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洛阳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这是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之一。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等。‎ 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乡太久以致儿童不识的情景寄寓着人生易老的深刻感触,这正是多少人老来还乡的共同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句诗家喻户晚,也是因为诗中望月思乡的情景是天下游子都经历过的时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的无限启示,是人们在节物变换时常有的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王维的心情,又超出了时空地域的局限,为后人所共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勉励友人的高唱,又成为后代留别题赠的格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这类诗歌多数是绝句,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民歌本来大多就是人民的集体创作,表现的是当时个人还没有脱离民族生活及其旨趣的思想情感,因而“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盛唐绝句取法于民歌的这一创作原理,同时又比民歌更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提炼出共同的民族情感,其语言之纯净,情韵之天然。体现了最高的诗应是最单纯、最概括并最富于启示的艺术本质。因而易记易诵,广布人口,历千百年之久仍能触动人心,又如才脱笔砚一般新鲜。‎ 与这类表现人生共同感悟的作品同样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其高峰也出现在盛唐。山水田园诗不仅以高雅的艺术品格成为后世绘画、园林等各种艺术的审美典范,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是全人类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唐代山水田因诗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因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于晋宋之际,因而自诞生之初,就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内蕴。在老庄自然观的影响下,文人们认为宇宙万物的运转有自己的规律,自然之道蕴含在天地山水草木的变化之中。而要观察自然之道,必须使心胸澄明,在清虚静默的观照中“坐忘”,遗落一切,心灵与万化冥合。这就使山水田国诗形成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基本旨趣。因此表现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是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题。‎ 从南朝到唐代,与其他题材相比,山水田园诗的表现艺术发展得最为充分,而且解决了中因美学中的虚实、形神、意境、兴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中国诗歌确立了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尤其盛唐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气势壮阔,反映了繁荣开明的盛世气象,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给人人以生活哲理的积极启示,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其成就更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继的巅峰。‎ ‎(节选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诗歌备受青睐且流传甚广的原因之一,是它能够以透彻明白的话言概括人类普遍的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B. 中国山水出园诗受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其创作者受老庄思想影响,这类诗的基本旨趣是人与自然合为一体。‎ C. 唐代山水田园诗体现了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解决了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处的问题,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D. 人类的阶级属性、时代环境等会变,但本民族的情感体验总有一些超越时空的共通之处,这是盛唐诗歌传唱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开宗明义表明唐诗传诵百代仍能引起后人共鸣,是因为其善于提炼普遍人情,表达共同感受,富有哲理。‎ B. 第三段引用贺知章、李白、王维、高适等盛唐名家诗句,对比论证了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的原因。‎ C.‎ ‎ 第四段论说山水田园诗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第五段进一步阐述其以表现人对自然生命的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纯真为基本主题。‎ D. 尾段承接四、五两段,突出强调盛唐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表现内容、艺术作用,以及“前无古人、后无来继”的地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创作取法于民歌,这使语言纯净、情韵天然的盛唐绝句比民歌更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提炼出共同的民族情感。‎ B. 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的盛唐绝句体现了诗歌艺术本质,是最高的诗,即使流传千百年,仍不失其新鲜。‎ C. 盛唐山水田园诗境美气壮,既反映了盛唐繁荣开明气象,唤起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又给人以哲理启示,使心灵净化。‎ D. 