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分封制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相互作用与运作的基本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分封制 A. 确立了古代中国疆域基本格局 B. 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基础 C. 加强了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D. 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分封制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的信息说明分封制对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奠定基础作用,故B项正确。A项中疆域没有涉及;C主要是思想控制;D是文化心理,均不符合题意。 2.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 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 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 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答案】B 【解析】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排除A;根据题干材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可以看出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排除C;“唯一”一词表述太绝对,排除D。 3.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选用一些亲信组成新的机构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 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 中朝、三司、尚书省 C. 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D. 中朝、内阁,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中朝成为决策权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负责执行;明成祖时期选派左右亲信组成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4.秦朝“以地域划分为基础来进行统治和管理,较之以血缘划分管理为基础更具稳定性”。材料表明 A. 郡县制度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B. 官僚政治具有历史进步性 C. 贵族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 D. 分封制崩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地域划分”取代“血缘划分”说明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也表明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具有历史进步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皇权专制问题,A项错误;贵族政治虽被官僚政治取代,但其并没有退出中国历史舞台,C项错误;材料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对于统治的作用,并不能说明分封制崩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故D项错误。 5.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 郡县制初现雏形 B. 宗法制荡然无存 C. 分封制全面崩溃 D. 实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关键是关于“朱方之县”即后来的丹徒县的记载,说明公元前544年已经有了县级辖区,这是郡县制的雏形。B、C与材料无关,排除;郡国并行制实行于西汉初年,排除D。答案为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 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官殿彆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呈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 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C 【解析】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的一些职位是专为服务皇室事务所设,即皇室事务与国家事务同等对待,反映出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化国为家,皇权至上,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这些职位与皇室的关系,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这些官员的产生方式,排除B项;D项在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颁布“推恩令” C. 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 分封同姓诸侯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七国之乱”。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采用了“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所以答案选B。 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 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B. 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 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D. 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是为削弱相权而加强君权,故D正确;丞相制度到明朝时期才结束,故A项错误;中外朝制度处理的是皇帝与中央官员的关系,故B项错误;加速西汉灭亡原因是西汉后期的腐朽、农民起义等,不是中外朝制度,故C项错误。 9.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 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 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 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 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答案】D 【解析】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上,排除 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 10. 《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有御史回应说:“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这表明唐代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势力 C. 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 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大意是: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结果遭到反对。根据所学知识,监察官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牵掣,享有“独立奏事权”。历代御史行使弹劾权,均不受同级甚至上级行政长官的干预,甚至也可以不受御史台长官左右,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C项正确。A B D三项都与题意无关。故选C项。 11.“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 宋代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设立三司管理财政,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故C项正确。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故A项错误。唐朝是三省六部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元朝实行的是中书省管理行政,故D项错误。 12.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代 A. 相权得到加强 B. 皇权得到削弱 C. 中书省独揽大权 D. 中书省职能专一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而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不是说明中书职能专一,而是说明许多“事权”集中在中书省,中书省长官的权力,即相权得到增强。故A正确,D错误。根据材料“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表明皇帝不能一个人处理天下所有事务,需要中书省的辅佐,没有说明皇权被削弱或中书省独揽大权,故BC项错误。 13.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故C项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项排除。 14.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 A.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B.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C. 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D. 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事咨询机构”是指内阁。明成祖设立内阁后,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故选A项。B项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干材料无关;明太祖已经废除了丞相,取消了相权,C项错误;D项是清朝军机处的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15.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A.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 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 【答案】B 【解析】依据表格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可知科举制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统治阶层,故B项正确;材料显示部分官员来自平民而非地主阶级,故A项错误;材料的隐含信息说明部分官员仍来自社会上层,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完全”“公平、公正”,夸大了科举制的作用。 1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17.史书云:“(宋)太祖鉴前代之失,集精锐于京师。”“禁兵者……皆以守京师,备征伐。”这表明当时的战略方针及其主要意图是 A. 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B. 守内虚外——消灭割据 C. 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D. 精兵简政——抵御外患 【答案】B 【解析】“集精锐于京师”和“禁兵者……皆以守京师”反映的是“守内虚外”的方针。“鉴前代之失”指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备征伐” 指在当时内有割据和外有边患的情况下皇帝随时都可调用禁军。 “守内虚外”是当时北宋消灭割据、抵御外患的需要,也是当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在中央官制上分化事权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重文轻武的信息,排除C;宋代没有体现精兵简政以低于侵略的信息,排除D。 18.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A正确;材料主要是关于高层行政区名称的变化并没有涉及数量问题,排除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所以选A 19.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信息: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中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八国联军侵华 20.