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9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 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公众史学是着重探讨如何以公众为本位、以应用为前提来开展历史研究与传播的史学新分支。与传统史学相比,公众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实现史学为公众服务。‎ 公众史学发展的动力日益强劲。这种动力主要来自民间。它的兴起主要缘于三方面因素。‎ 一是公众对历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当前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度、探求欲、表达欲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种历史文化媒介平台不断创新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历史的兴趣。这为公众史学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二是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由于技术发展发生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公众参与历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技术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仅由史学界主导的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这为公众史学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三是传统史学适应社会转型自觉进行革新。一个时期以来,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公众对于缺乏吸引力的史学成果的远离,导致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科价值受到质疑。面对这种状况,史学界一些学者开始更加关注公众的需求,增强史学对现实的解释力、对公众的吸引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逐渐开拓出一条关注现实、走向公众、服务公众的史学发展之路。这为公众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基础。‎ 公众史学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近年来,以公众作为参与主体的家族史、口述史学、影像史学等史学形态的繁荣大大促进了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大众化、历史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历史文本的通俗化,并在新媒体条件下形成了“人人都可写史”的态势。但“人人都可写史”并不等于“人人都能写史”,书写历史需要相应的能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知识从来都与价值观念紧密相连。因此,书写历史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如何保证公众史学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深入揭示历史本质,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来,帮助公众提升历史理性和史学修养。‎ 推动公众史学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前行。公众史学对于充分发挥史学社会功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公众史学发展,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公众史学学科体系,其次,公众史学发展应立足我国史学资源,发扬我国史学优良传统。最后,有的放矢采取有效举措,解决我国公众史学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尤其要引导专业历史研究者走出书斋,帮助公众提高史学修养。‎ ‎(摘编自陈娜《隹动我国公众史学健康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众史学是把历史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应用为前提为公众服务的史学新分支。‎ B. 公众史学得以建立的技术基础是广泛运用的互联网及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技术。‎ C. 具有大众化、多样化、通俗化特点的公众史学同样可以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 D. 公众史学要做到深入揭示历史本质,就需要专业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多角度论述公众史学兴起的原因,从而说明公众史学发展民间动力强劲。‎ B. 文章采用举例的论证手法,用以证明“传统史学适应社会转型自觉进行革新”。‎ C. 文章指出理论指导、发扬传统、举措得当是推动我国公众史学健康发展的三要素。‎ D. 文章思路清晰,论述严谨。先总说,后分说。分说部分每段的首句即为分论点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公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历史的关注度、探求欲和表达欲的提升。‎ B. 公众史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单一模式。‎ C. 传统史学在与实践紧密结合上有所缺欠,因而其社会功能和学科价值受到质疑。‎ D. 公众史学以公众为主体,不需专业历史研究者过多参与,否则会改变性质。‎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具有大众化、多样化、通俗化特点的公众史学”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近年来,以公众作为参与主体的家族史、口述史学、影像史学等史学形态的繁荣大大促进了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大众化、历史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历史文本的通俗化,并在新媒体条件下形成了‘人人都可写史’的态势”,是各种史学形态的繁荣大大促进了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大众化、历史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历史文本的通俗化,不是公众史学具有大众化、多样化、通俗化特点。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文章采用举例的论证手法,用以证明‘传统史学适应社会转型自觉进行革新’”说法错误,文章最后一段,“推动公众史学发展,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公众史学学科体系,其次,公众史学发展应立足我国史学资源,发扬我国史学优良传统。