚”,无法体现“道德品质”,排除C; 3.《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B. 认为科制要优越于察举制 C. 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 D. 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未提到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所以不能得出作者对察举制和科举制、九品中正制的比较,故排除AB;材料强调的是察举制原始用意的积极作用,排除C;材料中“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是作者对察举制以品行代替血缘的肯定,故选D。 5.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 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 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 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 促成了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结合所学可知,无论出身高贵还是低微,科举应试者都需要进行同等严格的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依据,与应试者的身份地位无关,不是实现了王公子弟与百姓的完全平等;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答案】B 【解析】题中清代内阁处理公务“依样画葫芦”,即是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于陈规的体现。 7.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军机处 A.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B. 成为全国政事中枢 C. 囊括内阁六部机构 D. 各项制度趋于健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叙述可知乾隆时的军机处,职责几乎无所不包,因此成为全国政事中枢,所以B正确。“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与材料所表示的主旨无关,A错误。军机处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囊括内阁六部机构”说法不合史实,C错误。“各项制度趋于健全”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错误。 8.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 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 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 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 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答案】B 【解析】根据“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可知,“御门听政”减少了处理政务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内阁没有决策权,A错误;“御门听政”和减轻君主政务负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表述太绝对,“御门听政”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D错误。 9.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材料可解读为“一国获利,各国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 10.“这次历时十四年,纵横十八省的伟大运动,把历代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伟大运动” A. 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 B. 获得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C. 客观上推动清政府的变革 D. 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1864年,历时十四年,从广西打到天津纵横十八个省,把历代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此次事件之后清政府面对统治危机实行洋务运动,C正确;A是辛亥革命时期提出口号;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运动,没有获得知识分子支持,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主张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D错误。 1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反映了 A. 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 B. 地方督抚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 D. 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事件是东南互保事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说明地方对于中央命令不予采纳,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C正确;材料中不能说明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A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地方不服从中央命令,并不是脱离清政府而独立,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D错误。 12.近年来,“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观点渐成学术界共识,这主要是基于晚清 A. 政治体制的改革 B. 文化传媒的发展 C. 民族工业的进步 D. 社会转型的成果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伴随了列强的入侵、外来文化的传播等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为五四运动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启迪人们的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思想条件,故D符合题意。这三项都是晚清社会转型的其中一方面,不全面,故排除ABC。 13.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和罢课活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这充分说明 A. 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 B. 五四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C. 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彻底胜利 D. 国人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的增强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五四运动由原先学生运动发展为全国性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说明五四运动中国人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的增强,D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A错误;材料没有分析五四运动性质,B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并不是说明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彻底胜利,C错误。 1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D.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革命的可能,国民党统治营垒将进一步分化,英美派买办集团在一定条件下也将被迫参加抗日。因此,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此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尚未完全形成;B选项错误,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是在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后;D选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5.下图为1937年9月11日《国难三日刊》上刊登的一幅《四面楚歌—日本军阀的末日》的漫画。此漫画在当时 A. 揭露了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 B. 反映了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 C. 有助于增强国人抗战的信心 D. 表达了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日民反战”“全民抗战”可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遭到中国的全民抵抗,而且日本国民也反对战争,说明日本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揭示了日本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漫画有助于增强国人抗战的信心,故C正确;1937年7月7日日本已经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A错误;B无法体现“日民反战”,排除;漫画没有涉及国民政府的信息,排除D。 16.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 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 C. 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D.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世界处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时期,而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方,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新中国的说法是错误的,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说法是符合史实的,排除。 17.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主要因为这一原则 A.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B. 有利于中国同邻国发展友好关系 C. 提出后便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D.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用来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的。