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 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 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答案】D 【解析】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阶级局限性导致,即农民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国情,故D正确;斗争的战略决策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统治阶层思想腐朽根源于阶级局限性,故B错误;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 21.“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 A.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 《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 拜上帝会吸收了西方文化 【答案】B 【解析】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主要是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B正确;虽然《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但并未实施,故不是主要依据,A错误;《资政新篇》的发展资本主义,也没有实行,故C错误;拜上帝教是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旗帜,并不是减少近代化阻力的依据,D错误。 22.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没有直接从山海关向北平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这可能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着一定的关系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选择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开始攻打北平,是因为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C项正确;排除ABD。所以选C 23.下面是一位同学历史课堂笔记所写的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的历史影响。据此推断这次战争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中法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鸦片战争 【答案】A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关于投资设厂的规定,表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列强纷纷扩大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A正确;中法战争是1883年至1885年中法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使清政府进一步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乃加紧建立北洋舰队,并于台湾设省,开始大力建设,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不符,故C错误;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 24.帝国主义这时并不支持康、梁这些知识分子,而是支持旧势力,这时候的旧势力也已变得对帝国主义很顺从了。这一局面最早出现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D 【解析】根据“旧势力也已变得对帝国主义很顺从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25. 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 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C. 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不平等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略的影响。从材料中的内容可知,西方的侵略在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如材料“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所以应选A。 26.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张季子九录·文录》中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通过张謇的论述,可以看出他认为孙中山的革命 A. 使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 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辛亥革命的制度变革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选B。辛亥革命并没有促使中国走上民主共和道路,A错误。B是五四运动意义。D属于辛亥革命经济影响。 27.1919年10月,李大钊撰文指出:“五四运动系排斥‘大亚细亚主义’,即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该文旨在 A. 宣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义 B. 揭示五四运动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意义 C. 说明五四运动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强调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特点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来看,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具有反对“以强权压迫公理”的普遍性意义。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项。 28.1927年,天津《大公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党军去秋突出武汉,今春进陷苏浙,世人惊为意外,渐认为南北势力将有不可测之变化。”这说明 A. 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 B. 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兴起 C. 北伐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D. 国共合作取得巨大成功 【答案】D 【解析】“党军去秋突出武汉,今春进陷苏浙”表明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进展,故D项正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北洋政府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兴起是在1924年,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29.1923~1927年,苏共中央就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了122次讨论,作出了738个决议,这些决议通过共产国际来指示给中共中央。1927年7月底中共已决定南昌起义了,莫斯科还发来由斯大林亲自决定阻止起义的电报。这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A. 中共对本党的政策没有决策的权力 B. 苏共通过共产国际指导中共革命斗争 C. 苏共反对起义是希望维持统一战线 D. 中国革命对苏联国家利益非常关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苏共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之后,借助共产国际来指导中国的革命斗争,材料不能体现出ACD,故选B。 30.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 A. 国共合作 B. 秋收起义 C.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C 【解析】题干重点强调“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首先理解这种趋向指的是社会主义趋向,中国化命运指的是具有了中国特色,实际上指的是列宁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打破了苏联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指出了中国必须走“农包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排除B,C项正确。A项国共合作时期,尚未出现“中国化”,排除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实质是左倾错误带来的结果,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1.“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A. 第一次确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找到了十月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 D. 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相关所学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说明中共二大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确定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纲领是在1921年中共一大上;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而且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道路不符合中共国情,故B选项错误;中共二大召开是在1922年,此时中共刚刚成立,还没有成熟,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故D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32.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1937年12月1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蒋介石 A. 认为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 B. 开始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D. 认识到敌后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答案】C 【解析】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改变侵华战略方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材料时间明显不符合,故A项错误;南京失守之前已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可知中国将坚持持久战,故C项正确;蒋介石的讲话并没有提到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故D项错误。 33.1937年朱德在《解放》杂志发表《实行对日抗战》一文,文中说:“……国内自从后,……内战终于在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下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南京政府的政治路线亦开始了新的转向——这一切都是向着我们团结御侮对日作战的总目标迈进,……。”题中的“”应为下列哪一事件比较合适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淞沪会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37年”、“ 团结御侮对日作战”、“ 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可知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合作初步形成,把矛头共同指向日本,B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A错误。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但与材料中的“开始了新的转向”不符,C错误。淞沪会战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后,D错误。 34.“……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首流行于20世纪前期的著名军歌描述的军队是 A. 