最后,有的放矢采取有效举措,解决我国公众史学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尤其要引导专业历史研究者走出书斋,帮助公众提高史学修养”,可见没有使用“举例论证”方法。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公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历史的关注度、探求欲和表达欲的提升”说法偷换概念。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公众对历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当前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度、探求欲、表达欲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将原文“公众对历史文化产品的需求”偷换为“公众精神文化需求”。B项,“公众史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单一模式”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改变单一模式的是“互联网、新媒体技术”。D项,“不需专业历史研究者过多参与”说法错误,根据文章第三、四段中“需要专业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来”“专业历史研究者走出书斋,帮助公众提高史学修养”可知,公众史学健康发展要有专业历史研究者引领。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育态势,2017-2021年 年份 新增出生人口(万人)‎ 总出生人口(万人)‎ 总和生育率 ‎2017‎ ‎339.9‎ ‎2019.9‎ ‎1.97‎ ‎2018‎ ‎463.8‎ ‎2188.6‎ ‎2.09‎ ‎2019‎ ‎402.8‎ ‎2077.3‎ ‎2.04‎ ‎2020‎ ‎352.8‎ ‎1935.8‎ ‎1.96‎ ‎2021‎ ‎160.2‎ ‎1689.1‎ ‎1.77‎ 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育态势,2017-2021年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1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21世纪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化态势,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35%。从世界经验看,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应对乃至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 ‎(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材料二:‎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 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2015年Il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11月13日)‎ 材料三:‎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他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摘自《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政策实践报告》)‎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口生育率的提高能使老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老年人口数量不会下降,因此,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 B. 尽管用提高生育率改变老龄化趋势很困难,但是全面两孩以及鼓励生育的政策仍是遏制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最有效举措。‎ C. “医养结合”旨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老年人提供医疗、生活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D. 受居家形态、家庭观念以及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影响,东西方国家在养老策略上会有不同的做法,但双方可以互相借鉴。‎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发展,技术越进步,人民越富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越严重。‎ B. “医养结合”是一种理想的养老模式,政府高度重视,其中的“医”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医疗需求。‎ C. 2015年,九部委联合发文推行“医养结合”模式,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均需立即为入住的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D. 应对中国老龄化社会问题,不能单靠调整生育政策来改变人口结构,必须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综合性政策体系。‎ ‎6.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该如何应对?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D ‎ ‎6.‎ ‎ ①从战略高度来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②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利用最大化。③积极学习借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实施全面两孩以及鼓励生育的政策仍是遏制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最有效举措”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一,原文有“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发展,技术越进步,人民越富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越严重”说法绝对。