唐代山水田园诗既发展了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又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巅峰。‎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C项曲解文意。“解决”错误。原文是“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是全人类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而选项中“解决了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处的问题”,唐代山水田园诗重视天人关系,但并不一定是“解决”了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处的问题。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对比论证”错误,“第三段”错误。原文是第二段引用贺知章、李白、王维、高适等盛唐名家诗句,而不是第三段。引用诗句不是对比论证,是举例论证。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A项 强加因果。原文“盛唐绝句取法于民歌的这一创作原理,同时又比民歌更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提炼出共同的民族情感,其语言之纯净,情韵之天然。”只是客观的陈述,没有因果关系。‎ B项 缩小范围。“绝句”错误。 由原文“这类诗歌多数是绝句,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可知,这类诗歌“多数”是“绝句”,还有不是绝句的诗歌,而选项里是“盛唐绝句”缩小了范围。‎ D项 缩小范围。“唐代田园诗”错误。由原文“从南朝到唐代,与其他题材相比,山水田园诗的表现艺术发展得最为充分,而且解决了中因美学中的虚实、形神、意境、兴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可知,既发展了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又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不只是“唐代田园诗”,而是“从南朝到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故选项缩小了范围。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窗的猫 玉伟锋 林老太这次住院,是因为对窗的两只猫。‎ 两只小猫,通体雪白,相互依偎,趴卧在对面六楼的窗沿上。‎ 林老太揉揉眼睛,没错儿,是两只小猫,猫耳朵支楞着,像是在倾听楼下的什么动静。几个小时过去,它们依然趴在窗沿上,一动不动。‎ 这让林老太感到好奇。她费劲儿打开纱窗,两只手支撑住身子,努力往楼下张望。除了进进出出的人和车,什么也没有。‎ 林老太是早上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时候,偶然望见这两只小猫的。‎ 说是在看电视,其实跟听电视也不差多少。林老太守寡多年,将儿子拉扯大,自是吃了不少苦。长年累月地操劳,加上走投无路时深夜里的悲泣,林老太的眼睛,早就不行了,看东西总像隔了层什么。‎ 用林老太的话说是:我与这个世界,只是隔着一层毛玻璃。幽默归幽默,毛玻璃之外的现实世界依然是坚硬的。‎ 对林老太来说,现实的问题就是,儿子还没女朋友呢。谈了几个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成,林老太总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儿子,便越发小心地不给儿子添麻烦。‎ 中午,外面起风了。风很大,在楼宇间穿梭,发出低沉或尖利的呜呜声。林老太赶紧上阳台收拾衣物,又把窗子都关严实。‎ 这么大的风,两只小猫怎么样了?林老太不时朝对窗张望。两只小猫仍然待在窗沿上,几乎半个身子探了出来。万一风把猫刮下楼——林老太心里不由打了个寒战。‎ 她甚至感觉听到了猫的叫声,凄然而又无助,一声一声,如百爪挠心,挠得林老太站起来又坐下去。终于,她下决定给儿子打个电话。‎ 电话接通,儿子觉意外,母亲很少在他上班时给他打电话,他警觉地问她出了什么事。林老太怕儿子担心,就装作很随意的样子,说起了对窗的两只猫。几番对话下来,儿子释然了,又觉得莫名其妙,有些不耐烦地说:“什么猫啊狗的,我一上午忙得够呛,资料还没整理完呢。老妈,除了猫的事——你真的没其他事?也没有不舒服?有事你别瞒着我。” ‎ 林老太无语,挂断了电话。但她越越坐不住,打开防盗门准备下楼——得想办法提醒一下对窗。‎ 就在下楼时,一心想着猫的林老太不慎滑倒,顺着楼梯滚落了下去……‎ 好在伤得不重,右腿和左臂轻度骨折,但需要住院治疗。儿子赶到医院时,林老太已经被邻居送进医院,打上了厚厚的石膏和绷带,躺在病床上轻声哼哼。‎ 看着匆匆赶来的儿子,林老太满心的歉意。但还是没忍住,说了猫的事,坚持要儿子回去一趟,提醒一下对窗。‎ 儿子了解母亲,母亲见不得别人受难,今天要不把这件事了了,老大太怕是要睡不着觉了。儿子叹了口气,让母亲放心,自己先打车回家,取了母亲住院所需的衣物,然后气喘吁吁爬上对面的六楼,敲响了厚重的防盗门。‎ 很长时间,不见开门。对门儿倒是有人出来,狐疑地打量了他良久。儿子硬着头皮说出事情原委,那人说,里面住着一位老人,是自己一个人住,平常这个时间肯定在家的。‎ 儿子心里突然有不好的预感。他下楼找到物业,给老人打电话,但电话始终没人接。还好,有老人一个女儿的电话,女儿在外地,一听也急了,但一时难以赶来,就在电话里千恩万谢地拜托物业打电话报警,说自己尽快赶来。‎ 警察打开门进去,众人这才发现,老人赤身裸体,倒在卫生间里。白瓷砖上,是一滩暗红的血迹。人已昏迷,所幸尚有呼吸。‎ 老人被送上救护车后,儿子忽然记起两只猫的事,走进阳台,一望之下,不禁哑然失笑。‎ 哪里是两只猫,分明是一双雪白的鞋子。包着卫生纸的鞋帮高高竖起,可不就像猫的两只耳朵嘛!‎ 回到医院已是夜半时分,儿子轻手轻脚走进母亲病房,替她掖了下被角。林老太忽地睁开眼睛,盯着儿子。儿子将手机伸到林老太面前,打开按键给她看。屏幕上,是两只雪白的猫在沙发上嬉戏,亲密无间,一个赛一个漂亮。‎ 林老太满意地笑了。她眨了眨眼睛,顿觉困意袭来,暂时忘却腿上的疼痛,打了个大哈欠,很快便响起了均匀的鼾声。‎ ‎(选自《品读》2017年第10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即交代林老太住院是因为对窗的两只猫,既吸引读者读下去一探究竟,又自然地引下文对林老太和猫之间相关故事的叙述。‎ B. 林老太平常不愿意给儿子添麻烦,但是因为担心对窗的猫在大风中有危险而犹豫再三后才给儿子打了电话,这更加突出了林老太细心的特点。‎ C. 儿子知道母亲担忧的两只猫其实是一双鞋子后,为解除母亲的担忧,给她看了两只雪白的猫的视频,美丽的欺骗体现了他的体贴、孝顺。‎ D. 小说行文细腻,比如前文写儿子明白不把猫的事解决好,老太太可能睡不着觉,结尾写林老太满意后很快睡着,前后照应,严谨细致。‎ ‎5. 小说交代林老太时着意突出其眼睛不好使,此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6. 小说为什么以“对窗的猫”为标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交代背景身世。