AB都只是单独针对中国而言,与国际关系无关,排除;由于国家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间存在矛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非提出后便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成为国与国之间处理关系的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 18.1950年中苏签署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79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该条约一年后即告期满,中国将不同苏联继续延长这一条约的期限。一年后该条约废止。这一变化表明 A. 中国调整外交策略 B.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 中苏关系走向破裂 D. 冷战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答案】A 【解析】建国后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来,中国宣布期满后不再延期,体现了中国的外交策略的调整。故选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B错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冷战造成世界局势紧张,D错误。 19.2019年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范照兵在回答央视记者的提问中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在于它是中国土壤上土生土长的,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 体现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B. 1954年以前由其代行政协的职能 C.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是符合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故选A;1954年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排除B;1956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排除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D。 20.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 21.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表明中国 A. 制定了最完备的民法典 B. 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C. 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 D. 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 【答案】C 【解析】“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民法典的起草加快”“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一列法律法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主要由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助推法制建设,C正确。A中最完备说法绝对,排除。依法治国方略开始提出是1997年,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D错误。 22.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被认为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雅典民主的表现包括 A. 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 B. 本地自由民皆可参加公民大会 C. 五百人议事会可行使司法审判权 D. 国家的公职人员均由推荐产生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除了十将军之外,雅典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参加公民大会的是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自由民;C选项错误,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是陪审法庭;D选项错误,除了十将军之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3.罗马法中有一案例:“一个人在自己的地里焚烧庄稼收割后的余茬,火势加大而蔓延开来,烧毁了别人的谷物或葡萄树,如果他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引火,他就要像一个放任损害发生的人一样地被认为犯有过失而承担责任。”此案例说明,在古代罗马 A. 严禁人们破坏农业生产 B. 注重规范人们社会行为 C. 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D. 保护环境已走向法制化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罗马法强调即使在自己的领地上做的事情也要有一定的规范,否则就会损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故罗马法注重规范人们社会行为,B正确。排除ACD。 24.公元1-2世纪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经常在其《罗马史》的标题中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约而遭到可耻的失败等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词句,表达对违背法律规则者的谴责和蔑视。这反映出当时罗马 A. 官员违法现象的严重 B. 社会生活缺乏法制约束 C. 法律信仰已深人人心 D. 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 【答案】C 【解析】根据“表达对违背法律规则者的谴责和蔑视”结合所学,可得出法律信仰已深人人心,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违法现象的程度是什么,排除A。罗马当时是有法律的,并非没有法律约束,排除B。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民法的弊端,排除D。 25.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A. 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B. 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C. 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 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用“批准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本国的宪法进行修改或补充,甚至是对原有条款的否定。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并不完善,存在缺陷,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些修正案并未取消各州的立法权;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美国2/3以上的州可以联合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这些修正案并未赋予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C选项错误,这些修正案是对各州的限制,与联邦政府实行的三权分立原则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6.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 A. 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 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 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会议上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得到了22个国家代表的通过,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其影响不断扩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法国大革命传播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与材料中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不符;C选项错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不是在此时期才确立的;D选项错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主要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7.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 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 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 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 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时期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既使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在短时间壮大起来,也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所以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是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取得胜利,然后才扩展到其他地区,在此之前工人武装并未控制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农民的支持和士兵的要求是完成这一转变的重要的外部因素,不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内部因素,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8.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内阁权力的扩张,“当内阁的意见提交给国王和议会时,就像一个人的意见一样”。这表明 A. 议会民主制遭到破坏 B. 内阁权力独立性增强 C. 国家权力重心已转移 D. 