工农红军 B. 东北抗日联军 C. 八路军 D. 新四军 【答案】C 【解析】材料中“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根据所学,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9月在正面战场太原会战中,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此战中取得了抗战爆发后第一次胜利,故C项正确。工农红军出现在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在东北抗击日军,排除B;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排除D。 35.据统计,1937—1939年,美国对日本出口了价值七亿一千六百万美元的各类物资,是同期对华出口额的五倍。对日本的战略物资输出,直到太平洋战争才停止。这说明了 A. 美国从日本侵华战争中取得利益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符合美国利益 C. 美国与日本的在华利益基本一致 D. 美国的支持鼓励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1937-1939年,是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美国对日本出口巨额物资特别是战略物资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美国自然从中获取大量利益,故A正确;美国向日本出口各类物资获取利益,并不是日本侵华符合美国利益,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C;D不符合史实。 36.朱德的女儿朱敏(1926—1986年)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她刚生下来就与父亲离别,14岁才与父亲正式见面。在此之前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张“悬赏捉拿”布告栏,里面印着父亲朱德和毛泽东的头像,朱敏第一次“认识”朱德时期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 朱德与毛泽东一起参加中共一大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C.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 朱德军长一声令下,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14岁之前,即1940年前,当时朱德和毛泽东正在被通缉,所以应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故B项正确。朱德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且时期不对,故A项错误。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是在1945年,故C项错误,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 37.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报道:“该区成立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区”应该是 A. 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日本占领区 C. 陕甘宁边区 D. 解放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这一地区农民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逐步了解了国家、世界、民主和开会选举等新时代名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A项正确;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里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日本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红军刚刚开始长征,陕甘宁还不是边区,“解放区”这一概念指全面抗战时期,从敌伪统治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8.历史学者在四川省南江县的一些砂石岩山上发现了以下红军石刻标语,这些标语最早可能形成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长征时期 C. 全面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四川省”“只有共产党是革命为民族独立的唯一领导者”“工农红军”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长征时期工农红军经过四川省苍溪县刻下的标语,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尚未拥有自己的武装——工农红军,排除A。全面抗战时期是工农红军已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军或者是新编第四军,排除C。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是人民解放军,而不称为工农红军,排除D。 39.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大事件”应是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1946年政协会议 D. 北平和谈 【答案】B 【解析】依据引文中的“如果……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等信息分析可得出“毛泽东此行”应该发生在抗战结束后,当时毛泽东应国民党的邀请,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即重庆谈判,故B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与题意不合,故A项排除;1946年政协会议是发生在重庆谈判后,故C项排除;北平和谈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与题意不合,故D项排除。 40.某事件发生后清廷极为惊恐,匆忙颁行谕令:“……此举不容轻视,决议用全力痛剿之,今日已有旨令陆军大臣荫昌亲帅近畿陆军两镇乘车南下,先电豫抚就近拔赴援。海军统领萨镇冰亦赴鄂会剿。”此次“会剿”是为了 A.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抵抗八国联军侵华 C. 平息“保路运动” D. 扑灭辛亥革命之火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有陆军大臣,乘车南下,海军统领这些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只可能出现在清末新政以后,所以它要扑灭的运动应该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D选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抵抗八国联军侵华、平息“保路运动”的事件与材料无关,ABC选项排除。 41.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 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 B. 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C. 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 D. 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描述从甲午战争的“士大夫阶层”到五四运动“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到抗日战争“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觉醒导致参加民族革命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不符合甲午战争;C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排除。 42.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表明 A. 中共正在进行战略反攻 B. 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 C. 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 D. 中共希望借此一举解放南京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牵动整个头部”可知1947年,中共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故A正确;此时国民党军队仍然占据优势,排除B;据材料“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可知此时长江以北尚未解放,排除C;三大战役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排除D。 二、非选择题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 材料三 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①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②,此古今之通患也。夫欲人法并用,轻重相持,当安所折中(衷)? ——苏轼《私试策问·人与法并用》 ①请谒公行:私下求官风气盛行。 ②贤不肖均:无论是否有德才同样为官。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任人”和“任法”的制度,并指出“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凡是我们人民的公仆,都要经过考试,不能随便乱用。……没有考试制度,一班不懂政治的人都想法做官,弄到弊端百出。在政府一方面是乌烟瘴气,在人民一方面更是非常的怨恨。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的选官方法。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说明孙中山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借鉴。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2)制度:“任人”如汉代察举制、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任法”如战国二十等爵制、隋唐之后科举制等。(各举一例即可) 影响:克服人情干扰,合理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3)方法:普遍的考试制度。 借鉴:结合材料,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第一层次:未能选择上述材料,只是罗列孙中山的借鉴史实。 第二层次:能选择上述材料,但并未与孙中山的借鉴进行逻辑对应说明 第三层次:能选择上述材料,并能将其与孙中山的借鉴进行逻辑对应说明。 例1:唐代提出对官员品德的要求,孙中山借鉴唐代的选官标准采用公开考试选用人民公仆,避免妨碍民主。 例2:宋代探索建立合理的选官制度,孙中山借鉴宋代的选官探索确立了考试任职制度,官员都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具有资格。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中“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材料二中“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按照时间顺序对秦至唐代选官理念进行概括。 (2)制度:根据材料三中“任人(依靠保举)”,“任法(依靠规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任人”选官制主要有汉代察举制、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任法”选官制主要有战国二十等爵制、隋唐之后科举制等。影响:根据材料二中“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结合所学知识,以科举制为例,可知“任法”选官的制度在克服人情干扰,合理选拔符合国家要求的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3)方法:根据材料四中“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以普遍的考试作为选官方法。借鉴:根据材料二中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等信息,结合孙中山“我们人民的公仆,都要经过考试,不能随便乱用”,可明确孙中山借鉴了唐代选拔的标准、方法,深化了选拔公仆的目的,追求 “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防范“不懂政治的人都想法做官,弄到弊端百出。在政府一方面是乌烟瘴气,在人民一方面更是非常的怨恨”等。也可从材料三中“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配合孙中山材料四中“一班不懂政治的人都想法做官,弄到弊端百出”强调考试选官,“我们人民的公仆,都要经过考试”重视政府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分析,说明孙中山借鉴了中国宋代选官经验。总之,这一问题的回答一要结合材料,二要观点明确,三要逻辑清晰,四要史论结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