林老太遭遇过人生的不幸,“见不得别人受难”,说明她的淳朴善良是有生活基础,符合生活逻辑的。②使情节的发展合理。林老太看不清,才会误把鞋子当成猫,而担忧其安危,才会下楼梯时摔伤自己。③突出人物形象。林老太眼睛不好使,生活不便,还牵挂“对窗的猫”,更加突出她的善良。 ‎ ‎6.‎ ‎ ①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对窗的猫”是小说的线索,全文围绕“对窗的猫”展开故事,不枝不蔓。②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风中对窗的猫引起林老太的担忧,致使她下楼摔伤;她让儿子去提醒对窗家看好猫,意外救了对窗家突发重病的老人。③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对窗的猫引起林老太的关心、担忧,这表现了她的善良。④使小说产生戏剧性效果。林老太担心的对窗的猫原来是白色的鞋子,出人意料。而一系列情节阴差阳错曲折多变。‎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平常不愿意给儿子添麻烦,但是这次是因为担心对窗的猫在大风中有危险,而犹豫再三后才给儿子打了电话,想让儿子救这只猫,体现了林老太善良的特点。所以B项,“突出了林老太细心的特点”错误,突出的是林老太善良的特点。故选B。‎ ‎【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小说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情节作用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考虑对人物的作用,考虑对情节的作用,考虑对主题的作用;人物形象方面,林老太遭遇过人生的不幸,“见不得别人受难”,突出了林老太淳朴善良的本性;情节方面,从才会误把鞋子当成猫,而担忧其安危,才会下楼梯时摔伤自己,推动情节发展;主旨方面,林老太眼睛不好使,生活不便,还牵挂“对窗的猫”,更加突出她的善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窗的猫”为标题”,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文的标题是“对窗的猫”,这是以物象为题,物象为题一般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对窗的猫”展开故事;小说结尾“对窗的猫”其实是一双洁白的鞋子,因其包着卫生纸的鞋帮高高竖起,就像猫的两只耳朵,给林老太一种错觉,然后才去解救它,引出后面一系列情节的发生,不仅表现了林老太善良的形象,也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同时描写这两只小猫处境的艰难,林老太和林老太儿子解救猫的困难,也暗示对窗空巢老人无人救助的凄凉境遇。小说结尾林老太儿子虚构两只小猫已经获救,给林老太以精神的安慰,丰富了林老太儿子孝顺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点睛】探究标题内涵,一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二要从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根据芯片的生产过程,一般产业链分为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装和测试三个主要环节,除此之外还包括各个环节配套的设备制造、材料生产等相关产业。‎ 目前从全球产业链划分情况来看,2017年总部位于美国的设计公司营收占芯片设计行业总营收的53%;而IC制造和封测(主要指代工)主要分布在亚太等劳动力密集的地区,如台湾、韩国等。近些年大陆地区有崛起之势。从各环节国内外主要参与厂商来看,上游芯片设计环节,仅有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技和大陆的海思、紫光集团排名前十,并且大陆技术水准相对落后,参与程度较低;中游晶圆代工环节,中国台湾地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中台积电一家独大,占据55.9%的市场份额,大陆以中芯国际为最高水准代表,但在制程上仍与台积电有较大差距(28nm VS 7nm);在下游封测环节,大陆涌现出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优秀本土企业,与领头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差距越来越小。‎ ‎(摘编自《国产芯片未来“芯芯”向荣——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有删改)‎ 材料二:‎ 美国东部时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到2025年3月13日。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 ‎4月20日下午,中兴通讯在深圳总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说:“这样的制裁将使公司立即选入休克状态。”‎ ‎(摘编自《中兴通讯遭美国封杀》18年4月21日)‎ 材料三:‎ 信息技术是目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 实现核心技术突驶,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虽然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已从跟跑为主,进入跟跑在加快、并跑在增多、领跑在涌现的新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以芯片行业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明显“代差”。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不可能一蹴而就。‎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还要找准重心,牢牢牵住科研攻关的“牛鼻子”。创新的千军万马,向哪里进军?要把方向搞清楚,把重点搞明白,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在信息领域,就应聚焦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强筋壮骨。‎ ‎(摘编自辛识平《加速打造“中国芯”》2018年4月22日)‎ 材料四:‎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浥东最近有些忧虑,他看到在对中兴事件与国家芯片的讨论中,关注技术差距的多,关注人才问题的少。在他看来,高校的芯片产业人才储备堪忧。几乎所有人都在做计算机应用的东西,而不是基础的东西。”根据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中国芯片人才缺口高达40万。