B项,“‘医’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医疗需求”范围不当,相关信息在材料二,原文是指所有老人,不只是“那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C项,“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均需立即为入住的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中“立即”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看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根据材料简要概括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该如何应对。通读文章,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仔细阅读这几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应对乃至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他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整合概括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该如何应对。‎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I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的东篱 李汉荣 ‎①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 ‎②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亩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 ‎③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见过水泥、轮胎、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见过无数的、大同小异的鞋子吧。‎ ‎④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 ‎⑤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 ‎⑥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 ‎⑦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 ‎⑧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 ‎⑨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 ‎⑩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 ‎⑪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 ‎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 ‎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 ‎⑭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 ‎⑮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 ‎⑯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⑤段运用借代手法,以“唐朝的山水”“酒香”“月光”指代唐诗中的诗意生活,以“李白们”代替唐代诗人群体。‎ B. 第⑥段作者经常“拜访”陶渊明,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逐渐萌生了归隐之心。‎ C. 文章对父亲劳作与休憩景象的描绘,与作者那些“孤芳自赏”的做法形成了对比。‎ D. 作者的寻找、领悟、反思与感激,是对“东篱”意蕴不断发现的过程,启人思考。‎ ‎8. 文章第⑪段详细描写菜园“风光”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9. 文章以“父亲的东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7. B 8. ①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父亲的菜园蔬菜花草种类丰富,生机勃勃,富有乡野情趣、诗意美感的特征;②着意描写这一“风光”是为突出这才是真正的诗意田园,自然引发下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意联想,为下文“我”的领悟作好铺垫。③可以很好照应文章的标题,并为结尾表达是“父亲们”在维护、“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作准备。 ‎ ‎9. ①点明描写对象,激发阅读兴趣;②运用陶渊明“东篱”的典故,引发读者思考,增加题目的文化内涵;③“东篱”意蕴丰富,“父亲”限定了“东篱”深层意蕴,暗示文章的主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逐渐萌生了归隐之心”分析错误,作者经常“拜访”陶渊明,是因为心里“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能力。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大方面进行把握,解答时,要先看清它在文中的什么位置,处在不同位置上的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各不相同。其次分析该段在内容以及主题方面的作用。本题要求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文章第⑪段详细描写菜园“风光”有什么用意。从内容上看,通过“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等句子,可以看出父亲的菜园的生机和热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从结构上看,作者写这段文字是承接上文,解释自己对田园的错误理解,认为只有这样的院子才能培植“安稳的朴素意境”,从而为下文赞美父亲一样的农人“温厚淳朴的感情”,赞美他们对“延续古国的乡愁和诗史”做出的贡献作铺垫。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标题作用能力。对于标题作用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点明写作内容;设置悬念;贯穿始终,使结构严谨的线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推动(暗示)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某种艺术手法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以“父亲的东篱”为题有什么好处。从修辞来看,“父亲的东篱”意思就是“父亲菜园子的篱笆”,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这个题目,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增加了文化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由文中“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可知,“东篱”象征农人们扎根乡土、辛勤劳作、营造美好田园的质朴生活方式”,由“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可知,作者通过赞美父亲,赞美的是他一生侍弄的菜园所代表的诗意境界,找寻到的是丢失已久的心灵的归属。