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 【答案】D 【解析】“当内阁的意见提交给国王和议会时,就像一个人的意见一样”体现了首相与内阁成员意见具有一致性,表明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故D正确;材料说明首相与内阁成员保持意见一致的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并非议会民主制遭到破坏,排除A;首相与内阁成员保持意见一致是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并非内阁权力独立性增强,排除B;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家权力重心在议会,C错误。 29.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 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 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A选项排除。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D选项排除。 30.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这表明推动西欧走向联合的主要因素是 A. 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 B. 西欧共同文化心理认同 C. 实现欧洲统一的梦想 D. 西欧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答案】A 【解析】“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是指美苏两极格局形势,“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说明在两极格局的艰难形势下要求得生存就必须加强联合,A正确;西欧共同文化心理认同是西欧联合的文化基础,不符合题意,B错误;实现欧洲统一的梦想不是材料中联合的主要因素,C错误;西欧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属于经济因素,不是材料中政治因素,D错误。 3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物品,说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32.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A. 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B. 产品实行自给自足 C. 生产强调精耕细作 D. 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农业于手工业的关系,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产品的流向,不能得出自给自足的结论,排除B;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生产经营模式,排除D。 33.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著名的“通工易事”论,“子不通工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也就是农业和手工业间要互通成果,交换产品。这反映出当时 A. 儒家“仁政”思想得到了践行 B. 社会经济各行业间联系加强 C. 官营工商业垄断地位被打破 D. 民间工商业急需政府的扶持 【答案】B 【解析】根据“农业和手工业间要互通成果,交换产品”可知,孟子主张促进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联系,故B正确;材料反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联系,没有涉及儒家“仁政”思想,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官营工商业”的信息,排除C;材料也不能体现民间工商业急需政府的扶持,排除D。 34.《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材料主要表明 A. 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B. 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C. 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D. 官营产品逐渐被民营所超越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于诸处兴贩去”说明可在各处销售,而不局限于在东京铸造和销售,故A项错误。材料中“其铜镜今后官铸造”“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说明官营产品可以被人贩卖到民间市场,故B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未涉及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也没有涉及官营产品逐渐被民营所超越的信息,故CD错误。 35.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 瓷器 B. 茶叶 C. 棉布 D. 白银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因此被成为“瓷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宋元时期经“海上丝绸之路”运出的中国物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茶叶不是主要的物品;C选项错误,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明朝,宋元时期棉布不是出口物品;D选项错误,中国不是世界上主要的产银国,此时期也不需要向国外购买大量商品,并未大量输出白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221 年)以丞相王绾为代表的大多数官僚认为:“诸侯初破, 燕 、齐 、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摘编自《史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与王绾等人的政治分歧,并简述秦始皇的理由。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最终结果。 材料二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召集国民党要人讨论政制选择。孙中山主张实行总统制,宋教仁主张实行内阁制,并力荐黄兴为内阁总理。孙中山认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吾人不能对于唯一置信推举之人而复设防治之法度。” ——摘编自《胡汉民自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主张推行总统制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前后两次制度之争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答案】(1)分歧:前者主张郡县制,后者主张分封制。理由:分封制易导致诸侯割据、争霸,战乱不已。最终结果: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原因:当时中国形势(政局不稳、内忧外患等)的需要;对推选制度的尊重。不同:前者为加强专制;后者为维护民主。 【解析】(1)分歧:根据材料一中“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和“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与王绾等人的政治分歧在于前者主张郡县制,后者主张分封制。理由:根据材料一中“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等信息,从分封制的弊端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两方面说明秦始皇的理由。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争论的最终结果是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不能对于唯一置信推举之人而复设防治之法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孙中山主张推行总统制的原因。不同: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和相关问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从阶级和时代本质上,分析前后两次制度之争在出发点上的主要不同,即前者为加强专制;后者为维护民主。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苏本是二战中的盟友,然而在战争临近尾声之标,二者在如何重新安排世界的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结果导致“冷战”的诞生。……对苏冷战是战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外交政策的主线,对西欧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严密控制则是贯穿这条主线的重点。……至此,美国不与它国结成永久性同盟的孤立主义传统彻底崩溃,在此后的相当长时期里,美国的命运与整个欧洲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王慧英《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演变看美国“重欧轻亚”外交战略的形成》 材料二 《大西洋关系宣言》,亦称《新大西洋宪章》。20世纪70年代中期重新确立变化了的欧美关系的一份重要国标文件,它的通过集中反映出美国与其欧洲盟国关糸的调整。……全文共14项条款,其主要内容是:……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其与西欧盟国的“平等伙伴”的关系,承认西欧盟国为大西洋联盟所提供的常规力量及核力量的作用和意义,强调欧美关系中的密切磋商、信任及合作的重要性。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放弃孤立主义的意图,并列举为此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欧洲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答案】(1)意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变化:从控制西欧到与西欧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原因:西欧经济恢复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西欧走向联合,实力增强;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衰落;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 (3)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或综合国力);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如何重新安排世界的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可知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美国实施冷战表现和措施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其与西欧盟国的“平等伙伴”的关系”和材料一可知“从控制西欧到与西欧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西欧走向联合,实力增强以及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衰落回答。 (3)依据材料和所学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力量以及意识形态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