‎ 从供需的角度看,芯片专业人才的紧缺度,理论上会很快传递到大学,影响大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战略,进而填补缺口。不过在全球分工体系下,对企业而言,进口芯片,远远比自主研发更立竿见形,至少不用考虑科研的长周期和较化风险。在资本和人才高速流动的市场经济下,资源要素总会流向洼地,所以芯片领域的40万人才缺口,其实是个“伪缺口”。‎ ‎(摘编自《40万芯片人才缺口,中国大学能“量产”吗》,2018年4月24日)‎ ‎7. 下列对全球芯片行业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7年,总部位于美国的设计公司的营收达全行业总营收的53%,而我国的芯片设计技术相对落后,参与程度较低。‎ B. 芯片产业的晶圆代工环节中,虽然我国大陆地区整体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C. 面对西方先进的信息技术,我国芯片行业必须尽快追赶,这需要我们通过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加速打造“中国芯”。‎ D. 在关于中兴通讯被美国封杀引发的“中国芯”的讨论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印外技术上的差距,也应该关注人才培养问题。‎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展现了我国芯片行业的发现状。其中联发科技、海思集团紫光集团在上游芯片设计环节排名靠前,台湾地区在中游制造环节处于领先地位。‎ B. 材料二以中兴通讯遭美国封杀的残酷事实为例,说明一个企业如果不想出现被掐脖子,丧失自主权的现象,就必须遵守各国法律,合法合规经营。‎ C. 材料三强调我们要充满信心地发展信息技术,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很快就会实现由跟跑到并跑,并成为领跑的目标。‎ D. 材料四聚焦于芯片产业人才问题,明确指出,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中国芯片业人才缺口完全能够填补,有关专家的忧虑其实是多余的。‎ ‎9. 面对中国芯片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应该如何实现中国芯片行业的腾飞?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7. A 8. A ‎ ‎9. ①坚持自主创新,突破芯片研制的核心技术。②明确方向,抓住重点,加强基础研究。③填补人才缺口,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吸引人才流入。④自主自立,充满信心,持之以恒。‎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全球芯片行业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二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以偏概全。“我国的芯片设计技术相对落后,参与程度较低”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近些年大陆地区有崛起之势。从各环节国内外主要参与厂商来看,上游芯片设计环节,仅有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技和大陆的海思、紫光集团排名前十”可知,“排名前十”说明我国的芯片设计技术,参与程度并不低,只是只有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技和大陆的海思、紫光集团这三家公司,是数量少而已,所以不能代表我国整体技术相对落后,参与程度较低,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不合逻辑。“就必须遵守各国法律,合法合规经营”错误,举例子是想说明企业要自主自立,自主创新,有自己的技术。‎ C项。曲解文意。“很快”错误。由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实现核心技术突驶,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不可能一蹴而就。”可知“很快就会实现由跟跑到并跑,并成为领跑的目标”是不正确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D项 “有关专家的忧虑其实是多余的”错误。由材料四第二段可知,有关专家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因为人才缺口只是个“伪缺口”,即使大学培养了人才,企业也不愿意去用人才搞长期的科研。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应该如何实现中国芯片行业的腾飞。一由材料一我国芯片行业的发现状和材料二中兴通讯遭美国封杀的残酷事实为例可知,我国应该坚持自主创新,突破芯片研制的核心技术。二由材料四“关注技术差距的多,关注人才问题的少。在他看来,高校的芯片产业人才储备堪忧。”“中国芯片人才缺口高达40万。”可知我国存在人才缺口,所以应该填补人才缺口,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吸引人才流入。 “高校的芯片产业人才储备堪忧。几乎所有人都在做计算机应用的东西,而不是基础的东西。”所以我们因该明确方向,抓住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四由材料三“近年来我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明显“代差”。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不可能一蹴而就。”可知实现核心技术突驶,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所以我们应该自主自立,充满信心,持之以恒。‎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崇文殿御试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庆历三年,知谏院。‎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奉使河东,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近使。贼平,大将李昭亮、通判冯博文私纳妇女,修捕博文系狱,昭亮惧,立出所纳妇。兵之始乱也,招以不死,既而皆杀之,胁从二千人,分隶诸郡。富弼为宣抚使,恐后生变,将使同日诛之,与修遇于内黄,夜半,屏人告之故。修曰:“祸莫大于杀已降,况胁从乎?既非朝命,脱一郡不从,为变不细。”弼悟而止。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以母忧去。服除,召判流内铨。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场屋之习,从是遂变。