所以从技巧上看,该题目一语双关,不仅实指父亲菜园的篱笆,还代表了诗情诗韵,代表作者追寻的精神家园;作者对土地和田园的真正含义的理解都是通过父亲的东篱引发的。具体作答时,据此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分析散文段落的作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夏侯亶字世龙,车骑将军详长子也。齐初,起家奉朝请。齐永元末,夏侯详为西中郎南康王司马,随府镇荆州,直留都下,为东昏听政主帅,及崔慧景作乱,直以捍御功,除骁骑将军。及梁武起兵,详与长史萧颖胄协同,密遣迎亶,亶乃赍宣德皇后令,令南康王纂承大统。建邺平,以宜为尚书吏部郎,俄迁侍中,奉玺于帝。天监六年,累迁南郡太守。‎ 父忧解职,居丧尽礼,庐于墓侧,遗财悉推诸弟。八年,起为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服阕,袭封丰城县公。居州甚有威惠,为边人悦月。历都官尚书,迁给事中、右卫将军。累迁吴兴太守。在郡复有惠政,吏人图其像,立碑颂美焉。普通五年,为中护军。六年,大举北侵,先遣豫州刺史裴邃帅谯州刺史湛僧智等自南道攻寿阳,未克而邃卒,乃加亶使持节代邃,与魏将河间王琛、临淮王或等相拒,频战克捷。寻有密敕,班师合肥,以休士马,须堰成复进。七年夏,淮堰水盛,寿阳城将没,武帝复遣北道军元树帅彭宝孙、陈庆之等稍进。亶帅湛僧智、鱼弘、张澄等通清流涧,将入淮、肥。魏军夹肥筑城,出亶后。宜与僧智还袭,破之。进攻黎浆,贞威将军韦放自北道会焉。两军既合,所向皆降,凡降城五十二,获男女口七万五千人,米二十万石。寿春久罹兵荒,百姓多流散,亶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人户充复。卒于州镇。帝闻之,即日素服举哀,赠车骑将军,谥曰襄。州人夏侯简等表请为亶立碑置祠,诏许之。亶美风仪,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堕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子谊袭封丰城县公。‎ ‎(节选自《南史·夏侯亶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B. 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C. 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D. 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阕,守丧期满除服。按古礼,官员守丧期间绝不可外出做官,只有期满除服方可。‎ B. 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凡使臣持节,就代表着皇帝的亲临。‎ C. “石”,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D. 谥,即谥号,古人死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所立之称号,有“官谥”和“私谥”之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夏侯亶能文能武,功绩显赫。崔慧景作乱时,有捍卫抵御之功:攻打北魏时,屡战屡胜。治理时,轻刑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B. 夏侯亶审时度势,安国定邦。他先后在齐东昏侯、南康王和梁武帝时期为官。他看清形势,顺应时局,拥戴三位皇帝顺利登基。‎ C. 夏侯亶才能卓著,受人敬重。卒于州镇后,皇帝当天就素服举哀:州人上表请求为他立碑设置祠堂,以表达对他的敬重与感激。‎ D. 夏侯亶看淡财利,拒绝奢靡。他在州郡为官时,不置产业,吃穿够用就行;晚年颇好音乐,那些妓妾都没有用华丽的衣服打扮。‎ ‎1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忧解职,居丧尽礼,庐于墓侧,遗财悉推诸弟。 ‎ ‎(2)寻有密敕,班师合肥,以休士马,须堰成复进。‎ ‎【答案】10. B 11. A 12. B ‎ ‎13. (1)父亲去世后解除官职,在守丧时极尽礼数,在墓旁筑庐守丧,父亲所遗留的财物都推让给了几个弟弟。‎ ‎(2)不久有密诏,命令他班师回合肥,来使兵马得到休整,等待堰坝修成后再进军。‎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文史”“亶”“产业”“禄赐所得(俸禄和赏赐所得财物)”“亲故(亲人和故旧)”“性”“居处”“服用”,虚词“为”“所”“而已”,“文史”作“涉猎”的宾语,承前省略主语“夏侯亶”,意思是“夏侯亶涉猎文史”,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排除AD两项;“性”意思是“秉性”,“俭率”意思是“节俭率性”,“性俭率”意思是“(夏侯亶)秉性节俭率性”,“性”作“俭率”的主语,是完整的主谓结构,前后断开,“居处”是限定修饰“服用”,意思是“居所的衣服用品”,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夏侯亶为人宽厚有器量,他涉猎文史,有随机辩对之才。夏侯亶历任六郡太守三州刺史,不经营产业,俸禄和赏赐所得财物,随手分散给亲人和故旧。夏侯亶秉性节俭率性,居所只是衣服用品够用,不追求奢华。句子可以断开为: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官员守丧期间绝不可外出做官,只有期满除服方可”说法错误,守丧期间因朝廷特殊需要也可以做官,称为“夺情”。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拥戴三位皇帝顺利登基”说法错误,文中未提及夏侯亶拥戴东昏侯登基。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忧”,特指父母的丧事;“父忧”,指父亲去世;“解职”,解除官职;“居丧”,指守丧。“尽礼”,极尽礼数;“庐”,名词作动词,筑庐;“庐于墓侧”,介词结构后置句,即“于墓侧庐”,在墓旁筑庐(守丧);“遗”,遗留;“遗财”,指父亲所遗留的财物;“悉”。全,都;“推”,推让;“诸弟”,各位弟弟,几个弟弟。(2)中的“寻”,不久;“班师合肥”,班师回合肥;“以”,目的连词,来;“休”,使动用法,使……休整;“士马”,指兵马;“须”,等待;“复”,再;“须堰成复进”,等待堰坝修成后再进军。‎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夏侯亶字世龙,是车骑将军夏侯详的长子。齐初,开始担任奉朝请。齐永元末年,父亲夏侯详任西中郎南康王司马,随府主镇守荆州,夏侯亶留在都城,做东昏侯听政主帅。到了崔慧景作乱时,夏侯亶因保卫有功,被授为骁骑将军。到了梁武帝起兵后,夏侯详和长史萧颖胄协同举事,秘密派人把夏侯亶迎来。夏侯亶送来宣德皇后令,命南康王继承帝位。建邺平定,任命夏侯亶为尚书吏部郎,不久迁任侍中,把玉玺奉给武帝。天监六年,几次迁任后担任南郡太守。父亲去世后解除官职,在守丧时极尽礼数,在墓旁筑庐守丧,父亲所遗留的财物都推让给了几个弟弟。八年,(丧期未满)起任司州刺史,担任安陆太守。服丧期满后,承袭爵位丰城县公。在州任职,施恩德,很有威望,受到边地人的喜爱和敬服。历任都官尚书,迁任给事中、右卫将军。多次升迁为吴兴太守。(夏侯亶)在担任吴兴太守期间又有惠政,官吏百姓为他画像,树立石碑来称颂赞美他。普通五年,任中护军。六年,梁大举向北侵伐,先派豫州刺史裴邃率领谯州刺史湛僧智等从南路攻寿阳,没有攻克裴邃就死了,于是让夏侯亶持节替代裴邃,和魏将河间王琛、临淮王彧等相抗衡,多次战争都获胜了。不久有密诏,命令他班师回合肥,来使兵马得到休整,等待堰坝修成后再进军。七年夏,淮堰水大,寿阳城快要淹没,武帝又派北道军元树率领彭宝孙、陈庆之等慢慢进军。夏侯亶率领湛僧智、鱼弘、张澄等疏导清流涧入淮、肥二水内。魏军沿肥水两岸构筑城垒,城垒在夏侯亶军背后,夏侯亶和湛僧智回师把他们打败。继续进攻黎浆,贞威将军韦放从北道前来会合。会师后,所向披靡,共招降五十二城,俘虏男女七万五千人,获得米二十万石。寿春久遭兵乱,百姓流散很多,夏侯亶轻刑薄赋,发展农业,减少徭役,不久,户口又有增加。在州镇任上死去。皇帝听说后,当天就穿素服举哀,追赠他为车骑将军,谥号襄。州人夏侯简等上表请求为夏侯亶立碑设祠,皇帝下诏许可。夏侯亶仪容很美,为人宽厚有器量,他涉猎文史,有随机辩对之才。夏侯亶历任六郡太守三州刺史,不经营产业,俸禄和赏赐所得财物,随手分散给亲人和故旧。夏侯亶秉性节俭率性,居所只是衣服用品够用,不追求奢华。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多人,都没有用华丽的衣服打扮。子夏侯谊承袭爵位丰城县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①‎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②回,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③、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此词大约作于词人闲居铅山期间。②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③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14.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渲染强烈的悲戚气氛,寄托自己的悲痛心情。‎ B. “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比较,为下文的“别恨”作铺垫。‎ C. “谁共我,醉明月?”一句收尾点题,把上文中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议论归结到了送别茂嘉之事上。‎ D. 这首词以事例连贯上下片,内容上几乎完全抛开对茂嘉的送行,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 ‎15. 请从情感内涵方面比较分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与《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的异同。 ‎ ‎【答案】14. C 15. ①同:情感基调同为悲壮沉重、慷慨激昂。②异:《别》诗借“易水诀别”表达自己与族弟分别时的沉痛与不舍,对族弟因事贬官的同情与悲慨;并借荆轲刺秦的失败表达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慨。《荆》文写荆轲准备离开宾客及太子,前去刺秦,抒发为国献身的一去不复返的决心。‎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词内容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把上文中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议论归结到了送别茂嘉之事上”,“议论”说法错误,应是把上面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诗歌比较阅读能力。诗歌比较阅读,首先要读懂所要进行比较 诗歌,然后看清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将所要进行比较阅读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异同。本题要求从情感内涵方面比较分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与《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的异同。是要求学生比较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的同异。情感比较题首先要读懂相关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情感的异同。“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写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传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荆轲临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上这些事都和远适异国、不得生还,以及身受幽禁或国破家亡之事有关,都是极悲痛的“别恨”。这些故事,写在与堂弟的一首送别词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沉重、悲壮之情。所以这两句诗句在情感基调上是相同,都是沉重悲壮、慷慨激昂。不同的地方是诗人愤慨的原因不同:《别茂嘉十二弟》中是因为族弟因事被贬官,并且也用对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慨;《荆轲刺秦》中荆轲的愤慨是因为燕太子丹的“迟之”而“辞决”的愤慨、悲壮。另外,本诗句还表达了诗人自己与族弟分别时的同情与不舍之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准备离开祖国,前往刺杀秦王,为国献身的一去不复返的决心。回答本题时,要先回答相同点,再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答出不同点。‎ ‎【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注意意境的概括和手法的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比较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的同异。情感比较题首先要读懂相关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情感的异同。回答时,要先回答相同点,再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答出不同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之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描述了蜀国远古的历史,可以上溯到“_________”,大约有四万八千年的历史,与世隔绝,李白用“____________”一句来说明。‎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一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的特点,“___________”一句突出了房屋建筑之多。‎ ‎【答案】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2). 任重而道远 (3). 蚕丛及鱼凫 (4). 不与秦塞通人烟 (5). 覆压三百余里 (6).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弘毅、丛、凫、塞、覆压、矗。