六年,参知政事,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凡兵民、官吏、财利之要,中书所当知者,集为总目,遇事不复求之有司。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执政/士大夫有所于/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B. 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C. 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D. 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条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冠,也称“加冠”、“弱冠”,指男子满二十岁时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了。‎ B. 服除,指守丧期满,去掉孝服。也称“服阙”、“服竟、”“除服”,俗称“脱孝”。‎ C. 政府,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文中指尚书省。‎ D.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等名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修敢于直言论事。在范仲淹被贬事件中,朝廷内外官员大多为他求救,欧阳修也因写斥责高若讷而被贬官为夷陵令。‎ B. 阳修深得皇帝赏识。欧阳修论事直截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皇帝却赞赏他敢于说话,认为这样的人才难得。‎ C.‎ ‎ 欧阳修处事有超越一般的识见。在处理保州兵变事件时,欧阳修从不同方面劝说富弼不要诛杀降卒,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祸乱。‎ D. 欧阳修屡遭邪党迫害。因为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借欧阳修外甥女入狱之事网罗欧阳修的罪名,使他被贬官,外放滁州知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 ‎(2)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答案】10. B 11. C 12. A ‎ ‎13. (1)当初范仲淹被贬去饶州时,欧阳修与尹沫、余靖都因坚决支持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 ‎(2)欧阳修对那些险怪奇涩的文字,坚决加以抑制,凡是像这样的都不予录取,考场的文风,从此大为改变。‎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请”是请求的意思,是士大夫的“请求”,而不是请欧阳修当面说明,故“请”后“辄”前断句,排除A D项;“论事”是台谏官,做台谏官的谓语,所以“论事”后断句,排除C项。故选B 句子翻译:待到他治理政事时,士大夫有什么请求,则当面说明行还是不行,即使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论事,他也必定问明是非,由此怨恨诽谤他的人越来越多。‎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中的“政府”在文中指尚书省错误,文中的政府,指中书省,原文有“中书所当知者”句,“参知政事”是中书省的官职。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A项 中 “朝廷内外”错,原文是“在廷多论救”,“在廷”指在朝廷中的官员。故选A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的赋分点是“贬”“直”“见逐”,贬:表被动,是被贬的意思。直:坚决。见,表被动。逐:斥退。见逐:被斥退。(2)中的赋分点是“排抑”“黜”“习”, 排抑:抑制。黜:不予录取。习:文风。‎ 句子翻译:‎ ‎(1)当初范仲淹被贬去饶州时,欧阳修与尹沫、余靖都因坚决支持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 ‎(2)欧阳修对那些险怪奇涩的文字,坚决加以抑制,凡是像这样的都不予录取,考场的文风,从此大为改变。‎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立志守节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礼部(即南宫)考试,欧阳修列为第一名,崇文殿御试荣选为甲科进士,被任命为西京推官。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声援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贬黜。欧阳修写信谴责高若讷。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上,以致欧阳修被贬黜为夷陵县令。庆历三年,掌管谏院。当初范仲淹被贬去饶州时,欧阳修与尹沫、余靖都因坚决支持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欧阳修论事激切直截,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褒奖他敢于说话,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啊?”做同修起居注后,进任知制诰。按惯例,对这个官职必须先考察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意授予他。奉命出使河东。返回,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近使。兵变被平定以后,大将李昭亮、通判冯博文私纳妇女,欧阳修因此将冯博文逮捕下狱,李昭亮很恐惧,立刻放回所纳妇女。病变发生之初,朝廷对搞叛乱的人以不杀头来招抚,但他们归顺后又都被杀了,对被迫参加的二千人,分别交给各郡去管。这时富弼做宣抚使,他怕这些人以后另生变故,准备下令在同一天杀死他们,他与欧阳修在内黄会面,夜半时,屏退左右的人,告诉了他这个打算.欧阳修听后说:“祸莫大于杀死已经投降的人,何况他们是胁从者,能够再杀吗? 你的主意既然不是朝廷的命令,倘若有一个郡不愿服从,由此再生事端,就不是小问题了。” 富弼听后豁然醒悟,立即作罢.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到任第二年又调任扬州、颍州.后来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留守司事,因其母亲去世离职还家。为母亲服丧期满,奉诏担任流内铨。主持嘉佑二年礼部进士考试. 当时士子崇尚作新奇怪的文章,欧阳修对那些险怪奇涩的文字,坚决加以排斥,凡是像这样的都不予录取。 考场的文风,从此大为改变.嘉佑六年,任参知政事,他在中书省,与韩琦一起同心辅理朝政。凡是有关军队、百姓、官吏以及国家财政利益这类关键资料,中书所应当了解的,他都汇集起来,列出总的条目,遇到事情就不需要再去询问有关的官员。欧阳修平生与别人谈论事情,从来都是尽其所言,没有什么隐瞒。待到他治理政事时,士大夫有什么请求,则当面说明行还是不行,即使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论事,他也必定问明是非,由此怨恨诽谤他的人越来越多。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因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皇上则下诏书对他尊宠有加,不准他退休。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 熙宁五年去世,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文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九歌·国殇(节选)‎ 屈原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死于国事者叫国殇,本诗是一首取民间“九歌”祭神之意来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 B. 战士携带宝剑、硬弓出征时就没打算生还,即使受到身首异处的惩罚依然义无反顾。‎ C. 本诗节选部分前半描述刻画战士形象,后半议论抒怀,叙述、描写、抒情和谐交融,诗歌的脉络清楚。‎ D. 本诗节选部分抒情的方式和《离骚》用“香草美人”托喻不同,而是直抒其情,有种阳刚之美。‎ ‎15. 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歌颂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②寄托了诗人对阵亡的爱国将士的深切哀悼之情。③表达了诗人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激情。④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作者对洗雪国耻的渴塱,对勇毅精神浩气长存的信念。‎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题中B项,“即使受到身首异处的惩罚依然义无反顾”错误,句意:身首分离啊壮士心不改变,根据句意理解“惩”是改变的意思,不能解读为“惩罚”,故选B。‎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根据题干的要求“哪些感情”可知,本题要回答的是多种感情。由诗句“首身离兮心不惩”可知即使身首分离了,壮心也不改变,歌颂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也表达了诗人与祖国同休戚、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激情。“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虽然你的身体已经死亡,但是你的英勇精神永不死,你的魂魄就是在鬼魂中也是英雄,寄托了诗人对阵亡的爱国将士的深切哀悼之情,也隐隐表达了作者对洗雪国耻的渴塱,对勇毅精神浩气长存的信念。‎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将进酒》中,李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写镜中头发颜色的变化,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 ‎(2)杜牧《阿房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质间的语气,指斥秦朝统治者掠夺人民、挥霍无度的暴虐。‎ ‎(3)在《虞美人》中,李煜遥想故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慨叹物是人非,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答案】 (1).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2). 朝如青丝成雪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雕栏玉砌应犹在 (6). 只是朱颜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锱铢”“雕”“朱”‎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广大群众在家里或单位里收看现场直播,一时万人空巷。‎ ‎②眼前这铄石流金、吴牛喘月的夏日里,尽管没有春、秋的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但却有春、秋所不曾有过的美丽与新奇。‎ ‎③有些党员干部自律不严,贪图安逸,认为小节无害,甚至情趣庸俗,出入低俗场所,沉溺灯红酒绿,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④被寄予厚望的“两微一端”在滑坡灾害报道中不孚众望,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展现出不俗的传播效果,表现可圈可点。‎ ‎⑤不管是在校园还是职场中,英语早已告别“纸上谈兵”的时代。良好的知识功底再加上一口流利的口语,真可谓是为虎傅翼。‎ ‎⑥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要对西方朝三暮四的行为保持警惕,努力推进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主要侧重同义成语的选择、成语使用正误等两种方式.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 ‎①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合“在家里或单位里收看现场直播”的语境。②吴牛喘月: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形容天气酷热。也比喻因疑心而害怕。③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④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被寄予厚望的“两微一端”展现出不俗的传播效果,表现可圈可点,说明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语境不符,应改为“不负众望”。不负众望: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⑤为虎傅翼: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良好的知识功底再加上一口流利的口语,是好上加好的意思,应改为“如虎添翼”。如虎添翼: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狠。