‎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此次出台的改革实施方案,将“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设定为目标。( ),通过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这些无疑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范畴。除此之外,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助力学生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也是 。只有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就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 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 ,也不会一劳永逸。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尊重规律、稳步推进。翻开方案,一些时间节点 :2019年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试点;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样的时间节点,勾勒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清晰脉络,也标注了深化改革的奋斗坐标.当然,改革阵痛难以避免、挑战不容忽视。比如,如何落实方案提出的各级政府部门“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怎样切实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面对这些问题,只有拿出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勇气,方能让改革举措 。‎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对接,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完善 B.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C.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D.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对接,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完善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要当职业院校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B. 只有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C. 只要当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D. 只有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题中之义 一蹴而就 引入注目 落地开花 B. 举足轻重 一挥而就 引人注目 落地生根 C. 举足轻重 一蹴而就 有目共睹 落地开花 D. 题中之义 一挥而就 有目共睹 落地生根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通读括号所在的上下文,前后主语是人,应是从人的角度来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从“目标”的角度来说的,前后主语不一致,排除BD两项;从前后句式结构要一致这一角度看,“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和后文“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结构一致,排除A项。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划线句子“只有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教育就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首先句子关联词搭配不当,“只有……就”搭配不当,把“就”改为“才”;其次是语序不当,“职业教育才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语序不当,应该为“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再来看选项,A项,关联词使用不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是“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人才摇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唯一条件,而“只要……就”表示条件非唯一,“只要”的条件是必备之一,但不是唯一,应该用关联词“只有……才”。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把“只要……就”改为“只有……才”。“当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语序不当,应该为“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D项,语序不当,“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语序不当,应该为“当职业院校的学生从谋取‘饭碗’转向追逐梦想,职业教育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提高育人质量”。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题中之义:是说事物的关键之处。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此处是说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助力学生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也是职业教育的关键之处。选用成语“题中之义”。第二处,一挥而就: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此处根据横线前“改革是一个过程”,选用成语“一蹴而就”。第三处,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目共睹:形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此处是说翻开职业教育方案,一些时间节点引起人们注意。选用成语“引人注目”。第四处,落地开花:一落到地上就开花了。表示见效很快,收获很快;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此处是说面对职业教育中的而一些问题,只有拿出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勇气,方能让改革举措见效快,收获快。