⑥朝三暮四: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点睛】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思是约定俗称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就会导致理解不确切,由此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 ‎ “2018台北上海城市论坛”围绕“永续的城市永续的发展”为主题,就健康产业、文化、环保、都市更新与市民服务等专题作了深入交流 B. 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善于并勇于对其进行清理選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是中华民族素有的襟怀和胆魄。‎ C. 塑料垃圾会持续存在多年,从而杀死动物,污染环境,并且破坏海岸线。一些估测数据显示,塑料占到海洋垃圾的50%~80%左右。‎ D. 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宏伟气魄,它因历史悠久而底蕴深厚,同时也因兼收并蓄而博大精深,因推陈出新而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选项A 句式杂糅,围绕“永续的城市永续的发展”为主题,是“围绕‘永续的城市永续的发展’的主题”和“以‘永续的城市永续的发展’为主题”两个句子的融合。选项B语序不当,“善于”与“勇于”互换位置。选项C 成分赘余,删去“左右”两字。‎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 ‎19.下列各条公益广告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 与书籍相伴的每一分钟,都在对你的人生给予最好的奖赏。(鼓励阅读公益广告)‎ B. 安全第一 生命至上(儿童游乐园公益广告)‎ C. 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能够彰显你的文明与进步。(义务献血公益广告)‎ D. 我热爱生活,正如鸟热爱树林,马热爱草场,鱼热爱海洋。(热爱生活公益广告)‎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选项B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是安全生产广告语,与“儿童游乐园”的整体氛围不吻合。‎ ‎【点睛】要使语言得体,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看清对象,注意交际对象,即要注意说话人、听话人或描写对象的身份、地位和修养等特征,要考虑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 二要掌握谦敬辞。三要注意场合, 场合不同了,表达用语也必须随之而变化,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地制宜,讲究分寸,巧妙用语,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四要明确表达目的,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根据表达目的的不同,在内容取舍和侧重点方面也应有所不同,选用的表达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五要注意语体,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由来已久,虽然自有共合理之处,_________,如清人袁枚就说过:“夫文莫盛于唐,仅占其二……曾文平钝,如大轩骈骨,连缀不得断,实开南宋理学一门,又安得与半山、六一较伯仲也?” _________,但也有一定道理,如八家中各人成就高低不一,很不平衡,把有的人称为“大家”, _________。‎ ‎[注]曾,即曾巩;半山,即王安石;六一,即欧阳修。‎ ‎【答案】 (1). ①但也遭到有些人的质疑(但也有不够科学的地方) (2). ②这话并不完全中肯 (3). ③确实有些勉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把握语段的整体意思,通读时根据材料性质,抓住关键词句,把我材料大意。其次分析前后语境,清人袁枚所说的话是对“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的质疑,所以①处应填“质疑”的句子,并且引领下文,前句有关联词“虽然”,此句就应该有关联词“但”,得出答案是“但也遭到有些人的质疑”。根据“但也有一定道理”可知,②处应是对前面清人袁枚所说的话的态度、评价的总结。根据“如八家中各人成就高低不一,很不平衡”得出③处应填写的是表观点的句子。‎ ‎【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义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21.下面是某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走向市场化改造的过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案】小区物业管理走向市场化改造分为三个阶段,先对车位、绿化、路灯和监控等硬件设施进行规划,再通过住户摊交、公积金申请、物业捐赠等渠道筹措资金,最后在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改造。(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来写一段话;二要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要求。图片中的“小区物业管理走向市场化改造” 分为三个阶段:先对车位、绿化、路灯和监控等硬件设施进行规划;再通过住户摊交、公积金申请、物业捐赠等渠道筹措资金;最后在业主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改造。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时,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其次,读懂框架关系及流程,要尽量把它们体现在答案中。即要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图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结构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箭头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然后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训世孝弟诗十一首(其一)‎ ‎[北宋] 邵雍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注]。‎ 所求处处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 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注]三光:自然界三种发光的物体,即日、月、星。