选用成语“落地开花”。故选A。‎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下面是同学间通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获悉你们俩人考上大学,弹冠相庆,谨向你们致以衷心的祝贺!说来惭愧,咱们三人曾同学五年,独我落选。不过,鄙人虽然这次高考不幸名落孙山,但决不灰心,决意明年再考。现在,复习计划已初具雏形,诸君学习成效显著,有何经验之谈或锦囊妙计,望抛砖引玉,来信告诉我。余不赘陈,愿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比翼双飞。‎ ‎【答案】①“弹冠相庆”改为“非常高兴”或者去掉;②“鄙人”改为“本人”或“我”;③“诸君”改为“你们”或“两位”;④“抛砖引玉”改为“不吝赐教”或“不吝分享”;⑤“比翼双飞”改为“并肩前进”或者“共同前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辞”和“敬辞”的运用。本题,题干已经指出语段是“是同学间通信的主要内容”,且“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要求“找出并作修改”。仔细阅读这封同学间通信的主要内容,可发现信中:①“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因此将得到援引,有官可做,也互相祝贺。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含贬义。此处是说自己知道和自己要好的两位同学考上大学,自己很高兴,表达不得体,可改为“非常高兴”或者去掉;②“鄙人”,知识浅陋的人;谦辞,对人称自己。此信是写给自己关系要好的同学,没有必要这么谦虚,表达不得体,可改为“本人”或“我”;③“诸君”,敬辞。犹诸位。此处是说和自己关系较好的两位同学,用敬辞表达不得体,可改为“你们”或“两位”;④“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此处是希望同学能不吝惜自己的意见,给予自己指导,表达不得体,可改为“不吝赐教”或“不吝分享”;⑤“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相伴不离或男女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结为伴侣。此处是说自己和同学一起在学习的道路上共同进步,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并肩前进”或者“共同前进”。‎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21.下面是某高校网站公告发布的“新生申请转专业”的流程图,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说明。不超过80个字。‎ ‎【答案】新生分别向转出系和转入系提出申请,两个系都同意申请后再报招生就业办申请批准,招生就业办同意转入新专业后,按新专业结清应缴学费后正式转入新专业。‎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主要考核分析流程图,注意程序中的各环节,还要理清各程序之间的关系,此题重点注意同时向转出系和转入系提出申请,最后德经招生就业办同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经的高考状元王猛(化名),北大留美硕士,连续12年不回家过年,“拉黑”父母6年,断绝与父母的一切联系。他曾写下万言长信,控诉父母的“罪行”,认为自己的内向、敏感、不善交际均与父母有关:父母“肆意操控”自己的人生,只关注成绩而漠视成长过程中的内心诉求,使得亲情缺失,从而引发自己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联系生活实际,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变化时代下的式微亲情 高考状元与父母关系恶劣,《亲情白皮书》中半数年轻人屏蔽父母,材料中所体现的亲情式微,严重得令人胆寒。然而,当我们撕开现象的伪装去观其本质,不难发现,亲情的式微是一种时代变化的反映。‎ 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为儒家思想,在对家庭伦理关系的维护中,其中“孝”的概念尤为突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些耳熟能详的话都体现出了“孝”的重要性。然而,面对当今世界的冲击,这种伦理关系正渐渐失去它应有的效力。究其原因,应为时代变化。‎ 最大的冲击,应来自于经济。不同于传统农耕所决定的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现代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体决定了人们生活的流动性,让人们在高度集群化的生产活动中,离开本位互相分散。这就导致了人员的分散,从而导致了传统伦理的根基动摇。著名的人类学家罗威尔言:“地理的隔阂带来的是心灵的距离。”也许那名高考状元与父母关系的恶化,也少不了地理隔离的贡献。‎ 经济对亲情淡漠的贡献十分重大,而若要论及此,西方的伦理观念的冲击也功不可没。对于朋友圈中那些屏蔽父母的朋友们来说,他们必定是持有“我是一个独立人,朋友圈给不给父母看是我的自由。”的观念,这反映出的便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它倾向于将人视为独立运行的个体。而传统中国文化中,一个人既有属于自己的部分,但最重要的,是他在巨大的社会关系网中扮演的角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说的是这个道理。‎ 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儿子的冷漠与父母的关注才是这个问题的纠结所在,但其本质仍为中西代际伦理关系的区别。年轻人中必有相当一部分接受的西方“接力式”的单向代际抚养关系,而中国父母大多仍坚持中国的“反馈式”双向抚养关系,所以他们将看社交软件当做抚养义务内的事,但显然,那些坚持西方代际观的年轻人,很难给父母相应的回报。而此种冲突最明显的反映是年轻人的“锁圈”与回避。由此可见亲情式微。‎ 由以上分析,也许有人会觉得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亲情式微是一种必然。而我认为,这绝对不能成为中国人的结局。在现代社会中,都是“小家”构成“大家”,而部分影响整体。放在西方的浪潮中,要真正实现中国梦应先保证“小家”的稳固。近年来“家”的概念被常常提及,而“家风”、“常回家看看”等语言也应运而生。只有保护住了维系一个家最重要的亲情,中国才能在时代变革中屹立不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联系生活实际,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本题这则材料作文的素材反映的是社会热点事件,直指家庭教育,读来令人深思。材料首先指出王猛是曾经的高考状元,北大留美硕士。但是如此优秀的王猛却连续12年不回家过年,“拉黑”父母6年,断绝与父母的一切联系。还曾写下万言长信,控诉父母的“罪行”,认为自己的内向、敏感、不善交际均与父母有关:父母“肆意操控”自己的人生,只关注成绩而漠视成长过程中的内心诉求,使得亲情缺失,从而引发自己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材料中的王猛,高学历高智商,从其对父母的行为态度看,我们应否定他。但否定王猛并不意味着认同其父母,王猛的偏激行为,与父母的教育失当不无关系。而父母的教育行为失当反应的是当今社会上的家庭教育的失当。