‎ 这首诗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相关诗句和现实,谈谈你得到的教益。‎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 责任 只要人一出生,各种责任就伴随着他而来。赡养父母的责任、善待自己的责任、关心他人的责任、保护弱小的责任、将来建设祖国的责任等等,不可胜数。‎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看到了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高远志向,看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情怀,看到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理想。古往今来,凡取得重大成就的仁人志士,都胸怀天下之志;但凡名垂青史的爱国志士,都志存高远。他们或兼济苍生,或成就伟业,或视死如归,或为国捐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语如是说。千百年前的古人尚且懂得责任,而千百年后自诩先进的我们又做了什么? 蒙古草原一看无际,满眼的绿色,布满着生机和活力,各种动物在草原上奔跑着。可是,后来人们却干涉了它们的正常的生活,非要搞什么开垦荒田,使草原狼销声匿迹。这,难道这是我们的责任吗?‎ 三聚氰胺、地沟油、染色馒头……诸如此类的事层出不穷。当事情败露后,相关的人不断的推卸责任,更有甚者将责任推到了无辜的动物身上。面对这可笑之极的辩解,我不禁长叹一声:“中国人,你们的责任哪去了?”‎ 责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与保障,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秘诀。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可耻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国家没有任何前途。‎ 我们是青年,是崭新的一代,我们要有责任,不能被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的赤裸裸的诱惑所迷惑,从而迷失方向,丢掉自我,最终被世俗化、物质化的大浪卷走,成为时代的弃儿。倘若我们有责任,那沉甸甸的家国责任会时刻提醒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责任不是甩不开的包袱,而是无边大海上的指航明灯,能让我们不被物质利益所蛊惑,不至于沦落到操守尽失,斯文扫地的地步。‎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所以我们不能虚度光阴,更要拒绝碌碌无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所以我们必须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努力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新时期的接班人。”‎ 从我做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暗含任务驱动,“这首诗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相关诗句和现实,谈谈你得到的教益”,这就要求考生就材料陈述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看法。作文材料是一首诗,所以首先我们要读懂这首诗的大意,才能立意。从诗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可知,每天所干的事是上香,谢天谢地,所求与所愿,还提到“社稷”,可以从“胸怀天下,心系大众”这方面立意。诗中还提到了“爹娘”,可从“孝敬父母,懂得感恩”这方面立意。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由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 参考立意:‎ ‎(1)要有社会责任感 ‎(2)胸怀天下,心系大众 ‎(3)爱国努力做栋梁 ‎(4)世人幸福我幸福 ‎(5)只要天下安,我贫又何妨 ‎(6)要有感恩之心 ‎(7)常怀善念,真诚祝福 ‎(8)仁者爱人 ‎(9)孝敬父母是人的本分 素材:‎ ‎1、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3、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4、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林肯 5、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6、一名公交车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叫黄志全,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工人,却带来这样大的震撼力,源于那份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让乘客安全,他把自己的生死暂放一边,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他安详地离去。这是一个尽职的工人,这更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7、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弗兰克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写出两个工整的字,那就是"责任"二字,他寄出的不是债务,而是他闪光的心。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即便是还债,也无悔无憾,他带给了社会巨大的财富,因为他教会了人们如何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结构层次: 写作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构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要注意如下几点。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 ‎ 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二、辩证角度析问题: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时事类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