‎ ‎【立意】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立意:①父母的角度:父母错在为孩子包办太多、过度关爱,王猛的父母还用错误的方式关爱孩子,未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孩子的将来。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他(她)更是独立的个体。《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对孩子的爱,重要的在于合宜。②孩子的角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不对之处,孩子要能理解,等孩子自己也为人父(或母)时又能比父母当年好到哪呢?对父母施以冷暴力已经是大不孝的表现了。父母永远愿意为孩子敞开爱的门,孩子就算不能完全理解父母,也可以放下身段积极为亲情做点事情,至少应不负父母养育之恩。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也许很多的事情可以更好地释然了。孩子还应学会自省,问题、矛盾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仅父母要自省,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晚辈更应自省。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借鉴。③家庭的角度:好的家庭应是有好的交流沟通的,至少应有有效的交流沟通。问题出在家庭成员,血浓于水的这份深情岂是真能阻隔的?那么家庭成员心平气和、好好交流,很多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等等。‎ 行文结构安排:‎ 具体作文时,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标题——《变化时代下的式微亲情》,然后开头引述材料并点明观点:亲情的式微是时代发展变化的结果。接下来先点出了古人眼中孝的重要性,再次强调,亲情的式微是因为时代的变化。接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来论述了时代变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首先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取代了农耕文明,这导致了孩子与家长间地理上的隔阂,而地理的隔阂带来的是心灵上的距离。此段由古及今的分析了亲情式微的客观经济背景。然后通过“经济对亲情淡漠的贡献十分大,西方伦理观念的冲击也功不可没”过渡,自然的开始了第二个原因的论述,那就是现在青年人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较大,希望追求自由、独立,此段论述很贴近现实,可以引起读者的很好的共鸣。最后通过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指出,当下代际关系的冷漠不仅仅是因为青年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还因为父母们大多都还是传统的中国父母,这才与孩子们有了冲突。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出“亲情的式微不是一种必然,它不应该是中国家庭的结局”,在中国“只有保护住了维系一个家最重要的亲情,中国才能在时代变革中屹立不倒”。‎ 相关素材积累:‎ ‎1.而真正解决矛盾,需要充分的交流和父母孩子的共同努力,当今中国家庭无疑是缺乏交流的,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年轻孩子屏蔽了父母,以为切除了争吵的手段就能使矛盾自然消弭。其实大谬不然!停止一切交往自然使矛盾无所寄托,但也斩断了亲情的纽带,人到底不可能对生养自己的人这样无情!于是我们需要有效交流。‎ 区别于无效交流,有效交流是理性而非感性的。许多人认为维系家庭的是亲情,只要孩子足够尊重父母,父母足够爱孩子,矛盾就可以缓解,然而一切维系于情感这类脆弱事物的东西都太易磨损,一场风波,一次意外甚至一个阴雨的坏天气都能使其崩塌。因此,维系家庭最重要的是理解,而非全然赞同,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交流的目的,是交换意见而非说服对方,是使双方互相了解的过程,是使父母明白孩子的想法,孩子知晓父母关切的过程。交流的目的并非趋于统一,而是“尽管不赞同,但我承认你的逻辑”,是真正达成稳定的和解。‎ ‎2.‎ ‎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加速运转,亲子之间的代沟的确是越来越大,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和高强度的工作也使得“父母在,不远游”成为一个美好愿景。亲子之间的沟通时间也被压缩,尽管近代的科技实现了更为便捷时间沟通方式,但父母的担心忧愁并不因此减弱。朋友圈问题实际上是亲子代隐私观念的不同导致的,传统的儒学要求的是子对父的无限顺从,而近代教育的隐私观念只具雏形,亲子问题朋友圈问题本无可厚非,毕竟让与不让,看与不看皆是个人自由。可亲子代教育的差异使得这种自由异变为对亲情的反叛,这是教育的时差问题。‎ 而应试教育自身的特性,使得教育的节奏与社会的节奏同步加快,我们作六休一,朝七晚十一的青少年们又有什么时间去体会品味亲情呢?实际上我们的教育不缺乏对温情的教育,却缺少了对温情的实践。温情似乎凌空而上成为了一曲虚假的赞歌,虽伟大动听,却有抑不住的心酸悲凉,书面语与现实的晚节,无疑导致了学生对亲情的怀疑与不信任,试想将前程转化为数字,积年累月的念叨,你如何不对下不了蛋的母鸡产生兔死狐悲之情呢?‎ 诚然,我们的教育将重点从对人格的培养转向了分数,并非是教育人员的本意,教育形而下的目的是为社会育才,也就是说教育的异化实质上是社会的异化,忙着赶超的社会无意间把人作为工具,这实在是时代的悲歌。‎ 亲情需要时间去培育,社会需要时间去发展,时间是有限不可再生资源,呜呼!这样的社会培育出了人格健全的人才,那才叫奇迹呢。‎ 父母并非完美的父母,子女也非完美的子女,教育也非完美的教育,便盼着在不断的发展中,一代代地臻于完美吧。‎ ‎3.你无法说一个已经成年并且接受过教育的孩子不懂事,否则他早已将各种市井行为当耍酷了。同样,你更无法说一个已为人父为人母的人不懂事,他们已经通过努力让全家过上了好日子。为何都懂事的人之间会有矛盾?归根究底,是孩子不懂父母,父母不懂孩子。‎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又有着二元核心:一极是父母,一极是孩子。因此,父母与孩子的矛盾便成了不可绕开的永恒命题。‎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矛盾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父母代表着旧思想、老方法,但他们同时又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孩子们携新潮和进步的观念,同时也涉世未深、无知幼稚,在试图谋求一致的过程中,矛盾爆发了。这些矛盾可能只是吃饭穿衣的小事,也可能关涉到价值观、人生观的水火不容,这些矛盾更不是“取得好成绩,听父母的话”能解决的,不然北大某高考状元怎么会拉黑父母,12年不回家过春节?‎ 焦仲卿为母所逼,以死捍卫心意;贾宝玉叛逆乖张,与父辈志向相左;高觉慧思想进步,直接反抗家中太爷。历史更迭,父辈与子辈之间似乎总有解不开的结,我们甚至感觉到有家的地方就有矛盾。有些矛盾起于小事,小事花费小力气短时即可解除;有些矛盾起于思想,需花大力气长时方能消解。但不管如何,矛盾需解,前嫌当释。‎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